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人员发现人民法院在执行死刑过程中的违法行为,应当及时提出()。A、检察建议B、纠正意见C、违法通知书D、暂停执行令

题目

检察人员发现人民法院在执行死刑过程中的违法行为,应当及时提出()。

  • A、检察建议
  • B、纠正意见
  • C、违法通知书
  • D、暂停执行令

相似考题
更多“检察人员发现人民法院在执行死刑过程中的违法行为,应当及时提出()”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列有关人民检察院对执行的监督的表述正确的有哪些?( )。

    A.执行死刑临场监督,由检察人员担任,并配备书记员担任记录

    B.人民检察院发现监狱在收押罪犯活动中有违法情形的应当依法通知纠正

    C.人民检察院经审查认为人民法院减刑、假释的裁定不当,应当提出纠正意见的,由检察长决定

    D.执行死刑后,人民检察院临场监督人员应当检查罪犯是否确已死亡,并填写死刑临场监督笔录,签名后入卷归档


    正确答案:ABCD
    《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414条第2款规定:“执行死刑临场监督,由检察人员担任,并配备书记员担任记录。”第417条规定,执行死刑后,人民检察院临场监督人员应当检查罪犯是否确已死亡,并填写死刑临场监督笔录,签名后入卷归档。第420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发现监狱在收押罪犯活动中有违法情形的应当依法通知纠正。第428条规定,人民检察院经审查认为人民法院减刑、假释的裁定不当,应当提出纠正意见的,由检察长决定。据此,本题正确答案为全选。

  • 第2题:

    下列关于执行死刑的选项错误的有:( )。

    A.执行死刑前,罪犯提出会见其近亲属或者其近亲属提出会见罪犯申请的,人民法院不应准许

    B.执行死刑禁止有辱罪犯人格的行为但可以将罪犯游街示众

    C.应当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签发执行死刑的命令

    D.执行死刑前,指挥执行的审判人员对罪犯应当验明正身


    正确答案:AB
    《高法解释》第343条规定:“执行死刑前,罪犯提出会见其近亲属或者其近亲属提出会见罪犯申请的,人民法院可以准许。”故本题A项表述不正确。第346条规定:“执行死刑前,指挥执行的审判人员对罪犯应当验明正身,询问有无遗言、信札,并制作笔录,然后交付执行人员执行死刑。执行死刑应当公布,禁止游街示众或者其他有辱被执行人人格的行为。”故本题B项表述不正确,D项表述正确。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10条的规定,应当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签发执行死刑命令,故本题C项表述正确。综上,本题正确答案为AB。

  • 第3题:

    甲因故意杀人被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后,被告人甲未上诉,人民检察院也未抗诉。高级人民法院在复核过程中,认为原判决认定事实不清,应当判处被告人死刑立即执行。对此,高级人民法院正确的做法是:( )。

    A.应当裁定核准死刑缓期.2年执行判决

    B.应当决定提审后判处被告人死刑立即执行

    C.应当裁定发回原审法院重新审判

    D.应当改判被告人死刑立即执行


    正确答案:C

    《高法解释》第278条第2款规定:“高级人民法院对于报请核准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案件,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一)同意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应当裁定予以核准;(二)认为原判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应当裁定发回重新审判;(三)认为量刑过重的,应当依法改判。”据此,本题正确答案为C。

  • 第4题:

    关于执行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民法院在交付执行死刑前,应当通知同级人民检察院派员临场监督
    B:执行死刑后,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罪犯家属
    C:人民检察院认为人民法院减刑、假释的裁定不当,应当在收到裁定书后。20日以内提出书面纠正意见
    D:人民检察院认为暂予监外执行不当的应当在1个月以内提出书面意见

    答案:A,B,C,D
    解析:
    【考点】执行监督。详解: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52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在交付执行死刑前,应当通知同级人民检察院派员临场监督。同时,该条还规定:执行死刑后,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罪犯家属。第263条规定:人民检察院认为人民法院减刑、假释的裁定不当,应当在收到裁定书副本后20日以内,向人民法院提出书面纠正意见。第256条规定:人民检察院认为暂予监外执行不当的,应当自接到通知之日起1个月以内将书面意见送交决定或者批准暂予监外执行的机关,所以ABCD均正确。

  • 第5题:

    共用题干

    甲因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关于死刑执行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A:执行死刑应当公布、示众
    B:交付执行死刑前,应当通知上级人民检察院派员临场监督
    C: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将死刑执行情况逐级上报最高人民法院
    D:接到死刑执行命令后,原审人民法院应当在10日内交付执行

