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简述口腔黏膜白色斑纹病史采集要点。”相关问题
  • 第1题:

    口腔黏膜白色斑纹概述


    答案:
    解析:
    1.常见的口腔基本病损类型为
    (1)丘疹:是黏膜上小的实体性突起,针头大小,直径一般小于1cm。 基底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形状可为尖形、圆形和扁平形。显微镜下可见上皮变厚,浆液渗出,炎性细胞浸润。口腔黏膜的丘疹,一般都由大量排列不一的针头大小的病损组成,颜色呈灰白色或红色,消退后不留痕迹。扁平苔藓在口腔的表现为典型的丘疹,它排列成带状、斑块和环状。
    (2)斑块:多数由多个丘疹密集融合而成,直径大于1cm,其界限清楚,大小不等,稍隆起而坚实的病损,为白色或灰白色,表面较平滑或粗糙,可看到有沟裂将病损分割开来。口腔白斑、癌和慢性盘状红斑狼疮,可呈现丘斑形病损。
    (3)假膜:为灰白色或黄白色膜,由炎性渗出的纤维素、坏死脱落的上皮细胞和炎性细胞聚集在一起形成,它不是组织本身,故可以擦掉或撕脱。溃疡、糜烂表面常有假膜。
    2.口腔黏膜斑纹类疾病包括以下常见疾病
    (1)口腔扁平苔藓(OLP):是一种伴有慢性浅表性炎症的皮肤-黏膜角化异常性疾病。皮肤-黏膜可单独或同时发病。中年女性好发,呈慢性过程。其常见病因包括:①心理因素:如患者有精神创伤史,或生活压力过大,或精神生活空虚等导致心情不畅、焦虑等因素;②内分泌因素:中年女性发病率较高,该病还与女性患者的月经期和妊娠期有关;③免疫因素:是一种由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性疾病;④感染因素:乙肝病毒、丙肝病毒、幽门螺杆菌;⑤微循环障碍因素:微循环障碍及高黏血症与本病有关;⑥遗传因素:OLP患者与HLA - DR1密切相关;⑦其他:糖尿病、高血压、消化道功能紊乱、微量元素缺失等与发病有关。
    (2)口腔白斑病:是指口腔黏膜上的白色斑片或斑块,不能以临床和组织病理学的方法诊断为其他任何疾病。一部分口腔白斑可转化为癌。白斑的发病与局部因素的长期刺激以及某些全身因素有关。①吸烟等理化刺激:与白斑的发生密切相关,白斑的发生率与吸烟时间的长短及吸烟量呈正比关系。发病部位与烟接触口腔的方式,烟雾刺激的部位有关。用烟雾刺激、烟丝提取物涂擦黏膜可造成白斑的动物模型。其他理化因素刺激(饮酒、食用过烫或酸辣食物、嚼槟榔)也与白斑发生有关;②白色念珠菌感染:白斑患者口腔中34%白色念珠菌感染阳性。用白色念珠菌感染动物可制备白斑动物模型,显示白色念珠菌可能是白斑发生的一个重要致病因素或是其中的一种合并因素。同时可以肯定的是,伴有白色念珠菌感染的白斑容易发生恶性变;③全身因素:包括微量元素、微循环改变、易感的遗传素质、脂溶性维生素缺乏等。
    (3)口腔念珠菌病:由念珠菌感染所引起的口腔黏膜疾病,是人类常见的口腔真菌感染。
    (4)口腔白色角化病:有明显的理化刺激因素,如长期的机械性或化学性刺激所引起。临床表现为灰白色或白色的边界不清的斑块或斑片。不高于或微高于黏膜表面,平滑、柔软,无症状。去除刺激因素2~4周后,病损变薄或消退。组织病理为上皮过度角化,上皮层有轻度增厚或不增厚,固有层无炎细胞或轻度炎细胞浸润。
    (5)盘状红斑狼疮:是一种慢性皮肤-黏膜结缔组织疾病,病损特点为持久性红斑,中央凹陷呈盘状。盘状红斑狼疮病因尚未明确,多认为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可能与遗传、感染及多种刺激因素有关,如日光照射,寒冷刺激等。
    (6)苔藓样反应:某些患者服用甲基多巴、阿的平、氯喹、氨苯唑、卡托普利(开博通)、奎尼丁等药物后,口腔出现呈放射状白色条纹或白色斑块类似扁平苔藓样病损。
    治疗牙体楔形缺损等使用银汞合金充填物可引起相对颊、舌黏膜发生类似苔藓样反应。当引起反应的药物停止使用,或去除引起病变处的重金属后,苔藓样病变就明显减轻或消失,临床上为确诊应作斑贴试验,停止药物使用或更换充填物进行试验性治疗。
    (7)迷脂症:属皮脂腺异位、错生。唇、颊黏膜多见。黏膜上有散在或成簇为团块状的粟粒大小的淡黄色或黄白色斑疹或丘疹,表面光滑,触之柔软。患者一般无自觉症状。
    (8)白色水肿:临床表现为透明的灰白色光滑的"面纱样"斑片,可以部分刮去,但在晚期则表面粗糙有皱纹。多见于前磨牙及磨牙的咬合线部位。病理组织变化为上皮增厚,上皮细胞内水肿,胞核固缩或消失,出现空泡性变。
    (9)白色海绵状斑痣:为一种原因不明的遗传性或家族性疾患。
    (10)黏膜下纤维化:以颊、咽、软腭多见,初期为小水疱与溃疡,随后为淡白色斑纹,似云雾状,并可触及黏膜下纤维性条索,后期可出现舌运动及张口受限,吞咽困难等自觉症状。
    (11)梅毒黏膜斑:二期梅毒患者颊黏膜可出现梅毒斑。初期为圆形或椭圆形红斑,表面糜烂,假膜形成不易揭去,呈乳白色,稍高出黏膜表面,中间凹陷,表面柔软,基部较硬。

