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带电作业安全距离的方法主要有()两种。A、距离法;B、惯用法;C、统计法;D、计算法。

题目

确定带电作业安全距离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 A、距离法;
  • B、惯用法;
  • C、统计法;
  • D、计算法。

相似考题
更多“确定带电作业安全距离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相关问题
  • 第1题:

    对220~500kV线路带电作业进行绝缘配合时,确定安全距离和绝缘工具的有效长度以大气过电压为主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题:

    应用惯用法确定带电作业安全距离的步骤为()。

    • A、确定系统最大过电压
    • B、确定所需安全裕度系数
    • C、确定绝缘最低耐受强度
    • D、确定安全距离

    正确答案:A,B,C,D

  • 第3题:

    带电作业时人身与带电体的安全距离是多少?


    正确答案: 10kV及以下为0.4m;35kV为0.6m;66kV为0.7m;110kV为1m;220kV为1.8m;330kV为B.2m;500kV为C.4m。

  • 第4题:

    在带电作业中,人体与接地部位应保持安全距离。


    正确答案:正确

  • 第5题:

    带电作业安全距离的确定常用的方法有惯用法、统计法和计量法三种


    正确答案:错误

  • 第6题:

    空气绝缘水平是确定带电作业安全距离的一个重要因素。


    正确答案:正确

  • 第7题:

    确定杆塔头部尺寸时,应满足()。

    • A、导线对地的安全距离
    • B、杆塔头部各种空气间隙的要求
    • C、档距中各种线间距离的要求
    • D、带电作业时,安全距离的要求

    正确答案:B,C,D

  • 第8题:

    带电作业或与邻近带电设备距离小于设备不停电的安全距离规定的工作,应填用带电作业工作票。


    正确答案:正确

  • 第9题:

    带电作业方式的划分方法主要有哪些?请写出各种划分方法的作业方式。


    正确答案: 在输电线路带电作业中,按作业人员的人体电位来划分;在配电线路带电作业中,按采用的绝缘工具来划分。按作业人员的人体电位划分可分为地电位作业、中间电位作业和等电位作业;按采用的绝缘工具来划分可分为绝缘杆作业法和绝缘手套作业法等。

  • 第10题:

    填用带电作业工作票的工作为:带电作业或与邻近带电设备距离大于“设备不停电时的安全距离”规定的工作。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1题:

    在带电作业中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距离不够时设置(),装设()。


    正确答案:绝缘屏蔽措施;遮拦(围栏)

  • 第12题:

    填空题
    水产养殖保险确定保险金额的方法主要有()和()两种。

    正确答案: 保成本,保产值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带电作业的安全距离是如何确定的?


    正确答案: 在确定安全距离时,首先应根据各级电压网络所能出现的最大内过电压幅值和最大外过电压幅值求出其相应的危险距离,取其中最大的数再增加20%的安全尺度而确定。

  • 第14题:

    带电作业中的最小安全距离是指()的最小安全距离。


    正确答案:地电位作业人员离带电体

  • 第15题:

    水产养殖保险确定保险金额的方法主要有()和()两种。


    正确答案:保成本;保产值

  • 第16题:

    带电作业考虑的过电压主要有大气过电压和内过电压两种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7题:

    无论采取什么方法进行带电作业,都要保持安全距离。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8题:

    在带电作业中,何谓作业距离?何谓安全距离?


    正确答案: (1)作业距离是指带电作业操作人员处于某一具体的作业位置时,与带电体(或等电位时与接地体)能保持的最小距离;
    (2)安全距离是指能保证在过电压下带电作业不发生放电,并有足够安全裕度的最小空气距离。

  • 第19题:

    采用带电作业有哪些优点?在间接带电作业时,人身与带电体间的安全距离是多少?


    正确答案:带电作业的优点如下:(1)发现线路设备的缺陷可及时处理,能保证不间断供电。(2)发现线路设备的缺陷时,采用带电作业可以及时地安排检修计划,而不致影响供电的可靠性,保证了检修的质量,充分发挥了检修的力量。(3)带电作业具有高度组织性的半机械化作业,在每次检修中均可迅速完成任务,节省检修的时间。(4)采用带电作业可简化设备,从而避免为检修而定设双回路线路。在间接带电作业时,人身与带电体间的最小安全距离:10kV为0.40m;35kV为0.60m;110kV为1.00m;154kV为1.40m;220kV为1.80m;330kV为2.60m;500kV为3.6m。

  • 第20题:

    带电作业或与带电设备距离小于表1规定的安全距离但按带电作业方式开展的不停电工作,填用()。


    正确答案:电气带电工作票

  • 第21题:

    确定带电作业安全距离的步骤:()

    • A、首先应计算出系统可能出现的最大大气过电压幅值和最大内过电压幅值;
    • B、保证在可能出现最大过电压的情况下,不致引起设备绝缘闪络或空气间隙出现放电;
    • C、然后计算出相应的危险距离;
    • D、并对两种危险距离进行比较,取其最大值,再增加20%的安全裕度。

    正确答案:A,C,D

  • 第22题:

    试述带电作业的安全距离。


    正确答案: 带电作业的安全距离是指为保证人身安全,作业人员与不同电位(相位)的物体之间所应保持的各种最小空气间隙距离的总称。具体地说,安全距离包含下列五种间隙距离:最小安全距离、最小对地安全距离、最小相间安全距离、最小安全作业距离和最小组合间隙。
    所谓“保证人身安全”,是指在这些安全距离下,带电体上产生了可能出现的各种过电压时,该间隙都不可能发生击穿或击穿的概率低于预先规定的一个十分微小的可接受值。
    (1)最小安全距离是指为了保证人身安全,地电位作业人员与带电体之间应保持的最小距离。
    (2)最小对地安全距离是指为保证人身安全,等电位作业人员与周围接地体之间应保持的最小距离。
    (3)最小相间安全距离是指为保证人身安全,等电位作业人员与邻近带电体之间应保持的最小距离。
    (4)最小安全作业距离是指为保证人身安全,考虑到工作中必要的活动范围,地电位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与带电体之间应保持的最小距离。确定最小安全作业距离的基本原则是:在最小安全距离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合理的人体活动增量,一般而言,增量可取0.5m。
    (5)最小组合间隙是指为了保证人身安全,在组合间隙中的作业人员处于最低50%操作冲击放电电压位置时,人体对接地体和对带电体两者应保持的最小距离之和。

  • 第23题:

    下列关于雷电活动对带电作业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只要在工作地点听得到雷声即不可以进行带电作业;
    • B、只要雷电活动地点距作业地点的距离大于5km以上,雷电过电压传导到作业点时已衰减到不影响带电作业安全;
    • C、经工作负责人同意可以进行作业,但必须加强防护措施;
    • D、带电作业安全距离的确定依据即是雷电过电压;

    正确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