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1)病因:遗传性血管性水肿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主要由Cl酯酶抑制物功能缺陷所致。(2)临床表现:多数患者在儿童或少年期开始发作,往往反复发作至中年甚至终生,但中年后发作的频率与严重程度会减轻,外伤或感染可诱发本病;多见于面部、四肢和生殖器等处,皮损为局限性、非凹陷性皮下水肿,常为单发,也可累及口腔、咽部、呼吸道及胃肠道黏膜;自觉不痒;皮损一般在1~2天后消失。
更多“简述遗传性血管性水肿的病因及临床表现。”相关问题
  • 第1题:

    水肿的病因及临床表现


    答案:
    解析:
    (1)全身性水肿
    ①心力衰竭:心源性水肿发生机制主要是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肾血流量减少,继发性醛固酮增多引起钠水潴留以及静脉淤血,毛细血管滤过压增高,组织液回吸收减少所致。心源性水肿的临床特点是首先出现于身体下垂部位。能起床活动者,最早出现于踝内侧,行走后明显,休息后减轻或消失;经常卧床者以腰骶部为明显,颜面部一般不肿。水肿为对称性、凹陷性。此外通常有颈静脉怒张、肝肿大、静脉压升高,严重时还出现胸腔积液、腹水等右心衰竭的其他表现。
    ②肾脏疾病:肾源性水肿发生机制主要是由多种因素引起肾排泄水、钠减少,导致钠、水潴留,细胞外液增多,毛细血管静水压升高,引起水肿。水肿特点是疾病早期晨间起床时有眼睑与颜面水肿,以后发展为全身水肿(肾病综合征时为重度水肿)。常有尿改变、高血压、肾功能损害的表现。

    ③重症营养不良:病因为营养不良所致的低蛋白血症,其特点为水肿由下向上蔓延至全身,同时伴有消瘦和体重下降。
    ④肝硬化:失代偿期肝硬化主要表现为腹水,也可先出现踝部水肿,逐渐向上蔓延,而头、面部及上肢常无水肿。门脉高压症、低蛋白血症、肝淋巴液回流障碍、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等因素是水肿与腹水形成的主要机制。
    ⑤黏液性水肿:见于甲状腺功能减退者。特点:非凹陷性水肿,好发于下肢胫骨前区域。
    ⑥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特点:月经前7~14天出现眼睑、踝部及手部轻度水肿,月经后水肿逐渐消退。
    ⑦药物性水肿:肾上腺皮质激素、雄激素、雌激素、胰岛素,某些扩血管药物,特别是钙拮抗剂可引起水肿。
    ⑧特发性水肿:几乎只发生于女性。特点:周期性水肿,主要见于身体下垂部位,体重昼夜变化很大。
    ⑨其他:如妊娠中毒症、硬皮病、皮肌炎和血清病等。
    (2)局部性水肿
    ①淋巴性:原发性淋巴性水肿(先天性淋巴性水肿、早发性淋巴性水肿),继发性淋巴性水肿(肿瘤、感染、外科手术、辐射等)。
    ②静脉阻塞性:肿瘤压迫或肿瘤转移,局部炎症,静脉血栓形成,血栓性静脉炎,瘢痕收缩以及创伤等。可分为慢性静脉功能不全、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下腔静脉阻塞综合征以及其他静脉阻塞。
    ③炎症性:为最常见的局部水肿。见于丹毒、疖肿、卢德维咽峡炎、蛇毒中毒等。
    ④变态反应性:荨麻疹、血清病,以及食物、药物、刺激性外用药等的过敏反应等。
    ⑤血管神经性:可属变态反应或神经源性,可因昆虫、机械刺激、温热刺激或感情激动而诱发。部分病例与遗传有关。

  • 第2题:

    请简述婴幼儿颌骨骨髓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正确答案: 定义:一般指出生后3月以内的化脓性颌骨中央性骨髓炎,主要见于上颌骨。
    病因:血行播散(败血症,脐带感染)最多见;亦可由于粘膜皮肤的损伤和乳头感染引起;泪囊、中耳的化脓性炎症扩散亦可导致骨髓炎。
    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为最常见。
    临床表现:
    起病急,全身中毒症状明显。
    眶下、内眦及口内相应区前庭沟和硬腭等部位肿胀。
    眶下、鼻腔、口内前庭沟、硬腭等部位溢脓。
    慢性期形成瘘管,持续排出脓液、小死骨块和坏死牙胚。
    探查瘘管可及粗糙骨面及感染牙胚,很少有大块死骨块。
    治疗:
    急性期:全身抗感染,支持疗法;局部切开引流术。
    慢性期:治疗偏于保守;注意避免切除未坏死骨质,保留未感染牙胚。

  • 第3题:

    简述遗传性因子ⅩⅢ缺乏症的临床表现。


    正确答案: 遗传性因子ⅩⅢ缺乏症是由于因子ⅩⅢ或构成因子ⅩⅢ的αβ亚基遗传性缺乏或合成速率异常导致因子ⅫA(转谷酰胺酶)的活性减低,不能有效地使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交联成稳定的纤维蛋白,本症患者呈常染色伴隐性遗传。临床上分为纯合子和杂合子两型,纯合子型的特点是有延迟性出血倾向(创伤、手术当时出血不多,12~36小时后出血增多),创面愈合不佳(愈合延迟和瘢痕挛缩)以及生育能力低下(女性常有习惯性流产,男性多不育)和新生儿的脐带残端出血等。杂合子型患者一般无出血倾向,即使在创伤和手术时异常出血也较少见。

  • 第4题:

    简述肺脓肿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正确答案: 肺脓肿是多种病原菌引起的肺部化脓性炎症,病灶坏死、液化后形成脓腔。常由吸入含菌分泌物引起(吸入性),亦可由血源感染(血源性)或继发于邻近器官化脓病变。吸入性常为多种化脓性细菌混合感染,厌氧菌感染达80%以上;血源性常见为葡萄球菌。
    急性吸入性肺脓肿典型临床表现为突发高热,10~14天后咳出大量脓臭痰及坏死组织,可伴有咯血,咳出大量脓痰后,体温常明显下降,可出现肺实变征。脓肿可破溃入胸膜腔形成脓气胸。X线胸片示肺野大片模糊阴影,内有透亮区及液平面。血源性常先有原发感染灶引起的畏寒、发热等症状,继之出现咳嗽、咳痰,X线胸片表现为两肺野散在小片状或球形炎症病灶,内有脓腔及液平面。
    治疗原则:积极抗菌治疗及痰液引流。
    抗菌治疗:由于青霉素G对大多数厌氧菌敏感,吸入性肺脓肿.首选青霉素G,可用大剂量静脉滴注,重症者可用至1000万U/d,对青霉素不敏感的脆弱类杆菌,可选用氟喹诺酮类、林可或克林霉素,或甲硝唑治疗,治疗至症状、体征及X线炎症病灶完全消失为止,疗程一般需8~12周。疗效不佳者,可根据痰菌培养结果及药敏试验选用敏感抗生素。血源性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青霉素G耐药率高,可选用苯唑青霉素或一、二代头孢霉素,对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首选万古霉素。
    痰液引流:是提高疗效的重要措施,可行体位引流。痰粘咳不出,可用祛痰剂或雾化吸入治疗。
    经正规治疗,病程超过3个月的慢性肺脓肿,或并有支气管胸膜瘘、脓胸或大咯血者,应行外科手术治疗。

  • 第5题:

    简述婴幼儿颌骨骨髓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正确答案: 定义:一般指出生后3个月以内的化脓性颌骨中央性骨髓炎,主要见于上颌骨。病因:血行播散(败血症,脐带感染)最多见;亦可由于黏膜皮肤的损伤和乳头感染引起;泪囊、中耳的化脓性炎症扩散亦可导致骨髓炎。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最为常见。
    临床表现:
    (1)起病急,全身中毒症状明显。
    (2)眶下、内眦及口内相应区前庭沟和硬腭等部位肿胀。
    (3)眶下、鼻腔、口内前庭沟、硬腭等部位溢脓。
    (4)慢性期形成瘘管,持续排出脓液、小死骨块和坏死牙胚。
    (5)探查瘘管可及粗糙骨面及感染牙胚,很少有大块死骨块。
    治疗:
    (1)急性期:全身抗感染,支持疗法;局部切开引流术。
    (2)慢性期:治疗偏于保守,注意避免切除未坏死骨质,保留未感染牙胚。

  • 第6题:

    简述遗传性血管性水肿的病因及临床表现。


    正确答案:(1)病因:遗传性血管性水肿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主要由Cl酯酶抑制物功能缺陷所致。(2)临床表现:多数患者在儿童或少年期开始发作,往往反复发作至中年甚至终生,但中年后发作的频率与严重程度会减轻,外伤或感染可诱发本病;多见于面部、四肢和生殖器等处,皮损为局限性、非凹陷性皮下水肿,常为单发,也可累及口腔、咽部、呼吸道及胃肠道黏膜;自觉不痒;皮损一般在1~2天后消失。

  • 第7题:

    问答题
    简述粘液性水肿昏迷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正确答案: 临床表现:嗜睡,低温(<35℃),呼吸徐缓,心动过缓,血压下降,四肢肌肉松弛,反射减弱或消失,甚至昏迷、休克,心、肾功能不全而危及生命。治疗原则:即刻补充甲状腺激素;保温、供氧,保持呼吸道通畅。氢化可的松200~300mg静脉滴注,待患者清醒及血压稳定后减量;补液,必要时输血;控制感染;抢救休克、昏迷并加强护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高原脑水肿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正确答案: 高原脑水肿是罕见但最严重的高原病,在进入海拔3600m以上的地区,1~3天后发病,表现为头痛伴呕吐、精神紊乱、共济失调、幻听、幻视、语言障碍、定向力障碍,以后发展为步态不稳、木僵或昏迷。治疗包括:出现共济失调,立即转运至低海拔地区;通气面罩吸氧;地塞米松静脉注射,甘露醇和利尿剂降低颅内压;保持气道通畅,不宜过度通气。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肺脓肿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正确答案: 肺脓肿是多种病原菌引起的肺部化脓性炎症,病灶坏死、液化后形成脓腔。常由吸入含菌分泌物引起(吸入性),亦可由血源感染(血源性)或继发于邻近器官化脓病变。吸入性常为多种化脓性细菌混合感染,厌氧菌感染达80%以上;血源性常见为葡萄球菌。
    急性吸入性肺脓肿典型临床表现为突发高热,10~14天后咳出大量脓臭痰及坏死组织,可伴有咯血,咳出大量脓痰后,体温常明显下降,可出现肺实变征。脓肿可破溃入胸膜腔形成脓气胸。X线胸片示肺野大片模糊阴影,内有透亮区及液平面。血源性常先有原发感染灶引起的畏寒、发热等症状,继之出现咳嗽、咳痰,X线胸片表现为两肺野散在小片状或球形炎症病灶,内有脓腔及液平面。
    治疗原则:积极抗菌治疗及痰液引流。
    抗菌治疗:由于青霉素G对大多数厌氧菌敏感,吸入性肺脓肿.首选青霉素G,可用大剂量静脉滴注,重症者可用至1000万U/d,对青霉素不敏感的脆弱类杆菌,可选用氟喹诺酮类、林可或克林霉素,或甲硝唑治疗,治疗至症状、体征及X线炎症病灶完全消失为止,疗程一般需8~12周。疗效不佳者,可根据痰菌培养结果及药敏试验选用敏感抗生素。血源性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青霉素G耐药率高,可选用苯唑青霉素或一、二代头孢霉素,对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首选万古霉素。
    痰液引流:是提高疗效的重要措施,可行体位引流。痰粘咳不出,可用祛痰剂或雾化吸入治疗。
    经正规治疗,病程超过3个月的慢性肺脓肿,或并有支气管胸膜瘘、脓胸或大咯血者,应行外科手术治疗。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遗传性血管性水肿的病因及临床表现。