    答案:C
    解析:
    《刑事诉讼法》第249条规定:“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决被告人无罪、免除刑事处罚的,如果被告人在押,在宣判后应当立即释放。”第260条规定:“被判处罚金的罪犯,期满不缴纳的,人民法院应当强制缴纳。”第261条规定:“没收财产的判决,无论附加适用或者独立适用,都由人民法院执行;在必要的时候,可以会同公安机关执行。”
    《刑事诉讼法》第252条规定:“执行死刑后,在场书记员应当写成笔录。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将执行死刑情况报告最高人民法院。”
    《关于适用停止执行死刑程序有关问题的规定》的第2条规定:下级人民法院在接到最高人民法院执行死刑命令后、执行前,发现有《刑事诉讼法》第251条第1款、第252条第4款规定的情形的,应当暂停执行死刑,并立即将请求停止执行死刑的报告及相关材料层报最高人民法院审批。故A项正确。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54条,对于罪犯确有严重疾病,必须保外就医的,由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医院开具证明文件,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审批,仅有一般医院的诊断证明是不符合要求的。
    《刑诉解释》第432条规定:“人民法院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应当制作暂予监外执行决定书,写明罪犯基本情况、判决确定的罪名和刑罚、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原因、依据等,通知罪犯居住地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派员办理交接手续,并将暂予监外执行决定书抄送罪犯居住地的县级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
    《刑事诉讼法》第262、263条,《刑诉解释》第449条。

  • 第6题:

    按照有关法律的规定,检察人员发现罪犯有下列()情形,应当建议人民法院停止执行死刑。

    • A、患有严重疾病
    • B、正在怀孕
    • C、未成年人
    • D、揭发重大犯罪事实,可能改判

    正确答案:B,C,D

  • 第7题:

    按照有关法律的规定,检察人员发现有哪些情形的,应当建议人民法院停止执行。


    正确答案: (1)被执行人并非应当执行死刑的罪犯的;
    (2)罪犯犯罪时不满十八周岁的;
    (3)罪犯正在怀孕的;
    (4)判决可能有错误的;
    (5)在执行前罪犯揭发重大犯罪事实或者有其他重大立功表现,可能需要改判的。

  • 第8题:

    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的罪犯,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应当依法予以减刑的,由执行机关提出书面意见,应当报请裁定的机关是()。

    • A、原审人民法院
    • B、中级人民法院
    • C、人民检察院
    • D、当地高级人民法院

    正确答案:D

  • 第9题:

    原审人民法院在接到最高人民法院签发的对一名贪污罪犯执行死刑的命令后,发现判决可能有错误,对此,下列哪些做法是正确的?( )

    • A、应当停止执行
    • B、应当保留本院的意见,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执行命令执行死刑
    • C、应当立即报告最高人民法院
    • D、如果经审查判决没有错误,那么,应当根据原执行命令继续执行死刑

    正确答案:A,C

  • 第10题:

    问答题
    按照有关法律的规定,检察人员发现有哪些情形的,应当建议人民法院停止执行。

    正确答案: (1)被执行人并非应当执行死刑的罪犯的;
    (2)罪犯犯罪时不满十八周岁的;
    (3)罪犯正在怀孕的;
    (4)判决可能有错误的;
    (5)在执行前罪犯揭发重大犯罪事实或者有其他重大立功表现,可能需要改判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原审人民法院在接到最高人民法院签发的对一名贪污罪犯执行死刑的命令后,发现判决可能有错误,对此,下列哪些做法是正确的?( )
    A

    应当停止执行

    B

    应当保留本院的意见,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执行命令执行死刑

    C

    应当立即报告最高人民法院

    D

    如果经审查判决没有错误,那么,应当根据原执行命令继续执行死刑


    正确答案: A,D
    解析: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11条规定,下级人民法院接到最高人民法院执行死刑的命令后,在执行前发现判决可能有错误的,应当停止执行,并且立即报告最高人民法院,由最高人民法院作出裁定。停止执行的原因消失后,必须报请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再签发执行死刑的命令才能执行。

  • 第12题:

    单选题
    检察人员发现人民法院在执行死刑过程中的违法行为,应当及时提出()。
    A

    检察建议

    B

    纠正意见

    C

    违法通知书

    D

    暂停执行令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下列人民法院在执行死刑过程中,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

