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B
更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货膨胀率最高的年份是哪一年?()”相关问题
  • 第1题:

    “十五”时期粮食产量最高的年份是哪一年?( )

    A、2002年

    B、2003年

    C、2004年

    D、2005年


    正确答案:D
    观察图中,“柱子”最高的那一年粮食产量最高。

  • 第2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显著成果的法治保障是?()


    正确答案:八二宪法

  • 第3题:

    试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境外投资发展的特征。


    参考答案:①发展速度较快,平均投资规模逐步扩大,投资主体不断优化;
    ②境外投资企业分布多集中于港澳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今年来地域分布出现多元化趋势;
    ③投资领域重点与一般相结合;
    ④投资方式多样化,其中又以合资合作形式为主;
    ⑤对国内总公司依赖较重,自我开拓能力和横向联系能力不强。

  • 第4题: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以()衡量的货币增长速度如果超过经济增长速度与通货膨胀率之和,即发生流动性过剩。

    A:M0
    B:M1
    C:M2
    D:M3

    答案:C
    解析:
    判断流动性过剩还是流动性不足,通常用广义货币的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的速度加上通货膨胀率之和进行对比。如果广义货币的增长速度大于经济增长的速度加上通货膨胀率之和,就认为存在流动性过剩;反之,称为流动性不足。

  • 第5题:

    简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贫困形势的演变。


    正确答案: 1、从社会成员普遍贫困到贫富差距日益扩大
    2、从以绝对贫困为主到以相对贫困为主
    3、从农村贫困突出到城市贫困凸显
    4、从区域性贫困到阶层性贫困
    5、从社会分割性贫困到社会转型性贫困
    6、从暂时性贫困到持续性贫困
    7、从个体归因性贫困观到社会归因性贫困观

  • 第6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货膨胀率最高的年份是哪一年?()

    • A、1984.0
    • B、1994.0
    • C、1999.0
    • D、2004.0

    正确答案:B

  • 第7题:

    试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概况。


    正确答案:(1)三大市场全面发展,市场前景日益广阔:首先是入境旅游持续快速发展;其次,国内旅游方兴未艾;第三、出境旅游稳步发展。
    (2)旅游供给全面增长,产业规模不断扩张。20多年来,我国旅游生产力得到全面快速的发展,旅游配套程度明显改善。
    首先,接待服务设施方面增速较快;
    其次,旅游产品的开发、旅游景点的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第三,综合功能全面发展,增长点的特征日益显现。(围绕上述要点展开)

  • 第8题:

    上海确切的建城年份是哪一年?


    正确答案:上海确切的建城年份是1291年。

  • 第9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广播事业的发展?


    正确答案:(一)1980—1986年:广播改革初始阶段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
    (二)80年代中期—90年代:广播整体改革阶段“珠江模式”:直播为主、大时段板块节目、主持人个性化播音、开通热线电话
    (三)新世纪以来:广播立体化发展阶段
    1、音乐之声(2002年12月1日)
    我国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广播类型频率
    2、中国之声
    板块+轮盘
    事件直播+权威资讯+权威解读

  • 第10题:

    多选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以下哪些年份开展了全国范围的大规模专项治理“小金库”行动()。
    A

    1989年

    B

    1995年

    C

    2000年

    D

    2009年


    正确答案: C,B
    解析: 包括本次对小金库的专项治理,我国共开展了3次全国范围的大规模专项治理“小金库”行动。分别为1989年、1995年和2009年。

  • 第11题:

    单选题
    2012-2015年我国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年份是哪一年?
    A

    2012

    B

    2013

    C

    2014

    D

    2015


    正确答案: A
    解析:

  • 第12题:

    简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发展战略沿革的几个阶段。


    正确答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发展战略的沿革,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主导的城市发展战略阶段、90年代注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城市发展战略阶段、21世纪以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城市发展战略阶段。 (1)20世纪80年代实行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主导的城市发展战略,有其客观的历史背景,并且起到了积极的历史性作用。 (2)注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城市发展战略,使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提前实现了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的 目标,开创了由中心城市、中小城市带动各类经济区所形成的东部、中部、西部经济联动发展的局面。 (3)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城市发展战略是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战略。

  • 第13题:

    我国在下列哪一年份修改了宪法?()

    A、1987

    B、1996

    C、2003

    D、以上都不是


    答案:D

  • 第14题: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十五”时期,粮食产量率最高的年份是哪一年

    A. 2002
    B. 2003
    C. 2004
    D. 2005

    答案:D
    解析:
    解题指导: 2005年,故答案为D。

  • 第15题:



    2012-2015年我国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年份是哪一年?( )

    A.2012
    B.2013
    C.2014
    D.2015

    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增长率计算。
    第二步,定位表格材料。
    第三步,根据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则2012年为12.10‰-7.15‰=4.95‰,2013年为12.08‰-7.16‰=4.92‰,2014年为12.37‰-7.16‰=5.21‰,2015年为12.07‰-7.11‰=4.96‰,则最高的为2014年。

  • 第16题: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跨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新闻评论发生了哪些可喜的变化?原因何在?


