下面是一组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材料。材料1:苏联从1928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执行到斯大林逝世为止,苏联工业几乎增长了20倍,一个落后的农业国一跃而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工业国之一。1963年3月5日,联邦德国《世界报》报道:“西方几乎花了二百年的时间才做到的事情……在俄国只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就做到了,这是现代史中最伟大的经济和社会改革”(靳辉明等编:《当代资本主义与世界社会主义》)。材料2:在社会主义运动影响下,资本主义的殖民体系在20世纪中期土崩瓦解,亚非拉的各民族纷纷觉醒,开始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材料3:

题目

下面是一组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材料。 材料1:苏联从1928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执行到斯大林逝世为止,苏联工业几乎增长了20倍,一个落后的农业国一跃而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工业国之一。1963年3月5日,联邦德国《世界报》报道:“西方几乎花了二百年的时间才做到的事情……在俄国只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就做到了,这是现代史中最伟大的经济和社会改革”(靳辉明等编:《当代资本主义与世界社会主义》)。 材料2:在社会主义运动影响下,资本主义的殖民体系在20世纪中期土崩瓦解,亚非拉的各民族纷纷觉醒,开始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 材料3:“苏东社会主义体系的解体,表明社会主义在20世纪是失败的。” 材料3所代表的说法有什么问题?如何评价它?


相似考题

3.分析下列一组材料: 材料1 苏联从1928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执行到斯大林逝世为止.苏联工业几乎增长了20倍.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一跃而变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工业国之一.1963年3月5日,联邦德国《世界报》写道:在列宁逝世以后,斯大林取得全部领导权时.“俄国还和沙皇时代一样是一个农业国家.当他在三十年后逝世的时候,苏联已成为在世界上排名第二的工业强国”.“西方几乎花了二百年的时间才做到的事情……在俄国几十年不长的时间里用残酷的办法、坚定的意志实现了.总而言之,这是现代史中最伟大的经济和社会改革.” 摘自靳辉明《当代资本主义与世界社会主义》下卷 材料2 近20年来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实行改革开放,不同程度地突破了“苏联模式”,给社会主义带来了“柳暗花明”的新局面.现在多数社会主义国家在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上已不同程度地发生了一些重大转变……一种不同于“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新体制正在形成.实践证明这种实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是富有生命力的,是优越于资本主义的.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对社会主义前途充满信心. 摘自《世界社会主义跟踪研究报告》 材料3 冷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共产党人和左翼力量并没有放弃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的探求,各种不同政治倾向的学者和人士仍在研究和预测未来.这表明社会主义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现实问题西欧的社会主义者1990年创办了“未来的社会主义”国际论坛. 美国纽约的《每月评论》杂志社1990年出版的文集认为,“社会主义制度第一批斗争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成功.但历史不会倒退.它将宣告社会主义一一不论以什么名义一一在资本主义存在的时候不会灭亡”.法国《当代马克思》杂志1993年以”社会主义的新模式”为总题目,发表关、英、法等国的社会主义问题的文章.该杂志编辑部评论说:“如果因为苏联‘共产主义体系,的失败而将社会主义弃之如敝屣,那就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目前社会主义还是一片小树林,但却充满生机.” 摘自《世界社会主义跟踪研究报告》 请回答: (1)如何评价苏联模式, (2)如何看待社会主义发展中的曲折

更多“下面是一组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材料。 材料1:苏联从1928年”相关问题
  • 第1题:

    苏东剧变并不是社会主义的失败,而只是()

    • A、苏联模式的失败
    • B、和平和发展的失败
    • C、苏联执政党的失败
    • D、社会主义人民的失败

    正确答案:A

  • 第2题:

    写作者从生活中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得到的材料叫()。

    • A、原始材料
    • B、间接材料
    • C、发展材料
    • D、直接材料

    正确答案:D

  • 第3题:

    关于戈尔巴乔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是苏联第一位总统
    • B、是苏联最后一位总统
    • C、末代苏联共产党中央总书记
    • D、认为苏联非搞社会主义不可

    正确答案:D

  • 第4题:

    苏联解体,宣告了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结束,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失败,意味着()

    • A、苏联模式的衰败是违背了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的结果
    • B、社会主义本身并不包含导致苏联解体的种种错误
    • C、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本身的失败
    • D、意味着社会主义的失败

