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请简述粪便常规检查的方法”相关问题
  • 第1题:

    患者进食海鲜后,次日出现剧烈水样腹泻,无腹痛及里急后重。为确诊应做的检查是

    A.血常规

    B.粪便常规

    C.粪便常规及悬滴检查

    D.粪便常规及血常规

    E.尿常规及粪便常规


    正确答案:C
    根据题干患者为进食海鲜后次日剧烈水样腹泻,首先考虑食物中毒因素。应做粪便常规及悬滴检查。悬滴检查(动力试验):如动力试验阳性、制动试验(O1群及O139群)阳性即可初步诊断霍乱,然后还应做细菌培养进行血清分型、形态学检查和生化性状检查等。非O1群霍乱弧菌的动力试验也可阳性,但制动试验阴性。细菌性痢疾:粪便量少。外观多为黏液脓血便,常无粪质。镜检可见满视野散在的红细胞以及大量成堆的白细胞(15/HP)和少量巨噬细胞。

  • 第2题:

    粪便常规检查


    答案:
    解析:
    正常人的粪便主要南已消化和一些朱消化的食物残渣、胃肠道分泌物、大量的细菌、无机盐和水等组成。粪便检查的主要日的是:①了解消化道有无炎症、出血、寄生虫感染、恶性肿瘤等;②根据粪便的形状、组成,间接判断胃肠、肝胆系统的功能状况;③检查粪便中菌群分布以及有无致病菌以协助诊断肠道传染病。
    1.颜色为黄褐色成形便。
    2.镜检
    (1)白细胞:正常粪便无或偶见白细胞。
    (2)红细胞:正常粪便无红细胞。
    (3)细菌:主要为大肠杆菌和肠球菌。
    (四)便潜血试验(OBT):潜血是指消化道少量出血时,肉眼无法观察到红色,且因为血液被消化液分解在显微镜下不能发现红细胞。目前OBT广泛使用单克隆抗体技术,不受动物血红蛋白的影响。单克隆抗体技术测定OBT对判断下消化道出血更灵敏有效,而对上消化道出血则约有40%的患者出现假阴性。对于明显黑便或"柏油便"的标本,需改用化学法测定或将标本稀释后测定。
    【正常参考值】OBT阴性。
    【临床意义】潜血阳性见于:①消化道溃疡,多呈间歇性;②消化道肿瘤,呈持续性或间歇性;③其他,任何导致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或疾病,如药物、肠结核、Crohn病等。

  • 第3题:

    简述艾滋病的常规检查方法。


    正确答案: (1)体格检查:体温、体重,浅表淋巴结及肝脾触诊等,到艾滋病期体格检查涉及全身各器官与系统。
    (2)常见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免疫学检查(以细胞免疫系统为主)、特异性抗体检查、病毒学检查、各种病原体的检测或培养及其药敏试验等。

  • 第4题:

    简述口腔常规检查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口腔常规的检查方法有:问诊、视诊、探诊、叩诊、触诊、嗅诊和咬诊。

  • 第5题:

    请简述脑脊液常规检查的参考值以及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 正常成人脑脊液量为90~150ml。
    1.一般性状检查
    (1)颜色:正常脑脊液为无色透明液体。①红色:常因出血引起,主要见于穿刺损伤、蛛网膜下腔或脑室出血;②黄色:常因脑脊液中含有变性血红蛋白、胆红素或蛋白量异常增高引起,见于蛛网膜下腔出血、椎管阻塞(如髓外肿瘤)、多神经炎和脑膜炎等;③乳白色:多因白细胞增多所致,见于各种化脓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④微绿色:见于铜绿假单胞菌、肺炎链球菌、甲型链球菌引起的脑膜炎等;⑤褐色或黑色:见于脑膜黑色素瘤等。
    (2)透明度:正常脑脊液清晰透明。病毒性脑膜炎、流行性乙型脑膜炎、中枢神经系统梅毒等由于脑脊液中细胞数仅轻度增加,脑脊液仍清晰透明或微浊;结核性脑膜炎时细胞数中度增加,呈毛玻璃样混浊;化脓性脑膜炎时,脑脊液中细胞数极度增加,呈乳白色混浊。
    (3)凝固物:正常脑脊液不含有纤维蛋白原,放置24小时后不会形成薄膜及凝块。当有炎症渗出时,因纤维蛋白原及细胞数增加,可使脑脊液形成薄膜及凝块。急性化脓性脑膜炎时,脑脊液静置1~2小时即可出现凝块或沉淀物;结核性脑膜炎的脑脊液静置12~24小时后,可见液面有纤细的薄膜形成;蛛网膜下腔阻塞时,由于阻塞远端脑脊液蛋白质含量常高达15g/L,使脑脊液呈黄色胶冻状。
    (4)压力:正常成人卧位时脑脊液压力为0.78~1.76kPa(80~180mmH2O)或40~50滴/分。脑脊液压力增高见于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等颅内各种炎症性病变;脑肿瘤、脑出血、脑积水等颅内非炎症性病变;高血压、动脉硬化等颅外因素;还有其他如咳嗽、哭泣、低渗溶液的静脉注射等。脑脊液压力减低主要见于脑脊液循环受阻;脑脊液流失过多;脑脊液分泌减少等因素。
    2.化学检查
    (1)蛋白定量及定性试验
    1)参考值:蛋白定性试验为阴性或弱阳性。蛋白定量(腰穿)儿童为0.20~0.40g/L;成人为0.15~0.45g/L。
    2)临床意义:脑脊液中蛋白质增高主要见于中枢神经系统炎症,如化脓性脑脊髓膜炎为显著增加,结核性脑膜炎为中度增加,脊髓灰质炎和病毒性脑炎、脑膜炎呈轻度增加;其他如脑肿瘤、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及梗阻、多发性神经炎、神经梅毒等均可致蛋白质含量增高。
    (2)葡萄糖定量试验
    1)参考值:2.5~4.5mmol/L。
    2)临床意义:脑脊液中葡萄糖含量降低见于:①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中糖含量可显著减少或缺如;②结核性脑膜炎;③累及脑膜的肿瘤(如脑膜白血病)、结节病、梅毒性脑膜炎、风湿性脑膜炎、症状性低血糖等都可有不同程度的糖减少。脑脊液中葡萄糖含量增高主要见于病毒性神经系统感染、脑出血、下丘脑损害、糖尿病等。
    (3)氯化物定量检查
    1)参考值:120~130mmol/L。
    2)临床意义:结核性脑膜炎时,氯化物的含量明显减低,可降至102mmol/L以下;化脓性脑膜炎时氯化物减少不如结核性脑膜炎明显,多为102~116mmol/L;此外,如大量呕吐、腹泻、水肿等情况使血中氯化物减低,则脑脊液中氯化物亦随之减少。其他中枢系统疾患(如病毒性脑炎、脑脓肿等)则多属正常。
    3.显微镜检查
    (1)参考值:细胞计数成人为(0~8)×106/L,儿童为(0~10)×106/L。
    (2)临床意义
    1)脑脊液中细胞增多是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重要指标。①化脓性脑膜炎时,脑脊液中的细胞数显著增加,达数千×106/L以上,以中性粒细胞为主。②结核性脑膜炎时,细胞数增加,但多不超过500×106/L;早期以中性粒细胞为主,以后淋巴细胞增多;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浆细胞同时存在是本病的特征。③真菌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或脑膜炎,细胞总数轻度增加,以淋巴细胞为主。
    2)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急性脑膜白血病细胞数正常或稍高,以淋巴细胞为主,同时在脑脊液中可找到肿瘤细胞。
    3)脑寄生虫病:脑脊液中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为主,可发现血吸虫、阿米巴原虫、弓形虫、旋毛虫幼虫等。
    4)脑室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红细胞明显增多,白细胞增多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4.细菌学检查一般采用直接涂片法,也可用培养或动物接种法。在病理情况下如细菌性脑膜炎,可发现葡萄球菌、脑膜炎双球菌、肺炎球菌、结核杆菌等。

  • 第6题:

    简述高血压常规检查方法。


    正确答案: (1)体格检查:仔细的体格检查有助于发现继发性高血压的线索及靶器官损害的情况。
    (2)常规实验室检查:糖尿病和慢性肾病患者以每年至少查一次尿蛋白。

  • 第7题:

    简述骨质疏松症的常规检查方法。


    正确答案: A.骨矿含量(BMC)和骨密度(BMD)。
    B.常规实验室检查:血清钙、性激素及尿液钙检测。

  • 第8题:

    对细菌性痢疾有确诊意义的检查是()

