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汇票的出票人是甲,乙、丙、丁依次是背书人,戊是持票人。戊在行使票据权利时发现该汇票的金额被变造。经查,乙是在变造之前签章,丁是在变造之后签章,但不能确定丙是在变造之前或之后签章。根据《票据法》的规定,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对汇票金额承担责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甲、乙、丙、丁均只就变造前的汇票金额对戊负责B、甲、乙、丙、丁均须就变造后的汇票金额对戊负责C、甲、乙就变造前的汇票金额对戊负责,丙、丁就变造后的汇票金额对戊负责D、甲、乙、丙就变造前的汇票金额对戊负责;丁就变造后的汇票金额对戊负责

题目

一张汇票的出票人是甲,乙、丙、丁依次是背书人,戊是持票人。戊在行使票据权利时发现该汇票的金额被变造。经查,乙是在变造之前签章,丁是在变造之后签章,但不能确定丙是在变造之前或之后签章。根据《票据法》的规定,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对汇票金额承担责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均只就变造前的汇票金额对戊负责
  • B、甲、乙、丙、丁均须就变造后的汇票金额对戊负责
  • C、甲、乙就变造前的汇票金额对戊负责,丙、丁就变造后的汇票金额对戊负责
  • D、甲、乙、丙就变造前的汇票金额对戊负责;丁就变造后的汇票金额对戊负责

相似考题
更多“一张汇票的出票人是甲,乙、丙、丁依次是背书人,戊是持票人。戊在行使票据权利时发现该汇票的金额被变造。经查,乙是在变造之前签章,丁是在变造之后签章,但不能确定丙是在变造之前或之后签章。根据《票据法》的规定,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对汇票金额承担责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甲、乙、丙、丁均只就变造前的汇票金额对戊负责B、甲、乙、丙、丁均须就变造后的汇票金额对戊负责C、甲、乙就变造前的汇票金额对戊负责,丙、丁就变造后的汇票金额对戊负责D、甲、乙、丙就变造前的汇票金额对戊负责;丁就变造后的汇票金额对戊负责”相关问题
  • 第1题:

    一张汇票的出票人是甲,乙、丙、丁分别是背书人,戌是持票人。现查这张汇票的出票日被变造,且确定丁是在变造后签章的,丙是在变造前签章的,但不能确定乙是在变造前还是变造后签章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项?( ) A.甲、乙、丙、丁只就变造前的票据出票日对戊负责 B.甲、丙就变造前的票据出票日对戊负责,乙、丁就变造后的出票日对戊负责 C.汇票的出票日被变造导致该汇:票无效 D.甲、乙、丙就变造前的票据出票日对戊负责,丁就变造后的出票日对戊负责


    正确答案:D
    根据《票据法》第14条:票据上的记载事项应当真实,不得伪造、变造。票据上有伪造、变造的签章的,不影响票据上其他真实签章的效力。票据上其他记载事项被变造的,在变造之前签章的人,对原记载事项负责;在变造之后签章的人,对变造之后的记载事项负责;不能辨别是在票据被变造之前或者之后签章的,视同在变造之前签章。D正确。

  • 第2题:

    甲向乙开具金额为100万元的汇票以支付货款。乙取得该汇票后背书转让给丙,丙又背书转让给丁,丁再背书转让给戊。现查明,甲、乙之间并无真实交易关系,丙为未成年人,票据金额被丁变造。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尽管甲、乙之间没有真实交易,但该汇票仍然有效

    B.尽管丙为未成年人,但其在票据上的签章仍然有效

    C.尽管票据金额已被丁变造,但该汇票仍然有效

    D.戊不能向甲、乙行使票据上的追索权


    正确答案:AD

  • 第3题:

    甲公司向乙公司签发了一张银行承兑汇票,金额为500万元,乙公司向银行提示承兑,银行进行了承兑,乙公司将汇票背书转让给丙公司,丙公司将汇票金额改为800万元后将汇票背书转让给丁公司,丁公司将汇票转让给戊公司,戊公司向银行提示付款时,银行发现汇票金额被修改,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公司按照汇票金额为500万元向乙公司、丙公司、丁公司、戊公司承担保证责任
    B:乙公司按照汇票金额为500万元向丙公司、丁公司、戊公司承担保证责任
    C:丙公司按照汇票金额为500万元向丁公司和戊公司承担保证责任
    D:银行按照汇票金额为500万元承担付款责任

    答案:C
    解析:
    依据《票据法》第14条的规定,甲公司、乙公司和银行都是在变造之前签章,应当按照汇票金额为500万元承担票据责任,丙公司和丁公司是在变造之后签章,应当按照汇票金额为800万元承担票据责任,所以ABD选项正确,C选项不正确。

  • 第4题:

    甲企业因买卖业务向乙企业签发一张以乙为收款人的汇票,由丙作为保证人在汇票上签名,汇票的金额为100万元。乙在汇票到期日以前背书转让给丁,同时乙在汇票背面记载 “不得转让”,后丁将该汇票权利转让给戊,现戊被银行拒绝付款。该案中应当承担票据责任的人有:

    A.甲、丁
    B.甲、丙、丁
    C.乙、丙、丁
    D.甲、乙、丙、丁

    答案:B
    解析:
    背书人可以在票据上记载 “不得转让”字样,其目的是为了防止票据转 让流通环节过多,若持票人行使追索权时,出票人或者背书人要增加更多的偿还金额。 《票据法》第34条规定:“背书人在汇票上记载 ‘不得转让’字样,其后手再背书转让的, 原背书人对后手的被背书人不承担保证责任。”所以,乙在汇票背面记载 “不得转让”, 则乙可以免除对戊的票据责任。另根据该法第50条规定:“被保证的汇票,保证人应当与 被保证人对持票人承担连带责任。汇票到期后得不到付款的,持票人有权向保证人请求 付款,保证人应当足额付款。”所以,本题保证人丙、前手甲、丁要承担票据责任。

  • 第5题:

    2015年6月,因业务关系,甲向乙开具一张金额为100万元的汇票用以支付货款,实际上甲乙之间并无真实交易。乙取得该汇票后背书转让给丙,但乙背书时并不知道丙是未成年人。丙旋即将汇票背书转让给丁,丁又背书转让给戊,但丁将金额变造成200万。戊要求银行承兑时被拒绝,下列哪些选项错误的是:

    A.因为甲、乙之间没有真实交易,故该汇票无效
    B.丙为未成年人,其在票据上的签章效力待定,需要经过其法定代理人确认后方可生效
    C.尽管票据金额已被丁变造,但该汇票仍然有效
    D.戊可以向甲、乙行使票据上的追索权

    答案:A,B
    解析:
    《票据法》第10条规定“票据的签发、取得和转让,应当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具有真实的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票据的取得,必须给付对价,即应当给付票据双方当事人认可的相对应的代价。”第21条规定“汇票的出票人必须与付款人具有真实的委托付款关系,并且具有支付汇票金额的可靠资金来源。不得签发无对价的汇票用以骗取银行或者其他票据当事人的资金。”《关于审理票据纠纷案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4条规定“票据债务人以票据法第10条、第21条的规定为由,对业经背书转让票据的持票人进行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因此,尽管甲乙之间没有真是的交易,但是该汇票已经背书转让,根据最高院司法解释第14条的规定,该汇票仍然有效。故A选项错误。 《票据法》第6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票据上签章的,其签章无效,但是不影响其他签章的效力。”由此,票据上的签章是无效的,并非效力待定。故B选项错误。 《票据法》第14条规定“票据上的记载事项应当真实,不得伪造、变造。伪造、变造票据上的签章和其他记载事项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票据上有伪造、变造的签章的,不影响票据上其他真实签章的效力。票据上其他记载事项被变造的,在变造之前签章的人,对原记载事项负责;在变造之后签章的人,对变造之后的记载事项负责;不能辨别是在票据被变造之前或者之后签章的,视同在变造之前签章。”根据上述规定可知,票据变造的并不影响票据的效力,故C选项正确。 甲乙是在票据变造之前签章的票据债务人,因此,甲乙应该对变造之前的记载事项承担票据责任,而非是不承担票据责任,故D选项正确。