    正确答案: (1)病因:遗传性血管性水肿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主要由Cl酯酶抑制物功能缺陷所致。(2)临床表现:多数患者在儿童或少年期开始发作,往往反复发作至中年甚至终生,但中年后发作的频率与严重程度会减轻,外伤或感染可诱发本病;多见于面部、四肢和生殖器等处,皮损为局限性、非凹陷性皮下水肿,常为单发,也可累及口腔、咽部、呼吸道及胃肠道黏膜;自觉不痒;皮损一般在1~2天后消失。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视乳头水肿的病因、症状及眼底检查所见。

    正确答案: 视乳头水肿的病因、症状、治疗如下:
    (1)病因:①颅内:颅内压增高是视乳头水肿最重要、最常见的病因,而颅内占位性病变是导致颅内压增高的主要原因;②眶内:眶内任何组织压迫视神经,阻碍其循环的病变均可引起;③眼内:眼压突降;④全身疾病,如恶性高血压、慢性肾炎等。
    (2)症状:早期视力可正常,或有暂时性视力模糊;晚期可严重影响视力,甚至完全失明。可伴有颅内压增高所引起的症状如头痛、恶心、呕吐等。
    (3)眼底检查:初期视乳头水肿,表现为视神经乳头充血而色稍红,边界模糊、轻度隆起。明确的视神经乳头水肿表现为视神经乳头扩大,边界明显模糊不清,视神经乳头隆起度可超过3D,甚至达8~10D。视网膜静脉充盈、扩张、迂曲,视网膜动脉相对正常或较细。视神经乳头和邻近的视网膜可有出血、渗出和水肿,黄斑部星芒状渗出。水肿消退后,视神经乳头颜色变为灰白,形成继发性视神经萎缩。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临床表现。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3题:

    简述上皮水肿的病因病理、体征、症状及处理方法。


    正确答案: 病因病理:
    1.戴镜使角膜表面泪液的蒸发度降低80%,泪液处于低渗状态,诱发角膜上皮水肿。
    2.缺氧使角膜上皮阳离子泵功能下降。导致角膜水肿。
    体征:角膜雾状混浊。
    症状:雾视感。
    处理:勿戴镜过夜;崭停戴镜。

  • 第14题:

    简述视乳头水肿的病因、症状及眼底检查所见。


    正确答案:视乳头水肿的病因、症状、治疗如下:
    (1)病因:①颅内:颅内压增高是视乳头水肿最重要、最常见的病因,而颅内占位性病变是导致颅内压增高的主要原因;②眶内:眶内任何组织压迫视神经,阻碍其循环的病变均可引起;③眼内:眼压突降;④全身疾病,如恶性高血压、慢性肾炎等。
    (2)症状:早期视力可正常,或有暂时性视力模糊;晚期可严重影响视力,甚至完全失明。可伴有颅内压增高所引起的症状如头痛、恶心、呕吐等。
    (3)眼底检查:初期视乳头水肿,表现为视神经乳头充血而色稍红,边界模糊、轻度隆起。明确的视神经乳头水肿表现为视神经乳头扩大,边界明显模糊不清,视神经乳头隆起度可超过3D,甚至达8~10D。视网膜静脉充盈、扩张、迂曲,视网膜动脉相对正常或较细。视神经乳头和邻近的视网膜可有出血、渗出和水肿,黄斑部星芒状渗出。水肿消退后,视神经乳头颜色变为灰白,形成继发性视神经萎缩。

  • 第15题:

    什么是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简述其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及护理。


