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请结合《华严经》的比喻,说明实修的重要性。”相关问题
  • 第1题:

    请以比喻和意义相结合的方式说明:菩提心在相续中如何生起、护持,以至失坏后如何恢复等过程。


    正确答案: 比如说买空调,我们先要觉得它对日常生活有用,才会想买,这就是了知它的“功德”。若要买的话,肯定要弄清它的质量,这相当于菩提心的“本体”。空调有多少种类型,是国产的、还是进口的,不同的类型有不同的标价,根据自己的财力选择适当的价格,如果经济状况不好,买价格高的也许力不从心,同样的道理,菩提心的分类中,讲了胜义菩提心和世俗菩提心,作为凡夫人,只能付得起世俗菩提心的价钱,想“买”胜义菩提心,自己的资粮暂时不够。
    知道了质量和价格以后,下一步就要开始买了,买的时候,有些问题我们不得不考虑:从对境上讲,空调的厂家信誉度怎么样、资金实力是否雄厚,这相当于受菩提心对境的善知识;考虑买了空调后,自己的住宅或身体能不能适应,这相当于受持者的身份具不具足,到底是以七种别解脱戒为基础,还是一般众生都可以接受,这是对自身的考虑。
    一旦自己和对方的条件已经具足了,购买的方式有几种选择——可以打电话让厂家送货,可以亲自去公司挑选,可以托别人的关系购买,同样,我们受持菩提心的时候,可以依靠善知识传授仪轨,也可以通过自己的观想,这是受持的方法。
    空调买到了,在使用的过程中怎样保护,这相当于我们获得了菩萨戒以后,怎样在日常行为中护持。
    最后,如果空调坏了,是要重新买、还是维修,同样,如果我们相续中的菩提心失毁了,是重新受持还是通过忏悔来“维修”,这些我们也必须要了解。

  • 第2题:

    请以比喻说明,菩提心对忏悔罪业有极大的帮助。


    正确答案: 如果有了菩提心,罪业再大也可以消除;如果没有菩提心,怎么样忏悔也收效甚微。
    乔美仁波切有个比喻说,铁丸子虽然很小很小,但放在水里会沉下去,同样,若没有菩提心摄持,罪业尽管微不足道,却可以让你堕落恶趣。空心的铁管虽然很大很大,但放在水里会浮起来,同样,尽管你造的业非常可怕,可是若有菩提心,那么不会堕下去。

  • 第3题:

    请结合比喻说明菩提心所依之心的难得性。


    正确答案: 譬如在乌云密布的漆黑夜晚,偶尔依靠闪电的外缘一瞬间能使色法昭彰显著,现得极为明显。同样,借助佛陀的威德力,有时候也能使由罪业所感处在痛苦黑暗中的所有世人偶尔萌生行善修福的智慧,而这种心态不会屡屡持久不断地生起,因而我们一定要努力生起、增上奉行善法的心念。

  • 第4题:

    按《宝性论》的观点,出生佛子需要哪四种因?请结合转轮王子的比喻加以说明。


    正确答案: 出生佛子的四种因是:信心、证悟般若空性、禅乐、大悲心。犹如转轮王子的产生及生长,需要父亲的种子、产生他的母亲、胎藏、养育他的乳母一样。对大乘佛法的信心:这相当于种子,没有信心,就好比种子已经被烧毁了,不可能产生任何功德的苗芽;产生佛陀和佛法的母亲——证悟般若空性:就像转轮王子依靠母亲而产生一样,菩萨也必须依靠证悟空性而产生;禅乐指在等持中安住心不散乱的大乐:相当于产生转轮王子的胎处;对众生的大悲心:获得了菩萨的果位以后,仍要不间断地利益众生,如同转轮王子虽已降生,仍需要乳母喂养一样,有了这四种因,才可以产生大乘佛子。

  • 第5题:

    《论快乐》是如何用比喻方法论证"快乐"的,请举例说明。


    正确答案:《论快乐》里面有丰富新颖的譬喻,通过作者的讥诮叙述,形成机智的讽刺,如将"快乐"比作"引诱小孩子吃药的方糖"或"引诱狗赛跑的电兔子",更进一步比作"钓钩上的鱼饵";将"不快乐的灵魂"比作"害病的眼",怕见阳光,比作"撕去皮的伤口"怕接触空气,把"痛苦"比作"人生的刺",都是巧妙、生动的揭示。

