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电解车间电解槽限电与时间要求是如何规定的?”相关问题
  • 第1题:

    在拉闸限电时间内进行的预安排检修或施工时,应按限电进行统计。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题:

    电解车间电解槽采用()电路连接,每台电解槽的阳极和阴极母线又分别采用()电路连接方式。


    正确答案:串联;并联

  • 第3题:

    计算题:某电解车间200KA系列100台电解槽,工作电压4.15V,效应电压32V,效应持续时间为3分钟,6月效应系数由0.3降至0.2,试计算该车间6月节约电量多少kwh?


    正确答案: 每次效应增加电量为200×(32-4.15)×3/60=278.5kwh
    车间每月减少效应次数为(0.3-0.2)×50×30=150次
    因此每月节约电量150×278.5=41775kwh

  • 第4题:

    电解槽寿命如何计算?


    正确答案: 根据电解槽寿命的概念,可以进行电解槽寿命的统计计算。单槽寿命。是指某台槽从启动后第二天至停槽大修前一天的累计生产槽昼夜数减去停槽生产槽昼夜数,即:Ls=(生产日历天数)-(停槽天数)系列平均槽寿命。系列平均槽寿命是全部电解槽生产寿命的算术平均值.

  • 第5题:

    电解槽为什么要定期清洗?


    正确答案: 电解槽的清洗对稳定气体纯度有一定效果,但只能清除槽内部分杂质,并且要消耗一部分电解液,对电解槽的密封不利,因此应适当延长清洗周期。
    清洗原因:
    (1)实际工作6000小时需清洗一次。
    (2)运行中小室电压过高或过低。
    (3)气体纯度下降。

  • 第6题:

    如何防止电解槽爆炸现象发生?


    正确答案: 要保持槽内清洁,避免在送电时发生火花;保持电解槽高度密封,要保证停运的电解槽内空气不能吸入;同时开机前要坚持用氮气吹扫。

  • 第7题:

    如何实现电解槽温度的调节?


    正确答案:槽温调节:电解槽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水电解而产生的热量由循环碱液的循环带出,较热的气体混合物在氢、氧液分离器中进行水气分离、冷却,被冷却后的碱液又返回电解槽参与水电解。因此,只要控制冷却水的流量即可控制循环碱液的温度,从而实现对电解槽温度的控制。基于上述,控制系统是如下实现槽温的自动调节控制的:在电解槽碱液出口处安装pt100热电阻采样循环碱液的温度,将随温度变化的电阻信号传送至制氢控制柜,经隔离删变送器转换成4~20mA的标准电信号,送入PLC的模拟量输入模块。在PLC中与设定的系统工作温度进行比较,运用PID算法进行运算得出结果,并将此结果通过PLC的模拟输出模块输出一个标准的4~20mA信号,经电气转换器后转变成0.02~0.1MPa的标准气信号,控制调节槽温的气动薄膜调节阀(水阀)开度的大小,使系统运行时的槽温稳定在设定值。

  • 第8题:

    钩肩与冲击座间距的段修限度及检测要求是如何规定的?


    正确答案:(1)13、13A、13B型车钩装用MT-3型缓冲器的间距须为:91+10-5mm;
    (2)16、17型车钩装用MT-2、HM-1、HM-2、HN-1型缓冲器时,间距须为:95+10-5mm;
    (3)装用ST型缓冲器的间距为:76+10-5mm。不符端可换装凹槽型冲击座,车钩钩肩与冲击座间距须大于76 mm。
    (4)装用2号缓冲器时,间距须不小于60mm。
    (5)检测要求:测量钩肩与冲击座端面最小间距。

  • 第9题:

    《供电营业规则》规定引起停电或限电的原因消除后,供电企业应在多长时间内恢复供电?


    正确答案: 引起停电或限电的原因消除后,供电企业应在三日内恢复供电。不能在三日内恢复供电的,供电企业应向用户说明原因。

  • 第10题:

    定时限电流保护装置的动作时间与短路电流的大小成反比关系。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1题:

    多选题
    某厂采用湿法炼锌工艺,电解槽在进行锌电解过程中可逸出大量酸性气体,严重危害电解工职业健康。为降低劳动者接触酸雾水平,该厂向员工征求酸雾治理方案。下述员工提出的方案中,可以被采纳的有(  )。
    A

    在电解车间设置局部排风设施降低作业场所酸雾浓度

    B

    为电解工配备防护酸性气体的呼吸防护用品

    C

    调整生产制度减少电解工接触酸雾时间

    D

    在电解槽旁设置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

    E

    在电解车间设置值班室减少劳动者接触酸雾的频次


    正确答案: E,C
    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某厂采用湿法炼锌工艺,电解槽在进行锌电解过程中可逸出大量酸性气体,严重危害电解工职业健康。为降低劳动者接触酸雾水平,该厂向员工征求酸雾治理方案。下列员工提出的方案中,可以被采纳的有()
    A

    在电解车间设置局部排风设施以降低作业场所酸物浓度

    B

    为电解工配备防护酸性气体的呼吸防护用品

    C

    调整生产制度减少电解工接触酸雾时间

    D

    在电解槽旁设置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

    E

    在电解车间设置值班室以减少劳动者接触酸雾的频次


    正确答案: A,C
    解析:

  • 第13题:

    新启动电解槽的阳极如何进行更换?


