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简述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的参考值以及临床意义

题目

请简述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的参考值以及临床意义


相似考题
更多“请简述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的参考值以及临床意义”相关问题
  • 第1题:

    请简述血清肌酐的参考值以及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 1.参考值全血肌酐:88.4~176.8μmol/L;血清或血浆肌酐:男性53~106μmol/L,女性44~97μmol/L。
    2.临床意义
    (1)血肌酐增高:提示肾小球滤过功能严重受损。
    (2)鉴别肾源性和非肾源性疾病:器质性肾衰竭患者,血肌酐浓度常超过200μmol/L;而心力衰竭、肝肾综合征、脱水、肾病综合征等患者,血肌酐浓度升高常不超过200μmol/L。
    (3)血肌酐和血尿素氮同时增高:表示肾功能已严重受损。如仅有血尿素氮升高而血肌酐正常或轻度升高,则可能为消化道出血或尿路梗阻等肾外因素引起。
    (4)判断肾功能损害程度:
    ①肾功能不全代偿期:血肌酐133~177μmol/L;
    ②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又称氮质血症期,血肌酐为178~442μmol/L;
    ③肾衰竭期:又称尿毒症早期,血肌酐443~707μmol/L;
    ④尿毒症期:又称尿毒症晚期,血肌酐>707μmol/L。

  • 第2题:

    请简述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的参考值以及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 1.参考值:
    ①FPG3.9~6.1mmol/L;
    ②口服葡萄糖后30分钟至1小时,血糖达高峰(一般为7.8~9.0mmol/L),峰值<11.1mmol/L;
    ③2小时血糖<7.8mmol/L;
    ④3小时血糖恢复至空腹水平;
    ⑤各检测时间点的尿糖均为阴性。
    2.临床意义
    (1)诊断糖尿病:临床上有以下条件者即可诊断糖尿病:
    ①具有糖尿病症状,FPG>7.0mmol/L;
    ②OGTT血糖峰值>11.1mmol/L,OGTT2hPG>11.1mmol/L;
    ③具有临床症状,随机血糖>11.1mmol/L,伴有尿糖阳性者。临床症状不典型者,需要另一天重复检测确诊,但一般不主张做第3次OGTT。
    (2)判断IGT:FPG<7.0mmol/L,2hPG为7.8~11.1mmol/L且血糖到达高峰时间延长至1小时后,血糖恢复正常的时间延长至2~3小时后,同时伴有尿糖阳性者为IGT。IGT常见于2型糖尿病、肢端肥大症、甲亢、肥胖症及皮质醇增多症等。
    (3)平坦型糖耐量曲线:FPG降低,口服葡萄糖后血糖上升也不明显,2hPG仍处于低水平状态。见于胰岛β细胞瘤、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腺垂体功能减退症,也可见于胃排空延迟、小肠吸收不良等。
    (4)储存延迟型糖耐量曲线:口服葡萄糖后血糖急剧升高,提早出现峰值,且>11.1mmol/L,而2hPG又低于空腹水平。见于胃切除或严重肝损伤。
    (5)鉴别低血糖:
    ①功能性低血糖:FPG正常,口服葡萄糖后出现峰值时间及峰值均正常,但2~3小时后出现低血糖,见于特发性低血糖症。
    ②肝源性低血糖:FPG低于正常,口服葡萄糖后血糖高峰提前并高于正常,但2hPG仍处于高水平,且尿糖阳性。见于广泛性肝损伤、病毒性肝炎等。

  • 第3题:

    请简述血糖葡萄糖耐量试验的参考值以及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 [参考值]正常人口服葡萄糖后0.5~1h血糖水平达到峰值,位于7.8~8.9mmol/L(140~160mg/dl)。2h不超过7.8mmol/L(140mg/dl),3h恢复至空腹血糖值,每次尿糖均为阴性。
    [临床意义]其意义是:
    ①糖尿病的诊断;
    ②糖耐量减低:多见2型糖尿病、生长激素异常增高、皮质醇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亢进、肥胖病;
    ③葡萄糖耐量曲线低平:指空腹血糖低,口服葡萄糖后血糖上升不明显,主要见胰岛B细胞瘤。

  • 第4题:

    简述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及其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WHO标准化的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是:试验前3日,每日食物中糖含量应不低于150g,且维持正常活动。影响试验的药物应在3日前停用。试验前病人应10~16小时不进食。坐位取血后5分钟内饮入250ml含75g无水葡萄糖的糖水,以后每隔30分钟取血1次,共4次,历时2小时。整个试验中不可吸烟、喝咖啡、喝茶或进食。儿童给予葡萄糖量为1.75g/kg体重。于采血的同时,每隔1小时留取尿液做尿糖半定量试验。必要时可适当延长血标本的收集时间,可长达口服葡萄糖后6小时。
    OGTT是一种葡萄糖负荷试验,用以了解机体对葡萄糖的调节能力。当空腹血浆葡萄糖浓度在6~7mmol/L之间而又怀疑为糖尿病时,作此试验,结合空腹血糖(FPG)可以帮助诊断糖耐量减退、空腹血糖损害和妊娠期糖尿病等糖尿病相关状态:①血浆FPG<7.0mmol/L和2hPG≥7.8mmol/L,<11.1mmol/L为糖耐量减退(IGT);②血浆FPG≥6.1mmol/L但<7.0mmol/L,2hPG<7.8mmol/L为空腹血糖损害(IFG);③FPG正常,并且2hPG<7.8mmol/L为正常糖耐量。

