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婴,出生7天。主诉:发现患儿口腔内黏膜发白2天。现病史:患儿刚出生的几天睡眠饮食可,近两天发现患儿易哭闹,哺乳困难。发现口腔内黏膜多处发白,求诊。检查:患儿口腔内颊、舌、软腭、唇等处黏膜充血,上有广泛而散在、微凸的白色柔软小斑点,有的部位已融合成一小片,用力擦掉后露出红色糜烂面,有轻度渗血。假膜涂片检查发现大量的菌丝和孢子。(病例题)

题目

男婴,出生7天。主诉:发现患儿口腔内黏膜发白2天。现病史:患儿刚出生的几天睡眠饮食可,近两天发现患儿易哭闹,哺乳困难。发现口腔内黏膜多处发白,求诊。检查:患儿口腔内颊、舌、软腭、唇等处黏膜充血,上有广泛而散在、微凸的白色柔软小斑点,有的部位已融合成一小片,用力擦掉后露出红色糜烂面,有轻度渗血。假膜涂片检查发现大量的菌丝和孢子。(病例题)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1.诊断(2分)
口腔念珠菌病。
2.诊断依据(2分)
(1)患儿烦躁、啼哭、拒食等不适症状。
(2)口腔黏膜多处充血,上有白色柔软小斑点或斑片,斑片附着不紧密。
(3)涂片检查有大量的菌丝和孢子。
3.鉴别诊断(2分)
球菌性口炎球菌性口炎水肿明显,有成片的灰黄色假膜,表面光滑、致密,易被拭去,遗留糜烂面有渗血,假膜涂片检查可见大量成堆的球菌。
4.治疗计划(4分)
(1)局部治疗选用2%碳酸氢钠液、0.2%氯已定溶液交替拭洗婴儿口腔和母亲乳头或哺乳工具,坚持数日。(2)抗真菌治疗轻症不需用其他药物,病变一般在2~3天内消失。如上述局部治疗效果不佳,可酌情选用0.5%酮康唑溶液涂搽,每日3次,效果良好。
(3)全身支持治疗患儿若拒食强烈,酌情补充液体等。
更多“男婴,出生7天。主诉:发现患儿口腔内黏膜发白2天。现病史:患儿刚出生的几天睡眠饮食可,近两天发现患儿易哭闹,哺乳困难。发现口腔内黏膜多处发白,求诊。检查:患儿口腔内颊、舌、软腭、唇等处黏膜充血,上有广泛而散在、微凸的白色柔软小斑点,有的部位已融合成一小片,用力擦掉后露出红色糜烂面,有轻度渗血。假膜涂片检查发现大量的菌丝和孢子。(病例题)”相关问题
  • 第1题:

    患儿男,5天,啼哭、哺乳困难,临床检查见患儿两颊黏膜、软腭充血,上有散在的色白如雪的柔软小斑点,针帽大小,斑点稍用力可擦掉。该患儿可能患有的疾病是

    A、扁平苔藓

    B、疱疹样口疮

    C、雪口病

    D、天疱疮

    E、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参考答案:C

  • 第2题:

    病例摘要 男婴,5天,啼哭、哺乳困难,临床检查见患儿两颊黏膜、软腭充血,上有散在的色白如雪的柔软小斑点,针帽大小,斑点稍用力可擦掉。


    答案:
    解析:
    病例分析
    (1)诊断:该病是急性假膜型念珠菌口炎(雪口病)。
    诊断依据:新生儿发病;患儿哭闹、哺乳困难;两颊黏膜、软腭充血,上有散在的色白如雪的柔软小斑点,斑点稍用力可擦掉。
    (2)治疗:急性假膜型念珠菌口炎(雪口病)病因明确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故治疗采取局部抗真菌治疗。
    1)2%~4%碳酸氢钠(小苏打)溶液:用于哺乳前后洗涤口腔,以消除能分解产酸的残留凝乳或糖类,使口腔成为碱性环境,可阻止白色念珠菌的生长和繁殖。轻症患儿不用其他药物,病变载2~3天内即可消失,但仍需继续用药数日,以预防复发。也可用本药在哺乳前后洗净乳头,以免交叉感染或重复感染。
    2)甲紫水溶液:口腔黏膜以用1/2000 (0.5%)浓度为宜,每日涂搽3次,以治疗婴幼儿鹅口疮和口角炎。

