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新型隐球菌的病因学治疗也就是抗真菌治疗,其选用药物、用法和注意的问题是:
(1)两性霉素B:①是迄今药效最强的抗真菌药,成人首次用1~5mg/天,加人5%的葡萄糖液500ml中静滴注,6小时滴完;以后根据情况,每日增加剂量2~5mg,直至最大剂量1mg/(kg?d),两性霉素B的用药总量为2000~3000mg;也可以经小脑延髓池、侧脑室或椎管内给药,以增加脑的局部或脑脊液中药物浓度;②但需注意该药不良反应较大,可以引起高热、寒战、血栓性静脉炎、头痛、恶心、呕吐、血压降低、低钾血症、氮质血症等,偶可出现心律失常、惊厥、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故应注意上述不良反应的防治;③该药可以与氟康唑或氟尿嘧啶联合应用,以减少其用量,从而减少其不良反应。
(2)氟康唑:①口服吸收良好,血及脑脊液中的浓度高,对隐球菌有特效,200~400mg,1/天口服,5~10天可达稳态血药浓度,疗程一般6~12月;②需注意对该药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胃肠胀气和皮疹等的防治。
(3)5-氟胞嘧啶:①和两性霉素B合用可以增加疗效并且减少耐药性,剂量50~150mg,分3~4次,1疗程为数周到数月;②注意其可能带来的恶心、厌食、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皮疹及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的防治。
更多“新型隐球菌脑膜炎如何进行病因学治疗?对所选用的药物需注意哪些问题?”相关问题
  • 第1题: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确诊的关键是________。


    正确答案:在脑脊液中发现隐球菌

  • 第2题:

    以下哪些药物可以选用于隐球菌脑膜炎()

    • A、咪康唑
    • B、酮康唑
    • C、制霉菌素
    • D、两性霉素B
    • E、以上都不可选用

    正确答案:D

  • 第3题: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如何进行诊断?


    正确答案: 新型隐球菌的诊断依据:①多存在慢性消耗性疾病或全身性免疫缺陷性疾病病史;②慢性隐袭病程;③临床表现为脑膜炎的症状和体征;④脑脊液检查有典型的改变,但发现隐球菌是确诊的关键。

  • 第4题: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正确答案: 新型隐球菌的临床表现是:
    (1)通常起病隐袭,缓慢进展。①发病早期常有不规则的低热或间歇性头痛,后来变为持续性头痛并进行性加重;②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可以呈急性起病,常以发热、头痛、恶心、呕吐为首发症状,早期症状在多数患者以明显的脑膜刺激征为主,检查可以见到颈强直和Kernig征;③少数患者以精神症状和局灶性神经体征为主,表现出烦躁不安、人格改变、记忆减退、意识模糊和痴性发作。
    (2)当较大的肉芽肿累积在大脑、小脑或脑干时引起肢体的瘫痪和共济失调等局灶症状。
    (3)因交通性和(或)梗阻性脑积水而导致颅内压增高并出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如视乳头水肿及后期的视神经萎缩。
    (4)由于脑底部蛛网膜下隙渗出明显,常有蛛网膜粘连而引起多数脑神经受损的症状,常累及听、面神经和动眼神经等。

  • 第5题:

    简述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病因治疗方案。


    正确答案: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病因治疗方案:(1)两性霉素B敏感且能够耐受的患者:急性期静脉使用两性霉素B,同时口服氟胞嘧啶仍然为首选;氟康唑为预防感染及巩固、维持治疗用药。(2)非HIV感染患者;两性霉素B剂量为每天0.7~1mg1kg,氟胞嘧啶每天100mg/kg,疗程6~10周。由于两性霉素B的毒性作用显著及治疗时间较长,在上述方案治疗应用2周后,改每日口服氟康唑400mg/kg,疗程不少于10周。对于一些难治性患者,采用两性霉素B静脉滴注联合鞘内注射治疗较单纯静脉用两性霉素B疗效好。鞘内注射两性霉素B开始时剂量为0.05~0.1mg,以后渐增加剂量至每次1mg,鞘内给药一般可隔日或每周2次,总量15~20mg。(3)合并HIV感染的患者:急性期两性霉素B0.7~1.0mg/(kg·D.和氟胞嘧啶100~150mg/(kg·D.联合治疗2周;巩固期氟康唑或伊曲康唑400mg/d,疗程8~10周。维持治疗长期服用氟康唑200mg/d。(4)两性霉素B无效或不能耐受的患者:氟康唑400~800mg/d,疗程10~12周。(5)抗真菌药物的联合治疗:联合用药可延缓耐药性产生、扩大抗菌谱、减少单药剂量及毒性反应,常用的联合方案为两性霉素B联合氟胞嘧啶。

  • 第6题:

    单选题
    以下哪些药物可以选用于隐球菌脑膜炎()
    A

    咪康唑

    B

    酮康唑

    C

    制霉菌素

    D

    两性霉素B

    E

    以上都不可选用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如何进行诊断?

