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一2002)规定,当桩基穿过软弱下卧层,以坚硬黏土为持力层时,黏土持力层的最小厚度为桩直径的( )倍。A、4B、5C、6D、8

题目

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一2002)规定,当桩基穿过软弱下卧层,以坚硬黏土为持力层时,黏土持力层的最小厚度为桩直径的( )倍。

  • A、4
  • B、5
  • C、6
  • D、8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C
更多“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一2002)规定,当桩基穿过软弱下卧层,以坚硬黏土为持力层时,黏土持力层的最小厚度为桩直径的( )倍。A、4B、5C、6D、8”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列关于软弱下卧层验算的论述中,不符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的是(  )。

    A.附加压力值是按弹性理论应力分布原理计算的
    B.软弱下卧层的地基承载力需要经过深度修正和宽度修正
    C.基础底面下持力层的厚度与基础宽度之比小于0.25时,可按照下卧层的地基承载力验算基础底面的尺寸
    D.基础底面下持力层的厚度与基础宽度之比大于0.50时,不需要考虑软弱下卧层影响,可只按照持力层的地基承载力验算基础底面的尺寸

    答案:A,B,D
    解析:
    应力扩散是按一定角度几何扩散计算得到的,下卧层的地基承载力需要修正,到达规范规定的条件,并不是都需要修正。基础底面下持力层的厚度与基础宽度之比大于0.50时,也需要考虑应力扩散,只是扩散角不变。

  • 第2题: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在下列关于软弱下卧层验算方法的叙述中,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 基础底面的附加压力通过一定厚度的持力层扩散为软弱下卧层顶面的附加压力
    B.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持力层越厚,软弱下卧层顶面的附加压力越小
    C.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持力层的压缩模量越高,扩散到软弱下卧层顶面的附加压力越大
    D. 软弱下卧层的承载力特征值需要经过宽度修正

    答案:A,B
    解析:
    AB两项正确,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5.2.7条第2款规定,当持力土层与软弱下卧层土的压缩模量比值Es1/Es2≥3时,假定基底处的附加应力按某一角度向下扩散,并均匀分布在较大面积的软弱下卧土层上。对条形基础和矩形基础,软弱下卧层顶面的附加压力可按下列公式简化计算:
    条形基础:pz=[b(pk-pc)]/(b+2ztanθ)
    矩形基础:pz=[lb(pk-pc)]/[(b+2ztanθ)(l+2ztanθ)]
    持力层越厚,地基压力扩散角θ越大,tanθ越大,软弱下卧层顶面的附加压力越小。
    C项错误,根据表5.2.7可得,持力层压缩模量越高,压力扩散角θ越大,应力扩散得越快,扩散到软弱下卧层顶面的附加应力越小。
    D项错误,根据5.2.7条第1款规定,软弱下卧层承载力特征值只进行深度修正,不进行宽度修正。

  • 第3题:

    关于《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 -2002)的软弱下卧层承载力验算方法,下列选项中哪几项表达是错误的?
    (A)附加压力的扩散是采用弹性理论应力分布方法计算
    (B)软弱下卧层的承载力需要经过深度修正和宽度修正
    (C)基础底面下持力层的厚度与基础宽度之比小于0.25时,可直接按照软弱下卧层的地基承载力计算基础底面的尺寸
    (D)基础底面下持力层的厚度与基础宽度之比大于0. 50时,不需要考虑软弱下卧层的影响


    答案:A,B,D
    解析:

  • 第4题: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下列哪一种建筑桩基应验算沉降?( )
    A.桩端持力层为砂层的一级建筑桩基
    B.桩端持力层为软弱土的二级建筑桩基
    C.桩端持力层为黏性土的二级建筑桩基
    D.桩端持力层为粉土的二级建筑桩基


    答案:B
    解析:

  • 第5题: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软弱下卧层承载力验算方法,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软弱下卧层的承载力特征值需要经过深度修正
    • B、附加压力的扩散是采用弹性理论应力分布方法计算
    • C、基础底面下持力层的厚度与基础宽度之比小于0.25时,可直接按软弱下卧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计算基础底面的尺寸
    • D、基础底面下持力层的厚度与基础宽度之比大于0.50时,不需要考虑软弱下卧层的影响

    正确答案:D

  • 第6题:

    某建筑桩基穿过未充分固结的新近填土层,并以填土层的下卧层为桩端持力层。当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下列()项作为桩端持力层时,某桩承受的下拉荷载最大。()

