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Tc(V)-DMSA显像在肿瘤诊断中有何临床意义?”相关问题
  • 第1题:

    心肌灌注显像在心肌病的诊断或鉴别诊断中有何作用?


    正确答案: 扩张型心肌病的心肌影像表现为散在性分布稀疏,呈"花斑"样改变,同时有心腔扩大,心肌壁厚度普遍变薄。肥厚型心肌病的心肌壁普遍性增厚,心腔变小,非对称性间壁肥厚者,心肌显像可见室间壁与左室后壁的厚度比值大于1:3。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缺血性心肌病,则心肌显像的变化与冠脉血管分布的节段一致。

  • 第2题:

    肿瘤阳性显像剂Tc-(V)-DMSA的制备环境条件是()。

    • A、弱酸性环境
    • B、强酸性环境
    • C、中性环境
    • D、碱性环境
    • E、以上均是

    正确答案:D

  • 第3题:

    为分析Tc-(V)-DMSA标记反应液的放射化学纯度,以硅胶G板作薄层层析,V(正丁醇:冰醋酸:水)=V(3:2:3)(V/V)为展开剂,Tc-(V)-DMSA的Rf值是()。

    • A、0
    • B、0.3±0.1
    • C、0.6±0.1
    • D、0.8
    • E、1.0

    正确答案:C

  • 第4题:

    两种显像剂同时既属于肿瘤显像剂,又属于炎症显像剂的是()。

    • A、Tc-(V)-DMSA,I-MIBG
    • B、Ga,F-FDG
    • C、F-FDG,Tl
    • D、Ga,Tc-HMPAO
    • E、Tc-MIBI,Ga

    正确答案:B

  • 第5题:

    问答题
    PET在癫痫诊断中有何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 PET能够准确定位诊断原发性癫痫,表现为发作间期局部FDG摄取的异常减低,发作期局部FDG摄取异常增高。FDG摄取的异常减低,发作期局部FDG摄取异常增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6题:

    问答题
    枸橼酸显像在肿瘤诊断中有何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 临床意义:①主要用于观察恶性淋巴瘤放疗区域的疗效,寻找复发及转移灶。治疗前后对比,由阳性转阴性者,不论肿块是否完全退缩,都表明瘤细胞活性减退,预后良好;转阴者病灶再次浓聚放射性,可判定复发。②用于区别原发灶和转移灶。如肺内肿块明显摄取放射性,可提示为肺癌;如有纵隔和肺门淋巴结摄取放射性,则提示为转移灶。③用于诊断肝癌。肝胶体显像病变区呈放射性缺损者,如Ga填充或较正常肝组织高则为肝细胞性肝癌可能。④用Ga-枸橼酸显像诊断食管癌,鳞癌阳性率高于腺癌,并可敏感地发现食管癌转移灶的存在。⑤对原发和转移性黑色素瘤检测,灵敏度、特异性较高,有助于原发灶切除术后的随访监测。⑥精原细胞瘤的转移灶有较高检出率。Ga填充或较正常肝组织高则为肝细胞性肝癌可能。④用Ga-枸橼酸显像诊断食管癌,鳞癌阳性率高于腺癌,并可敏感地发现食管癌转移灶的存在。⑤对原发和转移性黑色素瘤检测,灵敏度、特异性较高,有助于原发灶切除术后的随访监测。⑥精原细胞瘤的转移灶有较高检出率。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肺通气显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中有何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 肺吸入显像可以估价肺的局部通气功能,对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的诊断及预后的估价都有意义。COPD患者,由于炎症和粘液所致,使其气道粘膜表面不光滑,气体通过不畅,形成涡流。吸入图像上表现为中央气道内放射性沉积增多,形成不规则分布的“热点”,而末梢肺实质内放射性分布减少,且不均匀,表现为散在的弥漫性减低区或缺损区。灌注图像显示放射性分布呈非节段性,斑片状减低区或缺损区,病变部位与吸入图像基本匹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核素显像在脑脊液漏诊断中有何价值?

    正确答案: 脑脊液漏多由外伤和手术损伤所致。脑脊液漏常见于筛窦、蝶窦、颞骨岩部、额窦等部位,可为多发性和间歇性。脑池显像可诊断来自基底池的脑脊液漏,脑室显像可诊断来自脑室系统的脑脊液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脑灌注显像在早老性痴呆诊断中有何应用价值?

    正确答案: 早老性痴呆表现为双侧顶叶或颞叶局部血流灌注减低,多为对称性,以此可与多发脑梗死性痴呆鉴别。后者的特点为散在于大脑皮质有多发局灶性灌注减低区,呈不对称性分布。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肾动态显像在肾功能损伤诊断中有何价值?