  • 第6题:

    甲签发一张票面金额为2万元的转账支票给乙,乙将该支票背书转让给丙,丙将票面金额变造为5万元后背书转让给丁,丁又背书转让给戊。下列关于票据责任承担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甲、乙、丁对2万元负责,丙对5万元负责
    B.乙、丙、丁对5万元负责,甲对2万元负责
    C.甲、乙对2万元负责,丙、丁对5万元负责
    D.甲、乙对5万元负责,丙、丁对2万元负责

    答案:C
    解析:
    甲、乙的签章在变造之前,应当对变造前的金额(2万元)承担票据责任;丙、丁的签章在变造之后,应当对变造后的金额(5万元)承担票据责任。

  • 第7题:

    一张汇票的出票人是甲,乙、丙、丁依次是背书人,戊是持票人。戊在行使票据权利时发现该汇票的金额被变造。经查,乙是在变造之前签章,丁是在变造之后签章,但不能确定丙是在变造之前或之后签章。根据《票据法》的规定,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对汇票金额承担责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均只就变造前的汇票金额对戊负责
    B.甲、乙、丙、丁均需就变造后的汇票金额对戊负责
    C.甲、乙就变造前的汇票金额对戊负责;丙、丁就变造后的汇票金额对戊负责
    D.甲、乙、丙就变造前的汇票金额对戊负责;丁就变造后的汇票金额对戊负责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核票据的变造。根据规定,如果当事人签章在变造之前,应按原记载的内容负责;如果当事人签章在变造之后,则应按变造后的记载内容负责;如果无法辨别是在票据被变造之前或之后签章的,视同在变造之前签章。本题中,甲、乙都是在变造之前签章,丙无法辨别变造前还是变造后,视同变造前签章,因此甲、乙、丙对变造之前的金额承担责任,丁是在变造后签章,对变造后的金额承担责任。

  • 第8题:

    一张汇票的出票人是甲,乙、丙、丁、戊分别是背书人,己是持票人。现查出这张汇票的金额被变造,且确定丁、戊是在变造之后签章,乙是在变造之前签章,但不能确定丙是在变造之前或变造之后签章的。则下列说法中哪项是正确的?()

    • A、汇票中的金额被变造导致这张汇票无效
    • B、甲、乙、丙、丁、戊均只就变造前的票据金额对己负责
    • C、甲、乙就变造之前的票据金额对己负责,丙、丁、戊就变造后的金额对己负责
    • D、甲、乙、丙就变造之前的票据金额对己负责,丁、戊就变造后的金额对己负责

    正确答案:D

  • 第9题:

    甲签发汇票一张,金额为7万元。收款人乙将汇票转让给丙,丙悄悄把金额改为17万元,又转让给丁。丁向银行提示付款时被识破,银行拒付。丙的行为性质及后果是()

    • A、丙的行为构成更改票据
    • B、丙的行为构成变造票据,汇票仍然有效
    • C、丙的行为构成变造票据,甲、乙的票据责任免除
    • D、丙的行为构成变造票据,汇票无效

    正确答案:B

  • 第10题:

    多选题
    甲企业因买卖业务向乙企业签发一张以乙为收款人的汇票,由丙作为保证人在汇票上签名,汇票的金额为100万元。乙在汇票到期日以前背书转让给丁,同时乙在汇票背面记载“不得转让”,后丁将该汇票权利转让给戊,现戊被银行拒绝付款。该案中哪些人应当承担票据责任?(  )
    A

