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经中地藏菩萨白佛言,受佛付嘱至阿逸多成佛以前之地狱众生普施化度,如此则补处以后地藏之化度将告一段落耶?抑迦文之愿力至慈氏下生时划一界限耶?二者似均与誓愿无边之意义相违,请开示其究意义。

题目

地藏经中地藏菩萨白佛言,受佛付嘱至阿逸多成佛以前之地狱众生普施化度,如此则补处以后地藏之化度将告一段落耶?抑迦文之愿力至慈氏下生时划一界限耶?二者似均与誓愿无边之意义相违,请开示其究意义。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世界无尽,众生无尽,佛菩萨度众之愿行,亦无尽也,此是原则。佛出现时,众生得度之机较多,无佛之世,众生堕落之机较多,而释尊灭后,慈氏未来,正当无佛之世,经中佛嘱地藏,乃与其本愿之外,另加一种特别责任,并不影响其本愿也。释尊应化,准上原则,本亦无尽,故至今已有八千余次之多,前即如是,此后可知,慈氏来时,释尊此次应化誓愿相似结束,后一段又正开始也。
更多“地藏经中地藏菩萨白佛言,受佛付嘱至阿逸多成佛以前之地狱众生普施化”相关问题
  • 第1题:

    佛在世说法时,文殊、普贤、阿逸多、无尽意等菩萨,是同佛出世在印度应化,或是化身来者?


    正确答案:文殊菩萨生于舍卫多罗聚落,梵德婆罗门家。阿逸多菩萨生于南印度。普贤菩萨在法华经中说,从东方宝威德王佛国来。无尽意菩萨在大集经中说,从东方不目旬国普贤如来所来。据此是有出世印度应化者,亦有化身来集者。

  • 第2题:

    “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地藏王菩萨成佛了吗?


    正确答案: 誓不成佛,是誓不取佛位。如果地藏王菩萨没有佛的资格,他怎能到地狱去度众生?怎能度化十方的菩萨成佛呢?他有佛的资格而不取佛位。其实在地藏王菩萨看来,地狱本来是空的,《心经》讲诸法空相嘛!而且无佛可成才真正成佛!

  • 第3题:

    四宏誓愿中,佛道无上誓愿成。为要足够力量,以度众生,才发成佛之愿,既曰无上,是任何大愿所不能及,若然,地藏菩萨何不先发成佛之愿耶?


    正确答案:佛者,觉行圆满,誓愿度尽众生,非发佛愿而何?菩萨早证佛果,亦如观音之倒驾慈航是,十力已备,力量自足。

  • 第4题:

    有人问地藏菩萨誓愿‘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是此娑婆世界地球到了成住坏空,空的时候,‘众生即能尽,地狱即能空’。是不是?以上意义,甚不明白。


    正确答案:娑婆世界,大千之内,地球不知若干万千,此球坏,彼球成,如水中浮泡,聚散无常,安有尽时。有界即有三恶道,是地狱永无空时,众生永无尽时,而菩萨永无成佛之缘,此愿所以为大也。

  • 第5题:

    地藏王菩萨大愿云:‘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既然佛发大愿,而众生愈来愈恶化,为何不献身于人间,来指示迷途之众生归善,这样不是很快能达任务吗?为何大佛只这样说,而不见得有做呢?


    正确答案:地藏化身人间,无量无边,各界皆有其身,人不识身,最显者,唐之九华山事也。所云指示迷途,亦不过言语文字,佛经三藏浩浩,皆是指迷,人不信从,是谁之咎?再者世间法律,亦是保善惩恶,警察监狱等机关,拘罚徒死等罪科,不能责是说空话,如何人民仍是累累触犯耶?此是众生迷不回头,反责菩萨工作不力,岂是持平之论哉。

  • 第6题:

    西方三圣是指()

    • A、阿弥陀佛
    • B、普贤菩萨
    • C、观音菩萨
    • D、大势至菩萨
    • E、地藏菩萨

    正确答案:A,C,D

  • 第7题:

    问答题
    佛在世说法时,文殊、普贤、阿逸多、无尽意等菩萨,是同佛出世在印度应化,或是化身来者?