  • 第5题:

    名词解释题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正确答案: 是作为诊断糖尿病的试验,因大约30%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空腹血浆血糖正常。OGTT是唯一用于确认IGT个体的试验方法,并且常常需要用OGTT试验以排除症状不典型的糖耐量异常个体。OGTT试验适用于空腹血浆血糖波动于6.1~6.9mmol/L的个体,以弄清其糖耐量状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6题:

    问答题
    试述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的方法及判断标准。

    正确答案: 对可疑糖尿病但血糖未达到诊断标准者,应进行OGTT试验。方法为:
    成人试验前3日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不少于200g,试验日晨空腹取血后将葡萄糖75g溶于200~300ml水中,于5~15分钟内服下,服后30、60、120、180分钟取血测血糖。判断标准:如空腹血糖≥7.8mmol/L,服糖后2小时血糖在7.8~11.1mmol/L之间为糖耐量异常。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请简述血清转氨酶的参考值以及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 1.参考值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10~40U/L(速率法37℃);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10~40U/L(速率法37℃);ALT/AST≤1。
    2.临床意义
    (1)急性病毒性肝炎:ALT和AST均明显升高,ALT/AST>1。急性、亚急性重型肝炎时,出现酶-胆(红素)分离现象,提示肝细胞严重破坏,预后不良。在急性肝炎的恢复期,血清转氨酶处于较高水平波动或再上升,提示有可能转为慢性肝炎。
    (2)慢性病毒性肝炎:血清转氨酶持续在较高水平或反复波动达半年以上,则应考虑慢性肝炎的诊断。
    (3)肝硬化:血清转氨酶可有轻、中度增高或降低。
    (4)肝癌、阻塞性黄疸:血清转氨酶可呈轻、中度增高。
    (5)其他疾病:如心功能不全、急性传染病(如钩端螺旋体病、伤寒)、多种化学毒物或药物(如砷、氯丙嗪、四环素、利福平、异烟肼等)均可导致肝细胞不同程度的损害,血清转氨酶可有不同程度的增高。
    (6)急性心肌梗死:以AST增高为主,在发病后6~8小时升高,18~24小时达高峰,4~5天后降至正常。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请简述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的参考值以及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 1.参考值:
    ①FPG3.9~6.1mmol/L;
    ②口服葡萄糖后30分钟至1小时,血糖达高峰(一般为7.8~9.0mmol/L),峰值<11.1mmol/L;
    ③2小时血糖<7.8mmol/L;
    ④3小时血糖恢复至空腹水平;
    ⑤各检测时间点的尿糖均为阴性。
    2.临床意义
    (1)诊断糖尿病:临床上有以下条件者即可诊断糖尿病:
    ①具有糖尿病症状,FPG>7.0mmol/L;
    ②OGTT血糖峰值>11.1mmol/L,OGTT2hPG>11.1mmol/L;
    ③具有临床症状,随机血糖>11.1mmol/L,伴有尿糖阳性者。临床症状不典型者,需要另一天重复检测确诊,但一般不主张做第3次OGTT。
    (2)判断IGT:FPG<7.0mmol/L,2hPG为7.8~11.1mmol/L且血糖到达高峰时间延长至1小时后,血糖恢复正常的时间延长至2~3小时后,同时伴有尿糖阳性者为IGT。IGT常见于2型糖尿病、肢端肥大症、甲亢、肥胖症及皮质醇增多症等。
    (3)平坦型糖耐量曲线:FPG降低,口服葡萄糖后血糖上升也不明显,2hPG仍处于低水平状态。见于胰岛β细胞瘤、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腺垂体功能减退症,也可见于胃排空延迟、小肠吸收不良等。
    (4)储存延迟型糖耐量曲线:口服葡萄糖后血糖急剧升高,提早出现峰值,且>11.1mmol/L,而2hPG又低于空腹水平。见于胃切除或严重肝损伤。
    (5)鉴别低血糖:
    ①功能性低血糖:FPG正常,口服葡萄糖后出现峰值时间及峰值均正常,但2~3小时后出现低血糖,见于特发性低血糖症。
    ②肝源性低血糖:FPG低于正常,口服葡萄糖后血糖高峰提前并高于正常,但2hPG仍处于高水平,且尿糖阳性。见于广泛性肝损伤、病毒性肝炎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请简述血清转氨酶的参考值以及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 1.参考值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10~40U/L(速率法37℃);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10~40U/L(速率法37℃);ALT/AST≤1。
    2.临床意义
    (1)急性病毒性肝炎:ALT和AST均明显升高,ALT/AST>1。急性、亚急性重型肝炎时,出现酶-胆(红素)分离现象,提示肝细胞严重破坏,预后不良。在急性肝炎的恢复期,血清转氨酶处于较高水平波动或再上升,提示有可能转为慢性肝炎。
    (2)慢性病毒性肝炎:血清转氨酶持续在较高水平或反复波动达半年以上,则应考虑慢性肝炎的诊断。
    (3)肝硬化:血清转氨酶可有轻、中度增高或降低。
    (4)肝癌、阻塞性黄疸:血清转氨酶可呈轻、中度增高。
    (5)其他疾病:如心功能不全、急性传染病(如钩端螺旋体病、伤寒)、多种化学毒物或药物(如砷、氯丙嗪、四环素、利福平、异烟肼等)均可导致肝细胞不同程度的损害,血清转氨酶可有不同程度的增高。
    (6)急性心肌梗死:以AST增高为主,在发病后6~8小时升高,18~24小时达高峰,4~5天后降至正常。

