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材料:某综合楼工程,地下1层,地上19层,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30。工程于2005年2月1日开工,同年11月20日在建设单位召开的协调会上,施工单位提出,为加快施工进度,建议改用硅酸盐水泥,得到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的认可。施工单位在11月25日未经监理工程师许可,即进场第一批水泥100t,并使用在工程上,后经法定检测单位检验发现该批水泥安定性不合格,被质量监督站责令拆除重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0万元。该批水泥应抽取()样品进行检测。A、一组B、二组C、三组D、四组

题目

背景材料:某综合楼工程,地下1层,地上19层,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30。工程于2005年2月1日开工,同年11月20日在建设单位召开的协调会上,施工单位提出,为加快施工进度,建议改用硅酸盐水泥,得到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的认可。施工单位在11月25日未经监理工程师许可,即进场第一批水泥100t,并使用在工程上,后经法定检测单位检验发现该批水泥安定性不合格,被质量监督站责令拆除重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0万元。该批水泥应抽取()样品进行检测。

  • A、一组
  • B、二组
  • C、三组
  • D、四组

相似考题

1.金华大厦位于某市锦湖区,属旧城改造项目,中外合资工程,由金海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开发,由该市第一建筑安装工程总公司承包施工,该市建筑设计院设计。整座大楼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体系,结构层数地下1层、地面以上20层,总建筑面积21280m2,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工程于1995年2月10日开工。1995年10月28日至11月8日,在施工第十一~十四层主体结构中,使用了安定性不合格的水泥,造成了重大质量事故。 1995年9月8日在建设单位召开的协调会上,施工单位提出,因气温下降,为确保工程年底结构封顶,加快施工进度,将原先使用的矿渣水泥改为普通水泥。经协商同意将矿渣水泥改为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由建设单位提供。建设单位确定供应商为该市商务实业公司庄木建材公司,供应商确定采用附近某县供电局水泥厂生产的电力牌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1995年10月15日,供应商在尚与厂方签订购销合同情况下,就进场第一批无质保书的电力牌水泥20t,经锦湖区检测中心检测,于1995年10月25日确认安定性合格,1995年10月18日在第一批进场水泥检测报告还未出来时,供应商已与厂方签订了购销合同,购电力牌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2000t。从1995年10月25日起,供应商开始陆续大批量供应水泥,至11月25日,先后供应水泥658.25t,在此期间,施工单位在10月28日和11月6 日先后两次收到供应商提供的编号为F98质保书。从开始使用第一批20t水泥至11月8日止,用于该工程第十一~十四层电力牌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540.68t。在此期间.供应商和建没单位均称进场的水泥为同批水泥,未进行复试而大量使用。11月10日当水泥供应到454.75t,主体结构已施工到第十三层时,施工单位才从现场取样送锦湖区检测中心复试,11月14日区检测中心检测发现送检的水泥安定性不合格,即通知施工单位禁止使用。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得知后,17日、19日先后两次将水泥送锦湖区检测中心再次复试仍判为安定性不合格,甲、乙方先后又将水泥取样送外市建筑科学研究院及某大学进行复验,结论均为不合格,外市技术监督局于1995年12月4日出具仲裁结论,该水泥为废品水泥,禁止使用,但工程施工到第十四层墙体才停止施工。(1)分析造成该质量事故的原因是什么?(2)对工程质量事故处理的依据是什么?(3)对该质量事故处理的基本要求是什么?(4)人们对该工程所发生的质量事故有如下议论和看法,你认为哪些是正确的或错误的?①生产厂家、供应商、建设单位、施工单位,都应对这起事故承担不同程度的责任。( )②该工程所用水泥是由建设单位提供的,施工单位不对此材料质量负责,因此对该质量事故不负任何责任。( )③建设单位违反了中外合资的工程应委托监理的规定。( )④该起事故的主要责任单位为水泥厂和庄木建材公司,次要责任单位为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 )⑤施工单位提出因气温下降,为确保工程年底结构封顶,加快施工进度,将原先使用的矿渣水泥改为普通水泥的做法不正确。( )⑥虽然该工程水泥不符合该工程要求,但不应禁止使用,可用在要求较低的工程上。( )

2.某工程,建设单位委托监理单位承担施工阶段监理任务。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1:专业监理工程师检查机构手里钢筋电焊街头时,发现存在质量问题(见表3-1),随即向施工单位签发了《监理工程师通知单》要求整改。施工单位提出,是否整改应视常规批量抽检结果而定。在专业监理工程师见证下,施工单位选择有质量问题的钢筋电焊街头作为送检样品,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封样后,由专业监理工程师送往预先确定的实验室,经检测,结果合格。于是,总监理工程师同意施工单位不再对该批电焊街头进行整改。在随后的月度工程款支付申请时,施工单位将该检测费用列入工程进度款中要求一并支付。事件2:专业监理工程师在检查混凝土试块强度报告时,发现下部结构有一个检验批内的混凝土试块强度不合格,经法定检测单位对相应部位实体进行测定,强度未达到设计要求。经设计单位验算,实体强度不能满足结构安全的要求。事件3:对于事件2,相关单位提出了加固处理方案并得到参建各方的确认。施工单位为赶工期,采用了未经项目监理机构审批的下部结构加固、上部结构同时施工的方案进行施工。总监理工程师发现后及时签发了《工程暂停令》,施工单位未执行总监理工程师的指令继续施工,造成上部结构倒塌,导致现场施工人员1死2伤的安全事故。问题:根据表3-1,采用排列图法列表计算质量问题累计频率,并分别指出哪些是主要质量问题、次要质量问题和一般质量问题。