  • 第2题:

    简述口腔黏膜溃疡病史采集要点。


    正确答案:1.发生的过程及特点起病缓急和患病时间(病程),起病诱因,发作规律,加剧减轻的因素、部位,溃疡的临床表现。
    2.伴随症状是否有发热、淋巴结肿大、单纯疱疹等。
    3.治疗反应特别注意药物过敏及疗效,是否用过免疫抑制剂。
    4.患病以来的一般情况精神、食欲、体重改变、睡眠、大小便情况。
    5.相关病史妊娠史、接触史、流行病史(如疑有传染病);药物应用史、过敏史;创伤、手术、流产史;性病接触史;糖尿病、结核病、结缔组织病史等。

  • 第3题:

    简述牙龈肥大病史采集要点。


    正确答案:1.口腔卫生
    口腔卫生差是引起炎症性肿大的主要原因。
    2.有无牙龈出血
    帮助判断牙龈的炎症状况。
    3.牙龈肿大的范围、时间口呼吸引起牙龈肥大主要表现在上前牙;牙龈瘤、牙龈脓肿主要在单个牙或几个牙;青春期龈炎、妊娠期龈炎、白血病的牙龈病损、药物性牙龈增生、牙龈纤维瘤病为多个牙或全口牙。
    4.服药史确定药物性牙龈肥大。
    5.全身状况及手术史青春期、妊娠期龈炎的诊断;移植术后的药物性龈增生。
    6.家族史遗传性牙龈纤维瘤病等可有家族史。

  • 第4题:

    简述口干病史采集要点。


    正确答案: 根据口腔干燥的病理、生理原因,病史采集要注重以下几点:
    1.局部情况
    (1)舍格伦综合征:原发性舍格伦综合征又称干燥综合征,是一种由淋巴细胞介导的外分泌腺损伤性自身免疫疾患。可有以下表现:1)眼部表现:由于泪腺受侵,泪液分泌停止或减少,角膜及球结膜上皮破坏,引起干燥性角、结膜炎。患者眼有异物感、摩擦感或烧灼感,畏光、疼痛、视物疲劳。情绪激动或受到刺激时少泪或无泪。泪腺肿大可致睁眼困难,睑裂缩小,特别是外侧部分肿大明显,因而呈三角眼,肿大严重时可阻挡视线。2)口腔表现:涎液分泌减少,出现口干。轻者无明显自觉症状,较重者感舌、颊及咽喉部灼热,口腔发黏,味觉异常,严重者言语、咀嚼及吞咽均困难。干性食物不易咽下,进食时需饮水。说话久时,舌运动不灵活。如患者戴有全口义齿,常影响其固位。3)涎腺表现:涎腺肿大,以腮腺为最常见,也可伴下颌下腺、舌下腺及小涎腺肿大。多为双侧,也可单侧发生。由于涎液减少,可引起继发性逆行感染,涎腺反复肿胀,偶有压痛。少数病例在腺体内可触及结节状肿块,一个或多个,或呈单个较大肿块。4)其他外分泌腺受累的表现:除涎腺和泪腺外,尚可有上、下呼吸道分泌腺及皮肤外分泌腺受累。①鼻腔黏膜干燥、结痂,甚至出现鼻中隔穿孔;②喉及支气管干燥,出现声音嘶哑及慢性干咳;③汗腺及皮脂腺受累则出现皮肤干燥或萎缩。5)结缔组织疾病:可伴有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多发性肌炎等。
    (2)涎腺炎症:多有涎腺区反复肿胀不适及与进食有关的涎腺肿胀。
    (3)涎腺导管结石、狭窄等:主要临床症状为进食时颌下腺部位肿胀、疼痛。不完全阻塞患者,进食后症状很快缓解;阻塞严重者,症状可持续数小时、数天,甚至不能完全消退。有时疼痛剧烈,呈针刺样,称为"涎绞痛",可伴同侧舌或舌尖痛,并放射至耳颞部或颈部。导管后部涎石伴发炎症时患者感觉吞咽困难。
    (4)涎腺先天发育不良:多个腺体先天缺失或严重发育不全时,患者可有口干症状,并可伴有全口多数牙齿的猖獗龋。
    (5)涎腺放射线照射:涎腺位于肿瘤治疗的放射野内,可致放射性口干。
    (6)涎液消耗增加:长期口呼吸,口内异物,如新戴义齿的慢性刺激。
    2.全身情况
    (1)系统性疾患:包括脱水、水肿、糖尿病、甲状腺疾患、帕金森病、高血压、心力衰竭、贫血及尿毒症等。
    (2)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包括过度的忧虑、抑郁,紧张或兴奋;抑郁症;间脑疾患引起的肥胖、月经减少及腮腺反复肿大综合征等。
    (3)老年性口干:除腺泡实质减少外,外周刺激或向中枢传入冲动减少,可导致涎腺分泌减少。
    3.药物性口干如抗高血压药物及精神病治疗药物等可影响涎腺的分泌功能。

  • 第5题:

