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吹填场地的围堰顶面标高在设计时要增加一定的安全超高,可取()m。A、0.1-0.3B、0.3-0.5C、0.5-0.8D、0.8-1.0”相关问题
  • 第1题:

    背景资料
    某吹填工程,吹填总面积为2.5km2,吹填总工程量为2000 万m3,分为A、B、C 三个区
    吹填。A 区吹填面积0.9km2,吹填量750 万m3;B 区吹填面积0.75km2,吹填量550 万m3;
    C 区吹填面积0.85km2,吹填量700 万m3。现采用大型绞吸挖泥船直接吹填,取土区土质上
    层为可塑黏土,取土量900 万m3;下层为中密与密实砂,可取土量1600 万m3。因吹填土荷
    造成的吹填区原地基沉降量为50 万m3,超填工程量不计,可塑黏土和中密及密实砂的吹填流
    失率分别为5%和7%。
    问题
    本吹填工程应如何划分单位工程?


    答案:
    解析:
    陆域形成的吹填工程按合同或设计文件的区域划分单位工程。该工程应划分3 个单位工
    程,分别对应A、B、C 三个区域。

  • 第2题:

    背景资料
    某吹填工程,吹填总面积为2.5km2,吹填总工程量为2000 万m3,分为A、B、C 三个区
    吹填。A 区吹填面积0.9km2,吹填量750 万m3;B 区吹填面积0.75km2,吹填量550 万m3;
    C 区吹填面积0.85km2,吹填量700 万m3。现采用大型绞吸挖泥船直接吹填,取土区土质上
    层为可塑黏土,取土量900 万m3;下层为中密与密实砂,可取土量1600 万m3。因吹填土荷
    造成的吹填区原地基沉降量为50 万m3,超填工程量不计,可塑黏土和中密及密实砂的吹填流
    失率分别为5%和7%。
    问题
    简述吹填区排泥管线布设间距应考虑的影响因素。


    答案:
    解析:
    排泥管线的间距应根据设计要求、泥泵功率、吹填土的特性、吹填土的流程和坡度等因
    素确定。

  • 第3题:

    背景资料
    某吹填工程,吹填总面积为2.5km2,吹填总工程量为2000 万m3,分为A、B、C 三个区
    吹填。A 区吹填面积0.9km2,吹填量750 万m3;B 区吹填面积0.75km2,吹填量550 万m3;
    C 区吹填面积0.85km2,吹填量700 万m3。现采用大型绞吸挖泥船直接吹填,取土区土质上
    层为可塑黏土,取土量900 万m3;下层为中密与密实砂,可取土量1600 万m3。因吹填土荷
    造成的吹填区原地基沉降量为50 万m3,超填工程量不计,可塑黏土和中密及密实砂的吹填流
    失率分别为5%和7%。
    问题
    挖泥施工应选用何种绞刀型式和刀齿型式?


    答案:
    解析:
    可塑黏土选用直径较大的冠形方齿绞刀;中密与密实砂选用直径较小的冠形可换齿绞刀
    并配凿形齿。

  • 第4题:

    某海域,水深15m,涨落潮流速分别为0.8m/s、1. 0m/s,设计高水位+ 2.8m, 设计低水位+0. 5m,地基土为粉质黏土。在该海区需建一个800m×1000m的人工岛,吹填区底标高-13.0?-15.0m,施工作业条件较好。人工岛围堰断面如图所示。设计要求从距人工岛15km外,水深约20m的海区取粉细砂作为人工岛陸域形成的填料,其含泥量控制在≤10 %。


    问题:
    (1)本工程中,软体排、土工布的作用是什么?
    (2)按施工先后顺序画出本工程的施工工艺流程框图。
    (3)选用怎样的单一船型最适合独立完成本吹填工程?
    (4)按问题(3)选定的船型拟定经济、合理的吹填施工方式,说明理由。
    (5)应如何控制平均吹填高程和吹填的平均超高?经整平后的吹填高程差应为多少?