  • 第10题:

    请简述总胆固醇(TC)的参考值以及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 (一)参考值
    1.合适水平:<5.2mmol/L。
    2.边缘水平:5.23~5.69mmol/L。
    3.升高:>5.72mmol/L。
    (二)临床意义
    1.TC增高:
    见于:①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心脑血管疾病;
    ②各种高脂蛋白血症,阻塞性黄疸,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类脂性肾病,肾病综合征,糖尿病等;
    ③长期吸烟,饮酒,精神紧张,血液浓缩等;
    ④应用某些药物如环孢素、糖皮质激素、阿司匹林、口服避孕药等。
    2.TC减低:
    见于:①甲亢;
    ②严重的肝脏疾病如肝硬化、急性重型肝炎;
    ③贫血、营养不良和恶性肿瘤等;
    ④应用某些药物如雌激素、甲状腺激素、钙拮抗剂等。

  • 第11题: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正确答案:是作为诊断糖尿病的试验,因大约30%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空腹血浆血糖正常。OGTT是唯一用于确认IGT个体的试验方法,并且常常需要用OGTT试验以排除症状不典型的糖耐量异常个体。OGTT试验适用于空腹血浆血糖波动于6.1~6.9mmol/L的个体,以弄清其糖耐量状态。

  • 第12题:

    问答题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3题:

    问答题
    简述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及其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 WHO标准化的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是:试验前3日,每日食物中糖含量应不低于150g,且维持正常活动。影响试验的药物应在3日前停用。试验前病人应10~16小时不进食。坐位取血后5分钟内饮入250ml含75g无水葡萄糖的糖水,以后每隔30分钟取血1次,共4次,历时2小时。整个试验中不可吸烟、喝咖啡、喝茶或进食。儿童给予葡萄糖量为1.75g/kg体重。于采血的同时,每隔1小时留取尿液做尿糖半定量试验。必要时可适当延长血标本的收集时间,可长达口服葡萄糖后6小时。
    OGTT是一种葡萄糖负荷试验,用以了解机体对葡萄糖的调节能力。当空腹血浆葡萄糖浓度在6~7mmol/L之间而又怀疑为糖尿病时,作此试验,结合空腹血糖(FPG)可以帮助诊断糖耐量减退、空腹血糖损害和妊娠期糖尿病等糖尿病相关状态:①血浆FPG<7.0mmol/L和2hPG≥7.8mmol/L,<11.1mmol/L为糖耐量减退(IGT);②血浆FPG≥6.1mmol/L但<7.0mmol/L,2hPG<7.8mmol/L为空腹血糖损害(IFG);③FPG正常,并且2hPG<7.8mmol/L为正常糖耐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4题:

    问答题
    请简述血糖葡萄糖耐量试验的参考值以及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 [参考值]正常人口服葡萄糖后0.5~1h血糖水平达到峰值,位于7.8~8.9mmol/L(140~160mg/dl)。2h不超过7.8mmol/L(140mg/dl),3h恢复至空腹血糖值,每次尿糖均为阴性。
    [临床意义]其意义是:
    ①糖尿病的诊断;
    ②糖耐量减低:多见2型糖尿病、生长激素异常增高、皮质醇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亢进、肥胖病;
    ③葡萄糖耐量曲线低平:指空腹血糖低,口服葡萄糖后血糖上升不明显,主要见胰岛B细胞瘤。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5题:

    问答题
    请简述血小板检测的参考值以及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 1.血小板计数(PC.:参考值(100~300)×109/L。
    2.临床意义
    (1)血小板减少:PC低于100×109/L称血小板减少。见于血小板生成障碍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放射性损伤、急性白血病等;血小板破坏或消耗增多如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SLE、恶性淋巴瘤等;血小板分布异常如脾肿大等。
    (2)血小板增多:血小板数超过400×109/L为血小板增多。原发性增多见于骨髓增殖性疾病,如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反应性增多见于急性感染、急性溶血、某些癌症患者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6题:

    问答题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正确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