    正确答案: 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实质病变或血流障碍,如肾炎、肾盂肾炎、肾结核、肾硬化症、单侧肾缺如等,根据肾功能受损的程度,肾动态显像可见一侧或双侧肾脏显影模糊、显影延迟、肾影消退缓慢、肾不显影等变化,尤其有利于对单侧肾功能做出评价。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PET在脑肿瘤诊断中有何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 PET在脑肿瘤诊断中的临床意义:①脑肿瘤的良恶性鉴别,测定肿瘤F -FDG代谢,能较好地鉴别其恶性程度,Ⅰ~Ⅱ级脑胶质瘤F -FDG的摄取率为(3.8±1.6)mg/(100g·min),低于正常灰质F -FDG摄取率,Ⅲ级脑胶质瘤为(5.7±2.7)mg/(100g·min),与正常灰质相似或略高,Ⅳ级脑胶质瘤为(7.3土3.6)mg/(100g·min),明显高于正常脑灰质的F -FDG摄取率。②预后判断,肿瘤局部F -FDG摄取量与生存率呈负相关。③疗效评价,肿瘤治疗前后局部F -FDG的摄取变化,可用于疗效的及时判断。④复发或残存病灶定位,PET显像可及时发现有异常F -FDG摄取的残存病灶,有利于早期定位复发肿瘤。F -FDG代谢,能较好地鉴别其恶性程度,Ⅰ~Ⅱ级脑胶质瘤F -FDG的摄取率为(3.8±1.6)mg/(100g·min),低于正常灰质F -FDG摄取率,Ⅲ级脑胶质瘤为(5.7±2.7)mg/(100g·min),与正常灰质相似或略高,Ⅳ级脑胶质瘤为(7.3土3.6)mg/(100g·min),明显高于正常脑灰质的F -FDG摄取率。②预后判断,肿瘤局部F -FDG摄取量与生存率呈负相关。③疗效评价,肿瘤治疗前后局部F -FDG的摄取变化,可用于疗效的及时判断。④复发或残存病灶定位,PET显像可及时发现有异常F -FDG摄取的残存病灶,有利于早期定位复发肿瘤。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肾动态显像在肾内占位性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中有何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 ①肾癌,血流灌注显像局部放射性分布增强,功能相呈现放射性缺损。②囊肿,血流灌注显像单个或多发放射性缺损区,肾动态显像仍为单个或多个放射性缺损区。③血管瘤,血流灌注显像局部放射性明显增强,功能相局部呈现放射性稀疏缺损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超声显像在胸部疾病的诊断中有何价值?


    正确答案: 近年来,超声诊断在临床上的应用已相当普遍,可用于心脏、腹部、胸部等各方面。在胸部疾病的诊断中,超声多应用于以下几方面。
    1、胸膜腔积液:超声能显示胸膜腔积液和判断积液的多少,尤其对于合并胸膜肺厚的包裹性积液更有价值,可弥补X线检查在这方面的不足。
    此外,超声显示胸水中的病变、肺内病变、邻近组织和其他脏器的病变,可为判断引起胸膜腔积液的疾病的良恶性提供有价值的资料。
    2、胸膜肥厚和胸膜肿瘤:超声可显示胸膜增厚的程度、部位及胸膜肿块。
    3、肺内病变:超声能显示较大的和比较表浅的肺内良恶性肿瘤以及其他占位病变。由于超声对软组织结构的识别能力较强,因此非常适于鉴别含液性和实质性病变,有助于癌瘤、囊肿和炎症的鉴别。
    4、纵隔病变:有助于纵隔囊性和实性占位病变的鉴别。
    5、介入超声的应用:超声定位穿刺的成功率高达95~100%。超声导向经皮胸部占位病变的针吸细胞学检查和组织活检对于占位病变的定性诊断有较大价值。

  • 第14题:

    Tc-(V)-DMSA肿瘤显像用于检测甲状腺髓样癌治疗后病灶时探测的阳性率会下降,此时宜补充的检查项目是()。

    • A、放射免疫显像
    • B、Tc-DMSA显像
    • C、F-FDG正电子显像
    • D、Ga显像
    • E、Tc-MDP显像

    正确答案:C

  • 第15题:

    属于肿瘤非特异性阳性显像方法是()。

    • A、结肠癌Tc-抗CEAMcAb显像
    • B、嗜铬细胞瘤I-MIBG显像
    • C、甲状腺髓样癌Tc-(V)-DMSA显像
    • D、小细胞肺癌Tc-octreotide显像
    • E、结肠癌VIP受体显像

    正确答案:C

  • 第16题:

    枸橼酸显像在肿瘤诊断中有何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 临床意义:①主要用于观察恶性淋巴瘤放疗区域的疗效,寻找复发及转移灶。治疗前后对比,由阳性转阴性者,不论肿块是否完全退缩,都表明瘤细胞活性减退,预后良好;转阴者病灶再次浓聚放射性,可判定复发。②用于区别原发灶和转移灶。如肺内肿块明显摄取放射性,可提示为肺癌;如有纵隔和肺门淋巴结摄取放射性,则提示为转移灶。③用于诊断肝癌。肝胶体显像病变区呈放射性缺损者,如Ga填充或较正常肝组织高则为肝细胞性肝癌可能。④用Ga-枸橼酸显像诊断食管癌,鳞癌阳性率高于腺癌,并可敏感地发现食管癌转移灶的存在。⑤对原发和转移性黑色素瘤检测,灵敏度、特异性较高,有助于原发灶切除术后的随访监测。⑥精原细胞瘤的转移灶有较高检出率。Ga填充或较正常肝组织高则为肝细胞性肝癌可能。④用Ga-枸橼酸显像诊断食管癌,鳞癌阳性率高于腺癌,并可敏感地发现食管癌转移灶的存在。⑤对原发和转移性黑色素瘤检测,灵敏度、特异性较高,有助于原发灶切除术后的随访监测。⑥精原细胞瘤的转移灶有较高检出率。

  • 第17题:

    问答题
    Tc(V)-DMSA显像在肿瘤诊断中有何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 临床意义:①用于甲状腺髓样癌的诊断。甲状腺肿块或伴颈淋巴结肿大者,治疗前如见高度局灶性摄取,可诊断为本病。术后见局部或邻近部位、上纵隔仍有局灶性放射性,可诊断为残留、复发或转移,但如见于骨骼手术断端部位,应首先考虑为创伤所致。②用于软组织肿瘤的诊断。原发性软组织肉瘤灵敏度大于90%,特异性、准确性均可达78%,其中滑膜肉瘤、血管肉瘤、成骨肉瘤等原发及转移灶阳性率几乎100%。四肢或躯干软组织肿块高度摄取放射性者一般考虑恶性,已明确的其他恶性肿瘤病人,如见邻近或远处软组织内有异常浓聚,可考虑为软组织内转移或浸润。Tc(V)-DMSA显像不仅对甲状腺髓样癌、软组织肿瘤有诊断价值,对肺、骨骼及头颈部肿瘤也具有辅助定性与定位意义。Tc(V)-DMSA显像不仅对甲状腺髓样癌、软组织肿瘤有诊断价值,对肺、骨骼及头颈部肿瘤也具有辅助定性与定位意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单选题
    肿瘤阳性显像剂Tc-(V)-DMSA的制备环境条件是()。
    A

    弱酸性环境

    B

    强酸性环境

    C

    中性环境

    D

    碱性环境

    E

    以上均是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单选题
    为分析Tc-(V)-DMSA标记反应液的放射化学纯度,以硅胶G板作薄层层析,V(正丁醇:冰醋酸:水)=V(3:2:3)(V/V)为展开剂,Tc-(V)-DMSA的Rf值是()。
    A

    0

    B

    0.3±0.1

    C

    0.6±0.1

    D

    0.8

    E

    1.0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心肌灌注显像在心肌病的诊断或鉴别诊断中有何作用?

    正确答案: 扩张型心肌病的心肌影像表现为散在性分布稀疏,呈"花斑"样改变,同时有心腔扩大,心肌壁厚度普遍变薄。肥厚型心肌病的心肌壁普遍性增厚,心腔变小,非对称性间壁肥厚者,心肌显像可见室间壁与左室后壁的厚度比值大于1:3。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缺血性心肌病,则心肌显像的变化与冠脉血管分布的节段一致。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核素显像在诊断心血管系统疾病中有何价值?

    正确答案: 核素显像在诊断心血管系统疾病中的意义为:①了解心脏及大血管的位置、形态、大小、走向及血流;动力学功能状态;②了解心肌局部血供和心肌细胞功能情况,显示心肌的代谢活动,早期发现心肌梗死病灶;③可测左心室射血分数及显示室壁局部运动异常;④显示心脏神经受体分布状态;
    核素显像诊断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方法有:①心肌灌注显像检查;②心血池显像检查;③心肌梗死灶显像;④首次通过法核素心血管造影;⑤大动脉造影检查;⑥静脉造影;⑦心肌葡萄糖代谢检查;⑧心肌神经受体显像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淋巴显像在恶性肿瘤淋巴转移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正确答案: 恶性肿瘤远处转移的主要方式是癌细胞向瘤外转移,淋巴系统在很多肿瘤的转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主要征象是受累淋巴结肿大模糊、缺损,边缘不清,淋巴引流欠通畅等。腋淋巴结显像对乳腺疾病的良、恶性鉴别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乳腺恶性肿瘤患者绝大多数腋淋巴显像呈现放射性摄取减少,而大多数的良性乳腺疾病患者腋淋巴摄取增多或与对侧相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核素显像在肺功能检查中有何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 1、肺栓塞
    2、肺部疾病手术决策及术后评估的应用
    3、先天性心脏病的辅助诊断
    4、全身疾病累及肺动脉的诊断
    5、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辅助诊断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