    B

    C

    D


    正确答案: C,D
    解析:
    本题中,甲企业为出票人,乙企业是背书人,丙是保证人,丁是背书人,戊是持票人。《票据法》第68条规定,汇票的出票人、背书人、承兑人和保证人对持票人承担连带责任。持票人可以不按照汇票债务人的先后顺序,对其中任何一人、数人或者全体行使追索权。持票人对汇票债务人中的一人或者数人已经进行追索的,对其他汇票债务人仍可以行使追索权。被追索人清偿债务后,与持票人享有同一权利。第61条第1款规定,汇票到期被拒绝付款的,持票人可以对背书人、出票人以及汇票的其他债务人行使追索权。本题中,持票人戊的汇票被银行拒绝承兑,戊本来可以向出票人甲、背书人乙、丁和保证人丙行使追索权,但乙在将汇票背书转让给丁时,在汇票背面记载“不得转让”,依据《票据法》第34条,背书人在汇票上记载“不得转让”字样,其后手再背书转让的,原背书人对后手的被背书人不承担保证责任。故原背书人乙对后手丁的被背书人戊不承担保证责任。因此,应对戊承担票据责任的人有甲、丙、丁三人。

  • 第11题:

    单选题
    甲向乙出具了一张10万元的银行汇票,乙将该汇票背书转让给了丙。丙将银行汇票上的金额变造为100万元后转让给了丁,丁又因为生意需要将该银行汇票转让给了戊,戊按期提示付款遭拒。根据我国票据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选项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该票据无效

    B

    乙承担10万元的票据责任

    C

    丁承担100万元的票据责任

    D

    如果无法辨别是在票据被变造之前或之后签章的,视同在变造之前签章


    正确答案: A
    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一张汇票的出票人是甲,乙、丙、丁依次是背书人,戊是持票人。戊在行使票据权利时发现该汇票的金额被变造。经查,乙丙是在变造之前签章,丁是在变造之后签章。根据《票据法》的规定,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对汇票金额承担责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

    甲、乙、丙、丁均只就变造前的汇票金额对戊负责

    B

    甲、乙、丙、丁均须就变造后的汇票金额对戊负责

    C

    甲、乙就变造前的汇票金额对戊负责,丙、丁就变造后的汇票金额对戊负责

    D

    甲、乙、丙就变造前的汇票金额对戊负责;丁就变造后的汇票金额对戊负责


    正确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核点是票据变造后责任的承担。根据规定,如果当事人签章在变造之前,应按原记载的内容负责;如果当事人签章在变造之后,则应按变造后的记载内容负责。
    本题中,甲、乙、丙都是在变造之前签章,因此甲、乙、丙对变造之前的金额承担责任,丁是在变造后签章,对变造后的金额承担责任。

  • 第13题:

    甲向乙开具金额为100万元的汇票以支付货款。乙取得该汇票后背书转让给丙,丙又背书转让给丁。丁再背书转让给戊。现查明,甲、乙之间并无真实交易关系,丙为未成年人,票据金额被丁变造。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尽管甲、乙之间没有真实交易,但该汇票仍然有效

    B.尽管丙为未成年人,但其在票据上的签章仍然有效

    C.尽管票据金额巳被丁变造,但该汇票仍然有效

    D.戊不能向甲、乙行使票据上的追索权


    正确答案:AD
    [考点] 票据的无因性、独立性、票据的变造及追索权
    [解析]根据票据无因性原理,票据的基础关系独立于其票据关系,原因行为的无效并不影响票据行为的效力。本题中,虽然甲、乙之间没有真实交易,但该汇票仍然有效。A项正确,应入选D
    《票据法:》第6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票据上签章的,其签章无效,但是不影响其他签章的效力。丙作为未成年人,在票据上的签章无效,故8项错误,不应入选。
    《票据法》第9条规定,票据上的记载事项必须符合本法的规定。票据金额、日期、收款人名称不得更改,更改的票据无效。对票据上的其他记载事项,原记载人可以更改,更改时应当由原记载人签章证明。本案中丁更改了票据金额,由此导致票据无效,故C项错误,不应入选。票据有效是票据责任承担的基础,票据无效,当事人之间就不存在票据关系。本案中,作为持票人的戊不能根据无效的票据来行使包括追索权在内的票据权利。D项正确,应入选。
    [陷阱点拨] 本题中,很多考生根据《票据法》第14条规定:“……票据上有伪造、变造的签章的,不影响票据上其他真实签章的效力。票据上其他记载事项被变造的,在变造之前签章的人,对原记载事项负责;在变造之后签章的人,对变造之后的记载事项负责……”由此认为,丁对票据的变造不能使票据无效。甲、乙仍然要对变造前的记载事项负责。但是考生忽略了票据变造、伪造规则适用的前提是更改的事项是票据金额、日期、收款人名称以外的事项。此外,还有考生认为,A项与D项表述的内容存在冲突,不应同时入选。我们认为,在票据被变造之前,该票据在甲、乙之间是有效的,而后票据因为金额被变造才成为无效票据,戊当然不能依据无效的票据对甲、乙行使追索权,两个选项并不矛盾。请考生在理解选项时注意在综合考虑选项之间的关系之前必须弄清楚每一个选项的含义。

