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42岁。主诉:左下后牙牙龈疼痛、肿胀3天。现病史:患者自3天前出现左下后牙牙龈肿痛,吸吮时出血。不敢咀嚼。检查:患者36牙体完整,颊侧牙龈近龈缘处肿胀,扪诊可有波动感,叩痛,松动明显,探有牙周袋深约7mm,但全身症状不明显。扪诊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X线片示36牙槽嵴垂直型吸收,约占牙根1/2。(病例题)

题目

患者,男,42岁。主诉:左下后牙牙龈疼痛、肿胀3天。现病史:患者自3天前出现左下后牙牙龈肿痛,吸吮时出血。不敢咀嚼。检查:患者36牙体完整,颊侧牙龈近龈缘处肿胀,扪诊可有波动感,叩痛,松动明显,探有牙周袋深约7mm,但全身症状不明显。扪诊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X线片示36牙槽嵴垂直型吸收,约占牙根1/2。(病例题)


相似考题
更多“患者,男,42岁。主诉:左下后牙牙龈疼痛、肿胀3天。现病史:患者自3天前出现左下后牙牙龈肿痛,吸吮时出血。不敢咀嚼。检查:患者36牙体完整,颊侧牙龈近龈缘处肿胀,扪诊可有波动感,叩痛,松动明显,探有牙周袋深约7mm,但全身症状不明显。扪诊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X线片示36牙槽嵴垂直型吸收,约占牙根1/2。(病例题)”相关问题
  • 第1题:

    患者女,42岁。左下牙床肿、牙松动半年。检查:见牙龈肿胀、溢脓,探近中牙周袋深,松动Ⅱ度,叩痛(+),龋深,牙髓无活力,X线片示根端骨吸收区与近中侧牙槽骨吸收相通,远中侧牙槽骨无吸收。该病应诊断为

    A:牙周—牙髓联合病变
    B:成人牙周炎
    C:根分叉区病变
    D:牙周脓肿
    E:青少年牙周炎

    答案:A
    解析:
    牙龈肿胀,探近中袋深,牙松动,X线片示根端骨吸收区与近中侧牙槽骨吸收相通,远中侧牙槽骨,无吸收,提示牙周炎。龋深,牙髓无活力提示牙髓病变,所以诊断为牙周一牙髓联合病变。

  • 第2题:

    患者,男性,27岁。
    病例摘要
    (1)主诉:左下颌肿物发现1天而就诊。
    (2)现病史:1天前左下后牙疼痛,X线片发现左下后牙区有一囊肿。
    (3)检查:残留牙根,颊侧稍隆起,表面黏膜稍红,有轻压痛,舌侧无隆起。叩(±),松(-)。全口牙石Ⅰ度~Ⅱ度,全口牙龈红肿,龈沟内探诊出血,未探及牙周袋,曲面断层示:根尖下方可见2.0cm×1.8cm低密度影像,界清,有骨白线。其余牙齿牙槽骨未见吸收。


    答案:
    解析:
    病例分析
    (1)诊断
    1)主诉诊断:左下6根尖囊肿
    诊断依据:有患病牙及X线表现。
    2)其他诊断:牙龈炎。
    (2)治疗
    1)主诉疾病治疗:应采用外科手术摘除。
    2)其他疾病治疗:龈上洁治术,局部冲洗用药,注意口腔卫生。

  • 第3题:

    患者,女,35岁。主诉:左下后牙自发性阵发性疼痛5天。现病史:患者5天前自觉左下后牙自发性阵发性疼痛,遇冷热刺激疼痛加重,并放射到同侧头面部,昨天夜间疼痛剧烈,不能睡眠。检查:36远中邻面深龋近髓。龋洞内大量软化牙本质,探痛明显,未探及露髓孔,冷热诊疼痛剧烈,且刺激去除后疼痛持续较长时间。叩诊无异常。患牙无明显松动。牙龈正常无肿胀充血。(病例题)


