砼配合比设计的主要任务是确定()。A、水灰比B、用水量C、砂率D、石料性能

题目

砼配合比设计的主要任务是确定()。

  • A、水灰比
  • B、用水量
  • C、砂率
  • D、石料性能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A,B,C
更多“砼配合比设计的主要任务是确定()。”相关问题
  • 第1题:

    砼配合比设计的任务是什么?


    正确答案: 砼配合比设计的任务是将各项原材料合理地加以配合,使拌出的砼满足强度,耐久性及和易性等要求,并尽量节约水泥,以降低工程造价。

  • 第2题:

    下列不属于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的是()。

    • A、计算初步配合比
    • B、提出基准配合比
    • C、确定实验室配合比
    • D、确定生产配合比

    正确答案:D

  • 第3题:

    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正确答案: 其一:通过试验法或图解法确定沥青混合料中矿料的配合比比例;
    其二:通过马歇尔试验确定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沥青用量;
    其三:用残留稳定度和动稳定度检验混合料级配性能。

  • 第4题:

    下列哪种砼不宜按JGJ55—2000进行配合比设计?()

    • A、流动性砼
    • B、抗渗砼
    • C、抗冻砼
    • D、高性能砼

    正确答案:D

  • 第5题:

    试述砼配合比设计的具体做法?


    正确答案: 1)按规范推荐或经验数据计算初步配合比;即初步配合比。
    2)试验室基准配合比(按规范规定对水泥用量,水用量,水灰比;含砂率进行验证;用绝对体积法或密度法计算各材料比例用量;即确定基准配合比)。
    3)按基准配合比确定水灰比上下调整0.5%;拌制砼验证工作性能,并留取试件绘制强度与水灰比曲线,选定最优配合比。
    4)根据实测密度对选定配合比比例数据进行调整。

  • 第6题:

    怎样设计大体积砼配合比?


    正确答案: 大体积混凝土所用的原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水泥应选用水化热低和凝结时间长的水泥,如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中热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等;当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时,应采取相应措施延缓水化热的释放;
    (2)粗骨料宜采用连续级配,细骨料宜采用中砂;
    (3)大体积混凝土应掺用缓凝剂、减水剂和减少水泥水化热的掺合料;
    (4)大体积混凝土在保证混凝土强度及坍落度要求的前提下,应提高掺合料及骨料的含量,以降低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
    (5)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和试配步骤应按139问的程序进行,并宜在配合比确定后进行水化热的验算或测定。

  • 第7题:

    某桥梁砼设计配合比为1:1.5:3.5,水灰比为0.5,现场测定砂的含水率为5%,石子的含水率为1%,试确定施工配合比。


    正确答案: 砂的用量为(1+0.05)×1.5=1.575
    石子用量为(1+0.01)×3.5=3.535
    水的用量为0.5-0.05×1.5-0.01×3.5=0.39
    施工配合比为1:1.575:3.535,水灰比0.39

  • 第8题:

    判断题
    在砼配合比设计中,砂率由水灰比和集料最大粒径确定。()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多选题
    建筑工程结构中所需要的混凝土配合比,应根据砼的()的要求来确定。
    A

    设计强度

    B

    质量检验

    C

    耐久性

    D

    砼施工和易性


    正确答案: D,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普通砼配合比设计的步骤,实际施工中,设计砼配合比为何要换算为施工配合比?

    正确答案: 普通混凝土设计步骤:
    1、初步配合比计算
    2、试拌、调整提出基准配比
    3、强度复核、密度校正提出实验室配比
    4、施工配比换算设计配比中各材料用量均以材料为全干状态计量的,而实际材料中均含有一定的水分,因此实际生产时设计配比要换算成施工配比。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组成设计流程正确的是()
    A

    施工参数规定→生产配合比设计→目标配合比设计→原材料检验

    B

    施工参数规定→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原材料检验

    C

    原材料检验→生产配合比设计→目标配合比设计→施工参数确定

    D

    原材料检验→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施工参数确定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怎样设计大体积砼配合比?