    正确答案: 新型隐球菌的诊断依据:①多存在慢性消耗性疾病或全身性免疫缺陷性疾病病史;②慢性隐袭病程;③临床表现为脑膜炎的症状和体征;④脑脊液检查有典型的改变,但发现隐球菌是确诊的关键。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正确答案: 新型隐球菌的临床表现是:
    (1)通常起病隐袭,缓慢进展。①发病早期常有不规则的低热或间歇性头痛,后来变为持续性头痛并进行性加重;②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可以呈急性起病,常以发热、头痛、恶心、呕吐为首发症状,早期症状在多数患者以明显的脑膜刺激征为主,检查可以见到颈强直和Kernig征;③少数患者以精神症状和局灶性神经体征为主,表现出烦躁不安、人格改变、记忆减退、意识模糊和痴性发作。
    (2)当较大的肉芽肿累积在大脑、小脑或脑干时引起肢体的瘫痪和共济失调等局灶症状。
    (3)因交通性和(或)梗阻性脑积水而导致颅内压增高并出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如视乳头水肿及后期的视神经萎缩。
    (4)由于脑底部蛛网膜下隙渗出明显,常有蛛网膜粘连而引起多数脑神经受损的症状,常累及听、面神经和动眼神经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常与两性霉素B共同使用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药物是()
    A

    氟康唑

    B

    阿苯达唑

    C

    乙胺嘧啶

    D

    氟尿嘧啶

    E

    氟胞嘧啶


    正确答案: D
    解析: 常与两性霉素B共同使用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药物是氟胞嘧啶。

  • 第10题:

    填空题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确诊的关键是________。

    正确答案: 在脑脊液中发现隐球菌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如何进行病因学治疗?对所选用的药物需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 新型隐球菌的病因学治疗也就是抗真菌治疗,其选用药物、用法和注意的问题是:
    (1)两性霉素B:①是迄今药效最强的抗真菌药,成人首次用1~5mg/天,加人5%的葡萄糖液500ml中静滴注,6小时滴完;以后根据情况,每日增加剂量2~5mg,直至最大剂量1mg/(kg?d),两性霉素B的用药总量为2000~3000mg;也可以经小脑延髓池、侧脑室或椎管内给药,以增加脑的局部或脑脊液中药物浓度;②但需注意该药不良反应较大,可以引起高热、寒战、血栓性静脉炎、头痛、恶心、呕吐、血压降低、低钾血症、氮质血症等,偶可出现心律失常、惊厥、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故应注意上述不良反应的防治;③该药可以与氟康唑或氟尿嘧啶联合应用,以减少其用量,从而减少其不良反应。
    (2)氟康唑:①口服吸收良好,血及脑脊液中的浓度高,对隐球菌有特效,200~400mg,1/天口服,5~10天可达稳态血药浓度,疗程一般6~12月;②需注意对该药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胃肠胀气和皮疹等的防治。
    (3)5-氟胞嘧啶:①和两性霉素B合用可以增加疗效并且减少耐药性,剂量50~150mg,分3~4次,1疗程为数周到数月;②注意其可能带来的恶心、厌食、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皮疹及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的防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配伍题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选用( )|脑囊虫病选用( )|结核性脑膜炎(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 )
    A

    吡喹酮

    B

    无环鸟苷

    C

    氟康唑

    D

    异烟肼

    E

    青霉素


    正确答案: C,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确诊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有赖于( )


      正确答案:A

    • 第14题: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确诊依据?


      正确答案: 脑脊液墨汁染色检出隐球菌可确诊。

    • 第15题:

      脑囊虫病如何进行病因学治疗?需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 (1)脑囊虫病的病因治疗主要是治疗猪绦虫和囊尾蚴,常用的药物是吡喹酮或阿苯哒唑。其用法是:①吡喹酮:成人总剂量是300mg/kg,脑囊虫患者应从小剂量开始,每日剂量为200mg分2次口服,根据用药反应逐渐加量,每日剂量不超过1g,达到总剂量即为1个疗程;囊虫数量少,病情轻者,加量可较快,病情重者,加量应缓慢;2~3个月后进行第2个疗程,共治疗3~4个疗程;②阿苯哒唑:成人总剂量是300mg,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达到总剂量即为1个疗程,1个月后进行第2疗程共治疗2~3个疗程。
      (2)治疗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是:在治疗的过程中,死亡的囊尾蚴可以引起严重的急性炎症反应和脑水肿,可导致颅内压急剧升高,并可引起脑疝,用药中应严密观察,并给予皮质类固醇或脱水治疗。