    正确答案:1.诊断(2分)
    36急性牙髓炎。
    2.诊断依据(2分)
    (1)病史患牙有自发性阵发性疼痛、夜间加剧、温度刺激加重疼痛等急性牙髓炎典型症状。
    (2)检查患牙有明显的牙体损害。叩诊阴性,X线片示根尖周无异常。
    3.鉴别诊断(2分)
    (1)三叉神经痛患者没有疼痛发作的"扳机点",三叉神经痛一般不在夜间发作,冷、热温度刺激也不引发疼痛。
    (2)龈乳头炎检查见牙龈正常,无肿胀充血,可排除龈乳头炎。
    (3)深龋患牙有自发性剧烈疼痛,且温度引起的疼痛刺激去除后疼痛持续。这些症状与深龋不符。
    (4)急性根尖周炎根尖周炎患牙不会出现牙髓对温度极其敏感、夜间痛显著等症状,且患牙叩诊无异常。
    4.治疗计划(4分)
    (1)应急治疗首先开髓引流,缓解患牙急性症状。
    (2)待急性症状缓解后,常规牙髓摘除,视根管情况行根管治疗或牙髓塑化治疗,最后行永久修复。

  • 第4题:

    某患者,右下第一磨牙颊侧牙龈肿胀,牙体完整无异常,检查见右下第一磨牙颊侧牙龈半球状红肿,扪诊有波动感,考虑疾病为牙周脓肿。该患者还应具备的临床表现中,不包括()

    • A、牙松动明显,消肿后仍松动
    • B、牙髓有活力
    • C、有深牙周袋
    • D、X线片牙槽骨嵴有破坏
    • E、一般无深牙周袋

    正确答案:E

  • 第5题:

    患者,女,36岁。主诉:下前牙刷牙出血2月余。现病史:患者2月多前刷牙出血,量不多,可自行止住,偶有咬硬物出血,无明显口臭,牙齿无明显疼痛、松动等。检查:下切牙颈部牙石Ⅰ度沉积,牙龈充血发红,质地松软,龈乳头圆钝、肥大面光亮。龈沟深约3mm,探诊出血。无牙周袋及附着丧失。牙齿无松动。X线片示全口牙槽骨无明显吸收。(病例题)


    正确答案: 1.诊断(2分)
    下切牙边缘性龈炎。
    2.诊断依据(2分)
    (1)患处牙龈充血红肿,探诊牙龈出血。局部有牙石。
    (2)无牙周袋及附着丧失。牙齿无松动。
    (3)X线检查未见牙槽骨吸收。
    3.鉴别诊断(2分)
    早期牙周炎:早期牙周炎除了有牙龈炎症外,还有牙周袋形成和牙槽骨吸收等表现。
    4.治疗计划(4分)
    (1)行龈上洁治术,去除菌斑、牙石等局部刺激因素。
    (2)龈袋用3%过氧化氢溶液冲洗,吸干后涂布碘甘油。
    (3)做好口腔卫生宣教工作,教会患者正确刷牙方法。
    (4)定期复查。

  • 第6题:

    患者,男,48岁。主诉:左下前牙外伤半小时。现病史:患者半小时前骑车摔到,致下前牙牙冠损伤。无呕吐,无头痛,神志清晰。身体其他部位无损伤。检查:31牙龈红肿,牙冠完整,但比32短2mm;叩痛(++),松动不明显。X线片示:31牙根无根折线,根尖周膜消失。(病例题)


    正确答案:1.诊断(2分)
    31嵌入性脱位。
    2.诊断依据(2分)
    (1)患牙有外伤史。
    (2)31牙冠完整但比32短2mm。
    (3)X线片示31根尖周膜消失等。
    3.鉴别诊断(2分)
    诊断明确,无须鉴别。
    4.治疗方法(4分)
    (1)局麻下复位、固定。
    (2)2周后行根管治疗,以免发生牙根吸收。

  • 第7题:

    患者男,45岁。右下后牙突发搏动性疼痛,牙龈出血。口腔有异味。有长期大量吸烟史。口腔检查:右下67颊侧牙龈发红、水肿、光亮,有深牙周袋,有波动感,叩痛(++),松动Ⅰ度,菌斑指数3,牙体无明显龋病病损。主要应该进行的检查是()

    • A、探诊
    • B、食物嵌塞
    • C、邻面龋坏
    • D、X线片检查
    • E、牙髓活力电测试
    • F、牙体透照
    • G、咬合检查