    正确答案: (1)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跨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新闻评论发生的变化主要有:
    ①今日新闻媒体之评论园地,可谓百花盛开,姹紫嫣红,其内容之丰富,思想之活跃,观点之新颖,论述之深刻,形式之多样,文风之活泼,作者之广泛,都是前所未有的。可以说,它所关注的问题,就是全党工作的重点,社会发展的热点,群众关心的焦点。“党和人民都满意”的原则,从来也没有像今天这样在新闻评论中得到了有机的统一。
    ②近些年各种媒体的新闻评论受到普遍重视,在紧扣时代脉搏,引领主流舆论,强化评论特别是党报评论的影响力和引导力方面;在提高思想格调,坚持“三贴近”(即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加强调查研究,沟通社情民意,反映公众诉求,实施舆论监督方面;在吸引公众参与,搭建社会公共话语平台,注意发挥各种形式的新闻评论的作用方面,已经作了很大的努力,出现了不少既能正确的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又同群众心连心,站在群众中间引导群众前进的评论。
    ③各种媒体上评论专栏越来越多,一种主要由一线群众作者撰写的微型评论、网络评论、手机话语,以及公众积极参与的广播、电视评论和谈话类节目,异军突起,大放异彩,受到普遍欢迎。
    ④随着新闻评论实践的发展,有些报纸如《中国青年报》、《南方都市报》等已经出现了社论版的雏形,《解放日报》、《新民晚报》、《羊城晚报》、《嘉兴日报》等也相继开设了评论专版。新闻评论队伍在公众广泛参与的同时,专业化和学者化的趋势也日渐明显。
    总之,新闻评论在媒体上的地位和作用愈益凸现,在现实生活和公众中的影响日益增长,新闻媒体的传播质量不断提高,党报在群众中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大大增强。
    (2)新闻评论发生变化的原因:
    ①清除极“左”路线。中央明确提出报纸和其他新闻工具加强理论宣传,最重要的是要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普遍原理,回答重心转移和四化建设中出现的种种新问题,正确地解释、阐明党的现行政策,针对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做到有的放矢、生动活泼地进行理论的阐明。
    ②党中央在有关决定中又强调指出,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观点,应当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持久不懈地进行生动有力的宣传。宣传四项基本原则,要从群众的实际思想情况出发,尽最大努力使这种宣传真正具有说服力。
    ③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我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扩大,经济建设持续快速健康推进,特别是近几年取得了又好又快的发展,这一切为新闻传播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也为新闻评论的繁荣和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 第17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种地方经济现象?


    正确答案: ①地方经济的发展现象。
    ②地方经济的差异现象,表现为水平的差异和垂直的差异两个方面。
    ③地方经济的地方经济竞争现象。
    ④地方经济的地方联合现象。

  • 第18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陆)公共政策的发展的特征。


    正确答案:1.在政策的制定上,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制定公共政策的重要依据。把政策创新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作为重要任务,先后实现了农村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的政策创新、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创新以及用人政策、工资政策、住房政、医疗政策等引起社会巨大变化的政策创新,推动了城乡公共政策体系的逐步形成。
    2.在政策执行上,强调政策执行的科学化民主化,坚持依法办事的原则,不搞政治运动,严格按照政策主体定位的要求,各司其职,分工合作,加强政策的宣传教育,建立政策决策咨询系统,使政策执行逐步走上科学化民主化的发展进程。
    3.在政策的评估上,强调政策的实效性,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明确提出判断改革开放政策正确与否的标准是“三个有利于”,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4.在政策的终结上,强调政策适用性、人民性、大局性,凡是不适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脱离基本国情的政策,凡是违背广大人民利益要求、不得社会公正公平的政策,凡是不顾大局、甚至破坏大局的政策都将被终结。

  • 第19题:

    简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职能方式的转变。


    正确答案:(1)由运用行政手段为主向运用经济手段为主,并将经济手段与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结合起来。
    (2)由微观管理和直接管理为主,转向由宏观管理和间接管理为主。
    (3)由重计划、排斥市场转向以市场为主、计划和市场相结合。

  • 第20题:

    单选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变化的趋势是(  )。
    A

    下降

    B

    保持平稳,变化不大

    C

    上升

    D

    基本平稳,但个别年份上升较大


    正确答案: A
    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货膨胀率最高的年份是哪一年?()
    A

    1984.0

    B

    1994.0

    C

    1999.0

    D

    2004.0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十五”时期粮食产量最高的年份是哪一年?(  )
    A

    2002年

    B

    2003年

    C

    2004年

    D

    2005年


    正确答案: B
    解析:
    由图可知,2005年的粮食产量达到48401万吨,超过其他年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