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简述血常规红细胞(RBC)的参考值

题目

请简述血常规红细胞(RBC)的参考值


相似考题
更多“请简述血常规红细胞(RBC)的参考值”相关问题
  • 第1题:

    请简述血清肌酐的参考值以及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 1.参考值全血肌酐:88.4~176.8μmol/L;血清或血浆肌酐:男性53~106μmol/L,女性44~97μmol/L。
    2.临床意义
    (1)血肌酐增高:提示肾小球滤过功能严重受损。
    (2)鉴别肾源性和非肾源性疾病:器质性肾衰竭患者,血肌酐浓度常超过200μmol/L;而心力衰竭、肝肾综合征、脱水、肾病综合征等患者,血肌酐浓度升高常不超过200μmol/L。
    (3)血肌酐和血尿素氮同时增高:表示肾功能已严重受损。如仅有血尿素氮升高而血肌酐正常或轻度升高,则可能为消化道出血或尿路梗阻等肾外因素引起。
    (4)判断肾功能损害程度:
    ①肾功能不全代偿期:血肌酐133~177μmol/L;
    ②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又称氮质血症期,血肌酐为178~442μmol/L;
    ③肾衰竭期:又称尿毒症早期,血肌酐443~707μmol/L;
    ④尿毒症期:又称尿毒症晚期,血肌酐>707μmol/L。

  • 第2题:

    请简述血清转氨酶的参考值以及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 1.参考值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10~40U/L(速率法37℃);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10~40U/L(速率法37℃);ALT/AST≤1。
    2.临床意义
    (1)急性病毒性肝炎:ALT和AST均明显升高,ALT/AST>1。急性、亚急性重型肝炎时,出现酶-胆(红素)分离现象,提示肝细胞严重破坏,预后不良。在急性肝炎的恢复期,血清转氨酶处于较高水平波动或再上升,提示有可能转为慢性肝炎。
    (2)慢性病毒性肝炎:血清转氨酶持续在较高水平或反复波动达半年以上,则应考虑慢性肝炎的诊断。
    (3)肝硬化:血清转氨酶可有轻、中度增高或降低。
    (4)肝癌、阻塞性黄疸:血清转氨酶可呈轻、中度增高。
    (5)其他疾病:如心功能不全、急性传染病(如钩端螺旋体病、伤寒)、多种化学毒物或药物(如砷、氯丙嗪、四环素、利福平、异烟肼等)均可导致肝细胞不同程度的损害,血清转氨酶可有不同程度的增高。
    (6)急性心肌梗死:以AST增高为主,在发病后6~8小时升高,18~24小时达高峰,4~5天后降至正常。

  • 第3题:

    请简述尿常规亚硝酸盐(Nit)的参考值


    正确答案: [参考值]阴性(neg)[临床意义]阳性为大肠杆菌尿路感染。阴性不能排除,因为Nit阳性需要3个条件,即食物中有硝酸盐,尿液标本在膀胱停留时间超过4小时和感染的细菌有硝酸盐还原酶。

  • 第4题:

    请简述血常规血细胞比容(HCT)的参考值


    正确答案: [参考值]男性:40%~500/0(0.40~0.50)女性:37%~48%(0.37~0.48)[临床意义]增加:见于大面积烧伤和脱水患者。减少:见于贫血患者。

  • 第5题:

    简述血常规红细胞计数(RBC)。


    正确答案:正常参考值
    男:(4.0~5.5)×1012/L(400万~550万/mm3)。
    女:(3.5~5.0)×1012/L(350万~500万/mm3)。
    新生儿:(6.0~7.0)×1012个/L(600万~700万/mm3)。
    临床意义
    生理性变化:增加,新生儿或高原居住地人群等;减少,妊娠后期及某些老年人等。
    病理性变化:红细胞减少多见于各种贫血,如急性、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和各种原因的失血等。
    红细胞增多:常见于脱水、高热、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

  • 第6题:

    问答题
    请简述血常规血细胞比容(HCT)的参考值

    正确答案: [参考值]男性:40%~500/0(0.40~0.50)女性:37%~48%(0.37~0.48)[临床意义]增加:见于大面积烧伤和脱水患者。减少:见于贫血患者。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红细胞(RBC)与血红蛋白(Hb)正常参考值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请简述血常规血红蛋白(Hb)的参考值

    正确答案: [参考值]成年男性:120~160g/L成年女性:110~150g/L新生儿:170~200g/L[临床意义]见红细胞计数。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血常规红细胞计数(RBC)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0题:

    请简述尿常规红细胞或血红蛋白(潜血试验)(Ery或OB)的参考值


    正确答案: [参考值]≤10/μl[临床意义]>10/μ1应考虑血尿,也应做尿沉渣镜检。与尿沉渣镜检相比,尿干化学检测Ery的优势在于它可检测红细胞形态遭到破坏后的血尿。

  • 第11题:

    请简述尿常规酮体(Ket)的参考值


    正确答案: [参考值]阴性(neg)[临床意义]下列情况下酮体阳性: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②非糖尿病酮症,如感染、饥饿、禁食过久;③中毒;④服用某些降糖药物,如苯乙双胍(降糖灵)。需要注意的是尿化学方法不能检测β-羟丁酸,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早期由于酮体主要以β-羟丁酸为主,可能造成酮体估计不足。