  • 第3题:

    男婴,出生7天,啼哭、哺乳困难。临床检查见患儿两颊黏膜、软腭充血,上有散在的色白如雪的柔软小斑点,针帽大小,斑点稍用力可擦掉。该患儿可能患有的疾病是

    A.急性假膜型念珠菌口炎
    B.扁平苔藓
    C.疱疹样口疮
    D.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E.天疱疮

    答案:A
    解析:

  • 第4题:

    共用题干
    患儿男,3个月。口内黏膜有白膜,伴有低热5天。患儿5天前开始出现烦躁不安、啼哭、拒食,并有低热,3天前发现口内黏膜上有小白点,后逐渐变大,曾服用抗生素未见好转。口内检查:口内黏膜广泛充血,颊、舌及唇有散在的乳凝状白色斑片,斑片可用力揭去,露出红色糜烂黏膜。体温37.5℃。

    为确诊应进行的实验室检查是
    A、组织病理
    B、血常规
    C、尿常规
    D、涂片检查
    E、免疫荧光

    答案:D
    解析:
    本例诊断思考线索:本例以乳凝状白色斑片为主要诊断依据,患者为婴儿首先应考虑为鹅口疮。实验室检查涂片若见菌丝孢子,可以确诊。治疗药物中只有制霉菌素是治疗念珠菌的药物。

  • 第5题:

    共用题干
    患儿男,3个月。口内黏膜有白膜,伴有低热5天。患儿5天前开始出现烦躁不安、啼哭、拒食,并有低热,3天前发现口内黏膜上有小白点,后逐渐变大,曾服用抗生素未见好转。口内检查:口内黏膜广泛充血,颊、舌及唇有散在的乳凝状白色斑片,斑片可用力揭去,露出红色糜烂黏膜。体温37.5℃。

    可能的诊断是
    A、口炎型口疮
    B、疱疹性龈口炎
    C、带状疱疹
    D、手足口病
    E、鹅口疮

    答案:E
    解析:
    本例诊断思考线索:本例以乳凝状白色斑片为主要诊断依据,患者为婴儿首先应考虑为鹅口疮。实验室检查涂片若见菌丝孢子,可以确诊。治疗药物中只有制霉菌素是治疗念珠菌的药物。

  • 第6题:

    患者男性,55岁,因“口腔黏膜溃疡、口干、烧灼样疼痛、味觉减退,吞咽困难”来诊。患者有咀嚼槟榔史。口腔检查:双颊、软腭及咽腭弓等多处黏膜有白色病损,散在小溃疡面;颊部、翼颌韧带等处可触及瘢痕样纤维索样物,伴张口受限。根据临床表现,可诊断为()

    • A、口腔白斑
    • B、口腔扁平苔藓
    • C、口腔角化病
    • D、口腔黏膜下纤维化
    • E、良性黏膜类天疱疮

    正确答案:D

  • 第7题:

    男婴,5d,啼哭、哺乳困难,临床检查见患儿两颊黏膜、软腭充血,上有散在的色白如雪的柔软小斑点,针帽大小,斑点稍用力可擦掉。该患儿可能患有的疾病是()。

    • A、扁平苔藓
    • B、疱疹样口疮
    • C、雪口病
    • D、天疱疮
    • E、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正确答案:C

  • 第8题:

    病例摘要男婴,5天,啼哭、哺乳困难,临床检查见患儿两颊黏膜、软腭充血,上有散在的色白如雪的柔软小斑点,针帽大小,斑点稍用力可擦掉。(病例题)