    简述口腔黏膜及皮肤窦道和瘘管病史采集要点。


    正确答案: 1.关于窦道和瘘管详细询问患者窦道和瘘管发生的时间;有无液体流出;如有液体流出,流出液为何种性质(脓液、血性、清亮液体、黏液等)。
    2.窦道和瘘管发生前有无牙痛史、牙髓病史、反复肿痛史、牙髓治疗史以及有无外伤手术史。
    3.有无牙浮起、松动、移位、流血、流脓等症状。
    4.对于发生于颈部及腮腺区的窦道和瘘管,要仔细询问有无局部肿块史,肿块变化情况(有无增大或减小史),有无疼痛。
    5.全身情况是否有发热、寒战、疲倦无力、食欲不振等全身伴随症状及轻重程度,发病以来全身的一般情况:食欲、睡眠、尿便情况等。
    6.诊治经过是否作过诊治、何处诊治以及诊治经过,是否应用药物治疗及药物治疗效果,具体药物名称、剂量。
    7.相关病史传染病史、手术史、放疗史、化疗史、过敏史等,如考虑为先天性窦道或瘘管,尚需询问家族史。

  • 第6题:

    问答题
    简述口腔黏膜白色斑纹病史采集要点。

    正确答案: 口腔黏膜病的病史较口腔科其他临床学科所要求的更为详尽,这是由于黏膜病种类繁多且常与全身性疾病或皮肤病有一定的联系。
    1.现病史在询问和记录病史中首先应注意主诉症状的特征、程度、性质、发作时间的规律、加剧或减轻的因素、部位。
    2.治疗史应特别注意药物过敏及疗效,是否用过免疫制剂等。
    3.既往史应注意妊娠与疾病的关系。
    4.家族史注意遗传因素与家族患病情况的简要情况。
    5.个人的烟酒嗜好,职业和个性方面的特点。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口腔黏膜白色斑纹概述。

    正确答案: 1.常见的口腔基本病损类型为
    (1)丘疹:是黏膜上小的实体性突起,针头大小,直径一般小于1cm。基底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形状可为尖形、圆形和扁平形。显微镜下可见上皮变厚,浆液渗出,炎性细胞浸润。口腔黏膜的丘疹,一般都由大量排列不一的针头大小的病损组成,颜色呈灰白色或红色,消退后不留痕迹。扁平苔藓在口腔的表现为典型的丘疹,它排列成带状、斑块和环状。
    (2)斑块:多数由多个丘疹密集融合而成,直径大于1cm,其界限清楚,大小不等,稍隆起而坚实的病损,为白色或灰白色,表面较平滑或粗糙,可看到有沟裂将病损分割开来。口腔白斑、癌和慢性盘状红斑狼疮,可呈现丘斑形病损。
    (3)假膜:为灰白色或黄白色膜,由炎性渗出的纤维素、坏死脱落的上皮细胞和炎性细胞聚集在一起形成,它不是组织本身,故可以擦掉或撕脱。溃疡、糜烂表面常有假膜。
    2.口腔黏膜斑纹类疾病包括以下常见疾病
    (1)口腔扁平苔藓(OLP):是一种伴有慢性浅表性炎症的皮肤-黏膜角化异常性疾病。皮肤-黏膜可单独或同时发病。中年女性好发,呈慢性过程。其常见病因包括:①心理因素:如患者有精神创伤史,或生活压力过大,或精神生活空虚等导致心情不畅、焦虑等因素;②内分泌因素:中年女性发病率较高,该病还与女性患者的月经期和妊娠期有关;③免疫因素:是一种由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性疾病;④感染因素:乙肝病毒、丙肝病毒、幽门螺杆菌;⑤微循环障碍因素:微循环障碍及高黏血症与本病有关;⑥遗传因素:OLP患者与HLA-DR1密切相关;⑦其他:糖尿病、高血压、消化道功能紊乱、微量元素缺失等与发病有关。
    (2)口腔白斑病:是指口腔黏膜上的白色斑片或斑块,不能以临床和组织病理学的方法诊断为其他任何疾病。一部分口腔白斑可转化为癌。白斑的发病与局部因素的长期刺激以及某些全身因素有关。①吸烟等理化刺激:与白斑的发生密切相关,白斑的发生率与吸烟时间的长短及吸烟量呈正比关系。发病部位与烟接触口腔的方式,烟雾刺激的部位有关。用烟雾刺激、烟丝提取物涂擦黏膜可造成白斑的动物模型。其他理化因素刺激(饮酒、食用过烫或酸辣食物、嚼槟榔)也与白斑发生有关;②白色念珠菌感染:白斑患者口腔中34%白色念珠菌感染阳性。用白色念珠菌感染动物可制备白斑动物模型,显示白色念珠菌可能是白斑发生的一个重要致病因素或是其中的一种合并因素。同时可以肯定的是,伴有白色念珠菌感染的白斑容易发生恶性变;③全身因素:包括微量元素、微循环改变、易感的遗传素质、脂溶性维生素缺乏等。
    (3)口腔念珠菌病:由念珠菌感染所引起的口腔黏膜疾病,是人类常见的口腔真菌感染。
    (4)口腔白色角化病:有明显的理化刺激因素,如长期的机械性或化学性刺激所引起。临床表现为灰白色或白色的边界不清的斑块或斑片。不高于或微高于黏膜表面,平滑、柔软,无症状。去除刺激因素2~4周后,病损变薄或消退。组织病理为上皮过度角化,上皮层有轻度增厚或不增厚,固有层无炎细胞或轻度炎细胞浸润。
    (5)盘状红斑狼疮:是一种慢性皮肤-黏膜结缔组织疾病,病损特点为持久性红斑,中央凹陷呈盘状。盘状红斑狼疮病因尚未明确,多认为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可能与遗传、感染及多种刺激因素有关,如日光照射,寒冷刺激等。
    (6)苔藓样反应:某些患者服用甲基多巴、阿的平、氯喹、氨苯唑、卡托普利(开博通)、奎尼丁等药物后,口腔出现呈放射状白色条纹或白色斑块类似扁平苔藓样病损。治疗牙体楔形缺损等使用银汞合金充填物可引起相对颊、舌黏膜发生类似苔藓样反应。当引起反应的药物停止使用,或去除引起病变处的重金属后,苔藓样病变就明显减轻或消失,临床上为确诊应作斑贴试验,停止药物使用或更换充填物进行试验性治疗。
    (7)迷脂症:属皮脂腺异位、错生。唇、颊黏膜多见。黏膜上有散在或成簇为团块状的粟粒大小的淡黄色或黄白色斑疹或丘疹,表面光滑,触之柔软。患者一般无自觉症状。
    (8)白色水肿:临床表现为透明的灰白色光滑的"面纱样"斑片,可以部分刮去,但在晚期则表面粗糙有皱纹。多见于前磨牙及磨牙的咬合线部位。病理组织变化为上皮增厚,上皮细胞内水肿,胞核固缩或消失,出现空泡性变。
    (9)白色海绵状斑痣:为一种原因不明的遗传性或家族性疾患。
    (10)黏膜下纤维化:以颊、咽、软腭多见,初期为小水疱与溃疡,随后为淡白色斑纹,似云雾状,并可触及黏膜下纤维性条索,后期可出现舌运动及张口受限,吞咽困难等自觉症状。
    (11)梅毒黏膜斑:二期梅毒患者颊黏膜可出现梅毒斑。初期为圆形或椭圆形红斑,表面糜烂,假膜形成不易揭去,呈乳白色,稍高出黏膜表面,中间凹陷,表面柔软,基部较硬。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单选题
    口腔黏膜斑纹类疾病包括以下几种,除了()
    A