3. 某水闸建设工程项目,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经公开招标后签订了工程施工承包合同,施工承包合同规定,水闸的启闭机设备由建设单位采购,其他建筑材料由施工单位采购。同时,建设单位与监理单位签订了施工阶段监理合同。建设单位为了确保水闸施工质量,经与设计单位商定,在设计文件中标明了水泥的规格、型号等技术指标,并指定了生产厂家。施工单位在工程中标后,与生产厂家签订了购货合同。为了在汛期来临之前完成水闸的基础工程施工,施工单位采购的水泥进场时,未经监理机构许可就擅自投入施工使用。监理机构在对浇筑而成的第一块闸底板检查时,发现水泥的指标达不到要求,监理机构便通知施工单位该批水泥不得使用。施工单位要求水泥厂家将不合格的水泥退换,厂家认为质量没有问题,若要退货,施工单位应支付退货运费。施工单位不同意支付,厂家要求建设单位在施工单位的应付工程款中扣除上述费用。 【问题】 1.建设单位指定水泥的规格、型号是否合理?为什么? 2.施工单位采购的水泥进场,未经监理机构许可就投入使用,此做法正确吗?为什么? 3.监理机构发现水泥的指标达不到要求,通知施工单位不得使用该批水泥是否合理?为什么? 4.施工单位要求退换该批水泥是否合理?为什么? 5.水泥生产厂家要求施工单位支付退货费用,建设单位代扣退货运费款是否合理?水泥退货的经济损失应由谁负担?为什么?

更多“背景材料:某综合楼工程,地下1层,地上19层,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30。工程于2005年2月1日开工,同年11月20日在建设单位召开的协调会上,施工单位提出,为加快施工进度,建议改用硅酸盐水泥,得到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的认可。施工单位在11月25日未经监理工程师许可,即进场第一批水泥100t,并使用在工程上,后经法定检测单位检验发现该批水泥安定性不合格,被质量监督站责令拆除重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0万元。该批水泥应抽取()样品进行检测。A、一组B、二组C、三组D、四组”相关问题
  • 第1题:

    背景:沿海地区某住宅工程,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有侵蚀作用。该工程由4栋地上12层,地下1层,结构形式完全相同的单体组成,其中地下室为整体地下室,四个单体及单体间空地均有地下部分。
    施工单位上报施工组织设计中,所有混凝土均采用预拌商品混凝土,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零星砌筑及抹灰用砂浆现场拌制;屋面设计为不上人屋面,炉渣保温后细石混凝土封面找坡,最上层敷设SBS卷材防水层一道。
    是年8月16日,监理例行检查时发现现场砌筑用水泥出厂日期为5月10日,监理工程师认为此批水泥已过期下令将此批水泥清退出场。
    同时发现顶层墙体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存在严重缺陷,经检查该部位混凝土其他质量控制资料,对结构安全不造成影响,同意对现浇结构分项予以验收;检查屋顶做法时,发现防水基层不干燥,经请示总监理工程师并征得业主同意后,下令防水施工停工整改。问题(1)该工程地下室结构混凝土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是否合适?简述理由;对于六大常用水泥,哪些适宜用在本案例中地下结构混凝土,哪些不适宜?(2)监理工程师判定此批水泥过期失效并清退出场是否合理?并简述理由或正确做法。(3)监理工程师对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存在缺陷处理是否合理?并简述理由或正确做法。(4)简述防水层铺设前,基层的干燥程度简易检验方法。


    答案:
    解析:
    (1)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合适。
    因为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有侵蚀,而普通硅酸盐水泥的耐腐蚀性较差,所以用在本案例中地下结构混凝土不合适。
    对于六大常用水泥,其中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均不适宜用于本案例中地下结构混凝土;而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复合水泥均适宜用于本案例中地下结构混凝土。(2)监理工程师判定此批水泥过期失效并清退出场不合理。按照相关规范规定,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时,应进行复验,并按复验结果使用。此批水泥目前正好超过三个月,正确做法应该是进行复试,然后根据复试结果再作是否失效的判定。(3)监理工程师对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存在缺陷处理不合理。按相关规范规定,混凝土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应有严重缺陷,所以不应对现浇结构分项验收合格。正确做法:对已经出现的严重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经监理(建设)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检查验收。(4)铺设屋面防水层前,基层必须干净、干燥。干燥程度的简易检验方法:将lm2卷材平坦地干铺在找平层上,静置3~4h后掀开检查,找平层覆盖部位与卷材上未见水印即可铺设。

