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某,男,72岁,8月18日入院。 主诉:突然口眼歪斜,左半身不遂1天。 病史:自述1989年开始发现血压升高,平素常感眩晕头痛,耳鸣面赤,腰腿酸软,突然发生口眼歪斜,口角流涎,语言謇涩,左半身不遂,舌体歪斜颤动。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弦细数。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用量、煎服法(1分)。

题目

黄某,男,72岁,8月18日入院。 主诉:突然口眼歪斜,左半身不遂1天。 病史:自述1989年开始发现血压升高,平素常感眩晕头痛,耳鸣面赤,腰腿酸软,突然发生口眼歪斜,口角流涎,语言謇涩,左半身不遂,舌体歪斜颤动。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弦细数。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用量、煎服法(1分)。


相似考题
更多“黄某,男,72岁,8月18日入院。 主诉:突然口眼歪斜,左半身不遂1天。 病史:自述1989年开始发现血压升高,平素常感眩晕头痛,耳鸣面赤,腰腿酸软,突然发生口眼歪斜,口角流涎,语言謇涩,左半身不遂,舌体歪斜颤动。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弦细数。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用量、煎服法(1分)。”相关问题
  • 第1题:

    患者,女,60岁,平素头晕头痛,耳鸣目眩,少寐多梦,突然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舌强语謇,舌质红苔腻,脉弦细数滑,选方为

    A.苏合香丸

    B.镇肝熄风汤

    C.安宫牛黄丸

    D.补阳还五汤

    E.解语丹


    正确答案:B

  • 第2题:

    陈某,男,41岁。突然发生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口角流涎,舌强语謇,肌肤不仁,手足麻木,半身不遂,舌苔薄白,脉浮数。应首选的方剂是

    A.羚角钩藤汤
    B.天麻钩藤饮
    C.真方白丸子
    D.桃仁承气汤
    E.镇肝熄风汤

    答案:C
    解析:

  • 第3题:

    患者平素头晕耳鸣,腰酸,突然发生口眼歪斜,言语不利,手指瞤动,甚或半身不遂,舌质红,苔腻,脉弦细数。治当选用

    A.羚角钩藤汤
    B.半夏白术天麻汤
    C.镇肝熄风汤
    D.天麻钩藤饮

    答案:C
    解析:
    上述症状属于中风之中经络之阴虚风动证。其病机为肝肾阴虚,风阳内动,风痰瘀阻经络。治宜滋阴潜阳,熄风通络。其代表方为镇肝熄风汤。

  • 第4题:

    患者,女,51岁,平素头晕头痛、耳鸣目眩,少寐多梦,突然发生口眼歪斜,舌强语涩,半身不遂,舌质红,脉弦细数。治宜选用

    A.大秦艽汤
    B.镇肝熄风汤
    C.安宫牛黄丸
    D.至宝丸
    E.涤痰汤

    答案:B
    解析:

  • 第5题:

    雷某,女,36岁,11月5日初诊。 主诉:头痛1天。 病史:发病前因不慎着凉,突然出现头痛,痛剧拘紧,痛连项背,遇寒尤剧,伴恶风畏寒,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紧。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用量、煎服法(1分)。


    正确答案: 诊断:头痛(风寒头痛)
    分析:风寒之邪客于太阳经脉,清阳之气被遏,清窍不利,故头痛,其痛连及项背,遇风尤剧。因感受外邪所致,以邪实为主,故头痛起病突然。寒主收引,故痛剧拘紧。风寒客于已表,卫阳被遏,故恶风畏寒。寒邪未化热,故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紧为风寒外束之征。
    治法:疏风散寒。
    方药:川芎茶调散:川芎10g羌活10g白芷10g细辛3g薄荷5g(后下)荆芥10g防风10g甘草6g日一剂水煎服

  • 第6题:

    赵X,男,63岁。头晕目眩已近十年,曾在医大确诊为高血压病,服降压药对症治疗,近半个月来,间有手指发麻,眩晕日甚,今日上午因情绪激动,突然跌仆倒地,不省人事,口噤不开,喉中痰鸣,左侧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呼吸气粗,面色红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而数。要来写出:①主诉;②八纲结论;③证名诊断;④辨证分析。