    正确答案: 病例分析
    (1)诊断:该病是急性假膜型念珠菌口炎(雪口病)。诊断依据:新生儿发病;患儿哭闹、哺乳困难;两颊黏膜、软腭充血,上有散在的色白如雪的柔软小斑点,斑点稍用力可擦掉。
    (2)治疗:急性假膜型念珠菌口炎(雪口病)病因明确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故治疗采取局部抗真菌治疗。
    1)2%~4%碳酸氢钠(小苏打)溶液:用于哺乳前后洗涤口腔,以消除能分解产酸的残留凝乳或糖类,使口腔成为碱性环境,可阻止白色念珠菌的生长和繁殖。轻症患儿不用其他药物,病变载2~3天内即可消失,但仍需继续用药数日,以预防复发。也可用本药在哺乳前后洗净乳头,以免交叉感染或重复感染。
    2)甲紫水溶液:口腔黏膜以用1/2000(0.5%)浓度为宜,每日涂搽3次,以治疗婴幼儿鹅口疮和口角炎。

  • 第9题:

    患者,男性,出生5天,啼哭拒食,口腔颊黏膜出现微凸的柔软白色针头大小斑点,擦去后可露出红色糜烂出血面该病致病菌的致病形式是()

    • A、酵母
    • B、假菌丝
    • C、真菌丝
    • D、芽生孢子
    • E、厚壁孢子

    正确答案:B

  • 第10题:

    患儿,女,2岁,2天来口腔糜烂就诊,发病前2天患儿曾有发热,啼哭,拒食,烦躁等症状,经口服抗生素及解热镇痛药治疗。检查发现,患儿的唇、颊、龈、腭黏膜上出现大小不等,外形不规则的糜烂,表面有淡黄色的假膜,周围可见少量散在或成簇的粟粒大水疱,口腔黏膜充血,红润。观察患儿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什么时间抗体水平最高()

    • A、发病后1周内
    • B、发病后2周内
    • C、发病后14~21天
    • D、发病后21~30天
    • E、发病后31~60天

    正确答案:C

  • 第11题:

    问答题
    男婴,出生7天 。主诉:发现患儿口腔内黏膜发白2天 。现病史:患儿刚出生的几天睡眠饮食可,近两天发现患儿易哭闹,哺乳困难 。发现口腔内黏膜多处发白,求诊 。检查:患儿口腔内颊、舌、软腭、唇等处黏膜充血,上有广泛而散在、微凸的白色柔软小斑点,有的部位已融合成一小片,用力擦掉后露出红色糜烂面,有轻度渗血 。假膜涂片检查发现大量的菌丝和孢子 。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患者,男性,出生5天,啼哭拒食,口腔颊黏膜出现微凸的柔软白色针头大小斑点,擦去后可露出红色糜烂出血面该病致病菌的致病形式是()
    A

    酵母

    B

    假菌丝

    C

    真菌丝

    D

    芽生孢子

    E

    厚壁孢子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护士发现患儿口腔黏膜的上颚中线和齿龈切缘上有黄白色小斑点,此时应( )

    A.不处理

    B.涂制霉菌素

    C.手术切除

    D.用力擦净

    E.用无菌针头挑破


    正确答案:A

  • 第14题:

    男婴,出生7天,啼哭、哺乳困难,临床检查见患儿两颊黏膜、软腭充血,上有散在的色自如雪的柔软小斑点,针帽大小,斑点稍用力可擦掉。该患儿可能患有的疾病是

    A.疱疹样口疮
    B.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C.雪口病
    D.天疱疮
    E.扁平苔藓

    答案:C
    解析:

  • 第15题:

    共用题干
    患儿男,3个月。口内黏膜有白膜,伴有低热5天。患儿5天前开始出现烦躁不安、啼哭、拒食,并有低热,3天前发现口内黏膜上有小白点,后逐渐变大,曾服用抗生素未见好转。口内检查:口内黏膜广泛充血,颊、舌及唇有散在的乳凝状白色斑片,斑片可用力揭去,露出红色糜烂黏膜。体温37.5℃。