    正确答案: 更换阳极对电解槽的热平衡,电流分布等方面产生一定程度的干扰,电解槽启动初期由于炉膛未形成,散热量大。新阳极更换后,导电量分布不均匀,局部温度降低,因此新启槽的阳极更换可以采取对接法,从启动后第12天开始换极,每天更换2组阳极(用1块新极和1块残极进行对接)这样可以减少干扰,缩短新换极的导电时间,现场还可以减少残极存放量。

  • 第14题:

    铝电解车间内每台电解槽的排烟支管应设置一级绝缘管段。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5题:

    如何延长电解槽的使用寿命?


    正确答案: 电解槽的寿命,从某种程度来说即是电解槽阴极的寿命,要延长电解槽的寿命必须从影响电解槽寿命的诸因素入手。
    一是要使用高质量的碳素内衬;
    二是要保证阴极内衬的砌筑质量;
    三是要改善槽底保温材料的结构;四是要采用合理的焙烧启动制度;五是要注意启动后期的作业制度;六是要保持电解槽的平稳生产。

  • 第16题:

    电解槽为什么要定期进行冲洗?


    正确答案: 因为长时间运行,电解槽内必然会产生沉淀物,能影响其电导率和碱液循环,降低电解液的浓度。为保持电解液的清洁,要进行定期冲洗。

  • 第17题:

    电解槽哪些部位容易起火,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由于电解槽密封不良,电解液泄漏到绝缘零件上,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短路,产生很高的温度。当达到绝缘零件的燃点时,引起燃烧。事故时,应使用紧急停车按钮迅速切断电源,同时,使用二氧化碳、四氯化碳或干粉灭火器灭火,不得使用消火栓及泡沫灭火器。然后,修补泄露处,更换损坏的绝缘零件。

  • 第18题:

    如何处理电解槽温度过高?


    正确答案:降低负荷,开大或疏通冷却水;检查电解液循环门是否在开的位置;检查碱液比重是否在合格范围内,若不合格,应停止电解槽运行,用凝结水冲洗。

  • 第19题:

    什么是水泥的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实验中如何去测定?为什么要规定凝结时间?


    正确答案: 水泥从加水开始到失去流动性,即从可塑状态发展到固体状态所需要的时间称为凝结时间。凝结时间又分为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初凝时间是指从水泥加水拌和时起到水泥浆开始失去塑性所需要的时间;终凝时间是指从水泥加水拌合时起到水泥浆完全失去可塑性,并开始具有强度的时间。
    水泥凝结时间的测定是以标准稠度的水泥净浆,在规定的温度、湿度条件下,用水泥净浆凝结时间测定仪来测定。方法是将标准稠度用水量制成的水泥净浆装在试模中,在凝结时间测定仪上,以标准针测定。从加水起。至试针沉入净浆中,距底板为4±1mm所经历的时间为初凝时间;从加水起,至试针沉入净浆中不超过0.5mm所经历的时间为终凝时间。
    为使混凝土和砂浆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搅拌、运输、浇捣和砌筑,水泥初凝时间不能过短,当施工完毕后,则要求尽快硬化,具有强度,故终凝时间不能太长。

  • 第20题:

    某年度用户平均停电时间为5小时,用户平均限电时间为1小时,若不计限电时间,问用户平均停电时间AIHC-3是多少?


    正确答案:AIHC-3=5-1=4小时

  • 第21题:

    在实施停限电前()分钟要通知客户1次,方可按通知规定的要求实施停限电。

    • A、15
    • B、30
    • C、60
    • D、90

    正确答案:B

  • 第22题:

    引起停电或限电的原因消除后,对供电企业恢复供电期限是如何规定的?


    正确答案:供电企业应在3日内恢复供电。不能在3日内恢复供电的,供电企业应向客户说明原因。

  • 第23题:

    问答题
    钩肩与冲击座间距的段修限度及检测要求是如何规定的?

    正确答案: (1)13、13A、13B型车钩装用MT-3型缓冲器的间距须为:91+10-5mm;
    (2)16、17型车钩装用MT-2、HM-1、HM-2、HN-1型缓冲器时,间距须为:95+10-5mm;
    (3)装用ST型缓冲器的间距为:76+10-5mm。不符端可换装凹槽型冲击座,车钩钩肩与冲击座间距须大于76 mm。
    (4)装用2号缓冲器时,间距须不小于60mm。
    (5)检测要求:测量钩肩与冲击座端面最小间距。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