    正确答案: 文殊菩萨生于舍卫多罗聚落,梵德婆罗门家。阿逸多菩萨生于南印度。普贤菩萨在法华经中说,从东方宝威德王佛国来。无尽意菩萨在大集经中说,从东方不目旬国普贤如来所来。据此是有出世印度应化者,亦有化身来集者。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地藏经中地藏菩萨白佛言,受佛付嘱至阿逸多成佛以前之地狱众生普施化度,如此则补处以后地藏之化度将告一段落耶?抑迦文之愿力至慈氏下生时划一界限耶?二者似均与誓愿无边之意义相违,请开示其究意义。

    正确答案: 世界无尽,众生无尽,佛菩萨度众之愿行,亦无尽也,此是原则。佛出现时,众生得度之机较多,无佛之世,众生堕落之机较多,而释尊灭后,慈氏未来,正当无佛之世,经中佛嘱地藏,乃与其本愿之外,另加一种特别责任,并不影响其本愿也。释尊应化,准上原则,本亦无尽,故至今已有八千余次之多,前即如是,此后可知,慈氏来时,释尊此次应化誓愿相似结束,后一段又正开始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地藏菩萨的根本无明断了也未?‘地狱未空,誓不成佛’,成佛以后,来度地狱众生不是更快吗?

    正确答案: 此尊菩萨,便是等觉,法身解脱,与佛无异,有佛全德,无佛之位而已。亦犹观音菩萨,大悲心切,不入净之净土,而偏向界度众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中阴身’,在无始以前,系从何而有?由中阴身转生人身,由人身修成佛菩萨,而佛菩萨有法、应、化三身,化身为应化众生,能变化千百亿以至于无量数。然众生之‘中阴身’除成佛外,其体性原不生不灭之不变化者。惟据云在其未成为‘后有身’前,尚有隔数月一次之生死变易,其果报之缘由何在?

    正确答案: 中阴身亦翻中有身,其义是说前生身已死,后生身未入之际。明乎此,则不能谓无始以前而有中阴身,且既曰无始,何能再说无始以前。中阴身成佛一语,更是误会,中阴乃生死之过渡身,何能成佛,法身是性体,应化是相用,应化依乎本体,如日光而依日体。‘不变’是性体之如如,‘随缘’是相用之玄玄,自无只法身而无应化之理,犹有日即有光也。中阴生死有迟早之不同,然最迟亦不过四十九天耳。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四宏誓愿中,佛道无上誓愿成。为要足够力量,以度众生,才发成佛之愿,既曰无上,是任何大愿所不能及,若然,地藏菩萨何不先发成佛之愿耶?

    正确答案: 佛者,觉行圆满,誓愿度尽众生,非发佛愿而何?菩萨早证佛果,亦如观音之倒驾慈航是,十力已备,力量自足。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有人问地藏菩萨誓愿‘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是此娑婆世界地球到了成住坏空,空的时候,‘众生即能尽,地狱即能空’。是不是?以上意义,甚不明白。

    正确答案: 娑婆世界,大千之内,地球不知若干万千,此球坏,彼球成,如水中浮泡,聚散无常,安有尽时。有界即有三恶道,是地狱永无空时,众生永无尽时,而菩萨永无成佛之缘,此愿所以为大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中阴身’,在无始以前,系从何而有?由中阴身转生人身,由人身修成佛菩萨,而佛菩萨有法、应、化三身,化身为应化众生,能变化千百亿以至于无量数。然众生之‘中阴身’除成佛外,其体性原不生不灭之不变化者。惟据云在其未成为‘后有身’前,尚有隔数月一次之生死变易,其果报之缘由何在?


    正确答案:中阴身亦翻中有身,其义是说前生身已死,后生身未入之际。明乎此,则不能谓无始以前而有中阴身,且既曰无始,何能再说无始以前。中阴身成佛一语,更是误会,中阴乃生死之过渡身,何能成佛,法身是性体,应化是相用,应化依乎本体,如日光而依日体。‘不变’是性体之如如,‘随缘’是相用之玄玄,自无只法身而无应化之理,犹有日即有光也。中阴生死有迟早之不同,然最迟亦不过四十九天耳。

  • 第14题:

    地藏王菩萨假若先成佛来度地狱众生,岂不是更有力量,何以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耶?