  • 第14题:

    甲向乙签发一张汇票,乙背书转让给丙,丙伪造丁的签章,以丁作为保证人,将汇票背书转让给戊。如果戊被拒绝付款,可以向甲、乙和丙追索,但不得向丁追索。( )


    正确答案:√
    本题考核票据的伪造。甲、乙和丙在汇票上的签章是符合规定的,应承担票据责任;丁在汇票上的签章是被伪造的,签章无效,丁可以行使抗辩权。

  • 第15题:

    甲公司签发一张汇票给乙,票面记载金额为10万元,乙取得汇票后背书转让给丙,丙取得该汇票后又背书转让给丁,但将汇票的记载金额由10万元变更为20万元。之后,丁又将汇票最终背书转让给戊。其中,乙的背书签章已不能辨别是在记载金额变更之前,还是在变更之后。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12年)

    A.甲应对戊承担10万元的票据责任
    B.乙应对戊承担20万元的票据责任
    C.丙应对戊承担20万元的票据责任
    D.丁应对戊承担10万元的票据责任

    答案:A,C
    解析:

    本题考查票据变造。 《票据法》第14条规定:“票据上的记载事项应当真实,不得伪造、变造。伪造、变造票据上的签章和其他记载事项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票据上有伪造、变造的签章的,不影响票据上其他真实签章的效力。票据上其他记载事项被变造的,在变造之前签章的人,对原记载事项负责;在变造之后签章的人,对变造之后的记载事项负责;不能辨别是在票据被变造之前或者之后签章的,视同在变造之前签章。”
    A项:甲在票据变造之前签章,所以甲只对原记载事项负责,承担10万元的票据责任,故A项正确。
    B项:乙的背书签章已不能辨别是在记载金额变更之前,还是在变更之后,视同在变造之前签章,故承担10万元的票据责任,故B项错误。
    C项:丙对票据金额进行变造,应当承担变造后的20万元票据法律责任,故C项正确。
    D项:丁在票据变造之后签章,对变造之后的记载事项负责,承担20万元的票据责任,故D项错误。

  • 第16题:

    甲公司签发一张汇票给乙,票面记载金额为10万元,乙取得汇票后背书转让给丙,丙取得该汇票后又背书转让给丁,但将汇票的记载金额由10万元变更为20万元。之后,丁又将汇票最终背书转让给戊。其中,乙的背书签章已不能辨别是在记载金额变更之前,还是在变更之后。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甲应对戊承担10万元的票据责任
    B:乙应对戊承担20万元的票据责任
    C:丙应对戊承担20万元的票据责任
    D:丁应对戊承担10万元的票据责任

    答案:A,C
    解析:
    【考点】票据的变造【详解】根据《票据法》第14条第2款和第3款的规定,票据上有伪造、变造的签章的,不影响票据上其他真实签章的效力。票据上其他记载事项被变造的,在变造之前签章的人,对原记载事项负责;在变造之后签章的人,对变造之后的记载事项负责;不能辨别是在票据被变造之前或者之后签章的,视同在变造之前签章。因此,甲和乙应对戊承担10万元的票据责任,丙和丁应对戊承担20万元的票据责任,选项A和C正确,选项B和D错误。【陷阱】本题的陷阱有两个:一是,以票据变造的时点为标准,变造之前和变造之后签章的人,票据责任是不同的;二是,对于不能辨别是在票据被变造之前或者之后签章的情形,应当视同在变造之前签章,从而按照变造之前的票据金额承担票据责任。