    多形性红斑

    B

    红斑

    C

    白色海绵状痣

    D

    糜烂型扁平苔鲜

    E

    口腔黏膜下纤维化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黄疸的病史采集要点。

    正确答案: 1.黄疸的问诊要点
    (1)确定有无黄疸:应注意与胡萝卜血症、球结膜下脂肪等相鉴别。
    (2)黄疸的起病:急性或缓慢,有无群集发病、外出旅游、药物使用等。
    (3)黄疸的伴随症状:如有无右上腹痛、发热、肝脾肿大等,伴发热多见于感染性疾病,伴肝肿大可见于病毒性肝炎、肝癌等。
    (4)黄疸的时间与波动情况:有利于鉴别梗阻性与肝细胞性黄疸。
    (5)黄疸对全身健康的影响:肝细胞性黄疸有肝功能的损害,而先天性胆红素代谢障碍全身情况较好。
    2.黄疸的特点
    (1)病程。
    (2)起病:急性或缓慢发作、进行性、波动性、间歇性或复发性。
    (3)皮肤巩膜黄染:程度(轻、中、重)和色泽(柠檬黄、黄色、黄绿色、深褐色)。
    (4)是否伴有陶土样便。
    (5)是否伴有浓茶色尿或酱油色尿。
    (6)注意与某些食物摄入过量(胡萝卜、柑橘)或药品(阿托品)引起的皮肤黄染鉴别。
    3.伴随症状
    (1)寒战、发热:急性周身性感染,与黄疸的关系。
    (2)腹痛:腹绞痛,肝区痛,与黄疸的关系。
    (3)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乏力。
    (4)体重下降。
    (5)腹胀,腹围增大,腹部肿块。
    (6)黑便,血便。
    (7)皮肤蜘蛛痣,毛细血管扩张,皮疹,皮下出血,黄色瘤,皮肤瘙痒和搔痕。
    (8)男性乳腺增生。
    4.相关疾病和病史
    (1)传染病史:肝炎史或肝炎接触史;输血史;钩端螺旋体病,布氏杆菌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病史。
    (2)腹部疾病:门脉性肝硬化,胆石症,胆道蛔虫,肝癌,胰腺癌,胆管癌,原发性或继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3)严重的周身感染。
    (4)药物史:氯丙嗪,异烟肼,利福平,硫尿嘧啶,硫尿嘧啶睾丸酮等;毒物接触史:四氯化碳。
    (5)血液病:溶血性贫血,血型不匹配。
    (6)心血管病:右心衰竭,心源性肝硬化,肺梗死。
    (7)食物摄入史:蚕豆,毒菇,大量胡萝卜。
    (8)结缔组织和免疫性疾病:干燥综合征,免疫性肝炎。
    (9)家族史。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口腔黏膜白色斑纹病史采集要点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口腔黏膜溃疡病史采集要点。

