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天然气计量采用的标准状态是()。A、T=0℃、P=1.01*105MpaB、T=20℃、P=1.01*105MpaC、T=0℃、P=1.01*105paD、T=20℃、P=1.01*105pa

题目

我国天然气计量采用的标准状态是()。

  • A、T=0℃、P=1.01*105Mpa
  • B、T=20℃、P=1.01*105Mpa
  • C、T=0℃、P=1.01*105pa
  • D、T=20℃、P=1.01*105pa

相似考题
更多“我国天然气计量采用的标准状态是()。A、T=0℃、P=1.01*105MpaB、T=20℃、P=1.01*105MpaC、T=0℃、P=1.01*105paD、T=20℃、P=1.01*105pa”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述关于Bezier 曲线P l (t) , P 2 (t) , t ∈[ 0 , l ]的论述,哪个是错误的?( )

    A. P 1(l) = P 2(0) = P ,在P 处P l (l) 、P 2(0)的切矢量方向相同,大小相等,则P 1(t) 、P 2(t) 在⎥⎥⎥⎦⎤⎢⎢⎢⎣⎡=111010002TP 处具有G1连续

    B. P1(l) = P2(0) = P ,在P 处P l(l)、P2(0)的切矢量方向相同,大小相等,则P1(t) 、P2(t) 在

    P 处具有C l连续

    C. 若保持原全部顶点的位置不变,只是把次序颠倒过来,则新的Bezier 曲线形状不变,但方向相反

    D. 曲线的位置和形状只与特征多边形的顶点的位置有关,它不依赖坐标系的选择


    参考答案A

  • 第2题:

    下面函数返回数组中最大元素的下标,数组中元素个数为t,将程序补充完整。

    int findmax(int s[],int t) {

    int k,p;

    for(p=0,k=p;p<t;p++) {

    if 【 】

    k=p;

    }

    return k;

    }


    正确答案:(s[p]>s[k])
    (s[p]>s[k]) 解析:分析程序其他部分,k存放最大元素的下标。

  • 第3题:

    下列各项中可以判断项目基本具备财务可行性酌是( )。

    A.NPV1t;0,PP1t;n/2,PP'1t;P/2,RO1%iC

    B.NPV>0,PP%n/2,PP'P/2,ROI>iC

    C.NPV>0,PP>n/2,PP'>P/2,ROI1t;t

    D.NPV1t;0,PP>n/2,PP'>P/2,ROI1t;iC


    正确答案:C
    由选项A可以判断项目基本不具备财务可行性;由选项B可以判断项目完全具备财务可行性;由选项c可以判断项目基本具备财务可行性;由选项D可以判断项目完全不具备财务可行性。

  • 第4题:

    请指出下列秩和检验的结果哪个是错误的

    A.配对计量资料n=8,T=12,T_=24,查得T=3~33,P<0.05
    B.两组计量资料n=12,n=10,T=173,T2=80,查得T0.05=84~146.P<0.05
    C.配对计量资料n=12,T=7,T_=7l,查得T0=13~65,P<0.05
    D.两组计量资料n=10,n=10,T=55,T2=155,查得T0.Q5=78-132.P<0.05
    E.两组计量资料n=9,n=13,T=58,T2=195,查得T=73~134.P<0.05

    答案:A
    解析:

  • 第5题:

    A、B两物块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并用弹簧相连,如图所示。当压缩弹簧后无初速地释放,释放后系统的动能和动量分别用T、p表示,则有:


    A. T≠0, p = 0
    B. T = 0, p≠0
    C.T=0, p=0
    D. T≠0, p≠0

    答案:A
    解析:
    提示:此系统机械能守恒,动量守恒,即E=T+V = 0 (势能V

  • 第6题:

    对EPR值描述正确的是()。

    • A、T20/T50
    • B、T50/T20
    • C、P20/P50
    • D、P50/P20

    正确答案:D

  • 第7题:

    简单可压缩系统状态方程式的基本形式为()。

    • A、F(p,V,t)=0
    • B、P=f(v)
    • C、方程组p=f(T)和T=g(v)
    • D、f(p,v,T)=0

    正确答案:D

  • 第8题:

    空气的初始容积为V1=2m3,p1=0.2MPa,t1=40ºC。经过压缩后,V2=0.5m3,p2=1.0MPa。该过程的多变指数为()

    • A、1.01;
    • B、1.16;
    • C、1.35;

    正确答案:B

  • 第9题:

    下述答案中,哪一个可用于描述恒压途径?()

    • A、p=p=C
    • B、p=C
    • C、p=C
    • D、p=1.01 x 102kPa

    正确答案:B

  • 第10题:

    对大多数纯液体其表面张力随温度的变化率是:()

    • A、(aγ/a T)p> 0
    • B、(aγ/a T)p< 0
    • C、(aγ/a T)p= 0
    • D、无一定变化规律

    正确答案:B

  • 第11题:

    单选题
    理想气体绝热节流前后参数变化是(  )。
    A

    ΔT=0,ΔP<0,ΔS>0

    B

    ΔT<0,ΔP<0,ΔS>0

    C

    ΔT=0,ΔP>0,ΔS>0

    D

    ΔT=0,ΔP<0,ΔS=0


    正确答案: C
    解析:
    绝热节流是指流体在与外界没有热交换的情况下流经阀门、孔板等截面突然变小,局部阻力引起压力急剧降低的现象。理想气体在节流前后的温度值不变,实际气体温度变化视节流前后气体所处状态而定;绝热节流为不可逆过程,故气体熵值增大。综上所述,理想气体绝热节流前后参数变化是:ΔT=0,ΔP<0,ΔS>0。