    正确答案:A,D,G

  • 第8题:

    问答题
    患者,男,42岁 。主诉:左下后牙牙龈疼痛、肿胀3天 。现病史:患者自3天前出现左下后牙牙龈肿痛,吸吮时出血 。不敢咀嚼 。检查:患者36牙体完整,颊侧牙龈近龈缘处肿胀,扪诊可有波动感,叩痛,松动明显,探有牙周袋深约7mm,但全身症状不明显 。扪诊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 。X线片示36牙槽嵴垂直型吸收,约占牙根1/2 。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患者,男,32岁。主诉:左下后牙咬合痛3天。现病史:患者自半年前即发现左下后牙龋坏,开始有遇冷热疼痛,但一直未予治疗。2天前出现自发性持续性跳痛,患牙浮起感明显,不敢咬合,无明显冷热刺激痛。伴发热、全身乏力等不适,口服"甲硝唑"1天,症状无明显缓解。检查:左下6深龋及髓,无探痛,松动Ⅲ度,叩痛(+++),患牙根尖部牙龈红肿、扪痛,龈颊沟变浅,深部有波动感;体温38℃,温度测试无反应。(病例题)

    正确答案: 1.诊断(2分)
    36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骨膜下脓肿)。
    2.诊断依据(2分)
    (1)病史可定位的自发持续痛,咬合痛,浮出感,发热,全身乏力。
    (2)检查深龋洞,露髓,冷热测均无反应,叩(+++),松动Ⅲ度,龈颊沟变平,压痛明显,深部波动感等牙槽脓肿的典型症状。还伴有体温38℃,乏力等全身症状。
    3.鉴别诊断(2分)
    (1)急性牙髓炎急性牙髓炎患牙为阵发性痛而不是持续性痛,叩诊可有不适,但不表现剧烈疼痛。冷热测应引发疼痛,而该患牙温度测试无反应。
    (2)慢性根尖炎慢性根尖炎患牙叩诊不适,但不会有叩诊剧烈疼痛。也无明显自发痛。
    4.治疗(4分)
    (1)应急治疗开放髓腔,通畅根管,引流脓液。同时局麻下切开排脓。
    (2)髓腔开放1~2天。
    (3)患牙急性症状缓解后,再行根管预备、封药及充填。
    (4)局部治疗的同时,全身应用抗炎治疗。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患者,男性,56岁 。 病例摘要 (1)主诉:右下后牙咀嚼痛1周,持续性跳痛2天 。 (2)现病史:1周前右下后牙出现进食咀嚼痛,2天前疼痛加剧,不敢用患侧咀嚼,不敢碰患牙,患牙有伸长浮出感,呈持续性跳痛,能感觉到患牙位置 。 (3)检查:46远中邻面龋,探及穿髓孔,探(-),叩(+ + +),松动度Ⅰ度,颊侧 黏膜潮红,有压痛,但无明显肿胀,右下颌淋巴结肿大有压痛,温度刺激和电活力测定无反应,X线牙片示46根尖周有低密度云雾状阴影,边界不清 。14残根,叩(±),松动Ⅰ度 。X线牙片示未根充,根尖周椭圆形低密度阴影,约0 .3mm×0 .2mm,边界清楚 。牙龈黏膜无明显异常 。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患者,男,32岁 。主诉:下前牙牙龈疼痛、出血3天 。现病史:患者自3天前出现下前牙牙龈肿痛,早晨起床时可见枕边有血迹,口腔恶臭味 。检查:患者下前牙龈边缘出现坏死性溃疡,上覆灰白色假膜;此膜易于擦去,暴露的创口较平,乳头和边缘龈几成直线如刀切状;探诊极易出血,口中有血腥味,并伴腐败臭味;病损区疼痛明显,但全身症状不明显 。扪诊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 。痛变区涂片作革兰染色见大量梭形杆菌和螺旋体 。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2题:

    患者,男,22岁,因刷牙出血,牙齿松动半年就诊。无全身疾病。牙周龈上、龈下洁治后,临床检查见左下颌第一磨牙颊侧中央仍有7mm深牙周袋,探诊出血。


    C.探诊和X线片

    D.扪诊

    E.视诊


    答案:C
    解析:

  • 第13题:

    共用题干
    患者男,35岁。近5天来右下后牙肿痛,今日全身不适来就诊。查:患者痛苦面容,右面颊部肿胀较明显。右下第一前磨牙远中颈部龋深穿髓,无探痛,Ⅲ度松动,叩痛(+++),龈红肿明显,移行沟变平。

    扪诊牙龈肿胀有波动感的方法是
    A:棉球口内扪诊
    B:单指口内扪诊
    C:双指双合诊
    D:二指口外扪诊
    E:双手口外扪诊

    答案:B
    解析:
    针对该患者的检查应该包括:①牙髓温度测验:主要是判断牙髓的情况,是否尚存活力及活力判断;②根据患者表现可怀疑是急性根尖周炎,故应检查患者白细胞和颌下淋巴结,判断患者全身感染情况和感染局部扩散情况;③X线检查是必不可少的,X线检查可以帮助检查根尖周病变范围。此患者测量体温是没有必要的,选A。

    急性根尖脓肿患牙出现自发性、剧烈持续的跳痛,伸长感加重,定位准确,以至咬合时首先接触患牙并引起剧痛,患者因而不敢对。发展到牙槽脓肿时患牙叩痛中度到重度,松动Ⅱ~Ⅲ度。根尖部牙龈潮红,但尚无明显肿胀,扪诊感轻微疼痛。相应的颌下淋巴结可有肿大及压痛。发展到黏膜下脓肿时上述症状明显减轻,相应根尖部的牙龈肿胀局限,呈半球形隆起,扪诊波动感明显,全身症状缓解。故选B。

    扪诊牙龈肿胀有波动感的方法是单指口内扪诊,选B。双指双合诊适用于舌的检查。双手双合诊适用于颌下淋巴结和颏下淋巴结的检查。

  • 第14题:

    患者,男,32岁。主诉:左下后牙咬合痛3天。现病史:患者自半年前即发现左下后牙龋坏,开始有遇冷热疼痛,但一直未予治疗。2天前出现自发性持续性跳痛,患牙浮起感明显,不敢咬合,无明显冷热刺激痛。伴发热、全身乏力等不适,口服"甲硝唑"1天,症状无明显缓解。检查:左下6深龋及髓,无探痛,松动Ⅲ度,叩痛(+++),患牙根尖部牙龈红肿、扪痛,龈颊沟变浅,深部有波动感;体温38℃,温度测试无反应。(病例题)


    正确答案: 1.诊断(2分)
    36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骨膜下脓肿)。
    2.诊断依据(2分)
    (1)病史可定位的自发持续痛,咬合痛,浮出感,发热,全身乏力。
    (2)检查深龋洞,露髓,冷热测均无反应,叩(+++),松动Ⅲ度,龈颊沟变平,压痛明显,深部波动感等牙槽脓肿的典型症状。还伴有体温38℃,乏力等全身症状。
    3.鉴别诊断(2分)
    (1)急性牙髓炎急性牙髓炎患牙为阵发性痛而不是持续性痛,叩诊可有不适,但不表现剧烈疼痛。冷热测应引发疼痛,而该患牙温度测试无反应。
    (2)慢性根尖炎慢性根尖炎患牙叩诊不适,但不会有叩诊剧烈疼痛。也无明显自发痛。
    4.治疗(4分)
    (1)应急治疗开放髓腔,通畅根管,引流脓液。同时局麻下切开排脓。
    (2)髓腔开放1~2天。
    (3)患牙急性症状缓解后,再行根管预备、封药及充填。
    (4)局部治疗的同时,全身应用抗炎治疗。

  • 第15题:

    患者男,42岁,近5日左上后牙痛剧烈,不能咬合,自述患牙有伸长感,如诊断急性骨膜下脓肿,患者可出现典型的局部症状是()

    • A、扪诊感轻微疼痛
    • B、根尖部牙龈潮红,但尚无明显肿胀
    • C、区域淋巴结肿大压痛
    • D、移行沟变平,深部扪诊波动感
    • E、松动度Ⅰ度

    正确答案:D

  • 第16题:

    患者,男,32岁。主诉:下前牙牙龈疼痛、出血3天。现病史:患者自3天前出现下前牙牙龈肿痛,早晨起床时可见枕边有血迹,口腔恶臭味。检查:患者下前牙龈边缘出现坏死性溃疡,上覆灰白色假膜;此膜易于擦去,暴露的创口较平,乳头和边缘龈几成直线如刀切状;探诊极易出血,口中有血腥味,并伴腐败臭味;病损区疼痛明显,但全身症状不明显。扪诊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痛变区涂片作革兰染色见大量梭形杆菌和螺旋体。(病例题)


    正确答案:1.诊断(2分)
    下前牙急性坏死性龈炎。
    2.诊断依据(2分)
    (1)下前牙牙龈肿痛、出血史。
    (2)检查见龈缘坏死性溃疡,乳头和边缘龈几成直线如刀切状,探诊极易出血,口中有血腥味,并伴腐败臭味。
    (3)涂片做革兰染色见大量梭形杆菌和螺旋体。
    3.鉴别诊断(2分)
    (1)边缘性龈炎病程长,以牙间乳头和游离龈的充血、红肿和刺激易出血为主要表现;但无自发痛及自发性出血,无牙龈坏死,无特殊的腐败性口臭;涂片很难找到梭状杆菌和螺旋体。
    (2)牙周炎病损有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和牙齿松动等表现,但无牙龈坏死,无明显的牙龈局部疼痛及全身症状,无特殊的腐败性口臭。
    (3)疱疹性龈口炎为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所致,好发于6岁以下儿童。起病急。主要侵犯牙龈、唇、颊、腭等黏膜,损害表现为成簇小水疱,溃破后形成多个小溃疡或互相融合,假膜不易擦去,无组织坏死,无腐败性口臭。涂片检查可见脱落细胞中有包涵体等病毒感染征象。
    (4)急性白血病急性白血病患者牙龈有较大范围的肿胀、疼痛,并伴有坏死。有自发性出血和口臭等临床表现。但全身有贫血和衰竭表现,血象检查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并有幼稚白细胞出现。
    4.治疗计划(4分)
    (1)首先去净坏死组织及大块龈上牙石,再以3%过氧化氢液拭洗患处。
    (2)全身给予大量维生素C、蛋白质,口服甲硝唑0.2g,每日3次。嘱患者每日1%过氧化氢液含漱。
    (3)嘱患者待急性炎症得以控制后复诊彻底清洁菌斑、牙石等局部刺激物。
    (4)对患者进行口腔卫生指导更换牙刷,保持口腔清洁,建立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 第17题:

    患者男,35岁。因5天来右下后牙肿痛,今日全身不适来就诊。查患者痛苦面容,右面颊部肿胀较明显。右下第一前磨牙远中颈部龋深穿髓,无探痛,Ⅲ度松动,叩痛(+++),龈红肿明显,移行沟变平扪诊牙龈肿胀有波动感的方法()。

    • A、棉球口内扪诊
    • B、单指口内扪诊
    • C、二指口内扪诊
    • D、二指口外扪诊
    • E、双手口外扪诊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单选题
    患者男,42岁,近5日左上后牙痛剧烈,不能咬合,自述患牙有伸长感,如诊断急性骨膜下脓肿,患者可出现典型的局部症状是()
    A

    扪诊感轻微疼痛

    B

    根尖部牙龈潮红,但尚无明显肿胀

    C

    区域淋巴结肿大压痛

    D

    移行沟变平,深部扪诊波动感

    E

    松动度Ⅰ度


    正确答案: C
    解析: 急性根尖周炎的骨膜下脓肿期:患牙疼痛达到最高峰。可出现患牙牙龈红肿,移行沟变平,有明显的压痛,扪诊深部有波动感。

  • 第19题:

    问答题
    患者,男,32岁 。主诉:左下后牙咬合痛3天 。现病史:患者自半年前即发现左下后牙龋坏,开始有遇冷热疼痛,但一直未予治疗 。2天前出现自发性持续性跳痛,患牙浮起感明显,不敢咬合,无明显冷热刺激痛 。伴发热、全身乏力等不适,口服"甲硝唑"1天,症状无明显缓解 。检查:左下6深龋及髓,无探痛,松动Ⅲ度,叩痛(+ + +),患牙根尖部牙龈红肿、扪痛,龈颊沟变浅,深部有波动感;体温38℃,温度测试无反应 。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某患者,右下第一磨牙颊侧牙龈肿胀,牙体完整无异常,检查见右下第一磨牙颊侧牙龈半球状红肿,扪诊有波动感,考虑疾病为牙周脓肿。该患者还应具备的临床表现中,不包括()
    A

    牙松动明显,消肿后仍松动

    B

    牙髓有活力

    C

    有深牙周袋

    D

    X线片牙槽骨嵴有破坏

    E

    一般无深牙周袋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患者,男性,46岁 。 病例摘要   (1)主诉:牙龈反复肿痛5年,左上后牙肿胀、跳痛3天 。 (2)现病史:5年前牙龈反复肿痛,口服消炎药可缓解,3天前左上后牙牙龈肿胀、跳痛,未经治疗 。 (3)检查:左上第一二磨牙间颊侧牙龈呈卵圆形膨隆,壁薄有波动感,牙周袋约8~9mm,龈下牙石(+ +),左上第一二磨牙叩痛,松动Ⅱ度,X线片示左上第一二磨牙间牙槽骨有垂直吸收,下颌中切牙缺失,下颌侧切牙松动Ⅱ度,牙龈退缩约3mm,牙周袋约4~5mm,余牙牙龈红肿,口腔卫生差,牙石(+ +) 。既往糖尿病史6年 。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患者,男,32岁。主诉:下前牙牙龈疼痛、出血3天。现病史:患者自3天前出现下前牙牙龈肿痛,早晨起床时可见枕边有血迹,口腔恶臭味。检查:患者下前牙龈边缘出现坏死性溃疡,上覆灰白色假膜;此膜易于擦去,暴露的创口较平,乳头和边缘龈几成直线如刀切状;探诊极易出血,口中有血腥味,并伴腐败臭味;病损区疼痛明显,但全身症状不明显。扪诊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痛变区涂片作革兰染色见大量梭形杆菌和螺旋体。(病例题)

    正确答案: 1.诊断(2分)
    下前牙急性坏死性龈炎。
    2.诊断依据(2分)
    (1)下前牙牙龈肿痛、出血史。
    (2)检查见龈缘坏死性溃疡,乳头和边缘龈几成直线如刀切状,探诊极易出血,口中有血腥味,并伴腐败臭味。
    (3)涂片做革兰染色见大量梭形杆菌和螺旋体。
    3.鉴别诊断(2分)
    (1)边缘性龈炎病程长,以牙间乳头和游离龈的充血、红肿和刺激易出血为主要表现;但无自发痛及自发性出血,无牙龈坏死,无特殊的腐败性口臭;涂片很难找到梭状杆菌和螺旋体。
    (2)牙周炎病损有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和牙齿松动等表现,但无牙龈坏死,无明显的牙龈局部疼痛及全身症状,无特殊的腐败性口臭。
    (3)疱疹性龈口炎为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所致,好发于6岁以下儿童。起病急。主要侵犯牙龈、唇、颊、腭等黏膜,损害表现为成簇小水疱,溃破后形成多个小溃疡或互相融合,假膜不易擦去,无组织坏死,无腐败性口臭。涂片检查可见脱落细胞中有包涵体等病毒感染征象。
    (4)急性白血病急性白血病患者牙龈有较大范围的肿胀、疼痛,并伴有坏死。有自发性出血和口臭等临床表现。但全身有贫血和衰竭表现,血象检查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并有幼稚白细胞出现。
    4.治疗计划(4分)
    (1)首先去净坏死组织及大块龈上牙石,再以3%过氧化氢液拭洗患处。
    (2)全身给予大量维生素C、蛋白质,口服甲硝唑0.2g,每日3次。嘱患者每日1%过氧化氢液含漱。
    (3)嘱患者待急性炎症得以控制后复诊彻底清洁菌斑、牙石等局部刺激物。
    (4)对患者进行口腔卫生指导更换牙刷,保持口腔清洁,建立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