    • 第16题:

      患者男性,47岁,因“间断发热伴头痛15天”来诊。诊断:发热待查(颅内感染可能)。实验室检查:脑脊液常规示潘氏试验阳性,脑脊液白细胞0.043×109/L,脑脊液单核细胞百分率55%,脑脊液新型隐球菌荚膜抗原测定强阳性,脑脊液培养见新型隐球菌。修正诊断:隐球菌脑膜炎。 适用于隐球菌脑膜炎的治疗药物是()

      • A、伊曲康唑
      • B、酮康唑
      • C、伏立康唑
      • D、卡泊芬净
      • E、氟康唑

      正确答案:E

    • 第17题:

      名词解释题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确诊依据?

      正确答案: 脑脊液墨汁染色检出隐球菌可确诊。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多选题
      以下哪些途径能传播新型隐球菌病()
      A

      吸入气溶胶化的新型隐球菌孢子

      B

      接触含有新型隐球菌的鸽粪

      C

      与患者密切接触

      D

      鸽子啄伤

      E

      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 D,C
      解析: 传播新型隐球菌病的途径包括吸入气溶胶化的新型隐球菌孢子、接触含有新型隐球菌的鸽粪。

    • 第19题:

      单选题
      不可作为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治疗的药物是()
      A

      伊曲康唑

      B

      氟康唑

      C

      卡泊芬净

      D

      二性霉素

      E

      伏立康唑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病因治疗方案。

      正确答案: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病因治疗方案:(1)两性霉素B敏感且能够耐受的患者:急性期静脉使用两性霉素B,同时口服氟胞嘧啶仍然为首选;氟康唑为预防感染及巩固、维持治疗用药。(2)非HIV感染患者;两性霉素B剂量为每天0.7~1mg1kg,氟胞嘧啶每天100mg/kg,疗程6~10周。由于两性霉素B的毒性作用显著及治疗时间较长,在上述方案治疗应用2周后,改每日口服氟康唑400mg/kg,疗程不少于10周。对于一些难治性患者,采用两性霉素B静脉滴注联合鞘内注射治疗较单纯静脉用两性霉素B疗效好。鞘内注射两性霉素B开始时剂量为0.05~0.1mg,以后渐增加剂量至每次1mg,鞘内给药一般可隔日或每周2次,总量15~20mg。(3)合并HIV感染的患者:急性期两性霉素B0.7~1.0mg/(kg·D.和氟胞嘧啶100~150mg/(kg·D.联合治疗2周;巩固期氟康唑或伊曲康唑400mg/d,疗程8~10周。维持治疗长期服用氟康唑200mg/d。(4)两性霉素B无效或不能耐受的患者:氟康唑400~800mg/d,疗程10~12周。(5)抗真菌药物的联合治疗:联合用药可延缓耐药性产生、扩大抗菌谱、减少单药剂量及毒性反应,常用的联合方案为两性霉素B联合氟胞嘧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治疗新型隐球菌感染可选用(  )。
      A

      B

      C

      D

      E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下列哪项不是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药物()
      A

      两性霉素B

      B

      吡喹酮

      C

      5-氟胞嘧啶

      D

      咪康唑

      E

      氟康唑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脑囊虫病如何进行病因学治疗?需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 (1)脑囊虫病的病因治疗主要是治疗猪绦虫和囊尾蚴,常用的药物是吡喹酮或阿苯哒唑。其用法是:①吡喹酮:成人总剂量是300mg/kg,脑囊虫患者应从小剂量开始,每日剂量为200mg分2次口服,根据用药反应逐渐加量,每日剂量不超过1g,达到总剂量即为1个疗程;囊虫数量少,病情轻者,加量可较快,病情重者,加量应缓慢;2~3个月后进行第2个疗程,共治疗3~4个疗程;②阿苯哒唑:成人总剂量是300mg,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达到总剂量即为1个疗程,1个月后进行第2疗程共治疗2~3个疗程。
      (2)治疗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是:在治疗的过程中,死亡的囊尾蚴可以引起严重的急性炎症反应和脑水肿,可导致颅内压急剧升高,并可引起脑疝,用药中应严密观察,并给予皮质类固醇或脱水治疗。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