  • 第17题:

    甲企业因买卖业务向乙企业签发一张以乙为收款人的汇票,由丙作为保证人在汇票上签名,汇票的金额为100万元。乙在汇票到期日以前背书转让给丁,同时乙在汇票背面记载“不得转让”,后丁将该汇票权利转让给戊,现戊被银行拒绝付款。该案中应当承担票据责任的人有:()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A,C,D
    解析:
    【考点】票据法律关系当事人。详解:首先要理清此案中的票据当事人,甲企业为出票人,乙企业是背书人,丙是保证人,丁是背书人,戊是持票人。《票据法》第68条规定:汇票的出票人、背书人、承兑人和保证人对持票人承担连带责任。持票人可以不按照汇票债务人的先后顺序,对其中任何一人、数人或者全体行使追索权。持票人对汇票债务人中的一人或者数人已经进行追索的,对其他汇票债务人仍可以行使追索权。被追索人清偿债务后,与持票人享有同一权利。本题中持票人戊的汇票被银行拒绝承兑。该法第61条第1款规定:汇票到期被拒绝付款的,持票人可以对背书人、出票人以及汇票的其他债务人行使追索权。所以,戊本来可以向出票人甲、背书人乙、丁和保证人丙行使追索权,但应注意到乙在将汇票背书转让给丁时,其在汇票背面记载“不得转让”,依据《票据法》第34条的规定,背书人在汇票上记载“不得转让”字样,其后手再背书转让的,原背书人对后手的被背书人不承担保证责任。原背书人乙对后手丁的被背书人戊不承担保证责任。因此,该案中应对戊承担票据责任的人有甲、丙、丁三人。

  • 第18题:

    甲签发一张票面金额为2万元的转账支票给乙,乙将该支票背书转让给丙,丙将票面金额变造为5万元后背书转让给丁,丁又背书转让给戊。下列关于票据责任承担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甲、乙、丁对2万元负责,丙对5万元负责
    B.乙、丙、丁对5万元负责,甲对2万元负责
    C.甲、乙对2万元负责,丙、丁对5万元负责
    D.甲、乙对5万元负责,丙、丁对万元负责

    答案:C
    解析:
    甲、乙的签章在变造之前,应当对变造前的金额(2万元)承担票据责任;丙、丁的签章在变造之后,应当对变造后的金额(5万元)承担票据责任。

  • 第19题:

    一张汇票的出票人是甲,乙、丙、丁依次是背书人,戊是持票人。戊在行使票据权利时发现该汇票的金额被变造。经查,乙是在变造之前签章,丁是在变造之后签章,但不能确定丙是在变造之前还是在变造之后签章。根据票据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对汇票金额承担责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均只就变造前的汇票金额对戊负责
    B.甲、乙、丙、丁均需就变造后的汇票金额对戊负责
    C.甲、乙就变造前的汇票金额对戊负责,丙、丁就变造后的汇票金额对戊负责
    D.甲、乙、丙就变造前的汇票金额对戊负责,丁就变造后的汇票金额对戊负责

    答案:D
    解析:
    ( 1 )甲、乙的签章在变造之前,应按变造前的汇票金额对戊负责;( 2 )丁的签章在变造之后,应按变造后的汇票金额对戊负责;( 3 )如果无法辨别丙的签章是在变造之前还是变造之后,应视同在变造之前签章。

  • 第20题:

    出票人甲发行票面金额为2 000元的本票一张交付给乙,乙以背书和交付的方式转让给了善意而又支付了对价的丙,丙受让该本票后将票面金额变造成3 000元,并以背书和交付的方式转让给丁,丁受让后再以背书和交付的方式将该本票转换给戊,在此种场合下,()应承担变造后的债务责任。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E、戊

