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简述法定不起诉的情形。”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法定的诉讼担当的情形。


    参考答案:

    1.为保护死者名誉,死者近亲属(三代以内直系血亲和兄弟姐妹)可作为原告
    2.企业法人清算人,作出撤销企业法人决定的机构,破产管理人
    3.失踪人的财产代管人
    4.代位权人、撤销权人


  • 第2题:

    在我国刑事诉讼中,人民检察院不起诉的种类包括( )。

    A.法定不起诉

    B.酌定不起诉

    C.任意不起诉

    D.证据不足不起诉


    正确答案:ABD

  • 第3题:

    不起诉分为:()

    A、法定不起诉

    B、酌定不起诉

    C、证据不足不起诉

    D、事实不清不起诉


    参考答案:ABC

  • 第4题:

    简述不起诉的种类及分别适用的情形。


    正确答案: 1.法定不起诉:
    (1)实施的行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3)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4)依照刑法规属于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已告诉又撤回告诉的;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6)其他法律,法令规定的免于刑事处罚的。
    2.酌定不起诉:
    (1)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处罚情形;
    (2)在中国领域外犯罪,依中国刑法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在外国已经受过刑事处罚的;
    (3)嫌疑人又聋又哑,或是盲人犯罪;
    (4)嫌疑人因防卫过当或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并造成不应有危害而犯罪;
    (5)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
    (6)在犯罪过程中,自动中止或自动有效的防止犯罪结果发生;
    (7)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的人员;
    (8)被胁迫、被诱骗参加犯罪的胁从人员;
    (9)嫌疑人自首或在自首后有立功表现;
    (10)其他情形。
    3.证据不足不起诉:经过退回补充侦查,人民检察院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

  • 第5题:

    不起诉可以分为()。

    • A、法定不起诉
    • B、酌定不起诉
    • C、存疑不起诉
    • D、暂缓起诉

    正确答案:A,B,C

  • 第6题:

    有下列哪些情形之一的,法院应裁定不予受理。()

    • A、起诉人错列被告且拒绝变更的
    • B、起诉人无原告资格的
    • C、起诉超过法定期限的
    • D、重复起诉的

    正确答案:A,B,D

  • 第7题:

    公安机关遇到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法定情形时,可以()。

    • A、不立案
    • B、不接受
    • C、撤销案件
    • D、不起诉

    正确答案:A,C

  • 第8题:

    多选题
    公安机关遇到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法定情形时,可以()。
    A

    不立案

    B

    不接受

    C

    撤销案件

    D

    不起诉


    正确答案: C,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多选题
    县检察院经过审查以后,对乙作出不起诉的决定,请问这种不起诉是以下什么类型?(  )
    A

    法定不起诉

    B

    酌定不起诉

    C

    存疑不起诉

    D

    绝对不起诉


    正确答案: C,B
    解析:
    A项,法定不起诉,属于《刑事诉讼法》第15条规定的情形之一时,只能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没有自由裁量的余地。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法定不起诉有以下7种情形:①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②犯罪嫌疑人实施的行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③犯罪嫌疑人的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④犯罪嫌疑人的犯罪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⑤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⑦其他法律规定免予刑事责任的。
    B项,酌定不起诉,是由人民检察院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全面考虑,自由裁量,经过选择后作出的决定。酌定不起诉的条件是犯罪嫌疑人的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或免除刑罚,酌定不起诉的决定,必须经过检察委员会讨论决定。本案中,乙被迫在甲实施盗窃的过程中帮其望风,犯罪情节轻微,应该酌情考虑
    C项,存疑不起诉,又称证据不足的不起诉。存疑不起诉是指人民检察院对于经过补充侦查的案件,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经检察委员会讨论决定,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
    D项,刑事诉讼法学中不存在绝对不起诉这一概念。

  • 第10题:

    多选题
    不起诉可以分为()。
    A

    法定不起诉

    B

    酌定不起诉

    C

    存疑不起诉

    D

    暂缓起诉


    正确答案: A,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我国的不起诉制度包括(  )。
    A

    免予起诉

    B

    法定不起诉

    C

    酌定不起诉

    D

    证据不足不起诉


    正确答案: B,C
    解析:
    不起诉是指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移送起诉的案件或者对自行侦查终结的案件,经过审查后,认为犯罪嫌疑人的行为不符合起诉条件或者没有必要起诉的,而作出的不将犯罪嫌疑人提交人民法院进行审判的处理决定。不起诉制度可分为以下三种:①法定不起诉;②酌定不起诉;③证据不足不起诉。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不起诉的种类及分别适用的情形。