  • 第6题:

    请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事例说明你对政府请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事例说明你对政府请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事例说明你对政府请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事例说明你对政府信任关系建构原则的理解。


    正确答案:(1)政府信任关系建构的原则。
    包括四个方面:第一,利益一致性原则。利益一致是建立和维持政府信任关系的基础和前提;第二,客观求实原则。政府信任关系的建构活动必须是建立在对事实真实把握的基础上,在组织决策和公众间如实传递有关信息,并根据客观真实的变化不断调整自身的政策和行为;第三,公开性原则。公开性原则要求增加政府工作的透明度;第四,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是各级政府、政府各部门在权力运行中为了政府的整体效应而必须遵循的彼此配合协调的原则。
    (2)结合实际说明政府信任关系建构原则的意义。主要说明:上述原则是指导整个社会信任关系建构的思想基础和行为准则,根据正确的原则去建构政府信任关系,对于树立政府的良好形象,保证政府与公众之间利益一致基础上相互信任、合作的良性循环至关重要。同其他社会组织一样,行政组织的生存和发展也取决于自身的组织目标的实现,取决于其目标系统能否以社会公众公认的进步的道德为准绳,并能够有效调节和平衡与公众之间的利益关系。

  • 第7题:

    问答题
    本论前三品的关系是什么?请以比喻说明。

    正确答案: 前三品讲的是菩提心未生者令生起,第一品主要宣讲了菩提心的功德,第二品讲了菩提心的前行——积累资粮和断除罪障,第三品是受持菩提心。
    打个比方说,譬如我们要买一样东西,首先要了知它的功能,对此产生真实的兴趣(第一品);然后考虑需要多少资金,应该排除哪方面的困难(第二品);买到以后,自他心里都非常高兴(第三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什么是比喻?请举例说明。

    正确答案: 用与本体有相似性的喻体来描写本体,以取得形象生动效果的修辞手法。有明喻、暗喻、借喻。如:她像一朵花——明喻;他成了一只困兽——暗喻;拣了芝麻绿豆却丢了西瓜——借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请以比喻说明,菩提心对忏悔罪业有极大的帮助。

    正确答案: 如果有了菩提心,罪业再大也可以消除;如果没有菩提心,怎么样忏悔也收效甚微。
    乔美仁波切有个比喻说,铁丸子虽然很小很小,但放在水里会沉下去,同样,若没有菩提心摄持,罪业尽管微不足道,却可以让你堕落恶趣。空心的铁管虽然很大很大,但放在水里会浮起来,同样,尽管你造的业非常可怕,可是若有菩提心,那么不会堕下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请结合比喻说明菩提心所依之心的难得性。

    正确答案: 譬如在乌云密布的漆黑夜晚,偶尔依靠闪电的外缘一瞬间能使色法昭彰显著,现得极为明显。同样,借助佛陀的威德力,有时候也能使由罪业所感处在痛苦黑暗中的所有世人偶尔萌生行善修福的智慧,而这种心态不会屡屡持久不断地生起,因而我们一定要努力生起、增上奉行善法的心念。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请引用教证说明,佛经中对轮回有哪些比喻?请解释其中任一比喻的意义。

    正确答案: 佛陀在《杂阿含经》中云:“一人一劫中,积聚其身骨,常积不腐坏,如毗富罗山。”一人即使在一劫中,如果能把每世死亡时的身骨积聚在一起,而且常积不腐坏,那这样积聚起来会超过毗富罗山。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请以比喻和意义相结合的方式说明:菩提心在相续中如何生起、护持,以至失坏后如何恢复等过程。