  • 第2题:

    某房建工程其主体建筑为8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主体工程施工到第二层时,该层的钢筋混凝土柱已浇筑完成。拆模后监理工程师发现,柱混凝土外观质量不良,表面酥松麻面,怀疑其混凝上强度不够,设计要求柱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C25的等级。于是,监理工程师要求施工单位出示对该柱子施工时混凝土抽样检验和试验结果。试验结果表明,柱混凝土抗压强度值(28天强度)全部达到或超过C25的设计要求,其中最大值达到C30等级。如果查明该混凝土质量事故是由于业主提供的水泥质量问题导致的混凝土强度不足,而且在业主采购及向施工单位提供这批水泥时均为向监理单位咨询和提供有关信息。监理单位与施工单位都按规定对业主提供的材料进行了进货抽样检验,并根据检验结果确认其合格而接受。请问在此情况下,业主及监理单位应承担什么责任?


    正确答案:业主向承包商提供质量不合格的水泥,致使出现严重的混凝土质量问题,业主应承担起质量责任,承担质量处理的一切费用并给施工单位延长工期。
    监理单位及施工单位都按规定对水泥等材料质量和施工质量进行了抽样检查和试验,不承担质量责任。

  • 第3题:

    沿海地区某住宅工程由4栋地上12层,地下1层,结构形式完全相同的单体组成,其中地下室为整体连接地下室。该工程地下水系发达,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有侵蚀作用。屋面设计为不上人屋面,炉渣保温后细石混凝土封面找坡,最上层敷设SBS卷材防水层一道。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上报施工组织设计中,所有混凝土均采用预拌混凝土,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零星砌筑及抹灰用砂浆现场拌制;监理工程师在审查时对所采用水泥品种提出异议,要求更换。 事件二:时年8月16日,监理例行检查时发现现场砌筑用水泥出厂日期为5月10日,监理工程师认为此批水泥已过期,责令将此批水泥清退出场。 事件三:监理工程师还发现顶层墙体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存在严重缺陷,通过核查该部位混凝土质量控制资料,判断对结构安全不造成影响,同意对现浇结构分项予以验收;检查屋顶做法时,发现防水基层不干燥,经请示总监理工程师并征得业主同意后,下令屋面防水施工停工整改。 事件二中,监理工程师判定该批水泥已过期失效并责令清退出场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监理工程师判定此批水泥过期失效并清退出场不合理;
    理由:按照相关规范规定,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时,应进行复验,并按复验结果使用。此批水泥目前正好超过三个月,并不表示此批水泥已完全无用处,只是不能直接按原计划使用,应该重新取样进行复验,然后根据复验结果再作是否失效的判定。

  • 第4题:

    背景材料:某综合楼工程,地下1层,地上19层,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30。工程于2005年2月1日开工,同年11月20日在建设单位召开的协调会上,施工单位提出,为加快施工进度,建议改用硅酸盐水泥,得到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的认可。施工单位在11月25日未经监理工程师许可,即进场第一批水泥100t,并使用在工程上,后经法定检测单位检验发现该批水泥安定性不合格,被质量监督站责令拆除重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0万元。水泥的安定性是反映水泥在凝结硬化过程中()的变化均匀性的物理指标。

    • A、强度
    • B、体积
    • C、矿物组成
    • D、温度

    正确答案:B

  • 第5题:

    背景材料:某综合楼工程,地下1层,地上19层,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30。工程于2005年2月1日开工,同年11月20日在建设单位召开的协调会上,施工单位提出,为加快施工进度,建议改用硅酸盐水泥,得到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的认可。施工单位在11月25日未经监理工程师许可,即进场第一批水泥100t,并使用在工程上,后经法定检测单位检验发现该批水泥安定性不合格,被质量监督站责令拆除重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0万元。影响水泥性质的主要指标有()

    • A、细度
    • B、强度
    • C、凝结时间
    • D、体积安定性
    • E、耐久性

    正确答案:A,B,C,D

  • 第6题:

    背景材料:某综合楼工程,地下1层,地上19层,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30。工程于2005年2月1日开工,同年11月20日在建设单位召开的协调会上,施工单位提出,为加快施工进度,建议改用硅酸盐水泥,得到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的认可。施工单位在11月25日未经监理工程师许可,即进场第一批水泥100t,并使用在工程上,后经法定检测单位检验发现该批水泥安定性不合格,被质量监督站责令拆除重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0万元。硅酸盐水泥的代号是()

    • A、P·Ⅰ或P·Ⅱ
    • B、P·C
    • C、P·O
    • D、P·S

    正确答案:A

  • 第7题:

    金华大厦位于某市锦湖区,属旧城改造项目,中外合资工程,由金海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开发。由本市第一建筑安装工程总公司承包施工,本市建筑设计院设计。整栋大楼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体系,结构层数地下1层、地面以上20层,总建筑面积21280m2,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30,工程于1995年2月开工。1995年10月28日~11月28日,在施工第11~14层主体结构中,使用了安定性不合格的水泥,造成了重大质量事故。 1995年9月8日在建设单位召开的协调会上,施工单位提出,因气温下降,为确保工程年底结构封顶,加快施工进度,将原先使用的矿渣水泥改为普通水泥。经协商同意将矿渣水泥改为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由建设单位提供。建设单位确定供应商为该市商务实业公司庄木建材公司,供应商确定采用附近某县供电局水泥厂生产的电力牌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1995年10月15日,供应商在还未与厂方签定购销合同情况下,就进场第一批无质保书电力牌水泥20吨,经锦湖区检测中心检测,于1995年10月25日确认安定性合格,1995年10月18日在第一批进场水泥检测报告还未出来时,供应商已与厂方签定了购销合同,购电力牌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2000吨。从1995年10月25日起,供应商开始陆续大批量供应水泥,至11月25日,先后供应水泥658.25吨,在此期间,施工单位在10月28日和11月6日先后两次收到供应商提供的编号为F98质保书。从开始使用第一批20吨水泥至11月8日止,用于该工程第11~14层电力牌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共540.68吨。在此期间,供应商和建设单位均称进场的水泥为同批水泥,未进行复试而大量使用。11月10日当水泥供应到454.75吨,主体结构已施工到第13层时,施工单位才从现场取样送锦湖区检测中心复试,11月14日区检测中心检测发现送检的水泥安定性不合格,即通知施工单位禁止使用。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得知后,17日、19日先后两次将水泥送锦湖区检测中心再次复试仍判为安定性不合格,甲、乙方先后又将水泥取样送外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某大学进行复验,结论均为不合格,外市技术监督局于1995年12月4日出具仲裁结论,该水泥为废品水泥,禁止使用。但工程施工到第14层墙体才停止施工。 对该质量事故处理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正确答案: 工程质量事故处理的基本要求
    ①处理应达到安全可靠,不留隐患,满足生产、使用要求,施工方便,经济合理的目的。
    ②重视消除事故原因。
    ③注意综合治理。
    ④正确确定处理范围。
    ⑤正确选择处理时间和方法。
    ⑥加强事故处理的检查验收工作。
    ⑦认真复查事故的实际情况。
    ⑧确保事故处理期的安全。

  • 第8题:

    问答题
    背景资料:某水闸建设工程项目,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经公开招标后签订了工程施工承包合同,施工承包合同规定:水闸的启闭机设备由建设单位采购,其他建筑材料由施工单位采购。同时,建设单位与监理单位签订了施工阶段监理合同。建设单位为了确保水闸施工质量,经与设计单位商定,在设计文件中标明了水泥的规格、型号等技术指标,并指定了生产厂家。施工单位在工程中标后,与生产厂家签订了购货合同。为了在汛期来临之前完成水闸的基础工程施工,施工单位采购的水泥进场时,未经监理机构许可就擅自投入施工使用。监理机构在对浇筑而成的第一块闸底板检查时,发现水泥的指标达不到要求,监理机构就通知施工单位该批水泥不得使用。施工单位要求水泥厂家将不合格的水泥退换,厂家认为水泥质量没有问题,若要退货,施工单位应支付退货运费,施工单位不同意支付,厂家要求建设单位在施工单位的应付工程款中扣除上述费用。问题:施工单位采购的水泥进场,未经监理机构许可就擅自投入使用,此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某水闸建设工程项目,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经公开招标后签订了工程施工承包合同,施工承包合同规定,水闸的启闭机设备由建设单位采购,其他建筑材料由施工单位采购。同时,建设单位与监理单位签订了施工阶段监理合同。建设单位为了确保水闸施工质量,经与设计单位商定,在设计文件中标明了水泥的规格、型号等技术指标,并指定了生产厂家。施工单位在7:程中标后,与生产厂家签订了购货合同。为了在汛期来临之前完成水闸的基础工程施工,施工单位采购的水泥进场时,未经监理机构许可就擅自投入施工使用。监理机构在对浇筑而成的第一块闸底板检查时,发现水泥的指标达不到要求,监理机构便通知施工单位该批水泥不得使用。施工单位要求水泥厂家将不合格的水泥退换,厂家认为质量没有问题,若要退货,施工单位应支付退货运费。施工单位不同意支付,厂家要求建设单位在施工单位的应付工程款中扣除上述费用。监理机构发现水泥的指标达不到要求,通知施工单位不得使用该批水泥是否合理?为什么?

    正确答案: 监理机构发现水泥的指标达不到要求,通知施工单位不得使用该批水泥是合理的。因为这是监理单位的职责和职权。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某水闸建设工程项目,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经公开招标后签订了工程施工承包合同,施工承包合同规定,水闸的启闭机设备由建设单位采购,其他建筑材料由施工单位采购。同时,建设单位与监理单位签订了施工阶段监理合同。建设单位为了确保水闸施工质量,经与设计单位商定,在设计文件中标明了水泥的规格、型号等技术指标,并指定了生产厂家。施工单位在7:程中标后,与生产厂家签订了购货合同。为了在汛期来临之前完成水闸的基础工程施工,施工单位采购的水泥进场时,未经监理机构许可就擅自投入施工使用。监理机构在对浇筑而成的第一块闸底板检查时,发现水泥的指标达不到要求,监理机构便通知施工单位该批水泥不得使用。施工单位要求水泥厂家将不合格的水泥退换,厂家认为质量没有问题,若要退货,施工单位应支付退货运费。施工单位不同意支付,厂家要求建设单位在施工单位的应付工程款中扣除上述费用。水泥生产厂家要求施工单位支付退货费用,建设单位代扣退货运费款是否合理?水泥退货的经济损失应由谁负担?为什么?

