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五四”新文化运动流产的原因是()A、经济变革尚未启动;B、政治变革尚未启动;C、儒家传统文化的羁绊;D、新文化运动方向不明。

题目

我国“五四”新文化运动流产的原因是()

  • A、经济变革尚未启动;
  • B、政治变革尚未启动;
  • C、儒家传统文化的羁绊;
  • D、新文化运动方向不明。

相似考题
更多“我国“五四”新文化运动流产的原因是()”相关问题
  • 第1题:

    “信仰”一词,在我国逐渐流行起来,是在()。

    • A、汉代
    • B、唐代
    • C、清代
    • D、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

    正确答案:D

  • 第2题:

    五四运动前的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正确答案:(1)主要内容是提倡民主和科学。民主(德先生)主要是指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科学(赛先生)主要指自然科学,提倡以科学的精神和科学方法来研究社会。
    (2)激烈批判作为封建统治思想的儒家学说。新文化运动把攻击的矛头集中指向以维护封建专制为宗旨和基本内容的孔学,以进化论观点和个性解放思想为主要武器,猛烈抨击封建纲常礼教,大力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3)提倡个性解放和自由。对妇女解放、家庭问题、婚姻恋爱等进行了热烈讨论,宣传男女平等和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
    (4)提倡文学革命。主文学革命包括文学的内容(用新文学取代就文学)和形式(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两个方面的革命。

  • 第3题:

    “五四”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大旗:()。


    正确答案:反对旧礼教,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

  • 第4题:

    新诗指的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出现的()。


    正确答案:白话诗

  • 第5题:

    试评“五四”新文化运动。


    正确答案: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从第2卷第1号起更名《新青年》)。它一出刊,便以对西方近代民主自由学说的热情宣传,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和伦理道德的尖锐批判而引起了知识界的巨大反响,被公认为近代以来规模空前的新一轮文化启蒙运动的开始。这场文化启蒙运动史称五四新文化运动。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初期(1915~1919年)内容有三个:提倡以近代西方民主政治、自然科学和人们对生活的理性态度为基本内容的民主与科学观念;反对以儒学的传统伦理政治观念为核心的封建主义旧道德;反对以文言文为传统形式的贵族性的封建礼教式的旧文学,提倡以白话文为新形式的现实主义的干民新文学。五四新文化运动沉重地打击了辛亥之后政治思想领域的封建复古思潮,有力地抨击了从漫长的封建专制社会所承继下来的愚昧、迷信、盲从、虚伪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从而在知识界掀起了一个史无前例的思想解放潮流。
    五四新文化的初期阶段,俄国发生了十月革命。十月革命是在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下,按照列宁主义的理论路线获得成功的。十月革命在中国的政治传播,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和政治基础,即马克思列宁主义学说。于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出现了双重的理论基础和政治基础,这就决定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统一战线必然要发生分裂。
    五四新文化运动对知识界,尤其是对以大、中学校学生为主体的中等知识阶层发生了深刻的影响,大大加强了他们的国家主人翁思想和社会责任感。知识分子的觉悟,爱国主义的张扬,必然要导致五四新文化运动所掀起的思想启蒙,向新的社会政治改造运动转化。五四爱国运动是这个转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契机。
    五四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极大地锻炼了五四时期的中等知识阶层。一方面,他们更加积极地组织起来,为实现改造社会的理想而斗争。这一时期先后出现的青年知识分子社团主要有国民杂志社(1918年10月)、新潮社(1918年11月)、新民学会(1918年4月)、觉悟社(1919年9月)、利群书社(1920年1月)、改造社(1919年 12月)、少年中国学会(1919年7月)等。另一方面,他们更加主动自觉地倾向于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信仰,并且有目的地在工人群众中展开了初步的宣传教育工作。1920年初,陈独秀、李大创曾经考虑筹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问题。五四新文化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 第6题:

    “五四”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大旗是什么?


    正确答案:反对旧礼教,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

  • 第7题:

    问答题
    试论“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我国“儿童观”的变化。

    正确答案: 1.对传统儿童观的批判中国儿童的长期在封建礼教的束缚下,身心得不到健康的发展,批判旧教育是对儿童的摧残,儿童的不到应有的重视和教育,而且受的是被摧残的,扭曲天性的教育。
    2.儿童公育思潮。
    3.平民化教育幼儿思潮。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多选题
    我国“五四”新文化运动流产的原因是()
    A

    经济变革尚未启动;

    B

    政治变革尚未启动;

    C

    儒家传统文化的羁绊;

    D

    新文化运动方向不明。


    正确答案: A,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

    正确答案: 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启蒙运动和空前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对封建专制主义、封建伦理道德和封建迷信愚昧进行了无情地批判,唤醒了一代青年,使中国的知识分子受到一次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的洗礼,为外国各种思想流派传入中国敞开了大门,激励着人们去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试论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我国“儿童观”的变化。