    正确答案:菩萨实已证成佛果,法力无边矣。亦如观音净圣倒驾慈航,不肯入涅槃耳。

  • 第15题:

    地藏菩萨的根本无明断了也未?‘地狱未空,誓不成佛’,成佛以后,来度地狱众生不是更快吗?


    正确答案:此尊菩萨,便是等觉,法身解脱,与佛无异,有佛全德,无佛之位而已。亦犹观音菩萨,大悲心切,不入净之净土,而偏向界度众也。

  • 第16题:

    地藏菩萨发愿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但是在地狱中苦恼众生用何方法求菩萨即能得度?


    正确答案:菩萨大慈大悲大愿,自往地狱救之,不待彼求也。

  • 第17题:

    释迦牟尼佛的左胁侍是()。

    • A、普贤菩萨
    • B、文殊菩萨
    • C、观音菩萨
    • D、地藏菩萨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问答题
    地藏王菩萨假若先成佛来度地狱众生,岂不是更有力量,何以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耶?

    正确答案: 菩萨实已证成佛果,法力无边矣。亦如观音净圣倒驾慈航,不肯入涅槃耳。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多选题
    “四大菩萨”是指(  )。
    A

    文殊、普贤、观世音、大势至

    B

    文殊、普贤、观世音、地藏

    C

    文殊、普贤、阿弥陀佛、药师佛

    D

    观世音、大势至、阿弥陀佛、药师佛


    正确答案: D,C
    解析:
    文殊、普贤、观世音合称为三大士。文殊、普贤、观世音、地藏,又称为“四大菩萨”、“四大士”。文殊菩萨专司佛的智慧,人称“大智菩萨”;普贤菩萨专司佛的理德,人称“大行菩萨”;观音菩萨以大慈大悲为德性,人称“大悲菩萨”;地藏菩萨因曾发下宏愿“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人称“大愿菩萨”。

  • 第20题:

    多选题
    三方佛中“释家三尊”是指(  )。
    A

    释迦牟尼佛、文殊菩萨、普贤菩萨

    B

    释迦牟尼佛、药师佛、阿弥陀佛

    C

    药师佛、日光菩萨、月光菩萨

    D

    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地藏菩萨


    正确答案: A
    解析:
    三方佛体现净土信仰。“三方佛”正中为娑婆世界教主释迦牟尼佛,其左胁侍为文殊菩萨,其右胁侍为普贤菩萨,合称“释家三尊”。

  • 第21题:

    问答题
    地藏菩萨发愿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但是在地狱中苦恼众生用何方法求菩萨即能得度?

    正确答案: 菩萨大慈大悲大愿,自往地狱救之,不待彼求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地藏经云‘有二国王为友,所有人民多造众恶,二王议计,广设方便,一王发愿早成佛道,当度是辈,令使无余。一王发愿,若不先度罪苦,令是安乐,得至菩萨,我终未愿成佛,佛告定自在王菩萨,一王发愿早成佛道者,即一切智成就如来是,一王发愿永度罪苦众生未愿成佛者,即地藏菩萨是。’此两王因地所修,未知谁为大乘,谁为小乘?

    正确答案: 发愿‘早成佛道,当度是辈,令使无余,’成佛度众,非大而何?‘若不先度罪苦,得至菩提,终未愿成佛,’舍己从他,非大乘而何?此应知悲悯众生,并无二致,善巧方便,则各有不同,既度众矣,安有小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地藏王菩萨成佛了吗?

    正确答案: 誓不成佛,是誓不取佛位。如果地藏王菩萨没有佛的资格,他怎能到地狱去度众生?怎能度化十方的菩萨成佛呢?他有佛的资格而不取佛位。其实在地藏王菩萨看来,地狱本来是空的,《心经》讲诸法空相嘛!而且无佛可成才真正成佛!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