    正确答案: 1.发生的过程及特点起病缓急和患病时间(病程),起病诱因,发作规律,加剧减轻的因素、部位,溃疡的临床表现。
    2.伴随症状是否有发热、淋巴结肿大、单纯疱疹等。
    3.治疗反应特别注意药物过敏及疗效,是否用过免疫抑制剂。
    4.患病以来的一般情况精神、食欲、体重改变、睡眠、大小便情况。
    5.相关病史妊娠史、接触史、流行病史(如疑有传染病);药物应用史、过敏史;创伤、手术、流产史;性病接触史;糖尿病、结核病、结缔组织病史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口腔黏膜白色斑纹的概述。

    正确答案: 口腔黏膜白色斑纹是发生在口腔黏膜的较为常见的损害,黏膜及皮肤可单独或同时发生,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该类病损涉及疾病较多,且多数为癌前状态。一般来说,此类损害通过病史询问和临床检查即可明确诊断,但较口腔科其他症状,其病史及检查应更为详尽。口腔检查要细致全面,辅助检查尤其是活体组织检查甚为必要,其目的一是确定诊断,二是排除恶变。口腔黏膜白色斑纹类疾病主要有口腔白色角化病、口腔白斑病、口腔扁平苔藓、盘状红斑狼疮、白色海绵状斑痣、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先天性角化病等。
    1.起病时间及发病情况仔细询问病损的确切发生时间和病程;急性发作还是缓慢发生;发作时间及发生部位的规律性;病损加重或减轻的因素;自觉症状的严重性。白色斑纹类疾病多呈慢性迁延过程,患者大多说不清初次发作的确切时间,但起病时间和发病情况对此类疾病有较为重要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意义,根据上述要点即能对可能疾病有一初步诊断。
    2.病因及诱因引起口腔黏膜白色斑纹类损害的病因不甚明确,应详细询问发生白色斑纹的有关因素或诱发原因,一般情况下,病损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心理因素
    该类病损尤其是口腔扁平苔藓的发生、发展与身心因素密切相关。
    (2)内分泌因素
    与口腔扁平苔藓关系密切,如雌二醇及睾酮降低。
    (3)免疫因素
    口腔扁平苔藓、盘状红斑狼疮、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可能为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性疾病。
    (4)感染因素
    口腔扁平苔藓、盘状红斑狼疮、口腔白斑病与病毒、细菌、白色念珠菌感染有一定关系。
    (5)遗传因素
    部分口腔扁平苔藓、盘状红斑狼疮、白色海绵状斑痣、口腔黏膜下纤维变性、先天性角化病、先天性角化不良病、遗传性良性上皮内角化病具有家族史或为遗传性疾病。
    (6)物理化学因素
    盘状红斑狼疮、口腔白斑病与吸烟、喜饮烈性酒、嚼槟榔、日照、寒冷刺激有密切关系。
    (7)机械因素
    口腔白色角化病、盘状红斑狼疮、口腔白斑病与残冠、残根、错位牙、不良修复体、不良习惯有一定关系。
    (8)其他因素
    糖尿病、肝炎、高血压、消化道功能紊乱、微量元素异常、微循环障碍、某些药物等与口腔扁平苔藓、盘状红斑狼疮、口腔白斑病有关。
    3.主要病损特点
    病损发生的部位和特征以及病变的严重性是检查的重点,尤其是特征性损害,对于某些疾病具有诊断性意义,例如发生在双侧颊黏膜的条纹状白色病损是口腔扁平苔藓的典型表现。病变发生与时间的关系、使病情加重或减轻的有关因素也应详细询问,因为有些特征性损害与诱发因素有直接关系,如烟碱性白色角化病。对常见的发生口腔黏膜白色斑纹的疾病及其病损特点分述如下。
    (1)口腔扁平苔藓
    中年女性多见,口腔任何部位均可发生,多呈对称性,常见于双侧颊黏膜。病变由白色或灰白色小丘疹组成的网状、树枝状或环状条纹构成,病变区域与正常黏膜之间无明显界限。一般无自觉症状,病变发生糜烂时局部有疼痛。可伴发皮肤和指(趾)甲病损。属癌前状态,对难以确诊者需行病理学检查。
    (2)口腔白斑症
    多见于成年男性,口腔任何部位均可发病,好发于颊黏膜咬合线区域,其次为舌部。病损为不能擦除的白色斑块或斑片,平或稍突出于黏膜表面,可有粗糙感,部分病变发生糜烂或溃疡时,可有局部疼痛感。脱落细胞学检查及甲苯胺蓝染色对诊断有辅助作用。属于癌前病变,有癌变倾向者应密切观察,必要时多次组织活检。
    (3)盘状红斑狼疮
    好发于中青年女性下唇唇红黏膜,典型损害为中心凹陷、边缘微隆的圆形或椭圆形盘状红斑糜烂,周边有红晕或扩张的毛细血管,外围围绕放射状排列的细短白色条纹或黑色弧线。病变区可超出唇红缘而使唇红与皮肤交界消失,此为该病的特征性表现。红斑糜烂时有明显的灼痛。可伴有皮肤持久性红斑及鳞屑损害,好发于面部,鼻部周围"蝴蝶斑"为皮肤损害典型表现。部分患者伴有全身症状,对该类患者应做全身检查以排除系统性红斑狼疮。实验室检查有助于诊断,组织活检具有重要意义。
    (4)口腔白色角化病
    可发生在口腔黏膜任何部位,唇、颊、舌多见。为灰白、浅白色边界不清的斑块;平或微高出黏膜,表面光滑,基底柔软;无自觉症状。腭部为烟草性口炎,均匀弥散白色角化,伴有散在红点;颊部多有牙尖、阻生齿、残根刺激;唇部为烟斑,在唇吻合缘处。
    (5)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
    好发于中年人,一般有咀嚼槟榔史。口腔黏膜任何部位均可发病,黏膜苍白或灰白色病损,为上皮下胶原纤维变性。黏膜弹性降低,呈条索状,临床上表现为口腔黏膜烧灼痛、口干、麻木、张口受限、吞咽困难等,可发生水疱、溃疡等。属于癌前状态,与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4.病情发展与演变
    病变的性质或程度有无改变;是否有新发症状出现;症状逐渐减轻还是加重。对于此类疾病,病变性质的改变或病情加重则有发生癌变的可能。
    5.伴随症状
    除特征性的白色斑纹类损害外,某些伴随症状对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6.诊治经过
    就诊前的治疗过程、治疗方法及药物,疗程及疗效如何,治疗对病损的影响。
    7.全身状况
    包括精神、体力状态、食欲、大小便、发热及睡眠情况。
    8.其他情况
    系统询问既往史、药物史、个人史、家族史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口腔黏膜白色斑纹的概述。