    答案:
    解析:
    (1)堰底软体排的作用是:
    1)加筋功能——软体排可承受一定的拉力,加筋作用减少基底的差异沉降及侧向变形和位移,提高基底的整体稳定性。
    2)排水功能——可形成堤底的横向排水通道,加速基底土的排水固结。
    3)隔离作用——将堤底护底石与基土隔离开,减少护底石沉土基土减少了抛石的浪费;另防止了基土挤人护底石层,防止因挤人土降低抛石层的抗剪强度,保证了护底石的 基础的稳定性。
    4) 土工织物的防护作用一对铺设软体排范围内的基底河床起到保护作用,防止冲刷及河势的改变外坡土工布主要起反滤作用。


    (3)应选择带有吹填装置的大型耙吸式挖泥船,可单独完成此项工程。
    (4)开始阶段——水深、水域广阔,挖泥船可在施工区自由操作,这时自航耙吸船可采用挖——运——抛的工艺将泥直接抛填到吹填区内;
    中、后期——这时吹填区的水深逐渐变浅,耙吸船已不能直接进到吹填区、后期由于人工岛围堰的逐步形成,耙吸船已进不到吹填区,此时耙吸船可利用所带有的吹填装置用挖——运——吹的工艺施工。
    (5)吹填土质应符合设计和土工试验指标的要求:

    平均吹填高程大于设计要求的高程;
    平均超高≤0. 15m;
    经整平后的吹填高程差满足±0. 3m的要求。

  • 第5题:

    航道疏浚工程吹填区内的钻孔深度应根据( )等因素确定。

    A.吹填厚度
    B.现场地质情况
    C.岩土特性
    D.围堰的作用与结构
    E.吹填高程

    答案:A,B,C,D
    解析:
    疏浚区的钻孔深度应达到设计浚挖深度以下3m,钻孔定位精度应小于图上2mm,吹填区内的钻孔深度,应根据吹填厚度、现场地质状况、岩土特性、围堰的作用和结构等因素确定。

  • 第6题:

    上游围堰的堰顶高程由( )决定

    A.纵向围堰的顶面
    B.下游水位高程
    C.波浪爬高
    D.围堰的安全超高
    E.上下游水位差

    答案:B,C,D,E
    解析:
    2020版教材P65页
    2.上游围堰的堰顶高程由式(2F312013-2)决定:Hu=hd+z+ha+δ式中Hu——上游围堰的堰顶高程(m);z——上下游水位差(m);hd——下游水位高程;ha——波浪爬高;δ——围堰的安全超高谷,

  • 第7题:

    柠檬酸漂洗时浓度最好控制在()%。

    • A、0.1-0.3
    • B、0.3-0.5
    • C、1-3
    • D、0.01-0.1

    正确答案:B

  • 第8题:

    沿地面设防护栏杆时,立杆应埋人土中()m。

    • A、0.1-0.3
    • B、0.3-0.5
    • C、0.5-0.7
    • D、0.7-0.9

    正确答案:C

  • 第9题:

    通常压力滤池在()MPa压力下工作。

    • A、0.1-0.3
    • B、0.3-0.5
    • C、0.5-0.7
    • D、0.7-0.9

    正确答案:B

  • 第10题:

    单选题
    吹填工程完工后吹填平均高程不允许低于设计吹填高程时,高程平均允许偏差值可取(  )。
    A

    +0.10m

    B

    +0.20m

    C

    +0.25m

    D

    +0.30m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某吹填工程,吹填区面积2.5km2、吹填容积2000万m3,分为A、B、C三个区域进行吹填,A区吹填面积0.9km2,吹填工程量750万m3,B区吹填面积0.75km2,吹填工程量550万m3,C区吹填面积0.85krr12,吹填工程量700万m3,吹填高程平均允许偏差0.2m,采用大型绞吸挖泥船直接吹填的施工方式,取土区土质为可塑黏土、可取工程量2500万m3。经计算求得竣工验收前因吹填土荷载造成的吹填区原地基平均沉降量0.12m,塑黏土的吹填流失率为6%。 问题: (1)本工程应如何划分单位工程进行质量检验? (2)简述确定吹填区内排泥管线布设间距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3)计算最大吹填设计工程量。(列出主要计算过程,结果取整数)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吹填区排泥管线的布置应满足()的要求,并应考虑吹填区的地形、地貌,几何形状对管线布置的影响。
    A

    设计标高

    B

    吹填范围

    C

    挖泥标高

    D

    挖泥范围

    E

    吹填厚度


    正确答案: D,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吹填区排泥管线的布置应满足( )的要求,并应考虑吹填区的地形、地貌,几何形状对管线布置的影响。