    正确答案: 比如说买空调,我们先要觉得它对日常生活有用,才会想买,这就是了知它的“功德”。若要买的话,肯定要弄清它的质量,这相当于菩提心的“本体”。空调有多少种类型,是国产的、还是进口的,不同的类型有不同的标价,根据自己的财力选择适当的价格,如果经济状况不好,买价格高的也许力不从心,同样的道理,菩提心的分类中,讲了胜义菩提心和世俗菩提心,作为凡夫人,只能付得起世俗菩提心的价钱,想“买”胜义菩提心,自己的资粮暂时不够。
    知道了质量和价格以后,下一步就要开始买了,买的时候,有些问题我们不得不考虑:从对境上讲,空调的厂家信誉度怎么样、资金实力是否雄厚,这相当于受菩提心对境的善知识;考虑买了空调后,自己的住宅或身体能不能适应,这相当于受持者的身份具不具足,到底是以七种别解脱戒为基础,还是一般众生都可以接受,这是对自身的考虑。
    一旦自己和对方的条件已经具足了,购买的方式有几种选择——可以打电话让厂家送货,可以亲自去公司挑选,可以托别人的关系购买,同样,我们受持菩提心的时候,可以依靠善知识传授仪轨,也可以通过自己的观想,这是受持的方法。
    空调买到了,在使用的过程中怎样保护,这相当于我们获得了菩萨戒以后,怎样在日常行为中护持。
    最后,如果空调坏了,是要重新买、还是维修,同样,如果我们相续中的菩提心失毁了,是重新受持还是通过忏悔来“维修”,这些我们也必须要了解。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本论前三品的关系是什么?请以比喻说明。


    正确答案: 前三品讲的是菩提心未生者令生起,第一品主要宣讲了菩提心的功德,第二品讲了菩提心的前行——积累资粮和断除罪障,第三品是受持菩提心。
    打个比方说,譬如我们要买一样东西,首先要了知它的功能,对此产生真实的兴趣(第一品);然后考虑需要多少资金,应该排除哪方面的困难(第二品);买到以后,自他心里都非常高兴(第三品)。

  • 第14题:

    《华严经》中是怎样赞叹菩提心的?请简单举例说明。


    正确答案: 《华严经》云:“菩提心乃诸佛法之根本,犹如种子;可令一切众生善法增上,犹如良田;一切有情赖以生存,故如大地;能真正杜绝一切贫困,故如多闻天子;能圆满护持一切菩萨,故如父亲;能真实成办诸事,故如摩尼宝王;能满足一切心愿,故如妙瓶;……”

  • 第15题:

    为什么有了菩提心的摄持,我们平时积累的念佛、放生等善根就永不会穷尽?请结合比喻说明。


    正确答案: 世间上的随福德分善根、小乘的随解脱分善根就像芭蕉树一样,生完一次果后就会枯干,没有再生果的机会,但大乘菩提心的善根就像天界或劫初时的如意树一样,果实会一直不断地产生,用之不尽,且越享用越增长。无论积累何种善根,若以菩提心来摄持,所行持的善法均成为菩提之因,如一滴水融入大海,大海未干之前,此水滴也不会干涸,所以这个善根直至成佛之前都是不会耗尽的。

  • 第16题:

    什么是比喻?请举例说明。


    正确答案:用与本体有相似性的喻体来描写本体,以取得形象生动效果的修辞手法。有明喻、暗喻、借喻。如:她像一朵花——明喻;他成了一只困兽——暗喻;拣了芝麻绿豆却丢了西瓜——借喻。

  • 第17题:

    请引用比喻说明:暇满人身极其难得。并细心体会此比喻的含义,以令自己生起暇满难得之感。


    正确答案: 佛于《花丛经》、《欢喜入胎经》、《正法念住经》等经中都说过:在波涛涛汹涌的海面上,漂浮的木轭孔与海底盲龟之颈相遇极为困难,而得到人身与此相比,更是难上加难。
    具体而言,假设整个三千界变成一大海洋,海面上有一连接耕牛角用的木材,通称为大轭,在它上面有一孔隙。木轭随着波浪,刹那不停地四处飘荡。而在海底有只盲龟,每一百年升到海面上一次。可想而知,这两者相遇必然十分困难,因为无心的木轭没有寻找盲龟的念头,盲龟也不具备能看见木轭的眼睛。凭着偶尔的机缘,盲龟颈也可能正好钻入木轭孔内,而获得暇满人身比这更困难。

