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我国南方劳动人民为了克服低洼地区由于易涝影响农业生产,经过长期摸索,曾经建立了一种治水与治田相结合的塘坝圩田系统。这一事实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A、广泛使用铁器B、农业非常落后C、重视精耕细作D、自然灾害严重

题目

战国时期,我国南方劳动人民为了克服低洼地区由于易涝影响农业生产,经过长期摸索,曾经建立了一种治水与治田相结合的塘坝圩田系统。这一事实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

  • A、广泛使用铁器
  • B、农业非常落后
  • C、重视精耕细作
  • D、自然灾害严重

相似考题
更多“战国时期,我国南方劳动人民为了克服低洼地区由于易涝影响农业生产,”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我国南方易涝易渍农田的主要类型?


    正确答案: 南方易涝易渍农田六种类型
    (1)贮渍型
    (2)涝渍型
    (3)潜渍型
    (4)泉渍型
    (5)盐渍型
    (6)酸渍型

  • 第2题:

    两汉时期,我国南方农业生产力就超越了北方的农业生产力。


    正确答案:错误

  • 第3题: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是南方的“()”。


    正确答案:礼乐之邦

  • 第4题:

    低洼易涝区除涝防渍的水利工程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排水及控制地下水位。

  • 第5题:

    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很大,这是由于()。 ①北方太阳高度低 ②南方白昼长,北方白昼短 ③寒冷的冬季风对北方影响大

    • A、①
    • B、①②
    • C、①②
    • D、①②③

    正确答案:D

  • 第6题:

    在夏季风强的年份,我国容易出现()

    • A、南涝北旱
    • B、北涝南旱
    • C、西涝东旱
    • D、东涝西旱

    正确答案:B

  • 第7题:

    问答题
    低洼易涝区除涝防渍的水利工程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排水及控制地下水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填空题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南方就已广泛流行着()和()之类的民歌。

    正确答案: 楚声,吴声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战国时期,我国南方劳动人民为了克服低洼地区由于易涝影响农业生产,经过长期摸索,曾经建立了一种治水与治田相结合的塘坝圩田系统。这一事实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
    A

    广泛使用铁器

    B

    农业非常落后

    C

    重视精耕细作

    D

    自然灾害严重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我国北方低洼易涝区有哪些类型?如何分区?

    正确答案: 北方低洼易涝耕地
    2个分区
    a.纯涝渍区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一些涝区和沼泽型耕地,紧邻南方地区如汉江流域的陕南和淮河流域的砂僵黑土区。
    b.涝渍与盐碱并存区主要是黄淮海平原地区
    三种类型
    a.沼泽型
    b.雨涝型
    c.暗渍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判断题
    两汉时期,我国南方农业生产力就超越了北方的农业生产力。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二十四节气是古代我国劳动人民安排农业生产,掌握农时的重要依据,它的划分是根据什么?

    正确答案: 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视运动位置来划分的。视太阳从春分点(黄经零度,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出发,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合360度,因此分为24个节气。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两汉时期,我国南方农业生产力就超越了北方农业生产力。()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4题:

    由于水的时空分布问题,经常造成我国不少地区的自然灾害。下列灾害的地区分布格局,属于符合我国一般规律的是()

    • A、北涝南旱
    • B、东涝西旱
    • C、南涝北涝
    • D、西旱东旱

    正确答案:B

  • 第15题:

    我国北方低洼易涝区有哪些类型?如何分区?


    正确答案: 1.三种类型:
    (1)沼泽型
    (2)雨涝型
    (3)暗渍型
    2.两个分区:
    (1)纯涝渍区。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一些涝区和沼泽型耕地,紧邻南方地区如汉江流域的陕南和淮河流域的砂僵黑土区。
    (2)涝渍与盐碱并存区。主要是黄淮海平原地区。

  • 第16题: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南方就已广泛流行着()和()之类的民歌。


    正确答案:楚声;吴声

  • 第17题:

    《尚书·禹贡》记载的“厥土惟涂泥,厥田惟下下”反映的是战国时期南方劳动人民为了克服低洼易涝的自然环境所造成的危害,经过长期摸索,建立了治水与治田相结合韵塘坝圩田系统。这反映了战国时期南方()

    • A、水利设施完善
    • B、农业非常落后
    • C、重视精耕细作
    • D、自然灾害严重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单选题
    以下有关“基塘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基塘生产”仅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地势低洼地区

    B

    针对地势低洼易涝的状况,趋利避害开发了“基塘生产”

    C

    为了满足多种经营的需要,开发了“基塘生产”

    D

    “基塘生产”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简述我国南方易涝易渍农田的主要类型?

    正确答案: 南方易涝易渍农田六种类型
    (1)贮渍型
    (2)涝渍型
    (3)潜渍型
    (4)泉渍型
    (5)盐渍型
    (6)酸渍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判断题
    两汉时期,我国南方农业生产力就超越了北方农业生产力。()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填空题
    ()是我国东南和南方地区古代民族的泛称,春秋战国时期,江西境内的主要居民是()。

    正确答案: 百越,百越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填空题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是南方的“()”。

    正确答案: 礼乐之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填空题
    我国南方渍害低产田可划分为贮渍型、涝渍型、潜渍型、泉渍型、()和()等六种不同类型。

    正确答案: 盐渍型,酸渍型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