    A.设计标高
    B.吹填范围
    C.挖泥标高
    D.挖泥范围
    E.吹填厚度

    答案:A,B,E
    解析:
    2020版教材页码P205-P208
    排泥管进入吹填区的入口应远离排水口,以延长泥浆流程。管线的布置应满足设计标高、吹填范围、吹填厚度的要求,并应考虑吹填区的地形、地貌、几何形状对管线布置的影响。

  • 第14题:

    某港吹填工程,吹填面积为 15000m2,原地面平均标高为-2.3m,吹填设计标高+3m,根据当地经验并经计算吹填土沉降量为 0.5m,吹填土与固结后土的比为1.3:1,吹填施工过程中的流失率为 10%,采用4500m3/h 的绞吸式挖泥船施工。
    问题:
    1、为达到吹填设计标高,本工程的吹填土方量为多少?
    2、吹填区的排水口应当遵循怎样的原则布置?


    答案:
    解析:
    1、本吹填工程的填土方量:(V) V=(V1+ΔV1+ΔV2)/(1-p) V1=S*H=15000*(3+2.3)=79500m3 ΔV1=S*h=15000*0.5=7500m3 ΔV2=(79500+7500)*(1.3-1)=26100m3 V=(79500+7500+26100)/(1-10%)=125667m3

    也可以另解为:
    V=15000*(3+2.5+0.5)*1.3/(1-10%)=125667m3
    2、布置吹填区排水口应遵循以下的原则:
    (1)排水口的位置选择应根据吹填区的地形,吹填区范围的几何形状,排水总流量等综合考虑,选择在有利于加长泥浆流程,从而有利于泥浆中泥沙沉淀,减水流失率的位置,排水口应远离泥浆管口,多选择设于吹填区的死角处。
    (2)在潮汐港口地区,排水口的设置高度要考虑涨潮潮高及历时不影响排水口的泄水能力;
    (3)排水口应选在具有自然排水条件的地方,如近江、河、湖、海边;
    (4)要考虑到应排水中仍有少量微细泥沙对入江、入河、入海等轻微污染的可能性。

  • 第15题:

    背景资料
    某吹填工程,吹填区面积2.5km2、吹填容积2000万m3,分为A、B、C三个区域进行吹填,A区吹填面积0.9km2,吹填工程量750万m3,B区吹填面积0.75km2,吹填工程量550万m3,C区吹填面积0.85km2,吹填工程量700万m3,吹填高程平均允许偏差0.2m,采用大型绞吸挖泥船直接吹填的施工方式,取土区土质为可塑黏土、泥厚10m、可取工程量2500万m3、疏浚前标高-6.0m。经计算求得竣工验收前因吹填土荷载造成的吹填区原地基平均沉降量0.12m,可塑黏土的吹填流失率为6%。
    问题
    1.本工程应如何划分单位工程进行质量检验?
    2.简述确定吹填区内排泥管线布设间距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3.计算最大吹填设计工程量。(列出主要计算过程,结果取整数)
    4.简述绞吸挖泥船施工分层厚度确定的原则,本工程应如何分层?


    答案:
    解析:
    1.本工程应划分为A区、B区、C区共三个单位工程。 【考点解析】
    根据《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规定,陆域形成的吹填工程按合同或设计文件的区域划分单位工程。
    2.确定吹填区内排泥管线布设间距应考虑的因素主要有设计要求、泥泵功率、吹填土的特性、吹填土的流程和坡度等因素。
    3.最大吹填设计工程量V为:

    【考点解析】

    式中V——吹填设计工程量(m3);
    V1——吹填容积量(m3),即吹填区设计高程与原始地面之间的容积;
    △V1——原地基沉降量(m3),即竣工验收前因吹填土荷载造成吹填区原地基下沉而增加的工程量;
    △V2——超填工程量(m3),根据吹填工程的高程平均允许偏差值计算;
    P——吹填土进入吹填区后的流失率(%),根据土的粒径、泄水口的位置、高度及距排泥管口的距离、吹填面积、排泥管的布设、吹填高度及水力条件等具体施工条件和经验确定。
    4.绞吸挖泥船施工当疏浚区泥层厚度很厚时应分层施工,分层厚度应根据土质和挖泥船绞刀的性能确定,宜取绞刀直径的0.5~2.5倍,对坚硬土取较低值,对松软土取较大值;分层的上层宜较厚,以保证挖泥船的效能;最后一层应较薄,以保证工程质量;当浚前泥面在水面以上,或水深小于挖泥船的吃水时,最上层开挖深度应满足挖泥船吃水和最小挖深的要求。当泥层过厚时应在高潮挖上层,低潮挖下层,以减少塌方。本工程疏浚土为可塑黏土,分层厚度宜取绞刀直径的0.8倍左右。