    • A、血常规
    • B、粪便常规
    • C、粪便培养
    • D、直肠镜
    • E、粪便悬滴检查

    正确答案:C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粪便潜血检查的方法及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 取联苯胺少许,溶解在2ml冰醋酸中,加3%过氧化氢溶液2-3ml混合即配成试剂,用一牙签在粪便的不同部分,取一绿豆大小的粪便,分别排列在1-2张洁净的载玻片上,于小粪块上各加试剂一滴,60秒内观察结束.无潜血的粪便不呈现色反应,呈现蓝色反应者为阳性临床意义,对于出血性胃肠疾病.如出血性胃肠炎,胃肠溃疡及寄生虫病的早期诊断有参考价值。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请简述脑脊液常规检查的参考值以及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 正常成人脑脊液量为90~150ml。
    1.一般性状检查
    (1)颜色:正常脑脊液为无色透明液体。①红色:常因出血引起,主要见于穿刺损伤、蛛网膜下腔或脑室出血;②黄色:常因脑脊液中含有变性血红蛋白、胆红素或蛋白量异常增高引起,见于蛛网膜下腔出血、椎管阻塞(如髓外肿瘤)、多神经炎和脑膜炎等;③乳白色:多因白细胞增多所致,见于各种化脓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④微绿色:见于铜绿假单胞菌、肺炎链球菌、甲型链球菌引起的脑膜炎等;⑤褐色或黑色:见于脑膜黑色素瘤等。
    (2)透明度:正常脑脊液清晰透明。病毒性脑膜炎、流行性乙型脑膜炎、中枢神经系统梅毒等由于脑脊液中细胞数仅轻度增加,脑脊液仍清晰透明或微浊;结核性脑膜炎时细胞数中度增加,呈毛玻璃样混浊;化脓性脑膜炎时,脑脊液中细胞数极度增加,呈乳白色混浊。
    (3)凝固物:正常脑脊液不含有纤维蛋白原,放置24小时后不会形成薄膜及凝块。当有炎症渗出时,因纤维蛋白原及细胞数增加,可使脑脊液形成薄膜及凝块。急性化脓性脑膜炎时,脑脊液静置1~2小时即可出现凝块或沉淀物;结核性脑膜炎的脑脊液静置12~24小时后,可见液面有纤细的薄膜形成;蛛网膜下腔阻塞时,由于阻塞远端脑脊液蛋白质含量常高达15g/L,使脑脊液呈黄色胶冻状。
    (4)压力:正常成人卧位时脑脊液压力为0.78~1.76kPa(80~180mmH2O)或40~50滴/分。脑脊液压力增高见于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等颅内各种炎症性病变;脑肿瘤、脑出血、脑积水等颅内非炎症性病变;高血压、动脉硬化等颅外因素;还有其他如咳嗽、哭泣、低渗溶液的静脉注射等。脑脊液压力减低主要见于脑脊液循环受阻;脑脊液流失过多;脑脊液分泌减少等因素。
    2.化学检查
    (1)蛋白定量及定性试验
    1)参考值:蛋白定性试验为阴性或弱阳性。蛋白定量(腰穿)儿童为0.20~0.40g/L;成人为0.15~0.45g/L。
    2)临床意义:脑脊液中蛋白质增高主要见于中枢神经系统炎症,如化脓性脑脊髓膜炎为显著增加,结核性脑膜炎为中度增加,脊髓灰质炎和病毒性脑炎、脑膜炎呈轻度增加;其他如脑肿瘤、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及梗阻、多发性神经炎、神经梅毒等均可致蛋白质含量增高。
    (2)葡萄糖定量试验
    1)参考值:2.5~4.5mmol/L。
    2)临床意义:脑脊液中葡萄糖含量降低见于:①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中糖含量可显著减少或缺如;②结核性脑膜炎;③累及脑膜的肿瘤(如脑膜白血病)、结节病、梅毒性脑膜炎、风湿性脑膜炎、症状性低血糖等都可有不同程度的糖减少。脑脊液中葡萄糖含量增高主要见于病毒性神经系统感染、脑出血、下丘脑损害、糖尿病等。
    (3)氯化物定量检查
    1)参考值:120~130mmol/L。
    2)临床意义:结核性脑膜炎时,氯化物的含量明显减低,可降至102mmol/L以下;化脓性脑膜炎时氯化物减少不如结核性脑膜炎明显,多为102~116mmol/L;此外,如大量呕吐、腹泻、水肿等情况使血中氯化物减低,则脑脊液中氯化物亦随之减少。其他中枢系统疾患(如病毒性脑炎、脑脓肿等)则多属正常。
    3.显微镜检查
    (1)参考值:细胞计数成人为(0~8)×106/L,儿童为(0~10)×106/L。
    (2)临床意义
    1)脑脊液中细胞增多是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重要指标。①化脓性脑膜炎时,脑脊液中的细胞数显著增加,达数千×106/L以上,以中性粒细胞为主。②结核性脑膜炎时,细胞数增加,但多不超过500×106/L;早期以中性粒细胞为主,以后淋巴细胞增多;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浆细胞同时存在是本病的特征。③真菌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或脑膜炎,细胞总数轻度增加,以淋巴细胞为主。
    2)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急性脑膜白血病细胞数正常或稍高,以淋巴细胞为主,同时在脑脊液中可找到肿瘤细胞。
    3)脑寄生虫病:脑脊液中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为主,可发现血吸虫、阿米巴原虫、弓形虫、旋毛虫幼虫等。
    4)脑室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红细胞明显增多,白细胞增多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4.细菌学检查一般采用直接涂片法,也可用培养或动物接种法。在病理情况下如细菌性脑膜炎,可发现葡萄球菌、脑膜炎双球菌、肺炎球菌、结核杆菌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该病的确认方法是(  )。
    A