    正确答案: 水泥生产厂家要求施工单位支付退货运费是不合理的。因为退货是生产厂家违约引起的。厂家应承担责任。建设单位代扣退货运费款也是不合理的,因为水泥的购货合同关系与建设单位无关。水泥退货的经济损失应由生产厂家承担,因为责任在生产厂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背景:沿海地区某住宅工程,该工程由4栋地上12层,地下1层,结构形式完全相同的单体组成,其中地下室为整体连接地下室。该工程地下水系发育,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有侵蚀作用。屋面设计为不上人屋面,炉渣保温后细石混凝土封面找坡,最上层敷设SBS卷材防水层一道。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事件一:施工单位上报施工组织设计中,所有混凝土均采用预拌商品混凝土,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零星砌筑及抹灰用砂浆现场拌制;监理工程师对所采用水泥品种提出异议,要求更换。事件二:时年8月16日,监理例行检查时发现现场砌筑用水泥出厂日期为5月10日,监理工程师认为此批水泥已过期,责令将此批水泥清退出场。事件三:监理工程师还发现顶层墙体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存在严重缺陷,通过核查该部位混凝土质量控制资料,判断对结构安全不造成影响,同意对现浇结构分项予以验收;检查屋顶做法时,发现防水基层不干燥,经请示总监理工程师并征得业主同意后,下令屋面防水施工停工整改。问题:事件二中,监理工程师判定该批水泥已过期失效并责令清退出场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背景资料:某水闸建设工程项目,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经公开招标后签订了工程施工承包合同,施工承包合同规定:水闸的启闭机设备由建设单位采购,其他建筑材料由施工单位采购。同时,建设单位与监理单位签订了施工阶段监理合同。建设单位为了确保水闸施工质量,经与设计单位商定,在设计文件中标明了水泥的规格、型号等技术指标,并指定了生产厂家。施工单位在工程中标后,与生产厂家签订了购货合同。为了在汛期来临之前完成水闸的基础工程施工,施工单位采购的水泥进场时,未经监理机构许可就擅自投入施工使用。监理机构在对浇筑而成的第一块闸底板检查时,发现水泥的指标达不到要求,监理机构就通知施工单位该批水泥不得使用。施工单位要求水泥厂家将不合格的水泥退换,厂家认为水泥质量没有问题,若要退货,施工单位应支付退货运费,施工单位不同意支付,厂家要求建设单位在施工单位的应付工程款中扣除上述费用。问题: 建设单位能否指定水泥的规格和型号?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3题:

    某工程,建设单位委托监理单位承担施工阶段监理任务。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1,专业监理工程师检查结构受力钢筋电焊接头时,发现存在质量问题(见表3-1),随即向施工单位签发了《监理工程师通知单》要求整改。施工单位提出,是否整改应视常规批量抽检结果而定。在专业监理工程师见证下,施工单位选择有质量问题的钢筋电焊接头作为送检样品,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封样后,由专业监理工程师送往预先确定的实验室,经检测,结果合格。于是,总监理工程师同意施工单位不再对该批电焊接头进行整改。在随后的月度工程款支付申请时,施工单位将该检测费用列入工程进度款中要求一并支付。事件2,专业监理工程师在检查混凝土试块强度报告时,发现下部结构有一个检验批内的混凝土试块强度不合格,经法定检测单位对相应部位实体进行测定,强度未达到设计要求。经设计单位验算,实体强度不能满足结构安全要求。事件3,对于事件2,相关单位提出了加固处理方案并得到参建各方的确认。施工单位为赶工期,采用了未经项目监理机构审批的下部结构加固、上部结构同时施工的方案进行施工。总监理工程师发现后及时签发了《工程暂停令》,施工单位未执行总监理工程师的指令继续施工,造成上部结构倒塌,导致现场施工人员1死2伤的安全事故。
    【问题】2、指出事件1中施工单位的提法及施工单位与项目监理机构做法的不妥之处,写出正确做法或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2、(1)施工单位认为是否整改应视钢筋电焊接头常规批量抽检结果而定不妥,质量问题均应进行整改;(2)施工单位选择有质量问题的钢筋电焊接头为送检样品不妥,应随机抽样;(3)施工单位的技术负责人对送检样品封样不妥,应由负责见证取样的专业监理工程师对送检样品封样(4)由专业监理工程师送往实验室不妥,应由施工单位送往实验室;(5)总监理工程师同意施工单位不再对该批电焊接头进行整改不妥,应要求施工单位对质量问题进行整改;(6)施工单位将电焊接头检测费用列入工程进度款中要求一并支付不妥属常规检测,不应另行计费。