  • 第18题:

    问答题
    请引用比喻说明:暇满人身极其难得。并细心体会此比喻的含义,以令自己生起暇满难得之感。

    正确答案: 佛于《花丛经》、《欢喜入胎经》、《正法念住经》等经中都说过:在波涛涛汹涌的海面上,漂浮的木轭孔与海底盲龟之颈相遇极为困难,而得到人身与此相比,更是难上加难。
    具体而言,假设整个三千界变成一大海洋,海面上有一连接耕牛角用的木材,通称为大轭,在它上面有一孔隙。木轭随着波浪,刹那不停地四处飘荡。而在海底有只盲龟,每一百年升到海面上一次。可想而知,这两者相遇必然十分困难,因为无心的木轭没有寻找盲龟的念头,盲龟也不具备能看见木轭的眼睛。凭着偶尔的机缘,盲龟颈也可能正好钻入木轭孔内,而获得暇满人身比这更困难。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华严经》中是怎样赞叹菩提心的?请简单举例说明。

    正确答案: 《华严经》云:“菩提心乃诸佛法之根本,犹如种子;可令一切众生善法增上,犹如良田;一切有情赖以生存,故如大地;能真正杜绝一切贫困,故如多闻天子;能圆满护持一切菩萨,故如父亲;能真实成办诸事,故如摩尼宝王;能满足一切心愿,故如妙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请结合《华严经》的比喻,说明实修的重要性。

    正确答案: 佛法并不是口头上说,一定要在自己的心里有所体会,必须依靠自己的修行,想方设法在相续中感受佛法的真正味道,使自己真正受益。否则就像《华严经》中三个比喻:第一,如果没有修持,光是给别人讲,就像聋子给别人放音乐,音乐再好听,自己一点也听不到,学而不修就是这样;第二,就像船夫,经常载人渡海,自己却在大海里丧命,不会受用佛法的人就这样;第三,说糖如何如何甜,但一点也不品尝,不去修持佛法,口头上说得再好听,心里也感受不到佛法的甘甜。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请结合《华严经》的比喻,说明相续中只要有了菩提心,弥天大罪也会被遣除。

    正确答案: 犹如老鼠看到了猫的眼睛,就会特别害怕,所以猫眼能震慑降伏一切老鼠,令它们无法堪忍,立即逃窜或动弹不得。同理,无上菩提心一旦出现,我们相续中的贪嗔痴等烦恼、阿赖耶识上的种种恶业,马上就可以遣除无余,如同老鼠在猫眼前不敢停留片刻一样,在菩提心的面前,所有的罪业根本不会存留。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为什么有了菩提心的摄持,我们平时积累的念佛、放生等善根就永不会穷尽?请结合比喻说明。

    正确答案: 世间上的随福德分善根、小乘的随解脱分善根就像芭蕉树一样,生完一次果后就会枯干,没有再生果的机会,但大乘菩提心的善根就像天界或劫初时的如意树一样,果实会一直不断地产生,用之不尽,且越享用越增长。无论积累何种善根,若以菩提心来摄持,所行持的善法均成为菩提之因,如一滴水融入大海,大海未干之前,此水滴也不会干涸,所以这个善根直至成佛之前都是不会耗尽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按《宝性论》的观点,出生佛子需要哪四种因?请结合转轮王子的比喻加以说明。

    正确答案: 出生佛子的四种因是:信心、证悟般若空性、禅乐、大悲心。犹如转轮王子的产生及生长,需要父亲的种子、产生他的母亲、胎藏、养育他的乳母一样。对大乘佛法的信心:这相当于种子,没有信心,就好比种子已经被烧毁了,不可能产生任何功德的苗芽;产生佛陀和佛法的母亲——证悟般若空性:就像转轮王子依靠母亲而产生一样,菩萨也必须依靠证悟空性而产生;禅乐指在等持中安住心不散乱的大乐:相当于产生转轮王子的胎处;对众生的大悲心:获得了菩萨的果位以后,仍要不间断地利益众生,如同转轮王子虽已降生,仍需要乳母喂养一样,有了这四种因,才可以产生大乘佛子。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