    A.某人民法院在接到最高人民法院执行死刑的命令后,发现判决可能有错误,于是停止执行死刑,后来经最高人民法院裁定认为判决没有错误,于是对被告人执行死刑

    B.某人民法院在接到最高人民法院执行死刑的命令以后,决定于30日以后对被告人执行死刑

    C.某人民法院在接到最高人民法院执行死刑的命令以后,发现被告人正在怀孕,于是决定停止执行死刑,并且当即依法改判

    D.某人民法院在接到最高人民法院执行死刑的命令以后,被告人有重大立功表现,有可能改判,于是停止执行,并且报告最高人民法院,由最高人民法院作出裁定


    正确答案:ABC
    本题考查死刑执行制度。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11条的规定,下级人民法院接到最高人民法院执行死刑的命令后,应当在7日以内交付执行。但是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停止执行,并且立即报告最高人民法院,由最高人民法院作出裁定:(一)在执行前发现判决可能有错误的;(二)在执行前罪犯揭发重大犯罪事实或者有其他重大立功表现,可能需要改判的;(三)罪犯正在怀孕。前款第1项、第2项停止执行的原因消失后,必须报请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再签发执行死刑的命令才能执行;由于前款第3项原因停止执行的,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依法改判。
    A选项的违法之处在于,当停止执行死刑的原因消失后,必须报请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再签发执行死刑的命令才能执行,而不是立即执行。B选项的错误之处在于,接到最高人民法院执行死刑的命令以后必须在7日内交付执行。C选项的错误之处在于,对于发现罪犯正在怀孕的情况,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依法改判。

  • 第14题:

    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罪犯,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死刑缓期执行期满,应当予以减刑,由执行机关提出书面意见,报请裁定的机关是()

    A、高级人民法院

    B、中级人民法院

    C、上级人民法院

    D、公安部


    参考答案:A

  • 第15题:

    共用题干

    周某因抢劫罪被A省B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并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在接到最高人民法院执行死刑的命令后,执行前,发现对周某的裁判可能有错误。关于B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做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市中级人民法院应当暂停执行死刑,并立即将请求停止执行周某死刑的报告及相关材料层报最高人民法院审批
    B:B市中级人民法院应当暂停执行死刑,并立即将请求停止执行周某死刑的报告及相关材料直接报最高人民法院审批
    C:B市中级人民法院应当停止执行死刑,重新组成合议庭审理此案
    D:判决既已生效,应当继续执行

    答案:A
    解析:
    《刑事诉讼法》第249条规定:“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决被告人无罪、免除刑事处罚的,如果被告人在押,在宣判后应当立即释放。”第260条规定:“被判处罚金的罪犯,期满不缴纳的,人民法院应当强制缴纳。”第261条规定:“没收财产的判决,无论附加适用或者独立适用,都由人民法院执行;在必要的时候,可以会同公安机关执行。”
    《刑事诉讼法》第252条规定:“执行死刑后,在场书记员应当写成笔录。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将执行死刑情况报告最高人民法院。”
    《关于适用停止执行死刑程序有关问题的规定》的第2条规定:下级人民法院在接到最高人民法院执行死刑命令后、执行前,发现有《刑事诉讼法》第251条第1款、第252条第4款规定的情形的,应当暂停执行死刑,并立即将请求停止执行死刑的报告及相关材料层报最高人民法院审批。故A项正确。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54条,对于罪犯确有严重疾病,必须保外就医的,由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医院开具证明文件,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审批,仅有一般医院的诊断证明是不符合要求的。
    《刑诉解释》第432条规定:“人民法院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应当制作暂予监外执行决定书,写明罪犯基本情况、判决确定的罪名和刑罚、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原因、依据等,通知罪犯居住地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派员办理交接手续,并将暂予监外执行决定书抄送罪犯居住地的县级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
    《刑事诉讼法》第262、263条,《刑诉解释》第449条。

  • 第16题:

    负责执行的法院在对死刑犯王某准备执行死刑之前,突然发现王某除了贪污罪之外,还犯有受贿罪,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负责执行的法院可以立刻停止执行
    B:负责执行的法院应当把请求停止执行死刑的报告及相关材料层报最高人民法院审批
    C:最高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另行组成合议庭进行审查
    D:最高人民法院确认原裁判没有错误,应当裁定继续执行原核准死刑的裁判,并交付执行死刑