    • A、黏性土
    • B、红黏土
    • C、砂土
    • D、微风化砂岩

    正确答案:D

  • 第7题:

    根据《桩基规范》 规定,下列关于桩基布置原则的说法,下列哪个选项是错误的()

    • A、对于框架-核心筒结构桩筏基础,核心筒和外围框架结构下基桩应按等刚度等桩长设计
    • B、当存在软弱下卧层时,桩端以下硬持力层厚度不宜小于3倍设计桩径
    • C、抗震设防区基桩进入液化土层以下稳定硬塑粉质黏土层的长度不宜小于4-5倍
    • D、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的地区不宜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正确答案:A

  • 第8题:

    桩端持力层为软弱土的一、二级建筑桩基以及桩端持力层为粘土,粉土或存在软卧层的一级建筑桩基,应验算(),并宜考虑上部结构与基础的共同作用。


    正确答案:沉降

  • 第9题:

    单选题
    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一2002)规定,当桩基穿过软弱下卧层,以坚硬黏土为持力层时,黏土持力层的最小厚度为桩直径的( )倍。
    A

    4

    B

    5

    C

    6

    D

    8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多选题
    桩端全断面(直径为d)进入持力层的深度,下列说法正确有()
    A

    对于粉土至少不小于2d;

    B

    对于碎石至少不小于2d;

    C

    当存在软弱下卧层时,桩基以下硬持力层厚度不宜小于2d;

    D

    当存在软弱下卧层时,桩基以下硬持力层厚度不宜小于4d。


    正确答案: D,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桩基础一般应选择较硬土层作为桩端持力层,下述说法中()不正确。()
    A

    当持力层为黏性土、粉土时,桩端进入持力层深度不宜小于2倍桩径

    B

    当持力层为砂土时,桩端进入持力层的深度不宜小于1.5倍桩径

    C

    当桩端持力层为碎石土时,桩端进入持力层深度不宜小于1倍桩径

    D

    当存在软弱下卧层时,桩基以下硬持力层厚度不宜小于3m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桩基进行软弱下卧层验算时,按整体冲剪破坏计算的条件是(  )。
    A

    桩距Sa≤6d

    B

    桩距Sa>7d

    C

    桩基下方持力层厚度t<(Sa-De)cosθ/2

    D

    σz+γiz≤quwq


    正确答案: A
    解析: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条文说明第5.4.1条规定,桩距不超过6d的群桩,当桩端平面以下软弱下卧层承载力与桩端持力层相差过大(低于持力层的1/3)且荷载引起的局部压力超出其承载力过多时,将引起软弱下卧层侧向挤出,桩基偏沉,严重者引起整体失稳。

  • 第13题: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一2008规定,下列关于桩基布置原则的说法,哪个选項是错误的?
    (A)对于框架-核心筒结构桩筏基础,核心筒和外围框架结构下基桩应按等刚度等桩长设计
    (B)当存在软弱下卧层时,桩端以下硬持力层厚度不宜小于3倍设计桩径
    (C)抗震设防区基桩进入液化土层以下稳定硬塑粉质黏土层的长度不宜小于4~5倍桩径
    (D)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的地区不宜采用预应力混凝十管桩


    答案:A
    解析:

  • 第14题:

    下列关于软弱下卧层验算的论述中,不符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 2002)的是( )。
    A.附加压力扩散是按弹性理论应力分布原理计算的
    B.软弱下卧层的地基承载力需要经过深度修正和宽度修正
    C.基础底面下持力层的厚度与基础宽度之比小于0.25时,可按照下卧层的地基承载力验算基础底面的尺寸
    D.基础底面下持力层的厚度与基础宽度之比大于0.50时,不需要考虑软弱下卧层影响,可只按照持力层的地基承载力验算基础底面的尺寸


    答案:A,B,D
    解析:
    应力扩散是按一定角度几何扩散计算得到的,下卧层的地基承载力需要修正, 须符合规范规定的条件,并不是都需要修正。基础底面下持力层的厚度与基础宽度之比大于0.50时,也需要考虑应力扩散,只是扩散角不变。

  • 第15题:

    有关桩端全断面进入持力层的深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对于粉土至少不小于2D.
    B.对于碎石土至少不小于2D.
    C.当存在软弱下卧层时,桩基以下硬持力层厚度不宜小于2D.
    D.当存在软弱下卧层时,桩基以下硬持力层厚度不宜小于4D.