    正确答案: 儿童观是对儿童的看法和态度的总的观念。我国传统的儿童观,受封建思想的影响,儿童被视为家庭和家族的附属品,成了父母的私有财产,家长对子女有完全支配的权利,儿童只能绝对服从,丧失了独立自主的人格。随着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的传入,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对封建主义儿童教育提出了尖锐的批判。同时提出了各自的主张。
    鲁迅指出,为了教育好儿童,第一要理解儿童,第二要指导儿童,第三要解放儿童。蔡元培提出了要发展儿童个性、崇尚儿童自然的主张,提出要了解儿童、尊重儿童,让儿童自由发展,还极力主张研究儿童心理科学。陶行知、陈鹤琴在批判传统儿童观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实验。实验中,陶行知提出了“爱满天下”的口号,陈鹤庆则抱着“一切为儿童”的信念。

  • 第11题:

    简述五四前新文化运动的局限?


    正确答案:(1)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没有揭示封建专制主义得以存在的社会根源,把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失败的根本原因归之于思想文化是错误的。
    (2)他们把改造国民性置于优先地位,但是又脱离改造产生封建思想的社会环境的革命实践,没有把运动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
    (3)他们中不少人在思想方法上存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形式主义偏向。

  • 第12题:

    五四运动前后,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有何变化?


    正确答案:1919年五四运动前的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的斗争: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五四运动以后的新文化运动发展到一个新阶段,马克思主义开始逐步地在思想文化领域中发挥指导作用,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极力宣传马克思主义。

  • 第13题:

    ()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


    正确答案:北京大学

  • 第14题:

    有学者指出:“五四运动是与新文化运动紧密结合的,而五四运动的发生和成功,也依赖于当时社会多元力量的威力。”下列对这段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准备了条件
    • B、五四运动的成功是工商学界共同努力的结果
    • C、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均有社会多元力量的参与
    • D、五四运动进一步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发展

    正确答案:C

  • 第15题:

    单选题
    “信仰”一词,在我国逐渐流行起来,是在()。
    A

    汉代

    B

    唐代

    C

    清代

    D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6题:

    问答题
    试评“五四”新文化运动。

    正确答案: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从第2卷第1号起更名《新青年》)。它一出刊,便以对西方近代民主自由学说的热情宣传,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和伦理道德的尖锐批判而引起了知识界的巨大反响,被公认为近代以来规模空前的新一轮文化启蒙运动的开始。这场文化启蒙运动史称五四新文化运动。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初期(1915~1919年)内容有三个:提倡以近代西方民主政治、自然科学和人们对生活的理性态度为基本内容的民主与科学观念;反对以儒学的传统伦理政治观念为核心的封建主义旧道德;反对以文言文为传统形式的贵族性的封建礼教式的旧文学,提倡以白话文为新形式的现实主义的干民新文学。五四新文化运动沉重地打击了辛亥之后政治思想领域的封建复古思潮,有力地抨击了从漫长的封建专制社会所承继下来的愚昧、迷信、盲从、虚伪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从而在知识界掀起了一个史无前例的思想解放潮流。
    五四新文化的初期阶段,俄国发生了十月革命。十月革命是在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下,按照列宁主义的理论路线获得成功的。十月革命在中国的政治传播,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和政治基础,即马克思列宁主义学说。于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出现了双重的理论基础和政治基础,这就决定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统一战线必然要发生分裂。
    五四新文化运动对知识界,尤其是对以大、中学校学生为主体的中等知识阶层发生了深刻的影响,大大加强了他们的国家主人翁思想和社会责任感。知识分子的觉悟,爱国主义的张扬,必然要导致五四新文化运动所掀起的思想启蒙,向新的社会政治改造运动转化。五四爱国运动是这个转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契机。
    五四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极大地锻炼了五四时期的中等知识阶层。一方面,他们更加积极地组织起来,为实现改造社会的理想而斗争。这一时期先后出现的青年知识分子社团主要有国民杂志社(1918年10月)、新潮社(1918年11月)、新民学会(1918年4月)、觉悟社(1919年9月)、利群书社(1920年1月)、改造社(1919年 12月)、少年中国学会(1919年7月)等。另一方面,他们更加主动自觉地倾向于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信仰,并且有目的地在工人群众中展开了初步的宣传教育工作。1920年初,陈独秀、李大创曾经考虑筹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问题。五四新文化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7题:

    问答题
    简述五四运动所赋予新文化运动的新涵义。

    正确答案: (1)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潮;
    (2)新文化运动的领导力量转变为无产阶级及其代表的知识分子;
    (3)新文化运动的激进分子逐渐演变为马克思主义者。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问答题
    简述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局限?

    正确答案: 提倡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方案在中国行不通,并不能救中国;革命实践离开了当时社会环境;当时许多领导人所使用的方法还是资产阶级的方法。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