    正确答案: 1.法定不起诉:
    (1)实施的行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3)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4)依照刑法规属于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已告诉又撤回告诉的;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6)其他法律,法令规定的免于刑事处罚的。
    2.酌定不起诉:
    (1)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处罚情形;
    (2)在中国领域外犯罪,依中国刑法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在外国已经受过刑事处罚的;
    (3)嫌疑人又聋又哑,或是盲人犯罪;
    (4)嫌疑人因防卫过当或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并造成不应有危害而犯罪;
    (5)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
    (6)在犯罪过程中,自动中止或自动有效的防止犯罪结果发生;
    (7)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的人员;
    (8)被胁迫、被诱骗参加犯罪的胁从人员;
    (9)嫌疑人自首或在自首后有立功表现;
    (10)其他情形。
    3.证据不足不起诉:经过退回补充侦查,人民检察院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按法定继承处理的情形。


    参考答案:

    遗产中的有关部分按照法定继承处理:
    1.遗嘱继承人放弃继承,或受遗赠人放弃受遗赠的。
    2.遗嘱继承人丧失继承权的。
    3.遗嘱继承人、受遗赠人先于遗嘱人死亡的。
    4.遗嘱无效部分所涉及的遗产。
    5.遗嘱未处分的遗产。


  • 第14题:

    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不起诉包括以下几种()。

    A、法定不起诉

    B、酌定不起诉

    C、证据不足的不起诉

    D、无罪不起诉

    E、免予起诉


    参考答案:ABC

  • 第15题: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不起诉种类包括()。

    • A、法定不起诉
    • B、裁量不起诉
    • C、存疑不起诉
    • D、酌定不起诉

    正确答案:A,C,D

  • 第16题:

    简述回避的法定情形。


    正确答案:审判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具有以下情形的应当回避:
    1、是本案当事人或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近亲属
    2、与本案有利害关系
    3、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的

  • 第17题:

    在刑事诉讼过程中,遇有法定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时,应当()。

    • A、撤销案件
    • B、不起诉
    • C、宣告无罪
    • D、中止审理

    正确答案:A,B,C

  • 第18题:

    法定不起诉


    正确答案:适用于《刑事诉讼法》第142条第1款规定的情形。其特点是,凡是具有《刑事诉讼法》第15条规定的六种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就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

  • 第19题:

    名词解释题
    法定不起诉

    正确答案: 又称为绝对不起诉,是指犯罪嫌疑人具有刑事诉讼法第15条规定的不追究刑事责任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的不起诉决定。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多选题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不起诉种类包括()。
    A

    法定不起诉

    B

    裁量不起诉

    C

    存疑不起诉

    D

    酌定不起诉


    正确答案: C,A
    解析: 本题所考查的考点是不起诉制度。检察院审查起诉,发现犯罪嫌疑人具有《刑事诉讼法》第15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即法定不起诉。《刑事诉讼法》第15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酌定不起诉是检察院行使起诉裁量权的表现。存疑不起诉,又称证据不足的不起诉。存疑不起诉是指检察机关对于经过补充侦查的案件,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40条第4款规定:对于补充侦查的案件,人民检察院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我国刑诉法中不存在裁量不起诉制度。故B项说法错误。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CD。

  • 第21题:

    多选题
    在刑事诉讼过程中,遇有法定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时,应当()。
    A

    撤销案件

    B

    不起诉

    C

    宣告无罪

    D

    中止审理


    正确答案: D,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我国的不起诉制度不包括(  )。
    A

    免予起诉

    B

    法定不起诉

    C

    酌定不起诉

    D

    证据不足不起诉


    正确答案: D
    解析:
    不起诉是指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移送起诉的案件或者对自行侦查终结的案件,经过审查后,认为犯罪嫌疑人的行为不符合起诉条件或者没有必要起诉的,而作出的不将犯罪嫌疑人提交人民法院进行审判的处理决定。不起诉制度可分为以下三种:①法定不起诉;②酌定不起诉;③证据不足不起诉。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法定不起诉的情形。

    正确答案: 法定不起诉,又称为绝对不起诉,是指犯罪嫌疑人具有刑事诉讼法第15条规定的不追究刑事责任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的不起诉决定。这是起诉法定主义的表现。具体有以下六种情形:
    (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3)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撤回告诉的;
    (4)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5)犯罪嫌疑人死亡的;
    (6)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