  • 第16题:

    背景资料
    某吹填工程,吹填总面积为2.5km2,吹填总工程量为2000 万m3,分为A、B、C 三个区
    吹填。A 区吹填面积0.9km2,吹填量750 万m3;B 区吹填面积0.75km2,吹填量550 万m3;
    C 区吹填面积0.85km2,吹填量700 万m3。现采用大型绞吸挖泥船直接吹填,取土区土质上
    层为可塑黏土,取土量900 万m3;下层为中密与密实砂,可取土量1600 万m3。因吹填土荷
    造成的吹填区原地基沉降量为50 万m3,超填工程量不计,可塑黏土和中密及密实砂的吹填流
    失率分别为5%和7%。
    问题
    计算该吹填工程的吹填设计工程量。


    答案:
    解析:
    上层可塑黏土900 万m3 取土工程量所形成的吹填土方量为:900×(1-5%)=855 万m3;
    所需要的吹填总土方量为:2000+50+0=2050 万m3;
    下层砂土应形成的吹填土方量为:2050-855=1195 万m3;
    考虑流失量,实际下层砂土的取土量为:1195/(1-7%)=1285 万m3。
    吹填工程的取土量总计为:900+1285=2185 万m3。

  • 第17题:

    上游围堰的堰顶高程由( )决定

    A、纵向围堰的顶面
    B、下游水位高程
    C、波浪爬高
    D、围堰的安全超高
    E、上下游水位差

    答案:B,C,D,E
    解析:
    2018新教材P57

    2.上游围堰的堰顶高程由式(2F312013-2)决定:Hu=hd+z+ha+δ式中Hu——上游围堰的堰顶高程(m);z——上下游水位差(m);hd——下游水位高程;ha——波浪爬高;δ——围堰的安全超高谷,故答案为BCDE

  • 第18题:

    根据《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 50854—2013,管沟土方工程中的挖沟平均深度,正确的计算规则是(  )。


    A.有管沟设计时,平均深度以沟垫层顶面标高至交付施工场地标高计算

    B.有管沟设计时,平均深度以沟底标高至交付施工场地标高计算

    C.无管沟设计时,直埋管深度应按管底内表面标高至交付施工场地标高的平均高度计算

    D.无管沟设计时,直埋管深度应按管底外表面标高至交付施工场地标高的平均高度计算

    答案:D
    解析:
    参考第五章第三节内容,应选D项。 应注意的是:
    (1)有管沟设计时,平均深度以沟垫层底面标高至交付施工场地标高计算。
    (2)无管沟设计时,直埋管深度应按管底外表面标高至交付施工场地标高的平均高度计算。

  • 第19题:

    空调电磁离合器的衔铁与压盘之间的间隙为()左右。

    • A、0.1-0.3
    • B、0.3-0.5
    • C、0.5-1.0

    正确答案:A

  • 第20题:

    吹填区排泥管线的布置应满足()的要求,并应考虑吹填区的地形、地貌,几何形状对管线布置的影响。

    • A、设计标高
    • B、吹填范围
    • C、挖泥标高
    • D、挖泥范围
    • E、吹填厚度

    正确答案:A,B,E

  • 第21题:

    划线找正的定位精度一般只能达到()mm。

    • A、0.1-0.2
    • B、0.2-0.5
    • C、0.5-0.8
    • D、0.8-1.0

    正确答案:B

  • 第22题:

    多选题
    航道疏浚工程吹填区内的钻孔深度应根据(  )等因素确定。
    A

    吹填厚度

    B

    现场地质情况

    C

    岩土特性

    D

    围堰的作用与结构

    E

    吹填高程


    正确答案: C,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吹填场地的围堰顶面标高在设计时要增加一定的安全超高,可取()m。
    A

    0.1-0.3

    B

    0.3-0.5

    C

    0.5-0.8

    D

    0.8-1.0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