    答案:B
    解析:
    【考点】死刑停止执行的程序。详解:《刑事诉讼法解释》第418条规定:第一审人民法院在接到执行死刑命令后、执行前,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暂停执行,并立即将请求停止执行死刑的报告和相关材料层报最高人民法院:(1)罪犯可能有其他犯罪的;(2)共同犯罪的其他犯罪嫌疑人到案,可能影响罪犯量刑的;(3)共同犯罪的其他罪犯被暂停或者停止执行死刑,可能影响罪犯量刑的;(4)罪犯揭发重大犯罪事实或者有其他重大立功表现,可能需要改判的;(5)罪犯怀孕的;(6)判决、裁定可能有影响定罪量刑的其他错误的。最高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可能影响罪犯定罪量刑的,应当裁定停止执行死刑;认为不影响的,应当决定继续执行死刑。A错误,是“应当暂停执行死刑”。B正确,应选。《刑事诉讼法解释》第421条规定:对下级人民法院报送的停止执行死刑的调查结果和意见,由最高人民法院原作出核准死刑判决、裁定的合议庭负责审查,必要时,另行组成合议庭进行审查。故C错误。《刑事诉讼法解释》第422条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对停止执行死刑的案件,应当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1)确认罪犯怀孕的,应当改判;(2)确认罪犯有其他犯罪,依法应当追诉的,应当裁定不予核准死刑,撤销原判,发回重新审判;(3)确认原判决、裁定有错误或者罪犯有重大立功表现,需要改判的,应当裁定不予核准死刑,撤销原判,发回重新审判;(4)确认原判决、裁定没有错误,罪犯没有重大立功表现,或者重大立功表现不影响原判决、裁定执行的,应当裁定继续执行死刑,并由院长重新签发执行死刑的命令。故D错误。

  • 第17题:

    甲因故意杀人被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后,被告人甲未上诉,人民检察院也未抗诉。高级人民法院在核准过程中,认为原判决认定事实不清,应当判处被告人死刑立即执行。对此,高级人民法院正确的做法是:()

    A:应当裁定核准死刑缓期2年执行判决
    B:应当决定提审后判处被告人死刑立即执行
    C:可以裁定发回原审法院重新审判
    D:可以改判被告人死刑立即执行

    答案:C
    解析:
    【考点】死刑复核中的处理方式。详解:《刑事诉讼法解释》第349条第1款规定:高级人民法院对于报请核准的死刑缓期执行的案件,应当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4)原判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可以裁定不予核准,并撤销原判,发回重新审判,或者依法改判。该条第2款规定,高级人民法院复核死刑缓期执行案件,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罚。故本题答案为C项。

  • 第18题:

    下列各项中,执行死刑的人民法院应当停止执行,报告最高人民法院裁定的情形有()

    • A、在执行前发现判决可能有错误的
    • B、人民检察院提出暂缓执行建议的
    • C、罪犯正在怀孕的
    • D、罪犯提出申诉的

    正确答案:A,C

  • 第19题:

    下级人民法院在接到执行死刑的命令后,发现罪犯正在怀孕的,应当()

    • A、继续按计划执行
    • B、立即停止执行
    • C、等待犯罪分子分娩后再执行
    • D、报上级人民法院审批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下列选项中哪项符合死刑缓期执行的规定:()

    • A、甲在死刑缓期执行两年内犯重大安全事故罪的,应当死刑立即执行
    • B、乙在死刑缓期执行两年内犯故意伤害罪的,应当在两年考验期满后执行死刑
    • C、丙在死刑缓期执行两年内发现有漏罪的,应当死刑立即执行
    • D、丁在死刑缓期执行两年内犯过失致人重伤罪的,不应当执行死刑立即执行

    正确答案:D

  • 第21题:

    关于在死刑执行前发现罪犯正在怀孕的处理,正确的表达是( )。

    • A、审判时怀孕的妇女自然流产的可以执行死刑
    • B、执行死刑时、审判时怀孕的妇女,可以等到分娩后再执行
    • C、执行死刑时发现罪犯正在怀孕,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依法改判死刑缓期执行
    • D、执行死刑时发现罪犯正在怀孕的,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依法改判死刑、死缓以外的刑罚

    正确答案:D

  • 第22题:

    多选题
    按照有关法律的规定,检察人员发现罪犯有下列()情形,应当建议人民法院停止执行死刑。
    A

    患有严重疾病

    B

    正在怀孕

    C

    未成年人

    D

    揭发重大犯罪事实,可能改判


    正确答案: A,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被告人严某,女,32岁,因贩运毒品被判处死刑,原审人民法院接到执行死刑的命令后,发现严某已怀孕几个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应当执行死刑

    B

    应当停止执行死刑

    C

    严某人工流产后,报最高人民法院再签发命令才能执行死刑

    D

    严某的哺乳期后,报最高人民法院再签发命令才能执行死刑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