    可选用的治疗药物是
    A、制霉菌素
    B、毛果芸香碱
    C、利巴韦林
    D、庆大霉素
    E、四环素

    答案:A
    解析:
    本例诊断思考线索:本例以乳凝状白色斑片为主要诊断依据,患者为婴儿首先应考虑为鹅口疮。实验室检查涂片若见菌丝孢子,可以确诊。治疗药物中只有制霉菌素是治疗念珠菌的药物。

  • 第16题:

    共用题干
    患儿男,3个月。口内黏膜有白膜,伴有低热5天。患儿5天前开始出现烦躁不安、啼哭、拒食,并有低热,3天前发现口内黏膜上有小白点,后逐渐变大,曾服用抗生素未见好转。口内检查:口内黏膜广泛充血,颊、舌及唇有散在的乳凝状白色斑片,斑片可用力揭去,露出红色糜烂黏膜。体温37.5℃。

    本病的主要诊断依据是
    A、患儿烦躁不安
    B、患儿体温37.5℃
    C、口内黏膜充血
    D、乳凝状白色斑片
    E、患儿啼哭、拒食

    答案:D
    解析:
    本例诊断思考线索:本例以乳凝状白色斑片为主要诊断依据,患者为婴儿首先应考虑为鹅口疮。实验室检查涂片若见菌丝孢子,可以确诊。治疗药物中只有制霉菌素是治疗念珠菌的药物。

  • 第17题:

    男,2岁,因呼吸困难就诊。查体发现:口腔黏膜上散在白色斑点及白色假膜样物。经细菌学检查发现,感染细菌经Albert染色,有明显的异染颗粒。此病人应考虑为()

    • A、流感
    • B、口腔病毒感染
    • C、白喉
    • D、气管炎
    • E、肺炎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患者,男性,46岁。病例摘要(1)主诉:发现双颊黏膜发白5个月。(2)现病史:患者5个月前发现双颊黏膜发白,舔之有不平、发涩的感觉。无疼痛,未曾治疗。患者有吸烟史10年,每天1包。(3)既往史:无重大疾病史。(4)临床检查:双颊沿咬合线处宽约1cm白色斑块,表面光滑,稍高出黏膜表面,边界清楚,触之质软,不粗糙,周围黏膜正常,未见糜烂面,白色斑块无法擦掉。全口牙石Ⅰ度,牙龈红肿,探诊牙龈易出血,牙面有色素沉着。(病例题)


    正确答案: 病例分析
    (1)诊断
    1)主诉诊断:口腔白斑病。诊断依据:依据患者性别,吸烟史,临床表现,病理检查即可作出诊断。
    2)非主诉诊断:缘龈炎。诊断依据:牙龈红肿,探诊出血,牙石存在。
    (2)鉴别诊断
    1)白色角化症:有明显的理化刺激因素,临床表现为灰白色或白色的边界不清的斑块或斑片,不高于或微高于黏膜表面,平滑、柔软,无症状。去除刺激因素2~4周后,病损变薄或消退。组织病理为上皮过度角化,上皮层有轻度增厚或不增厚,固有层无炎细胞或轻度炎细胞浸润。
    2)白色水肿:临床表现为透明的灰白色光滑的"面纱样"斑片,可以部分刮去,但在晚期则表面粗糙有皱纹。多见于前磨牙及磨牙的咬合线部位。病理组织变化为上皮增厚,上皮细胞内水肿,胞核固缩或消失,出现空泡性变。
    3)迷脂症:多位于颊及唇红部,为异位的皮脂腺,呈淡黄色颗粒,可丛集或散在,表面光滑,无自觉症状。
    4)扁平苔藓:舌背上的扁平苔藓病损灰白色斑块状突起,局部柔软,弹性正常,多伴有口腔其他部位的病损,有时有皮肤病损。舌白斑为白垩色斑块,粗糙稍硬,有时有沟纹或沟裂。
    (3)治疗
    1)去除刺激因素,如戒烟酒,少吃烫、辣食物;去除残根、残冠,不良修复体等,观察1~3个月。
    2)观察1~3个月后,病损未消失者须行活检送病理,作出肯定性诊断。
    3)对于非充血、糜烂型的病损,可用0.1%~0.3%维A酸软膏局部涂擦,1~2次/日,病损减轻时应减量。亦可使用鱼肝油局部涂擦,3~4次/日。
    4)口服维A酸类药物,如维胺酯胶丸25~50mg/次,2~3次/日,4~6周为一疗程。
    5)内服维生素AD或维生素A(5万单位/天)。
    6)对有癌变倾向的病损类型、部位,应定期严密复查。白斑在治疗过程中如发现增生、硬结、溃疡改变时,应及时手术切除并活检;对溃疡型、疣状、颗粒状白斑应手术切除全部病变送活检。不宜手术的白斑可选择冷冻、激光等治疗方法。
    7)中医中药治疗。
    8)全口洁治。