  • 第14题:

    金华大厦位于某市锦湖区,属旧城改造项目,中外合资工程,由金海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开发。由本市第一建筑安装工程总公司承包施工,本市建筑设计院设计。整栋大楼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体系,结构层数地下1层、地面以上20层,总建筑面积21280m2,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30,工程于1995年2月开工。1995年10月28日~11月28日,在施工第11~14层主体结构中,使用了安定性不合格的水泥,造成了重大质量事故。 1995年9月8日在建设单位召开的协调会上,施工单位提出,因气温下降,为确保工程年底结构封顶,加快施工进度,将原先使用的矿渣水泥改为普通水泥。经协商同意将矿渣水泥改为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由建设单位提供。建设单位确定供应商为该市商务实业公司庄木建材公司,供应商确定采用附近某县供电局水泥厂生产的电力牌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1995年10月15日,供应商在还未与厂方签定购销合同情况下,就进场第一批无质保书电力牌水泥20吨,经锦湖区检测中心检测,于1995年10月25日确认安定性合格,1995年10月18日在第一批进场水泥检测报告还未出来时,供应商已与厂方签定了购销合同,购电力牌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2000吨。从1995年10月25日起,供应商开始陆续大批量供应水泥,至11月25日,先后供应水泥658.25吨,在此期间,施工单位在10月28日和11月6日先后两次收到供应商提供的编号为F98质保书。从开始使用第一批20吨水泥至11月8日止,用于该工程第11~14层电力牌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共540.68吨。在此期间,供应商和建设单位均称进场的水泥为同批水泥,未进行复试而大量使用。11月10日当水泥供应到454.75吨,主体结构已施工到第13层时,施工单位才从现场取样送锦湖区检测中心复试,11月14日区检测中心检测发现送检的水泥安定性不合格,即通知施工单位禁止使用。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得知后,17日、19日先后两次将水泥送锦湖区检测中心再次复试仍判为安定性不合格,甲、乙方先后又将水泥取样送外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某大学进行复验,结论均为不合格,外市技术监督局于1995年12月4日出具仲裁结论,该水泥为废品水泥,禁止使用。但工程施工到第14层墙体才停止施工。 对工程质量事故处理的一般程序是什么?


    正确答案: 工程质量事故处理程序:
    ①进行事故调查:了解事故情况,并确定是否需要采取防护措施;
    ②分析调查结果,找出事故的主要原因;
    ③确定是否需要处理,若需处理,施工单位确定处理方案;
    ④事故处理;
    ⑤检查事故处理结果是否达到要求;
    ⑥事故处理结论;
    ⑦提交处理方案。

  • 第15题:

    沿海地区某住宅工程,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有侵蚀作用。该工程由4栋地上12层,地下一层,结构形式完全相同的单体组成,其中地下室为整体地下室,四个单体及单体间空地均有地下部分。 施工单位上报施工组织设计中,所有混凝土均采用预拌商品混凝土,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零星砌筑及抹灰用砂浆现场拌制;屋面设计为不上人屋面,炉硫保温后细石混凝土封面找坡,最上层敷设SBS卷材防水层一道。 时年8月16日,监理例行检査时发现现场砌筑用水泥出厂日期为5月10日,监理工程师认为此批水泥已过期下令将此批水泥清退出场。 同时发现顶层墙体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存在严重缺陷,经检查该部位混凝土其他质量控制资料,对结构安全不造成影响,同意对现浇结构分项予以验收;检查屋顶做法时,发现防水基层不干燥,经请示总监理工程师并征得业主同意后,下令防水施工停工整改。 【问题】 1.该工程地下室结构混凝土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是否合适?简述理由;对于六大常用水泥,哪些适宜用在本案例中地下结构混凝土,哪些不适宜? 2.监理工程师判定此批水泥过期失效并清退出场是否合理?并简述理由或正确做法。 3.监理工程师对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存在缺陷处理是否合理?并简述理由或正确做法。 4.简述防水层铺设前,基层的干燥程度简易检验方法。


    正确答案: 1.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合适。
    因为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有侵蚀,而普通硅酸盐水泥的耐腐蚀性较差,所以用在本案例中地下结构混凝土不合适。
    对于六大常用水泥,其中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均不适宜用于本案例中地下结构混凝土;而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复合水泥均适宜用于本案例中地下结构混凝土。
    2.监理工程师判定此批水泥过期失效并清退出场不合理。
    按照相关规范规定,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时,应进行复验,并按复验结果使用。此批水泥目前正好超过三个月,正确做法应该是进行复试,然后根据复试结果再作是否失效的判定。
    3.监理工程师对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存在缺陷处理不合理。按相关规范规定,混凝土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应有严重缺陷,所以不应对现浇结构分项验收合格。
    正确做法:对已经出现的严重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经监理(建设)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检查验收。
    4.铺设屋面防水层前,基层必须干净、干燥。干燥程度的简易检验方法:将lm2卷材平坦地干铺在找平层上,静置3~4h后掀开检查,找平层覆盖部位与卷材上未见水印即可铺设。