    答案:A,D
    解析:
    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3.2.3.5条。

  • 第16题:

    刚性桩穿过厚20m的未充分固结新近填土层,并以填土层的下卧层为桩端持力层,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下列哪个选项作为桩端持力层时,基桩承受的下拉荷载最大?()
    A.可塑状黏土 B.红黏土 C.残积土 D.微风化砂岩


    答案:D
    解析: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第5. 4. 4条第3款,桩端土越好,ln/l0越大,如基岩ln/l0= 1.0。中性点位置越往下移,负摩阻力越大,下拉荷载越大。

  • 第17题:

    桩基础一般应选择较硬土层作为桩端持力层,下述说法中()不正确。()

    • A、当持力层为黏性土、粉土时,桩端进入持力层深度不宜小于2倍桩径
    • B、当持力层为砂土时,桩端进入持力层的深度不宜小于1.5倍桩径
    • C、当桩端持力层为碎石土时,桩端进入持力层深度不宜小于1倍桩径
    • D、当存在软弱下卧层时,桩基以下硬持力层厚度不宜小于3m

    正确答案:D

  • 第18题:

    验算桩端持力层下软弱下卧层承载力时,下述()不正确。()

    • A、当sa2/d≤6时应按群桩基础验算,否则按单桩验算
    • B、按群桩验算时,附加应力作用的面积近似取承台底面积
    • C、计算附加应力时,应考虑桩侧阻力的影响
    • D、应力扩散角应综合考虑持力层的相对厚度及持力层与软弱下卧的模量等确定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端承桩时桩端持力层要求较高,当桩端以下存在软弱下卧层时,桩基以下硬持力层厚度不宜小于桩径的()。


    正确答案:4倍

  • 第20题: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下列哪一种建筑桩基应验算沉降?()

    • A、桩端持力层为砂层的一级建筑桩基
    • B、桩端持力层为软弱土的二级建筑桩基
    • C、桩端持力层为粘性土的二级建筑桩基
    • D、桩端持力层为粉土的二级建筑桩基

    正确答案:B

  • 第21题:

    单选题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规定,下列关于桩基布置原则的说法,哪个选项是错误的?(  )[2012年真题]
    A

    对于框架—核心筒结构桩筏基础,核心筒和外围框架结构下基桩应按等刚度、等桩长设计

    B

    当存在软弱下卧层时,桩端以下硬持力层厚度不宜小于3倍设计桩径

    C

    抗震设防区基桩进入液化土层以下稳定硬塑粉质黏土层的长度不宜小于4~5倍桩径

    D

    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的地区不宜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正确答案: D
    解析:
    A项,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第3.3.3条第4款规定,对于框架–核心筒结构桩筏基础应按荷载分布考虑相互影响,将桩相对集中布置于核心筒和柱下,外围框架柱宜采用复合桩基,桩长宜小于核心筒下基桩(有合适桩端持力层时)
    B项,根据第3.3.3条第5款规定,应选择较硬土层作为桩端持力层。桩端全断面进入持力层的深度,对于黏性土、粉土不宜小于2d,砂土不宜小于1.5d,碎石类土,不宜小于1d。当存在软弱下卧层时,桩端以下硬持力层厚度不宜小于3d
    C项,根据第3.4.6条第1款规定,桩进入液化土层以下稳定土层的长度(不包括桩尖部分)应按计算确定;对于碎石土,砾、粗、中砂,密实粉土,坚硬黏性土尚不应小于2~3倍桩身直径,对其他非岩石土尚不宜小于45倍桩身直径
    D项,根据第3.3.2条第3款规定,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及以上地区,不宜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PC和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PS)。

  • 第22题:

    单选题
    某建筑桩基穿过未充分固结的新近填土层,并以填土层的下卧层为桩端持力层。当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下列()项作为桩端持力层时,某桩承受的下拉荷载最大。()
    A

    黏性土

    B

    红黏土

    C

    砂土

    D

    微风化砂岩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当发生()情况时,基坑底部应普遍进行轻型动力触探;但如在基坑不深处有承压水层时,不应进行触探。
    A

    持力层明显不均匀、浅部有坚硬下卧层

    B

    持力层均匀、浅部有软弱下卧层

    C

    持力层明显不均匀、浅部有软弱下卧层

    D

    持力层均匀、浅部有坚硬下卧层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