    正确答案: 分析结果:①主诉:眩晕十年,神昏伴口眼歪斜半日。
    ②八纲结论:里证,虚实错杂证,热证。
    ③证名:肝阳化风证。
    ④辨证分析:本患者素体肝阳偏亢,因情绪激动引发肝风而致病。肝阳亢逆化风,风阳上扰,故头目眩晕;肝肾阴亏,筋脉失养,故手指发麻;情绪激动使风阳暴升。气血逆乱,肝风挟痰蒙蔽清窍,则突然跌仆倒地,不省人事,口噤不开,喉中痰鸣;风痰窜扰经络,经气不利,则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痰热内扰,则见呼吸气粗,面色红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而数。

  • 第7题:

    患者,女,51岁,平素头晕头痛、耳鸣目眩,少寐多梦,突然发生口眼歪斜,舌强语涩,半身不遂,舌质红,脉弦细数。治宜选用()

    • A、大秦艽汤
    • B、镇肝熄风汤
    • C、安宫牛黄丸
    • D、至宝丸
    • E、涤痰汤

    正确答案:B

  • 第8题:

    卜某,男,36岁,建筑工人。 病史:平时嗜酒,因工作的原因汗出多而少饮水。半天前突然左侧少腹拘急,左腰腹绞痛难忍,小便艰涩,尿中带血,排尿时突然中断,舌红,苔黄,脉弦数。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用量、煎服法(1分)。


    正确答案: 诊断:淋证(石淋)
    分析:嗜酒太过,酿成湿热,下注膀胱,尿液受其煎熬,尿中杂质结为砂石,不能随尿排出,阻滞气机,则突发患侧少腹拘急,腰腹绞痛难忍;水道不利,则小便艰涩;砂石阻塞尿路,则排尿突然中断;结石伤络,则尿中带血;舌红,苔黄,脉弦数为湿热内盛之候。
    治法:清热利湿,通淋排石。
    方药:石苇散加减:石苇12g冬葵子12g瞿麦10g车前子包煎12g金钱草15g海金沙包煎15g内金10g白芍30g甘草5g水煎服每日一剂

  • 第9题:

    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舌强语謇,眩晕头痛,面红目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舌红绛,苔薄黄,脉弦。此证护治原则为()。

    • A、滋养肝肾,潜阳熄风
    • B、平肝泻火,熄风通络
    • C、益气活血,扶正祛邪
    • D、活血化瘀,祛痰通络
    • E、祛风化痰通络

    正确答案:B

  • 第10题:

    赵某,女,59岁。2010年6月12日就诊。主诉:突发口眼歪斜30分钟。今晨起无明显诱因突然发生口眼歪斜,语言謇涩,吐字不清。平素有头晕头痛,查:血压160/90mmHg,口角流涎,手足微微抽动,患者以手按左侧面颊及头部,似有痛感,面色潮红。舌质红,苔黄燥,脉弦滑而促。该病中医诊断是()

    • A、痉证
    • B、痹证
    • C、痫证
    • D、中风
    • E、厥证

    正确答案:D

  • 第11题:

    单选题
    患者,男,65岁,有高血压病史,头痛眩晕反复发作2年,伴耳鸣,胁痛,两目干涩,五心烦热,口燥咽干,舌红少津,脉弦细数。根据脏腑辨证,该患者今与人争吵时,突然昏仆,舌謇语言不利,伴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说明病证已发展为(  )
    A

    热极生风

    B

    肝阳化风

    C

    血虚生风

    D

    阴虚生风

    E

    血燥生风


    正确答案: C
    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患者,女,51岁,平素头晕头痛、耳鸣目眩,少寐多梦,突然发生口眼歪斜,舌强语涩,半身不遂,舌质红,脉弦细数。治宜选用()。
    A

    大秦艽汤

    B

    镇肝熄风汤

    C

    安宫牛黄丸

    D

    至宝丸

    E

    涤痰汤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王某,男,62岁。平素头晕耳鸣,腰酸。今日突然发生口眼歪斜,言语不利,半身不遂,舌质红,苔腻,脉弦细数。其诊断是( )

    A、眩晕痰湿中阻证

    B、中风中脏腑脱证

    C、中风中经络风痰入络证

    D、眩晕肾精不足证

    E、中风中经络阴虚风动证


    参考答案:E

  • 第14题:

    共用题干
    患者,男,65岁,有高血压病史,头痛眩晕反复发作2年,伴耳鸣,胁痛,两目干涩,五心烦热,口燥咽干,舌红少津,脉弦细数。根据脏腑辨证,回答以下问题。