  • 第16题:

    背景材料:某综合楼工程,地下1层,地上19层,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30。工程于2005年2月1日开工,同年11月20日在建设单位召开的协调会上,施工单位提出,为加快施工进度,建议改用硅酸盐水泥,得到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的认可。施工单位在11月25日未经监理工程师许可,即进场第一批水泥100t,并使用在工程上,后经法定检测单位检验发现该批水泥安定性不合格,被质量监督站责令拆除重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0万元。水泥体积安定性不合格,应()

    • A、按废品处理
    • B、用于配制水泥砂浆
    • C、降级使用
    • D、用于基础垫层

    正确答案:A

  • 第17题:

    背景材料:某综合楼工程,地下1层,地上19层,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30。工程于2005年2月1日开工,同年11月20日在建设单位召开的协调会上,施工单位提出,为加快施工进度,建议改用硅酸盐水泥,得到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的认可。施工单位在11月25日未经监理工程师许可,即进场第一批水泥100t,并使用在工程上,后经法定检测单位检验发现该批水泥安定性不合格,被质量监督站责令拆除重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0万元。 硅酸盐水泥的强度等级有()。

    • A、32.5
    • B、42.5
    • C、52.5
    • D、62.5
    • E、62.5R

    正确答案:B,C,D,E

  • 第18题:

    金华大厦位于某市锦湖区,属旧城改造项目,中外合资工程,由金海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开发。由本市第一建筑安装工程总公司承包施工,本市建筑设计院设计。整栋大楼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体系,结构层数地下1层、地面以上20层,总建筑面积21280m2,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30,工程于1995年2月开工。1995年10月28日~11月28日,在施工第11~14层主体结构中,使用了安定性不合格的水泥,造成了重大质量事故。 1995年9月8日在建设单位召开的协调会上,施工单位提出,因气温下降,为确保工程年底结构封顶,加快施工进度,将原先使用的矿渣水泥改为普通水泥。经协商同意将矿渣水泥改为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由建设单位提供。建设单位确定供应商为该市商务实业公司庄木建材公司,供应商确定采用附近某县供电局水泥厂生产的电力牌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1995年10月15日,供应商在还未与厂方签定购销合同情况下,就进场第一批无质保书电力牌水泥20吨,经锦湖区检测中心检测,于1995年10月25日确认安定性合格,1995年10月18日在第一批进场水泥检测报告还未出来时,供应商已与厂方签定了购销合同,购电力牌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2000吨。从1995年10月25日起,供应商开始陆续大批量供应水泥,至11月25日,先后供应水泥658.25吨,在此期间,施工单位在10月28日和11月6日先后两次收到供应商提供的编号为F98质保书。从开始使用第一批20吨水泥至11月8日止,用于该工程第11~14层电力牌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共540.68吨。在此期间,供应商和建设单位均称进场的水泥为同批水泥,未进行复试而大量使用。11月10日当水泥供应到454.75吨,主体结构已施工到第13层时,施工单位才从现场取样送锦湖区检测中心复试,11月14日区检测中心检测发现送检的水泥安定性不合格,即通知施工单位禁止使用。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得知后,17日、19日先后两次将水泥送锦湖区检测中心再次复试仍判为安定性不合格,甲、乙方先后又将水泥取样送外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某大学进行复验,结论均为不合格,外市技术监督局于1995年12月4日出具仲裁结论,该水泥为废品水泥,禁止使用。但工程施工到第14层墙体才停止施工。 对该质量事故应采取哪种处理方案?为什么?


    正确答案: 处理方案:拆除重建。
    由于混凝土实体内水泥质量严重不合格,影响主体结构安全和建筑物耐久性,因此,必须对11~14层拆除重浇,然后重新验收。

  • 第19题:

    问答题
    某水闸建设工程项目,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经公开招标后签订了工程施工承包合同,施工承包合同规定,水闸的启闭机设备由建设单位采购,其他建筑材料由施工单位采购。同时,建设单位与监理单位签订了施工阶段监理合同。建设单位为了确保水闸施工质量,经与设计单位商定,在设计文件中标明了水泥的规格、型号等技术指标,并指定了生产厂家。施工单位在7:程中标后,与生产厂家签订了购货合同。为了在汛期来临之前完成水闸的基础工程施工,施工单位采购的水泥进场时,未经监理机构许可就擅自投入施工使用。监理机构在对浇筑而成的第一块闸底板检查时,发现水泥的指标达不到要求,监理机构便通知施工单位该批水泥不得使用。施工单位要求水泥厂家将不合格的水泥退换,厂家认为质量没有问题,若要退货,施工单位应支付退货运费。施工单位不同意支付,厂家要求建设单位在施工单位的应付工程款中扣除上述费用。施工单位要求退换该批水泥是否合理?为什么?