    正确答案:C,D

  • 第21题:

    多选题
    甲向乙开具金额为100万元的汇票以支付货款。乙取得该汇票后背书转让给丙,丙又背书转让给丁,丁再背书转让给戊。现查明,甲、乙之间并无真实交易关系,丙为未成年人,票据金额被丁变造。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2008年真题]
    A

    尽管甲、乙之间没有真实交易,但该汇票仍然有效

    B

    尽管丙为未成年人,但其在票据上的签章仍然有效

    C

    尽管票据金额已被丁变造,但该汇票仍然有效

    D

    戊不能向甲、乙行使票据上的追索权


    正确答案: A,C
    解析:
    A项,票据行为具有无因性,即票据行为一旦成立,票据行为的基础关系有效与否甚至于存在与否都不会影响票据行为的效力。因此甲乙之间虽然没有真实交易,但甲的出票行为有效,汇票有效。
    B项,《票据法》第6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票据上签章的,其签章无效,但是不影响其他签章的效力。丙为未成年人,其在汇票上的签章无效。
    C项,《票据法》第9条规定,票据上的记载事项必须符合本法的规定。票据金额、日期、收款人名称不得更改,更改的票据无效。对票据上的其他记载事项,原记载人可以更改,更改时应当由原记载人签章证明。丁更改了票据金额,导致票据无效。
    D项,票据有效是票据责任承担的基础,票据无效,当事人之间就不存在票据关系。作为持票人的戊不能根据无效的票据来行使包括追索权在内的票据权利。

  • 第22题:

    多选题
    甲签发一张汇票给乙,票面记载金额为10万元,乙取得汇票后背书转让给丙,丙取得该汇票后又背书转让给丁,但将汇票的记载金额由10万元变更为20万元。之后,丁又将汇票最终背书转让给戊。其中,乙的背书签章已不能辨别是在记载金额变更之前,还是在变更之后。根据票据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有()。
    A

    甲应对戊承担10万元的票据责任

    B

    乙应对戊承担20万元的票据责任

    C

    丙应对戊承担20万元的票据责任

    D

    丁应对戊承担10万元的票据责任


    正确答案: A,C
    解析: (1)甲:如果当事人的签章在变造之前,应当按照原记载的内容(10万元)负责;(2)丙和丁:如果当事人的签章在变造之后,则应当按照变造后的记载内容(20万元)负责;(3)乙:如果无法辨别签章发生在变造之前还是之后,视同在变造之前签章。

  • 第23题:

    多选题
    甲签发一张汇票给乙,票面记载金额为10万元,乙取得汇票后背书转让给丙,丙取得该汇票后又背书转让给丁,但将汇票的记载金额由10万元变更为20万元。之后,丁又将汇票最终背书转让给戊。其中,乙的背书签章已不能辨别发生在金额变更之前还是之后。根据票据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有()。
    A

    甲应对戊承担10万元的票据责任

    B

    乙应对戊承担20万元的票据责任

    C

    丙应对戊承担20万元的票据责任

    D

    丁应对戊承担10万元的票据责任


    正确答案: D,A
    解析: (1)甲:如果当事人的签章在变造之前,应当按照原记载的内容(10万元)负责; (2)丙和丁:如果当事人的签章在变造之后,则应当按照变造后的记载内容(20万元)负责; (3)乙:如果无法辨别签章发生在变造之前还是之后,视同在变造之前签章。

  • 第24题:

    多选题
    甲向乙开具金额为10万元的汇票以支付货款。乙取得该汇票后背书转让给丙,丙又背书转让给丁,丁(变造金额为100万元)再背书转让给戊,戊背书转让给申。现查明,丙为未成年人。下列()选项是正确的?
    A

    戊不能向丙行使票据上的追索权。

    B

    戊可以向甲行使票据上的追索权。

    C

    甲承担责任的金额为100万元。

    D

    戊承担责任的金额为100万元。


    正确答案: C,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