    正确答案: 口腔黏膜白色斑纹是发生在口腔黏膜的较为常见的损害,黏膜及皮肤可单独或同时发生,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该类病损涉及疾病较多,且多数为癌前状态。一般来说,此类损害通过病史询问和临床检查即可明确诊断,但较口腔科其他症状,其病史及检查应更为详尽。口腔检查要细致全面,辅助检查尤其是活体组织检查甚为必要,其目的一是确定诊断,二是排除恶变。口腔黏膜白色斑纹类疾病主要有口腔白色角化病、口腔白斑病、口腔扁平苔藓、盘状红斑狼疮、白色海绵状斑痣、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先天性角化病等。
    1.起病时间及发病情况仔细询问病损的确切发生时间和病程;急性发作还是缓慢发生;发作时间及发生部位的规律性;病损加重或减轻的因素;自觉症状的严重性。白色斑纹类疾病多呈慢性迁延过程,患者大多说不清初次发作的确切时间,但起病时间和发病情况对此类疾病有较为重要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意义,根据上述要点即能对可能疾病有一初步诊断。
    2.病因及诱因引起口腔黏膜白色斑纹类损害的病因不甚明确,应详细询问发生白色斑纹的有关因素或诱发原因,一般情况下,病损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心理因素
    该类病损尤其是口腔扁平苔藓的发生、发展与身心因素密切相关。
    (2)内分泌因素
    与口腔扁平苔藓关系密切,如雌二醇及睾酮降低。
    (3)免疫因素
    口腔扁平苔藓、盘状红斑狼疮、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可能为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性疾病。
    (4)感染因素
    口腔扁平苔藓、盘状红斑狼疮、口腔白斑病与病毒、细菌、白色念珠菌感染有一定关系。
    (5)遗传因素
    部分口腔扁平苔藓、盘状红斑狼疮、白色海绵状斑痣、口腔黏膜下纤维变性、先天性角化病、先天性角化不良病、遗传性良性上皮内角化病具有家族史或为遗传性疾病。
    (6)物理化学因素
    盘状红斑狼疮、口腔白斑病与吸烟、喜饮烈性酒、嚼槟榔、日照、寒冷刺激有密切关系。
    (7)机械因素
    口腔白色角化病、盘状红斑狼疮、口腔白斑病与残冠、残根、错位牙、不良修复体、不良习惯有一定关系。
    (8)其他因素
    糖尿病、肝炎、高血压、消化道功能紊乱、微量元素异常、微循环障碍、某些药物等与口腔扁平苔藓、盘状红斑狼疮、口腔白斑病有关。
    3.主要病损特点
    病损发生的部位和特征以及病变的严重性是检查的重点,尤其是特征性损害,对于某些疾病具有诊断性意义,例如发生在双侧颊黏膜的条纹状白色病损是口腔扁平苔藓的典型表现。病变发生与时间的关系、使病情加重或减轻的有关因素也应详细询问,因为有些特征性损害与诱发因素有直接关系,如烟碱性白色角化病。对常见的发生口腔黏膜白色斑纹的疾病及其病损特点分述如下。
    (1)口腔扁平苔藓
    中年女性多见,口腔任何部位均可发生,多呈对称性,常见于双侧颊黏膜。病变由白色或灰白色小丘疹组成的网状、树枝状或环状条纹构成,病变区域与正常黏膜之间无明显界限。一般无自觉症状,病变发生糜烂时局部有疼痛。可伴发皮肤和指(趾)甲病损。属癌前状态,对难以确诊者需行病理学检查。
    (2)口腔白斑症
    多见于成年男性,口腔任何部位均可发病,好发于颊黏膜咬合线区域,其次为舌部。病损为不能擦除的白色斑块或斑片,平或稍突出于黏膜表面,可有粗糙感,部分病变发生糜烂或溃疡时,可有局部疼痛感。脱落细胞学检查及甲苯胺蓝染色对诊断有辅助作用。属于癌前病变,有癌变倾向者应密切观察,必要时多次组织活检。
    (3)盘状红斑狼疮
    好发于中青年女性下唇唇红黏膜,典型损害为中心凹陷、边缘微隆的圆形或椭圆形盘状红斑糜烂,周边有红晕或扩张的毛细血管,外围围绕放射状排列的细短白色条纹或黑色弧线。病变区可超出唇红缘而使唇红与皮肤交界消失,此为该病的特征性表现。红斑糜烂时有明显的灼痛。可伴有皮肤持久性红斑及鳞屑损害,好发于面部,鼻部周围"蝴蝶斑"为皮肤损害典型表现。部分患者伴有全身症状,对该类患者应做全身检查以排除系统性红斑狼疮。实验室检查有助于诊断,组织活检具有重要意义。
    (4)口腔白色角化病
    可发生在口腔黏膜任何部位,唇、颊、舌多见。为灰白、浅白色边界不清的斑块;平或微高出黏膜,表面光滑,基底柔软;无自觉症状。腭部为烟草性口炎,均匀弥散白色角化,伴有散在红点;颊部多有牙尖、阻生齿、残根刺激;唇部为烟斑,在唇吻合缘处。
    (5)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
    好发于中年人,一般有咀嚼槟榔史。口腔黏膜任何部位均可发病,黏膜苍白或灰白色病损,为上皮下胶原纤维变性。黏膜弹性降低,呈条索状,临床上表现为口腔黏膜烧灼痛、口干、麻木、张口受限、吞咽困难等,可发生水疱、溃疡等。属于癌前状态,与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4.病情发展与演变
    病变的性质或程度有无改变;是否有新发症状出现;症状逐渐减轻还是加重。对于此类疾病,病变性质的改变或病情加重则有发生癌变的可能。
    5.伴随症状
    除特征性的白色斑纹类损害外,某些伴随症状对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6.诊治经过
    就诊前的治疗过程、治疗方法及药物,疗程及疗效如何,治疗对病损的影响。
    7.全身状况
    包括精神、体力状态、食欲、大小便、发热及睡眠情况。
    8.其他情况
    系统询问既往史、药物史、个人史、家族史等。