    腹部叩诊

    B

    X线造影

    C

    腹部听诊

    D

    血常规检查

    E

    粪便常规检查


    正确答案: A
    解析:
    根据病犬表现出的临床特征,可初步判定为肠套叠。对于肠套叠,一般使用X线造影检查,方可确诊。发生肠套叠时,X线造影检查显示肠腔内套叠形成的肿块密影,套人部侧面呈杯口状的特征性影像。因此,本病的确认方法是X线造影检查。

  • 第12题:

    单选题
    患者夏秋之季,饮食不洁,出现剧烈水样腹泻,无腹痛及里急后重,为确诊,应作的检查是(  )。
    A

    血常规

    B

    粪便常规

    C

    粪便隐血试验

    D

    粪便常规及悬滴检查

    E

    粪便常规及痢疾杆菌培养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患者进食海鲜后,次日出现剧烈水样腹泻,无腹痛及里急后重。为确诊,应做的检查是

    A.血常规

    B.粪便常规

    C.粪便常规及悬滴检查

    D.粪便常规及痢疾杆菌培养

    E.粪便隐血试验


    正确答案:C
    根据题干患者进食海鲜后,剧烈水样腹泻-无腹痛,故应该先做大便常规和悬滴检查排除霍乱。

  • 第14题:

    简述粪便潜血检查的方法及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取联苯胺少许,溶解在2ml冰醋酸中,加3%过氧化氢溶液2-3ml混合即配成试剂,用一牙签在粪便的不同部分,取一绿豆大小的粪便,分别排列在1-2张洁净的载玻片上,于小粪块上各加试剂一滴,60秒内观察结束.无潜血的粪便不呈现色反应,呈现蓝色反应者为阳性临床意义,对于出血性胃肠疾病.如出血性胃肠炎,胃肠溃疡及寄生虫病的早期诊断有参考价值。

  • 第15题:

    粪便常规标本检查粪便的()、性状及()等。


    正确答案:颜色;细胞

  • 第16题:

    哪些寄生虫寄生在肠道,却常规不用粪便检查虫卵的方法诊断?为什么?


    正确答案: 链状带绦虫、肥胖带绦虫、蠕形住肠线虫和旋毛形线虫成虫寄生在肠道,却常规不用粪便检查虫卵的方法诊断。因为链状带绦虫和肥胖带绦虫成虫脱落孕节,随粪便排出体外,在粪便很少发现虫卵,主要以查孕节诊断;蠕形住肠线虫雌虫产卵于人体肛门周围,主要用透明胶纸查肛周的虫卵;旋毛形线虫成虫产出的幼虫钻肠壁,进入血循至横纹肌形成囊包,故病原学诊断主要用肌肉活检,检查囊包。

  • 第17题:

    克罗恩病与其他病鉴别时的检查方法,最重要的是:()

    • A、血清溶菌酶浓度测定
    • B、粪便脂肪含量测定
    • C、胃肠钡餐检查
    • D、粪便常规及培养
    • E、结肠镜检查

    正确答案:E

  • 第18题:

    简述哮喘的常规检查方法。


    正确答案:尚未明确诊断的情况下,可进行痰液检查、呼吸功能检查、动脉血气分析、胸部X线和特异性变应原的检测等。

  • 第19题:

    简述肺结核的常规检查方法。


    正确答案: (1)体格检查:患者的营养状况及肺实变体征;
    (2)常见实验室检查。

  • 第20题:

    请简述管渠检查的方法?