    正确答案: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简称ARDS)是一种继发的,以急性呼吸窘迫和低氧血症为特征的综合征。主要特点是肺微血管通透性增加,间质水肿和肺表面活性物质丧失致肺泡萎陷。
    病因:休克、颅脑损伤、严重感染和创伤、骨折后的脂肪栓塞、输血输液过量、DIC、刺激性气体吸入、氧中毒、长期使用呼吸器、体外循环、昏迷或全身麻醉后误吸、烧伤等均可导致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临床表现:ARDS多见于青壮年,原多无心肺疾患,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呼吸窘迫、气促、发绀,并伴有烦躁、焦虑、出汗等。其特点在于不能用通常的氧疗法使之改善。早期体征和x线检查可无异常或呈轻度间质改变。尸检肺重量增加.呈暗红色或暗紫色肝样变。早期镜检示在50~100μm肺血管中可见微栓塞,病情稍长者出现血管充血、出血及间质水肿。
    治疗:
    (1)纠正缺氧:有利于萎陷的肺泡扩张,一般均需高浓度(>50%)氧疗,使PaO2升至较为安全的低水平(7.8~9.3kPa)。神志清醒者可用面罩给氧,昏迷者需留管,超过3天者可考虑气管切开,重症ARDS患者需要用呼气终末正压呼吸(PEEP)。
    (2)治疗肺间质水肿:应限制入水量,控制输液。应用利尿剂,促进水肿消退。在ARDS后期输入血浆蛋白,可提高胶体渗透压,有利间质水肿的回收。
    (3)纠正微循环障碍:主要用α受体阻滞剂或其他血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及抗血小板凝聚剂等。
    (4)治疗原发病。
    护理:
    (1)病情允许时采取端坐卧位,以利膈肌下降,胸廓扩张,从而增大呼吸量。
    (2)以采用间歇吸氧法为宜。
    (3)做好心理护理,以减轻病人烦躁焦虑情绪,必要时给予镇静剂。
    (4)做好口腔及皮肤护理,注意更换体位,预防压疮。
    (5)给予易消化、富营养、高热量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 第16题:

    对于治疗遗传性血管性水肿有效的药物是()

    • A、抗菌素
    • B、抗肿瘤药
    • C、抗纤溶药物及雄激素类药物
    • D、抗组胺药
    • E、肾上腺皮质激素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简述干槽症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正确答案: (1)干槽症为拔牙常见并发症,其实质为牙槽窝的局部骨创感染。关于病因仍有争论,多认为创伤及感染是主要原因,此外与拔牙窝大,血供不良,抵抗力下降有关。
    (2)主要症状为疼痛,多发生于术后3~4天,疼痛为持续性,可向耳颞部放射。治疗效果不佳者,疼痛可持续1~2周。检查时,腐败型者可见牙槽窝内无血凝块,牙槽骨壁表面有灰白色假膜覆盖,牙槽窝内有腐败坏死组织,有明显臭味,骨壁有明显触痛,牙龈可见红肿,局部淋巴结可有肿大、疼痛,偶有发生张口受限、低热、疲乏等全身表现。
    (3)治疗干槽症主要原则为清创、隔离外界刺激和促进肉芽组织生长。

  • 第18题:

    血管性水肿正确的是()

    • A、真皮浅层小血管扩张所致,其病变部位较荨麻疹浅
    • B、一种局限性凹陷性的水肿,边界清楚
    • C、多见于皮下组织致密的部位
    • D、遗传性血管性水肿发作时一般不伴有荨麻疹
    • E、普通型血管性水肿发作时没有腹痛症状

    正确答案:D

  • 第19题:

    问答题
    简述肾性水肿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小儿腹泻的病因及临床表现

    正确答案: 1.感染性腹泻
    (1)肠道内感染①病毒感染轮状病毒:好发于秋、冬季。多见于6~24个月小儿。潜伏期1~3天。起病急,常伴有发热及上呼吸道症状,呕吐先于腹泻,大便次数达10多次或更多,水样或蛋花汤样大便,无腥臭味。常伴有脱水、酸中毒。病程自限,3~8天。大便镜检:偶有少量白细胞。其他病毒:如腺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等。②细菌感染大肠杆菌:有产毒性大肠杆菌、致病性大肠杆菌、出血性大肠杆菌、侵袭性大肠杆菌及黏附性大肠杆菌。多发生在气温较高的5~8月。潜伏期1~2天,大便次数较多,水样或蛋花汤样大便,镜检偶见白细胞。轻者迅速自愈,重者可有脱水、酸中毒。出血性大肠杆菌性肠炎,可转成血便,伴有腹痛。镜检有红细胞无白细胞。侵袭性大肠杆菌肠炎,起病急,临床表现酷似菌痢,但大便培养不出痢疾杆菌。空肠弯曲菌:好发于夏季,家畜和家禽是重要的传染源。由被污染的水和食物经口传播。潜伏期2~11天,临床症状与痢疾相似。重症者可合并多系统损害。耶尔森菌小肠结肠炎:好发于冬、春季,经粪-口传染。临床与细菌性痢疾不易鉴别。全身症状重,易引起咽炎、颈淋巴结炎。病程1~3周。鼠伤寒沙门菌小肠结肠炎:好发于6~9个月婴儿,2岁以下多见。易在新生儿室流行,年龄越小病情越重。潜伏期8~48小时,起病急,大便多样、易变。镜检:有大量白细胞和数量不等的红细胞。重症者可发生败血症,甚至休克、DIC。③抗生素相关性腹泻:见于长期应用抗生素,免疫低下者。可致肠道菌群失调,使肠道耐药菌生长,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难辨梭状芽孢杆菌和真菌等。轻者仅腹泻数日,重者脱水酸中毒,甚至休克。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肠炎:是细菌侵袭肠壁和产生肠毒素所致。全身中毒症状重,甚至休克。大便有腥臭味,水样,黏液较多,少数为血便。大便常规有大量的脓细胞和成簇的革兰阳性球菌。假膜性肠炎:由难辨梭状芽孢杆菌引起。除万古霉素和胃肠道外用氨基糖苷类外,其他抗生素均可诱发本病。也可见于外科术后。大便水样,可有假膜排出,少数血便。大便厌氧培养,组织培养法检测细胞毒素。真菌性肠炎:为白色念珠菌感染。常伴鹅口疮。大便泡沫较多,有黏液,可见豆腐渣样改变,偶见血便。大便镜检可见真菌孢子和假菌丝或做真菌培养。
    (2)肠道外感染:中耳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肾盂肾炎及皮肤感染或急性传染病时,病毒及病原菌的毒素作用可引起消化道功能紊乱或同时引起肠道感染,发生腹泻。
    2.非感染性腹泻①生理因素:消化系统发育不良,胃酸和消化酸分泌较少,胃内灭菌能力弱;生长发育快,需求多,消化道负担重;血液中的免疫球蛋白和胃肠道SIgA均较低;新生儿肠道内正常菌群尚未建立,故易患肠道感染。②饮食因素:喂养不当,主要是人工喂养,喂养间隔、喂养量及喂养食物成分不适宜,均可导致喂养不耐受或过敏,发生腹泻。③气候因素:气候变化,腹部受凉使肠蠕动增加;环境温度过高,消化液分泌减少,因口渴而进食过多,增加消化道负担,导致腹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遗传性血管性水肿属于(  )。
    A

    B

    C

    D

    E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水肿的病因及临床表现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血管性水肿正确的是()
    A

    真皮浅层小血管扩张所致,其病变部位较荨麻疹浅

    B

    一种局限性凹陷性的水肿,边界清楚

    C

    多见于皮下组织致密的部位

    D

    遗传性血管性水肿发作时一般不伴有荨麻疹

    E

    普通型血管性水肿发作时没有腹痛症状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