    该患者今与人争吵时,突然昏仆,舌謇语言不利,伴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说明病证已发展为
    A:热极生风
    B:肝阳化风
    C:血虚生风
    D:阴虚生风
    E:血燥生风

    答案:B
    解析:

  • 第15题:

    王某,男,62岁。平素头晕耳鸣,腰酸。今日突然发生口眼歪斜,言语不利,半身不遂,舌质红,苔腻,脉弦细数。其诊断是( )

    A.眩晕痰湿中阻证
    B.中风中脏腑脱证
    C.中风中经络风痰入络证
    D.眩晕肾精不足证
    E.中风中经络阴虚风动证

    答案:E
    解析:

  • 第16题:

    刘XX,男,57岁,有高血压病十年,经常眩晕,头痛。昨日晚餐时左手突然麻木,无力握持,舌体运动不灵。次日清晨,左侧上下肢体不能自主活动,语言謇涩不清,眩晕,头痛,但神志清醒,舌质红,苔白腻,脉弦细有力。要求写出:①证名诊断;②辨证分析。


    正确答案: 分析结果:①证名:肝阳化风证
    ②辨证分析:本证因肝阳化风挟痰阻滞经气运行所致。肝阳亢逆,风阳上扰,气血壅滞经脉,则眩晕,头痛;肢体麻木、无力,风痰窜扰经脉,气血运行不利,脉络弛缓不用,故见半身不遂,语言謇涩;舌红,苔白腻,脉弦细有力,为肝肾阴亏、阳亢挟痰之征。

  • 第17题:

    伍某,男,36岁,推销员。 病史:因工作原因经常在外陪客进餐。4天前发现目白睛发黄,迅速至全身发黄,黄色较重,色泽鲜明,口渴,恶心欲吐,纳呆,小便赤黄、短少,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用量、煎服法(1分)


    正确答案: 诊断:黄疸(阳黄—热重于湿)
    分析:时邪疫毒自口而入,蕴结中焦,脾胃运化失常,湿热交蒸于肝胆,肝失疏泄,胆液不循常道外溢,则身目发黄;热为阳邪,热邪偏重,则黄色较重,色泽鲜明,壮热;热邪伤津,故口渴,小便赤黄、短少;湿热阻滞,腑气不通,则纳呆,大便秘结;浊气上逆,则恶心欲吐;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为湿热壅盛之象。
    治法:清热利湿,佐以通腑。
    方药:茵陈嵩汤加:茵陈18g栀子10g大黄6g虎杖10g连翘10g田基黄20g茯苓15g车前子包煎15g甘草5g水煎服每日一剂

  • 第18题:

    周某,男,67岁,1月8日急诊入院。 主诉:(代诉)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口眼歪斜2小时。病史:患者素有高血压病病史10年,上午9时在活动中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出现右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牙关紧闭,面红气粗,两手握固,鼻鼾痰鸣,肢体强痉拘急,身热汗出,躁扰不宁,体温38.5℃,血压180/110mmHg,舌质红绛,舌苔黄腻,脉弦滑数。 试述其中医诊断,症候,治法,方药。


    正确答案: 诊断:中风
    证型:痰火淤闭证
    治法:熄风清热,豁痰开窍。
    主方:安宫牛黄丸1丸,温开水溶化后鼻饲。或者羚羊角汤加减。
    药物:羚羊角粉1g(冲服)生石决明20g夏枯草10g菊花10g龟板15g生地15g白芍12g天竺黄10g胆南星10g栝蒌10g。

  • 第19题:

    张某,男,54岁,9月16日初诊。 主诉:头痛反复发作4年。 病史:患高血压病6年,近4年来经常反复头痛头胀,伴眩晕,心烦易怒,胁痛不适,失眠多梦,口苦,舌质红,苔薄黄,脉沉弦有力。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用量、煎服法(1分)。


    正确答案: 诊断:头痛(肝阳上亢)。
    分析:肝肾阴虚,水不涵木,肝阳上亢,循经上扰清空,故头痛头胀,伴眩晕。胁为肝之分野,肝郁胁络失和则胁痛。肝阳上扰心神,故心烦易怒,失眠多梦。脉沉弦有力为肝阳上亢之征,肝与胆相表里,肝郁化火,肝火上炎,胆气上逆则口苦。火盛则舌红苔薄黄。
    治法:平肝潜阳。
    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12g钩藤15g牛膝15g杜仲15g桑寄生12g夜交藤12g茯神10g益母草15g山栀子10g黄芩10g每日1剂,水煎服。