    正确答案:A,B,C

  • 第5题:

    下面是一组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材料。 材料1:苏联从1928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执行到斯大林逝世为止,苏联工业几乎增长了20倍,一个落后的农业国一跃而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工业国之一。1963年3月5日,联邦德国《世界报》报道:“西方几乎花了二百年的时间才做到的事情……在俄国只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就做到了,这是现代史中最伟大的经济和社会改革”(靳辉明等编:《当代资本主义与世界社会主义》)。 材料2:在社会主义运动影响下,资本主义的殖民体系在20世纪中期土崩瓦解,亚非拉的各民族纷纷觉醒,开始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 材料3:“苏东社会主义体系的解体,表明社会主义在20世纪是失败的。” 材料2又说明了什么?


    正确答案:材料2说明,20世纪是一个不平凡的伟大世纪。在这个世纪里,对人类历史发生了最深刻的影响并且将继续影响21世纪进程的,莫过于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由一国发展到多国,是人类历史上的巨大飞跃。20世纪的社会主义制度对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

  • 第6题:

    下面关于材料需用计划的描述中,()几项正确。

    • A、由企业材料部门编制
    • B、由项目编制
    • C、是最基本的计划
    • D、是材料供应部门的实施计划
    • E、是编其它计划的依据

    正确答案:B,C,D

  • 第7题:

    下面是一组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材料。 材料1:苏联从1928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执行到斯大林逝世为止,苏联工业几乎增长了20倍,一个落后的农业国一跃而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工业国之一。1963年3月5日,联邦德国《世界报》报道:“西方几乎花了二百年的时间才做到的事情……在俄国只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就做到了,这是现代史中最伟大的经济和社会改革”(靳辉明等编:《当代资本主义与世界社会主义》)。 材料2:在社会主义运动影响下,资本主义的殖民体系在20世纪中期土崩瓦解,亚非拉的各民族纷纷觉醒,开始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 材料3:“苏东社会主义体系的解体,表明社会主义在20世纪是失败的。” 材料1说明了什么?


    正确答案:材料1说明,社会主义作为一个年轻的社会制度,尽管它在前进中曾经出现过这样或那样的错误,甚至严重的错误,但是富有强大的生命力,具有巨大的优越性,与20世纪30年代发生严重经济危机的资本主义制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第8题:

    下面是关于经济危机的一组材料。 材料1:儿子:妈妈,现在天气这样冷,你为什么不生火炉?妈妈:家里没有煤。儿子:为什么不去买呢?妈妈:你爸爸现在失业,我们没钱买煤。 儿子:妈妈,爸爸为什么失业?妈妈:因为煤生产得太多了。 材料2:恩格斯说,“在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炸毁以前不能使矛盾得到解决,所以它就成为周期性的了。资本主义生产产生了新的‘恶性循环’。” 材料1中这段对话表现了资本主义的什么经济现象?


    正确答案:这段对话表现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时的生产相对过剩现象,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但是这种过剩是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要相比的绝对过剩。

  • 第9题:

    下面是有关苏东剧变的一组材料。 材料1: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遭受重大挫折。对此西方思想界的保守派纷纷著书重新审视西方“胜利”的历史原因和人类历史发展道路。美国学者弗朗西斯·福山的《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便是这种背景的产物。福山在书中提出:自由民主目前已及于全球的不同地区与文化,成为惟一一贯的政治憧憬对象。 材料2:邓小平指出:“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3页)“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0页) 怎样理解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正确答案: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取得政权,建立起了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这是历史的巨大进步。但是,由于受到生产力发展状况、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受到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等,这些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必然具有艰巨性和长期性。主要原因是:第一,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第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第三,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第四,工人阶级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对于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必须有充分的估计。

  • 第10题:

    单选题
    材料管理要编制多种计划,下面关于材料计划的编制顺序哪个是正确的()
    A

    材料需用量计划→材料供应计划→材料采购计划→材料用款计划

    B

    材料供应计划→材料需用量计划→材料采购计划→材料用款计划

    C

    材料需用量计划→材料采购计划→材料供应计划→材料用款计划

    D

    材料采购计划→材料需用量计划→材料供应计划→材料用款计划


    正确答案: A
    解析: 材料计划在广义上是指在材料流通过程中所编制的各种宏观和微观计划的总称。材料计划管理是企业组织施工生产的必要保证条件,是企业全面计划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保证供应降低成本,减少浪费,加速资金周转的主要因素。材料计划管理的内容包括:材料需用量计划、材料供应计划、材料采购计划、材料用款计划等

  • 第11题:

    单选题
    关于建筑装饰材料的发展趋势不正确的是()
    A

    从天然材料向人造材料的方向发展,原材料不使用有害物质,产品可循环使用

    B

    从制品安装向现场制作的方向发展

    C

    装饰材料向多功能材料的方向发展

    D

    装饰材料向中高档方向发展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苏联解体,宣告了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结束,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失败,意味着()
    A

    苏联模式的衰败是违背了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的结果

    B

    社会主义本身并不包含导致苏联解体的种种错误

    C

    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本身的失败

    D

    意味着社会主义的失败


    正确答案: C,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苏联是没有经过资本主义发展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的。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4题:

    社会主义是20世纪人类社会最为壮观、影响最为广泛的事件。 材料一:社会主义学说以1516年英国人托马斯·摩尔撰写的《乌托邦》一书的出版为标志,迄今已有480年的历史。在此期间它经历了三次历史性飞跃。从16世纪初到19世纪初叶,社会主义学说一直处于空想阶段。社会主义学说的第一次飞跃发生在19世纪40年代,它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完成的。第二次飞跃发生在20世纪上半叶,其主要代表是列宁和毛泽东同志。第三次飞跃发生在20世纪80、90年代,其主要代表是邓小平同志。 ——《社会主义学说的第三次飞跃》 材料二:1936年11月,斯大林在《关于苏联宪法草案》的报告时说,……苏联社会已经“在基本上实现了社会主义”。 材料三:二战胜利后,英国工党政府首相艾德礼领导了一场社会主义试验。艾德礼说:“工党政府正在英国建立一种优于资本主义和苏联式社会主义的最好的制度。这种制度叫做民主社会主义”。1948年,艾德礼颇为自豪地认为工党已找到了一种新的社会主义模式,“一种把个人自由与计划经济、把民主与社会主义结合起来的制度”。 材料四: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胡锦涛在十八大的讲话 材料二中苏联在基本上实现了的“社会主义”与材料三中英国工党政府建立“民主社会主义”有何不同?


    正确答案: 苏联实现的“社会主义”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英国工党建立“民主社会主义”是凯恩斯主义指导下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国有制与私有制结合的“混合型经济”和建立福利国家是其主要表现。

  • 第15题:

    下面哪一项是关于戈尔巴乔夫的错误说法?()

    • A、认为苏联非搞社会主义不可
    • B、是苏联最后一位总统
    • C、末代苏联共产党中央总书记
    • D、是苏联第一位总统

    正确答案:A

  • 第16题:

    下面是一组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材料。 材料1:苏联从1928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执行到斯大林逝世为止,苏联工业几乎增长了20倍,一个落后的农业国一跃而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工业国之一。1963年3月5日,联邦德国《世界报》报道:“西方几乎花了二百年的时间才做到的事情……在俄国只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就做到了,这是现代史中最伟大的经济和社会改革”(靳辉明等编:《当代资本主义与世界社会主义》)。 材料2:在社会主义运动影响下,资本主义的殖民体系在20世纪中期土崩瓦解,亚非拉的各民族纷纷觉醒,开始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 材料3:“苏东社会主义体系的解体,表明社会主义在20世纪是失败的。” 材料3所代表的说法有什么问题?如何评价它?