  • 第19题:

    患者,女,66岁。近日发现口腔溃烂,影响进食。检查见下唇、两颊黏膜充血,局部形成糜烂,糜烂面上覆有一层灰白色假膜,假膜较厚微突出黏膜表面,致密光滑。擦去假膜,可见溢血的糜烂面。患者进食疼痛。淋巴结肿大压痛,白细胞增高,患者体温增高。该患者可能患有的疾病是()。

    • A、天疱疮
    • B、口腔念珠菌病
    • C、球菌性口炎
    • D、急性疱疹性龈口炎
    • E、带状疱疹

    正确答案:C

  • 第20题:

    患儿男,3个月。口内黏膜有白膜,伴有低热5天。患儿5天前开始出现烦躁不安、啼哭、拒食,并有低热,3天前发现口内黏膜上有小白点,后逐渐变大,曾服用抗生素未见好转。口内检查:口内黏膜广泛充血,颊、舌及唇有散在的乳凝状白色斑片,斑片可用力揭去,露出红色糜烂黏膜。体温37.5℃。 可选用的治疗药物是()

    • A、制霉菌素
    • B、毛果芸香碱
    • C、利巴韦林
    • D、庆大霉素
    • E、四环素

    正确答案:A

  • 第21题:

    患儿,女,2岁,2天来口腔糜烂就诊,发病前2天患儿曾有发热,啼哭,拒食,烦躁等症状,经口服抗生素及解热镇痛药治疗。检查发现,患儿的唇、颊、龈、腭黏膜上出现大小不等,外形不规则的糜烂,表面有淡黄色的假膜,周围可见少量散在或成簇的粟粒大水疱,口腔黏膜充血,红润。此病的病因是()

    • A、HIV感染
    • B、HSVⅠ感染
    • C、HSVⅡ感染
    • D、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
    • E、柯萨奇病毒感染

    正确答案:B

  • 第22题:

    问答题
    病例摘要  男婴,5天,啼哭、哺乳困难,临床检查见患儿两颊黏膜、软腭充血,上有散在的色白如雪的柔软小斑点,针帽大小,斑点稍用力可擦掉 。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病例摘要男婴,5天,啼哭、哺乳困难,临床检查见患儿两颊黏膜、软腭充血,上有散在的色白如雪的柔软小斑点,针帽大小,斑点稍用力可擦掉。(病例题)

    正确答案: 病例分析
    (1)诊断:该病是急性假膜型念珠菌口炎(雪口病)。诊断依据:新生儿发病;患儿哭闹、哺乳困难;两颊黏膜、软腭充血,上有散在的色白如雪的柔软小斑点,斑点稍用力可擦掉。
    (2)治疗:急性假膜型念珠菌口炎(雪口病)病因明确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故治疗采取局部抗真菌治疗。
    1)2%~4%碳酸氢钠(小苏打)溶液:用于哺乳前后洗涤口腔,以消除能分解产酸的残留凝乳或糖类,使口腔成为碱性环境,可阻止白色念珠菌的生长和繁殖。轻症患儿不用其他药物,病变载2~3天内即可消失,但仍需继续用药数日,以预防复发。也可用本药在哺乳前后洗净乳头,以免交叉感染或重复感染。
    2)甲紫水溶液:口腔黏膜以用1/2000(0.5%)浓度为宜,每日涂搽3次,以治疗婴幼儿鹅口疮和口角炎。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