  • 第20题:

    病例分析:雷某,女,36岁,11月5日初诊。主诉:头痛1天。病史:发病前因不慎着凉,突然出现头痛,痛剧拘紧,痛连项背,遇寒尤剧,伴恶风畏寒,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紧。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用量、煎服法(1分)。


    正确答案: 诊断:头痛(风寒头痛)
    分析:风寒之邪客于太阳经脉,清阳之气被遏,清窍不利,故头痛,其痛连及项背,遇风尤剧。因感受外邪所致,以邪实为主,故头痛起病突然。寒主收引,故痛剧拘紧。风寒客于已表,卫阳被遏,故恶风畏寒。寒邪未化热,故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紧为风寒外束之征。
    治法:疏风散寒。
    方药:川芎茶调散:川芎10g 羌活10g 白芷10g 细辛3g 薄荷5g(后下) 荆芥10g 防风10g 甘草6g 日一剂 水煎服

  • 第21题:

    张某,男,66岁,1月8日急诊入院。主诉:(代诉)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口眼歪斜2小时。病史:患者素有高血压病病史10年,上午9时在活动中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出现右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牙关紧闭,面红气粗,两手握固,鼻鼾痰鸣,肢体强痉拘急,身热汗出,躁扰不宁,体温38.5℃,血压180/110mmHg,舌质红绛,舌苔黄腻,脉弦滑数。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用量、煎服法(1分)。


    正确答案: 诊断:中风-痰火淤闭证
    分析:肝阳暴张,阳亢风动,气血上逆,痰火壅盛,清窍闭塞,神明不用,故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痰火内闭,故牙关紧闭,面红气粗,两手握固。风阳痰火痹阻经脉,气血运行不畅,故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肝风窜犯络道,则肢体拘急。身热汗出,舌质红绛、苔黄腻、脉弦滑数为肝阳痰火内盛之征。
    治法:熄风清热,豁痰开窍。
    方药:(1)安宫牛黄丸1丸,温开水溶化后鼻饲。
    (2)羚羊角汤加减:羚羊角粉1g(冲服)生石决明20g夏枯草10g菊花10g龟板15g生地15g白芍12g天竺黄10g胆南星10g栝蒌10g每日1剂,水煎分次鼻饲。

  • 第22题:

    患者,男,56岁,工人。病史:多饮,多食,多尿半年。近10年来常感头晕头痛,经检查诊断为“高血压”,服用西药“尼群地平”控制血压。半年前出现口渴多饮,纳食增加,小便量多等症。现见尿频量多,混浊如脂膏,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口干唇燥,皮肤干燥,舌红少苔,脉细数。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用量、煎服法(1分)。


    正确答案:诊断:消渴(下消--肾阴亏虚)
    分析:患者年高久病,肾阴亏虚,虚火内生,上燔于肺,则口渴多饮,口干唇燥,皮肤干燥;虚火上扰清窍则头晕耳鸣;中灼脾胃则纳食增加;肾失濡养,开阖固摄失权,水谷精微随小便排出体外,故尿频量多,混浊如脂膏;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为肾阴虚内热之象。
    治法:滋阴补肾,润燥止渴。
    方药:六味地黄丸加减:生地15g山药10g茯苓15g丹皮10g泽泻15g山茱萸10g益智仁15g桑螵蛸10g水煎服,每日一剂。

  • 第23题:

    问答题
    周某,男,67岁,1月8日急诊入院。 主诉:(代诉)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口眼歪斜2小时。病史:患者素有高血压病病史10年,上午9时在活动中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出现右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牙关紧闭,面红气粗,两手握固,鼻鼾痰鸣,肢体强痉拘急,身热汗出,躁扰不宁,体温38.5℃,血压180/110mmHg,舌质红绛,舌苔黄腻,脉弦滑数。 试述其中医诊断,症候,治法,方药。

    正确答案: 诊断:中风
    证型:痰火淤闭证
    治法:熄风清热,豁痰开窍。
    主方:安宫牛黄丸1丸,温开水溶化后鼻饲。或者羚羊角汤加减。
    药物:羚羊角粉1g(冲服)生石决明20g夏枯草10g菊花10g龟板15g生地15g白芍12g天竺黄10g胆南星10g栝蒌10g。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