    正确答案: 地面巡视等传统检查方法;进入管渠检查;电视盒声呐检查;染色和烟雾试验;水力坡降试验。

  • 第21题:

    单选题
    对细菌性痢疾有确诊意义的检查是()
    A

    血常规

    B

    粪便常规

    C

    粪便培养

    D

    直肠镜

    E

    粪便悬滴检查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请简述尿液常规检查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尿液常规检查注意事项有以下几点:
    (1)供检尿应在清晨空腹采取的新鲜尿液为佳。因为这种尿液是在夜间形成的,受外界因素影响少;
    (2)供检尿液最好是导尿管采集的尿液。因为这种尿液没有尿道、阴道污染物污染;
    (3)采集尿液后,应立即检查,若不能及时检验,可加防腐剂,即每100毫升尿液中加入福尔马林3~4滴或麝香草酚0.1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请简述粪便常规检查的方法

    正确答案: (一)一般性状检查
    1.量健康成人大多每日排便1次,其量约为100~300g。
    2.颜色及性状正常成人的粪便为黄褐色圆柱状软便,婴儿粪便呈金黄色。
    病理情况可见:
    ①水样或粥样稀便:见于各种感染性或非感染性腹泻;
    ②米泔样便:见于霍乱患者;
    ③黏液脓样或黏液脓血便:见于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直肠癌等,阿米巴痢疾时,呈暗红色果酱样;
    ④胨状便:见于肠易激综合征;
    ⑤鲜血便:多见于肠道下段出血;
    ⑥柏油样便: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
    ⑦灰白色便:见于阻塞性黄疸;
    ⑧细条状便:多见于直肠癌;
    ⑨绿色粪便:提示消化不良。
    3.气味慢性肠炎、胰腺疾病,尤以直肠癌溃烂继发感染时有恶臭,阿米巴痢疾时有特殊的腥臭。
    4.寄生虫体蛔虫、蛲虫、绦虫节片等较大虫体肉眼即可分辨,钩虫体则须将粪便冲洗过滤后方易找到。
    (二)化学检查
    1.隐血试验正常人粪便隐血试验为阴性。
    其阳性见于:
    ①消化性溃疡的活动期、胃癌、钩虫病以及消化道炎症、出血性疾病等;消化性溃疡呈间断阳性,消化道癌症呈持续性阳性;
    ②服用铁剂、食用动物血或肝类、瘦肉以及大量绿叶蔬菜时,可出现假阳性。
    2.胆色素试验正常人粪便中无胆色素而有粪(尿)胆原及粪(尿)胆素。
    ①大量服用抗生素后,胆红素未能或未被肠道细菌还原成粪(尿)胆原,粪便呈金黄色或深黄色,胆红素定性试验阳性;
    ②阻塞性黄疸患者,排向肠道的胆汁减少,故粪便呈淡黄色乃至灰白色;
    ③溶血性疾病患者的粪便因粪胆原、粪胆素含量增多,多呈深黄色。
    (三)显微镜检查
    1.细胞常见细胞有:
    ①白细胞:大量白细胞出现,见于急性细菌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过敏性结肠炎、肠道寄生虫时,可见较多的嗜酸性粒细胞;
    ②红细胞:见于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癌、痔疮出血、直肠息肉等;
    ③巨核细胞(大吞噬细胞):见于细菌性痢疾和直肠炎症;
    ④黏膜上皮细胞:结肠炎时增多,假膜性肠炎的黏膜小块、粘胨状分泌物中可见较多的上皮细胞;
    ⑤肿瘤细胞:乙状结肠癌、直肠癌患者的血性粪便涂片可找到成堆的癌细胞。
    2.食物残渣正常粪便中的食物残渣是已充分消化后的无定形小颗粒,仅偶见淀粉颗粒和脂肪小滴等。
    ①淀粉颗粒:腹泻者易见到,慢性胰腺炎、胰腺功能不全时增多;
    ②脂肪小滴:肠蠕动亢进、腹泻及胰腺外分泌功能减退时可见增多,尤其是慢性胰腺炎、胰头癌时。消化吸收不良综合征时,脂肪小滴的量更多,且可见较多的脂肪酸结晶;
    ③肌肉纤维:提示蛋白质消化不良,见于胰腺外分泌功能减退;
    ④植物细胞及植物纤维:肠蠕动亢进、腹泻时增多,严重者肉眼观察即可见到若干植物纤维成分。
    3.寄生虫肠道寄生虫的诊断主要靠镜检查找虫卵、原虫滋养体及其包囊。
    (四)细菌学检查肠道致病菌的检查主要靠培养分离与鉴定,但有时也作直接涂片检查。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