  • 第14题:

    简述简述便秘的病史采集要点


    正确答案: 1.澄清患者所指便秘的确切含义:如排便频次、每次便量及是否费力。
    2.了解起病及病程有无诱因(感染后,压力大,饮食、生活环境改变,较大生活事件,),持续或者间断,病程多久。
    3.伴随症状:有无恶心、呕吐、腹胀、腹痛,有无腹部包块、肠型、便血等。
    4.伴发病:如代谢病、内分泌病及慢性铅中毒等药物及手术史。
    5.注意镇静镇痛剂、麻醉剂、抗抑郁药、抗胆碱药及钙离子通道阻滞剂等药物及分娩、盆腔手术均可对疾病有影响。

  • 第15题:

    简述口腔异味病史采集。


    正确答案: 1.一般病史
    (1)口腔异味发生的时间,有无诱因及前驱症状。
    (2)发病时的情况,包括口腔异味的性质,一天内发生的时间性等。
    (3)病情的演变过程。
    (4)治疗经过。
    (5)目前情况。
    2.针对局部情况
    (1)有无龋病患牙及患牙的数量。
    (2)有无牙龈出血、牙松动、咀嚼无力或咀嚼疼痛;有无牙龈肿胀、牙周溢脓;有无食物嵌塞;有无牙外伤或咀嚼不当引起的咬合创伤史;有无第三磨牙周围、磨牙后区肿胀、溢脓、张口受限等表现。
    (3)有无口腔内肿块及肿块的性质,包括肿块的大小、位置、生长速度、有无疼痛、有无破溃、易出血、化脓等病史。
    (4)有无涎腺反复肿胀、疼痛病史。
    (5)有无鼻塞、脓涕、嗅觉减退、头痛及相应鼻窦区的疼痛如前额部、鼻旁疼痛等。
    3.针对全身系统性疾病
    (1)有无腹痛、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症状。
    (2)有无糖尿病病史:该病可因口干、加重牙周疾病而产生异味;糖尿病酮中毒患者口腔有烂苹果味。
    (3)呼吸道疾病:如肺脓肿或支气管扩张患者呼出腐败性恶臭味。
    (4)肝脏患者口腔内可有氨气味。
    (5)尿毒症或肾功能衰竭患者呼出氨味和尿味气体。
    (6)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白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可引起口腔内感染而产生口臭。

  • 第16题:

    简述牙松动病史采集要点。


    正确答案: (一)现病史
    1.何时出现的牙松动,牙松动的部位,多个牙松动还是单个牙松动。
    2.是否伴有牙移位。
    3.牙龈肿胀情况,肿胀的部位和范围,有无溢脓。
    4.牙龈出血情况,出血的部位。
    5.是否伴有牙痛或根尖部肿痛,牙痛的时间,牙有无伸长感。
    6.有无咬合痛或咬合不适,或咬东西时是否疼痛,出现的时间。
    7.有无外伤史及外伤发生的时间,有无咬物时硌伤。
    8.相应部位有无肿物或颌骨膨隆及出现的时间。
    9.患者的年龄,是否为儿童替牙期。
    10.有无全身症状,如有无发热、寒战等。
    (二)既往史患牙的治疗史包括牙周手术治疗史,患牙的正畸或牙外科正畸史,有无口腔颌面部及其邻近器官的疾病。有无牙因松动而脱落史。
    (三)全身情况有无糖尿病、白血病、冠心病、高血压、肿瘤等疾病。是否是月经期、产褥期、更年期等。是否做过头颈部放疗。
    (四)家族史父母有无牙早失现象。

  • 第17题:

    口腔黏膜斑纹类疾病包括以下几种,除了()

    • A、多形性红斑
    • B、红斑
    • C、白色海绵状痣
    • D、糜烂型扁平苔鲜
    • E、口腔黏膜下纤维化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问答题
    口腔黏膜白色斑纹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简述口干病史采集要点。