    正确答案:材料3的观点是错误的。因为它把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在前进中所发生的严重挫折,看成是整个社会主义的失败,以偏概全,从根本上否定社会主义制度,是完全错误的。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最深刻的教训是:放弃了社会主义道路,放弃了无产阶级专政,放弃了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放弃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结果使得已经相当严重的经济、政治、社会、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最终酿成了制度剧变、国家解体的历史悲剧。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④]“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⑤]21世纪,社会主义将进行新的开拓,经过全世界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共同奋斗,必将迎来社会主义的新的伟大复兴。

  • 第17题:

    社会主义发展的苏联模式,是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8题:

    下列材料是毛泽东在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阅读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时的部分谈话,反映了毛泽东对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关系的认识。 [材料1]“许多人避而不谈商品和商业问题,好像不如此就不是共产主义似的。人民公社必须生产适宜于交换的社会主义商品,以便逐步提高每个人的工资。” [材料2]“商品生产,要看它是同什么经济制度相联系,同资本主义制度相联系就是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同社会主义制度相联系就是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 [材料3]“进人共产主义要有步骤。我们向两方面扩大:一方面发展自给性的生产,一方面发展商品生产。现在要利用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价值法则,作为有用的工具,为社会主义服务。” 你认为社会主义阶段发展商品生产会有什么作用?


    正确答案:商品生产可以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可以提高社会的物质产品的供应量。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

  • 第19题:

    下面是有关苏东剧变的一组材料。 材料1: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遭受重大挫折。对此西方思想界的保守派纷纷著书重新审视西方“胜利”的历史原因和人类历史发展道路。美国学者弗朗西斯·福山的《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便是这种背景的产物。福山在书中提出:自由民主目前已及于全球的不同地区与文化,成为惟一一贯的政治憧憬对象。 材料2:邓小平指出:“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3页)“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0页) 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主义的设想与今天的社会主义现实之间的关系?


    正确答案:今天社会主义在发展中出现曲折是由以下因素决定的:第一,社会主义作为新生事物,其成长不会一帆风顺。第二,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是作为一个过程而展开的,人们对它的认识也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第三,经济全球化对于社会主义的发展既有机遇又有挑战。但是,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是任何力量都不能扭转的历史趋势。这是因为,社会主义制度从根本上克服了生产资料所有制对生产力发展的束缚,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社会主义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能够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社会主义能够在改革中不断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 第20题:

    社会主义发展的第二阶段是()。

    • A、从一国到多国
    • B、从理论到实践
    • C、从空想到科学
    • D、从苏联到中国

    正确答案:B

  • 第21题:

    下列材料是毛泽东在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阅读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时的部分谈话,反映了毛泽东对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关系的认识。 [材料1]“许多人避而不谈商品和商业问题,好像不如此就不是共产主义似的。人民公社必须生产适宜于交换的社会主义商品,以便逐步提高每个人的工资。” [材料2]“商品生产,要看它是同什么经济制度相联系,同资本主义制度相联系就是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同社会主义制度相联系就是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 [材料3]“进人共产主义要有步骤。我们向两方面扩大:一方面发展自给性的生产,一方面发展商品生产。现在要利用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价值法则,作为有用的工具,为社会主义服务。” 毛泽东的认识还有什么不足?


    正确答案: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认识是可贵的探索,还只是初步的,但后来没有坚持这一正确思想,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忽略了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中价值规律的作用,使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经历了挫折。

  • 第22题:

    单选题
    社会主义发展的第二阶段是()。
    A

    从一国到多国

    B

    从理论到实践

    C

    从空想到科学

    D

    从苏联到中国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判断题
    社会主义发展的苏联模式,是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材料1 列宁指出:“革命是不能‘制造出来’的,革命是从客观上(即不以政党和阶级的意志为转移)已经成熟了的危机和历史转折中发展起来的。” 材料2 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 ——摘自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材料3 邓小平强调指出:“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 请结合材料1回答:试根据这一论断分析中国民族民主革命发生发展的历史原因。

    正确答案: 列宁的论断说明,革命总是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的。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列强的侵略和封建主义的腐朽统治,使中国的领土被割裂,独立主权受剥夺,经济、文化的发展受到严重束缚,人民生活极度悲惨,中华民族面临严重危机。代表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利益的先后有清王朝、北洋军阀和国民党统治集团,它们是维护腐朽生产关系的反动势力,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它们的反动统治激起了广大人民的强烈不满和反抗,近代中国革命是民族危机深重和社会矛盾尖锐的必然产物。鸦片战争后,近代工业的产生和发展,促进了中国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和新的革命力量的成长。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但未能完成民族民主革命的任务。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五四运动后,中国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登上了历史舞台,中国革命出现了新的转机,从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即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长期斗争,终于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