  • 第12题:

    请简述血常规白细胞(WBC)的参考值


    正确答案: [参考值]
    1)计数
    成人:(4.0~10.0)×10/L
    新生儿:(15.0~20.0)×10/L
    2)分类(DC.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1%~5%(0.01~0.05)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50%~70%(0.50~0.70)
    嗜酸性粒细胞:0.5%~5%(0.005~0.05)
    嗜碱性粒细胞:0%~1%(0~0.01)
    淋巴细胞:20%~40%(0.20~0.40)
    单核细胞:3%~8%(0.03~0.08)
    [临床意义]
    1)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50%~70%,临床上大多数白细胞的总数变化实际反应中性粒细胞的增高或降低。
    生理性变化:一般为增多,见于新生儿和妊娠晚期。
    病理性变化:增加:急性感染、急性创伤、急性大出血、急性中毒和白血病。减少:某些感染(如伤寒或某些病毒感染)、再生障碍性贫血、某些理化因素的损害、自身免疫性疾病、脾功能亢进。
    2)淋巴细胞增多:某些急性传染病(如风疹、腮腺炎、百日咳等)、某些慢性感染如结核、肾移植术后、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减少:主要见于放射病、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3)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过敏性疾病、寄生虫病、急性传染病(除猩红热外)、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减少:伤寒和副伤寒、术后、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4)嗜碱性粒细胞增多:较少,可见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
    5)单核细胞增多:某些感染(结核、伤寒、疟疾、心内膜炎)、某些血液病(单核细胞白血病、霍奇金病)、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

  • 第13题:

    请简述血常规血红蛋白(Hb)的参考值


    正确答案: [参考值]成年男性:120~160g/L成年女性:110~150g/L新生儿:170~200g/L[临床意义]见红细胞计数。

  • 第14题:

    问答题
    请简述血常规红细胞(RBC)的参考值

    正确答案: [参考值]
    成年男性:(4.0~5.5)×10/L成年女性:(3.5~5.0)×10/L新生儿:(6.0~7.0)×12/L
    [临床意义]
    1)生理性变化增加新生儿、高原居民。减少:生理性贫血,如妊娠后期和某些年老者。
    2)病理性变化增加①相对增加:各种原因的脱水造成血液浓缩;②绝对增加:先天性发绀性心脏病和肺心病代偿性红细胞增加;③真性增加:真性红细胞增多症;④减少:病理性贫血,如造血不良(再障),过度破坏(溶贫)和各种原因的失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5题:

    问答题
    请简述尿常规红细胞或血红蛋白(潜血试验)(Ery或OB)的参考值

    正确答案: [参考值]≤10/μl[临床意义]>10/μ1应考虑血尿,也应做尿沉渣镜检。与尿沉渣镜检相比,尿干化学检测Ery的优势在于它可检测红细胞形态遭到破坏后的血尿。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6题:

    问答题
    简述血常规红细胞计数(RBC)。

    正确答案: 正常参考值
    男:(4.0~5.5)×1012/L(400万~550万/mm3)。
    女:(3.5~5.0)×1012/L(350万~500万/mm3)。
    新生儿:(6.0~7.0)×1012个/L(600万~700万/mm3)。
    临床意义
    生理性变化:增加,新生儿或高原居住地人群等;减少,妊娠后期及某些老年人等。
    病理性变化:红细胞减少多见于各种贫血,如急性、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和各种原因的失血等。
    红细胞增多:常见于脱水、高热、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7题:

    问答题
    血常规红细胞(RBC)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8题:

    问答题
    请简述血常规白细胞(WBC)的参考值

    正确答案: [参考值]
    1)计数
    成人:(4.0~10.0)×10/L
    新生儿:(15.0~20.0)×10/L
    2)分类(DC.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1%~5%(0.01~0.05)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50%~70%(0.50~0.70)
    嗜酸性粒细胞:0.5%~5%(0.005~0.05)
    嗜碱性粒细胞:0%~1%(0~0.01)
    淋巴细胞:20%~40%(0.20~0.40)
    单核细胞:3%~8%(0.03~0.08)
    [临床意义]
    1)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50%~70%,临床上大多数白细胞的总数变化实际反应中性粒细胞的增高或降低。
    生理性变化:一般为增多,见于新生儿和妊娠晚期。
    病理性变化:增加:急性感染、急性创伤、急性大出血、急性中毒和白血病。减少:某些感染(如伤寒或某些病毒感染)、再生障碍性贫血、某些理化因素的损害、自身免疫性疾病、脾功能亢进。
    2)淋巴细胞增多:某些急性传染病(如风疹、腮腺炎、百日咳等)、某些慢性感染如结核、肾移植术后、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减少:主要见于放射病、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3)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过敏性疾病、寄生虫病、急性传染病(除猩红热外)、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减少:伤寒和副伤寒、术后、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4)嗜碱性粒细胞增多:较少,可见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
    5)单核细胞增多:某些感染(结核、伤寒、疟疾、心内膜炎)、某些血液病(单核细胞白血病、霍奇金病)、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