    正确答案: 根据口腔干燥的病理、生理原因,病史采集要注重以下几点:
    1.局部情况
    (1)舍格伦综合征:原发性舍格伦综合征又称干燥综合征,是一种由淋巴细胞介导的外分泌腺损伤性自身免疫疾患。可有以下表现:1)眼部表现:由于泪腺受侵,泪液分泌停止或减少,角膜及球结膜上皮破坏,引起干燥性角、结膜炎。患者眼有异物感、摩擦感或烧灼感,畏光、疼痛、视物疲劳。情绪激动或受到刺激时少泪或无泪。泪腺肿大可致睁眼困难,睑裂缩小,特别是外侧部分肿大明显,因而呈三角眼,肿大严重时可阻挡视线。2)口腔表现:涎液分泌减少,出现口干。轻者无明显自觉症状,较重者感舌、颊及咽喉部灼热,口腔发黏,味觉异常,严重者言语、咀嚼及吞咽均困难。干性食物不易咽下,进食时需饮水。说话久时,舌运动不灵活。如患者戴有全口义齿,常影响其固位。3)涎腺表现:涎腺肿大,以腮腺为最常见,也可伴下颌下腺、舌下腺及小涎腺肿大。多为双侧,也可单侧发生。由于涎液减少,可引起继发性逆行感染,涎腺反复肿胀,偶有压痛。少数病例在腺体内可触及结节状肿块,一个或多个,或呈单个较大肿块。4)其他外分泌腺受累的表现:除涎腺和泪腺外,尚可有上、下呼吸道分泌腺及皮肤外分泌腺受累。①鼻腔黏膜干燥、结痂,甚至出现鼻中隔穿孔;②喉及支气管干燥,出现声音嘶哑及慢性干咳;③汗腺及皮脂腺受累则出现皮肤干燥或萎缩。5)结缔组织疾病:可伴有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多发性肌炎等。
    (2)涎腺炎症:多有涎腺区反复肿胀不适及与进食有关的涎腺肿胀。
    (3)涎腺导管结石、狭窄等:主要临床症状为进食时颌下腺部位肿胀、疼痛。不完全阻塞患者,进食后症状很快缓解;阻塞严重者,症状可持续数小时、数天,甚至不能完全消退。有时疼痛剧烈,呈针刺样,称为"涎绞痛",可伴同侧舌或舌尖痛,并放射至耳颞部或颈部。导管后部涎石伴发炎症时患者感觉吞咽困难。
    (4)涎腺先天发育不良:多个腺体先天缺失或严重发育不全时,患者可有口干症状,并可伴有全口多数牙齿的猖獗龋。
    (5)涎腺放射线照射:涎腺位于肿瘤治疗的放射野内,可致放射性口干。
    (6)涎液消耗增加:长期口呼吸,口内异物,如新戴义齿的慢性刺激。
    2.全身情况
    (1)系统性疾患:包括脱水、水肿、糖尿病、甲状腺疾患、帕金森病、高血压、心力衰竭、贫血及尿毒症等。
    (2)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包括过度的忧虑、抑郁,紧张或兴奋;抑郁症;间脑疾患引起的肥胖、月经减少及腮腺反复肿大综合征等。
    (3)老年性口干:除腺泡实质减少外,外周刺激或向中枢传入冲动减少,可导致涎腺分泌减少。
    3.药物性口干如抗高血压药物及精神病治疗药物等可影响涎腺的分泌功能。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简述便秘的病史采集要点

    正确答案: 1.澄清患者所指便秘的确切含义:如排便频次、每次便量及是否费力。
    2.了解起病及病程有无诱因(感染后,压力大,饮食、生活环境改变,较大生活事件,),持续或者间断,病程多久。
    3.伴随症状:有无恶心、呕吐、腹胀、腹痛,有无腹部包块、肠型、便血等。
    4.伴发病:如代谢病、内分泌病及慢性铅中毒等药物及手术史。
    5.注意镇静镇痛剂、麻醉剂、抗抑郁药、抗胆碱药及钙离子通道阻滞剂等药物及分娩、盆腔手术均可对疾病有影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口腔黏膜溃疡病史采集要点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口腔黏膜及皮肤窦道和瘘管病史采集要点。

    正确答案: 1.关于窦道和瘘管详细询问患者窦道和瘘管发生的时间;有无液体流出;如有液体流出,流出液为何种性质(脓液、血性、清亮液体、黏液等)。
    2.窦道和瘘管发生前有无牙痛史、牙髓病史、反复肿痛史、牙髓治疗史以及有无外伤手术史。
    3.有无牙浮起、松动、移位、流血、流脓等症状。
    4.对于发生于颈部及腮腺区的窦道和瘘管,要仔细询问有无局部肿块史,肿块变化情况(有无增大或减小史),有无疼痛。
    5.全身情况是否有发热、寒战、疲倦无力、食欲不振等全身伴随症状及轻重程度,发病以来全身的一般情况:食欲、睡眠、尿便情况等。
    6.诊治经过是否作过诊治、何处诊治以及诊治经过,是否应用药物治疗及药物治疗效果,具体药物名称、剂量。
    7.相关病史传染病史、手术史、放疗史、化疗史、过敏史等,如考虑为先天性窦道或瘘管,尚需询问家族史。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口腔黏膜及皮肤窦道和瘘管病史采集要点

    正确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