    正确答案: 大体积混凝土所用的原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水泥应选用水化热低和凝结时间长的水泥,如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中热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等;当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时,应采取相应措施延缓水化热的释放;
    (2)粗骨料宜采用连续级配,细骨料宜采用中砂;
    (3)大体积混凝土应掺用缓凝剂、减水剂和减少水泥水化热的掺合料;
    (4)大体积混凝土在保证混凝土强度及坍落度要求的前提下,应提高掺合料及骨料的含量,以降低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
    (5)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和试配步骤应按139问的程序进行,并宜在配合比确定后进行水化热的验算或测定。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普通水泥砼路面配合比设计的方法及步骤。


    正确答案: 1、确定试配弯拉强度,
    2、确定配合比设计中的基本参数,
    3、选定用水量
    4、砂率
    5、计算单位用水量
    6、计算水泥用量,
    7、计算各集料用量,
    8、配合比的试配与调查,
    9、确定施工配合比。

  • 第14题:

    建筑工程结构中所需要的混凝土配合比,应根据砼的()的要求来确定。

    • A、设计强度
    • B、质量检验
    • C、耐久性
    • D、砼施工和易性

    正确答案:A,B,D

  • 第15题:

    水泥砼配合比设计中,选用水泥标号越高越好。()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6题:

    简述普通砼配合比设计的步骤,实际施工中,设计砼配合比为何要换算为施工配合比?


    正确答案: 普通混凝土设计步骤:
    1、初步配合比计算
    2、试拌、调整提出基准配比
    3、强度复核、密度校正提出实验室配比
    4、施工配比换算设计配比中各材料用量均以材料为全干状态计量的,而实际材料中均含有一定的水分,因此实际生产时设计配比要换算成施工配比。

  • 第17题:

    高性能砼配合比设计的三大法则是什么?


    正确答案: 水灰比法则、最大密实度法则、最小单位用水量法则。

  • 第18题:

    在砼配合比设计中,砂率由水灰比和集料最大粒径确定。()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9题:

    单选题
    水泥砼配合比设计步骤正确的是()。
    A

    初步配合比→试验室配合比→施工配合比→基准配合比

    B

    初步配合比→试验室配合比→基准配合比→施工配合比

    C

    初步配合比→基准配合比→试验室配合比→施工配合比

    D

    试验室配合比→初步配合比→基准配合比→施工配合比


    正确答案: B
    解析: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
    ①初步配合比设计阶段;
    ②试验室配合比设计阶段;
    ③基准配合比设计阶段;
    ④施工配合比设计阶段。

  • 第20题:

    问答题
    某桥梁砼设计配合比为1:1.5:3.5,水灰比为0.5,现场测定砂的含水率为5%,石子的含水率为1%,试确定施工配合比。

    正确答案: 砂的用量为(1+0.05)×1.5=1.575
    石子用量为(1+0.01)×3.5=3.535
    水的用量为0.5-0.05×1.5-0.01×3.5=0.39
    施工配合比为1:1.575:3.535,水灰比0.39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选择水灰比原则是按()确定的。
    A

    砼强度要求

    B

    大于最大水灰比

    C

    小于最大水灰比

    D

    砼强度、耐久性要求及最大水灰比的规定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下列哪种砼不宜按JGJ55—2000进行配合比设计?()
    A

    流动性砼

    B

    抗渗砼

    C

    抗冻砼

    D

    高性能砼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试述砼配合比设计的具体做法?

    正确答案: 1)按规范推荐或经验数据计算初步配合比;即初步配合比。
    2)试验室基准配合比(按规范规定对水泥用量,水用量,水灰比;含砂率进行验证;用绝对体积法或密度法计算各材料比例用量;即确定基准配合比)。
    3)按基准配合比确定水灰比上下调整0.5%;拌制砼验证工作性能,并留取试件绘制强度与水灰比曲线,选定最优配合比。
    4)根据实测密度对选定配合比比例数据进行调整。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