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变电站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DL/T5056-2007),变电站站内场地设计标高或局部()站外自然地形,以满足站内场地排水要求。A、等于B、低于C、高于D、不高于

题目

根据《变电站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DL/T5056-2007),变电站站内场地设计标高或局部()站外自然地形,以满足站内场地排水要求。

  • A、等于
  • B、低于
  • C、高于
  • D、不高于

相似考题
更多“根据《变电站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DL/T5056-2007),”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变电站总平面布置所反映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变电站总平面布置所反映的主要内容有:屋外构架、一次设备、所内电缆沟和道路、屋内配电装置和主控楼等建筑的平面位置尺寸及变电站的朝向、母线排列等。

  • 第2题:

    关于变电站的总平面布置,以下()正确。

    • A、变电站总平面布置应按最终规模进行一次规划设计,宜堵死扩建的可能
    • B、站区总平面布置尽量规整
    • C、站内功能布置合理,功能分区明确,交通便利,节约用地
    • D、变电站的主要生产及辅助建筑宜分散布置

    正确答案:B,C

  • 第3题:

    (DL5000—2000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对双进双出钢球式磨煤机,磨煤机总出力在磨制设计煤种时应不小于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时燃煤消耗量的()。

    • A、100%;
    • B、105%;
    • C、110%;
    • D、115%。

    正确答案:C

  • 第4题:

    传统车身设计开发过程?车身总布置设计的基础是什么?轿车车身总布置工作内容有哪些?


    正确答案: 1)车身总布置-概念草图-效果图-油泥模型制作-风洞试验-数据采集-车身表面数据制作-验证模型制作-结构设计、数模制作-车身结构校核、分析-模具开发-检具开发-焊装设备开发-组装样车-厂内调试
    2)车身总布置的基础:底盘总布置(轴、轮距、外廓尺寸、轴荷分布......)
    3)车身布置、底盘布置、动力总成的布置、地板凸包(传动轴通道)和传动轴的布置、车身内部布置、轮罩外形尺寸的确定和踏板的布置、车门立柱的布置、视野性、车身的横截面、油箱和备胎的布置、排气系消音器的布置。汽车总布置应完成车身内外尺寸、发动机、传动系统、车身的悬置形式、转向传动机构、车架和汽车车身的总布置以及一些附件如电瓶、油箱、备胎的布置。

  • 第5题:

    根据《电能量计量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5202-2004》要求,电能量采集主站系统时钟同步保持时钟误差要求≤()

    • A、±5ms
    • B、±10ms
    • C、±15ms
    • D、±20ms

    正确答案:B

  • 第6题:

    灰浆联合机设备的布置应根据()合理确定.

    • A、施工组织设计
    • B、施工总平面图
    • C、施工方案设计
    • D、现场情况

    正确答案:B

  • 第7题:

    DL/T5080-1997《水利水电工程通信设计技术规程》规定通信接地应包括哪些内容?


    正确答案: 通信接地应包括如下内容:
    (1)通信设备的保护接地及工作接地;
    (2)通信电源的接地;
    (3)其它设施的接地;
    (4)电缆及布线接地;
    (5)屏蔽接地;
    (6)防雷接地。

  • 第8题:

    根据《架空绝缘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601-1996),接地体的埋设深度不应小于()m,接地体不应与地下燃气管、送水管接触。

    • A、0.6
    • B、0.8
    • C、1.0
    • D、1.2

    正确答案:A

  • 第9题:

    发电厂和变电站向调度自动化实时信息内容执行DL5003—91《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设计技术规程》有关规定。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0题:

    变电站总平面布置应按()进行规划设计,根据系统负荷发展要求,不宜堵死扩建的可能,并使站区总平面布置尽量规整。


    正确答案:最终规模

  • 第11题:

    判断题
    发电厂和变电站向调度自动化实时信息内容执行DL5003—91《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设计技术规程》有关规定。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传统车身设计开发过程?车身总布置设计的基础是什么?轿车车身总布置工作内容有哪些?

    正确答案: 1)车身总布置-概念草图-效果图-油泥模型制作-风洞试验-数据采集-车身表面数据制作-验证模型制作-结构设计、数模制作-车身结构校核、分析-模具开发-检具开发-焊装设备开发-组装样车-厂内调试
    2)车身总布置的基础:底盘总布置(轴、轮距、外廓尺寸、轴荷分布......)
    3)车身布置、底盘布置、动力总成的布置、地板凸包(传动轴通道)和传动轴的布置、车身内部布置、轮罩外形尺寸的确定和踏板的布置、车门立柱的布置、视野性、车身的横截面、油箱和备胎的布置、排气系消音器的布置。汽车总布置应完成车身内外尺寸、发动机、传动系统、车身的悬置形式、转向传动机构、车架和汽车车身的总布置以及一些附件如电瓶、油箱、备胎的布置。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根据DL/T5003-2005《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设计技术规程》规定,遥测传送时间不大于()

    • A、2s
    • B、3s
    • C、4s
    • D、5s

    正确答案:C

  • 第14题:

    变电站构架及设备支架设计应根据(),合理确定结构型式和设计使用年限。

    • A、配电装置的布置型式    
    • B、工程重要程度
    • C、地震烈度              
    • D、工程建设环境条件

    正确答案:A,B,D

  • 第15题:

    初步设计文件经批准后,总平面布置、主要工艺过程、主要设备、建筑面积、建筑结构,总概算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变更。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6题:

    根据《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设计技术规程》(DL5003-1991)的规定,计算机系统工作接地的接地电阻应小于()。

    • A、0.1;
    • B、0.5;
    • C、4.0;
    • D、5.0。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智能变电站的保护设计应遵循()、()、()、()原则。应特别注意防止智能变电站同时失去多套保护的风险。

    • A、直接采样
    • B、直接跳闸
    • C、独立分散
    • D、集中化布置
    • E、就地化布置

    正确答案:A,B,C,E

  • 第18题:

    DL/T5003-2005《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设计技术规程》规定:下面哪个不是发电厂、变电站应向调度传送的量:()

    • A、线路、母联、旁路和分段断路器的位置信号;
    • B、发电厂、变电站的事故总信号;
    • C、系统频率监视点频率和可能解列运行点的电网频率;
    • D、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母线保护动作信号。

    正确答案:D

  • 第19题:

    根据《火力发电化学设计技术规程》(DL5068-2014),制氢、氢气干燥装置的氢气出口应设置()。

    • A、止回阀
    • B、切断阀
    • C、放空阀
    • D、取样阀

    正确答案:B,C,D

  • 第20题:

    根据《火力发电厂和变电站照明设计技术规程》(DL/T5390-2014),生产车间的照明灯具,当期安装高度在2.2m及以下,且具有下列条件之一时(),应有防止触电的安全措施或采用24V及以下电压。

    • A、特别潮湿的场所
    • B、低温场所
    • C、具有导电灰尘的场所
    • D、具有导电地面的场所

    正确答案:A,C,D

  • 第21题:

    施工总平面应根据施工总平面图设计的依据和施工总平面图的内容来布置,布置时不需要符合施工管理流程。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2题:

    问答题
    总布置设计包括哪些内容?

    正确答案: (1)区划船舶主体及上层建筑。
    (2)总请调整。
    (3)舱室与设备布置。
    (4)规划通道与梯口。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判断题
    施工总平面应根据施工总平面图设计的依据和施工总平面图的内容来布置,布置时不需要符合施工管理流程。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