    正确答案: 施工单位要求退换该批水泥是合理的。因为水泥生产厂家供应水泥不符合供货合同的要求。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某水闸建设工程项目,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经公开招标后签订了工程施工承包合同,施工承包合同规定,水闸的启闭机设备由建设单位采购,其他建筑材料由施工单位采购。同时,建设单位与监理单位签订了施工阶段监理合同。建设单位为了确保水闸施工质量,经与设计单位商定,在设计文件中标明了水泥的规格、型号等技术指标,并指定了生产厂家。施工单位在7:程中标后,与生产厂家签订了购货合同。为了在汛期来临之前完成水闸的基础工程施工,施工单位采购的水泥进场时,未经监理机构许可就擅自投入施工使用。监理机构在对浇筑而成的第一块闸底板检查时,发现水泥的指标达不到要求,监理机构便通知施工单位该批水泥不得使用。施工单位要求水泥厂家将不合格的水泥退换,厂家认为质量没有问题,若要退货,施工单位应支付退货运费。施工单位不同意支付,厂家要求建设单位在施工单位的应付工程款中扣除上述费用。施工单位采购的水泥进场,未经监理机构许可就投入使用,此做法正确吗?为什么?

    正确答案: 施工单位采购的水泥进场,未经监理机构许可就擅自投入使用,此做法不正确。正确做法是:施工单位运进材料前,应向监理机构提交工程材料报审表,同时附有材料合格证、质量证明书、按规定要求进行送检的检验报告,经监理机构审查并确认其质量合格后,方可进场使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某水闸建设工程项目,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经公开招标后签订了工程施工承包合同,施工承包合同规定,水闸的启闭机设备由建设单位采购,其他建筑材料由施工单位采购。同时,建设单位与监理单位签订了施工阶段监理合同。建设单位为了确保水闸施工质量,经与设计单位商定,在设计文件中标明了水泥的规格、型号等技术指标,并指定了生产厂家。施工单位在7:程中标后,与生产厂家签订了购货合同。为了在汛期来临之前完成水闸的基础工程施工,施工单位采购的水泥进场时,未经监理机构许可就擅自投入施工使用。监理机构在对浇筑而成的第一块闸底板检查时,发现水泥的指标达不到要求,监理机构便通知施工单位该批水泥不得使用。施工单位要求水泥厂家将不合格的水泥退换,厂家认为质量没有问题,若要退货,施工单位应支付退货运费。施工单位不同意支付,厂家要求建设单位在施工单位的应付工程款中扣除上述费用。建设单位指定水泥的规格、型号是否合理?为什么?

    正确答案: 建设单位指定水泥的规格、型号是合理的。因为《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明确规定应当指定建筑材料的规格、型号。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背景,某水闸建设工程项目,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经公开招标后签订了工程施工承包合同,施工承包合同规定:水闸的启闭机设备由建设单位采购,其他建筑材料由施工单位采购。同时,建设单位与监理单位签订了施工阶段监理合同。建设单位为了确保水闸施工质量,经与设计单位商定,在设计文件中标明了水泥的规格.型号等技术指标,并指定了生产厂家。施工单位在工程中标后,与生产厂家签订了购货合同。为了在汛期来临之前完成水闸的基础工程施工,施工单位采购的水泥进场时,未经监理机构许可就擅自投入施工使用。监理机构在对浇筑而成的第一块闸底板检查时,发现水泥的指标达不到要求,监理机构就通知施工单位该批水泥不得使用。施工单位要求水泥厂家将不合格的水泥退换,厂家认为水泥质量没有问题,若要退货,施工单位应支付退货运费,施工单位不同意支付,厂家要求建设单位在施工单位的应付工程款中扣除上述费用。问题:一.建设单位能否指定水泥的规格和型号?二. 施工单位采购的水泥进场,未经监理机构许可就擅自投入使用,此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三.施工单位要求退换该批水泥是否合理?为什么?四.水泥生产厂家要求施工单位支付退货费用,建设单位代扣退货运费款是否合理?水泥退货的经济损失应由谁负担?为什么?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背景资料:某水闸建设工程项目,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经公开招标后签订了工程施工承包合同,施工承包合同规定:水闸的启闭机设备由建设单位采购,其他建筑材料由施工单位采购。同时,建设单位与监理单位签订了施工阶段监理合同。建设单位为了确保水闸施工质量,经与设计单位商定,在设计文件中标明了水泥的规格、型号等技术指标,并指定了生产厂家。施工单位在工程中标后,与生产厂家签订了购货合同。为了在汛期来临之前完成水闸的基础工程施工,施工单位采购的水泥进场时,未经监理机构许可就擅自投入施工使用。监理机构在对浇筑而成的第一块闸底板检查时,发现水泥的指标达不到要求,监理机构就通知施工单位该批水泥不得使用。施工单位要求水泥厂家将不合格的水泥退换,厂家认为水泥质量没有问题,若要退货,施工单位应支付退货运费,施工单位不同意支付,厂家要求建设单位在施工单位的应付工程款中扣除上述费用。问题: 施工单位要求退换该批水泥是否合理?为什么?

    正确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