  • 第12题:

    单选题
    标准状态是指()。
    A

    0℃,1.01*105Pa

    B

    25℃,1Mpa

    C

    0℃,1Mpa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工作场所空气采样后,要求将采样体积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采样体积,它的换算公式为

    A.V0=Vt×[273/(273+t)] ×(P/101.3)

    B.V0=Vt+[273/(273+t)] ×(P/101.3)

    C.V0=Vt×[273/(273+t)] + (P/101.3)

    D.V0=Vt×[273/(273+t)] ×(P/101.3)

    E.V0=Vt+[273/(273+t)] + (P/101.3)


    正确答案:A

  • 第14题:

    有以下程序: include usingnamespacestd; intmain() { intnum[2][3],*p; intt,i,j,k=

    有以下程序: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int num[2][3],*p; int t,i,j,k=10; p=num[0]; for(i=0;i<2;i++) { for(j=0;j<3;j++) { k++; *p=k; for(t=2;t<*p;t++) { if(!(*p%t)) { j--; *p--; break; } *p++; } } cout<<*(p-1)<<end1; return 0; } 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 )。

    A.19

    B.11

    C.29

    D.23


    正确答案:C
    解析:本题考核数组与指针的关系。程序首先初始化指针p,让其指向二维数组num的首元素,即num[0][0]。程序中,第1个for循环是为二维数组的每行元素赋值而设置的循环,第2个for循环是为二维数组的每列元素赋值而设定的,第3个for循环是为判断数组元素是否是素数而设置的。在第3个for循环中,如果*p的值能被小于它的数整除(即不是素数),则执行“j--;*p--;”,然后跳出第3个for循环。j--的含义是让其前面的赋值语句重新赋值,而*p--的含义是使指针指向前一个单元。语句“*p++;”将指针移到下一个单元,在下一次循环时,k加1,并k赋给*p,看*p是否为素数,这样一直到满足条件为止,即数组num[2][3]中的数都为素数。最后数组num中各元素的值分别为大于10的素数,即分别为:11,13;17,19,23,29。程序最后要求输出*p的值,由于此时指针已指向数组num的最后一个元素,即num[1][2]。所以输出的值是29。

  • 第15题:

    请指出下列秩和检验的结果哪个是错误的

    A.配对计量资料n= 12,T+ =7,T_=71.查得T0.05 =13~ 65,P<0. 05

    B.配对计量资料n=8,T+=12,T_=24,查得T0.05 =3~ 33,P<0. 05

    C.两组计量资料,n1= 12,n2=10,T1= 173,T2=80,查得T0.05=84~146,P<0. 05

    D.两组计量资料n1= 10,n2=10,T1= 55,T2=155,查得T0.05=78~132,P<0. 05

    E.两组计量资料n1=9,n2=13,T1=58,T2 =195,查得T0.05 =73~134,P <0. 05


    正确答案:B

  • 第16题:


    A.1.01t
    B.2.02t
    C.3.05t
    D.4.04t

    答案:B
    解析:

  • 第17题:

    下列关于PtA.、NPV和IRR的关系正确的有()。

    • A、P't=n时,IRR=ic
    • B、IRR>ic时,P't<n
    • C、P't<n时,NPV<0
    • D、NPV<0时,IRR<ic
    • E、NPV>0时,IRR<ic

    正确答案:A,B,D

  • 第18题:

    要比较一定量气体体积的大小,必须在同温、同压的条件下,通常在标准状况下,即:()。

    • A、0℃、1.01×106Pa
    • B、0℃、1.01×105Pa
    • C、24℃、1.01×105Pa
    • D、24℃、1.01×105Pa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作符号秩和检验时,记统计量T为较小的秩和,则正确的是()

    • A、T值越大P值越小
    • B、T值越大越有理由拒绝H0
    • C、P值与T值毫无联系
    • D、T值越小P值越小
    • E、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D

  • 第20题:

    理想气体经绝热节流后,其参数变化情况是()。

    • A、ΔT<0,Δp<0,Δs>0
    • B、ΔT=0,Δp<0,Δs>0
    • C、ΔT=0,Δp>0,Δs>0
    • D、T=0,P<0,s=0

    正确答案:B

  • 第21题:

    标准状态是指()。

    • A、0℃,1.01*105Pa
    • B、25℃,1Mpa
    • C、0℃,1Mpa

    正确答案:A

  • 第22题:

    单选题
    空气的初始容积为V1=2m3,p1=0.2MPa,t1=40ºC。经过压缩后,V2=0.5m3,p2=1.0MPa。该过程的多变指数为()
    A

    1.01;

    B

    1.16;

    C

    1.35;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有以下程序#include void fun(int *p,int *q){ int t; t = *p; *p = *q; *q = t; *q = *p;}main(){ int a = 0,b = 9; fun(&a,&b); printf(%d %d,a,b);}程序的输出结果是(  )。
    A

    0 9

    B

    0 0

    C

    9 0

    D

    9 9


    正确答案: A
    解析:
    main函数中变量a和b以传地址的方式传递参数,形参的改变会导致实参的改变。fun函数的作用是先交换两个指针的指向的值,即p指针指向的值是9,q指针指向的值是0,然后将p指针指向的值赋给q指针,q指针指向的值也成了9,所以a和b的值均为9,答案选择D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