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分布式电源调度计划管理有哪些要求?”相关问题
  • 第1题:

    旋转电机类型分布式电源接入10千伏配电网技术要求有哪些?


    正确答案: 旋转电机类型分布式电源接入10千伏配电网技术要求主要有:
    (1)分布式电源接入系统前,应对系统侧母线、线路、开关等进行短路电流、热稳定校核;
    (2)分布式电源采用专线方式接入时,专线线路可不设或停用重合闸;
    (3)分布式电源并网点应安装易操作、可闭锁、具有明显开断点、带接地功能、可开断故障电流的断路器;
    (4)同步电机类型分布式电源,并网点开关应配置低周、低压保护装置,具备故障解列及检同期合闸功能,低周保护定值宜整定为48Hz、0.2秒,高/低压保护动作时间见表9.3;
    (5)感应电机类型分布式电源,并网点开关应配置高/低压保护装置,具备电压保护跳闸及检有压合闸功能,高/低压保护动作时间见表9.3,检有压定值宜整定为85%UN。
    (6)感应电机类型分布式电源与公共电网连接处(如用户进线开关)功率因数应在0.98(超前)~0.98(滞后)之间。
    (7)相邻线路故障可能引起同步电机类型分布式电源并网点开关误动时,并网点开关应加装电流方向保护。
    (8)公共电网线路投入自动重合闸时,宜增加重合闸检无压功能;条件不具备时,应校核重合闸时间是否与分布式电源并、离网控制时间配合(重合闸时间宜整定为2+δt秒,δt为保护配合级差时间)。

  • 第2题:

    分布式电源并网调度管理有哪些要求?


    正确答案: 分布式电源并网调度管理主要有以下要求:
    (1)调控机构应参与审查分布式电源接入系统方案,重点检查短路电流、无功平衡、一次接线方式、主要设备选型、涉网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配置、调度自动化与安全防护等内容;
    (2)凡要求并入配电网运行的分布式电源项目,不论其投资主体或产权归属,均应签订并网调度协议,满足并网运行条件后方可并网;
    (3)新建分布式电源项目应在并网前向调控机构提供书面资料和有关电子文档并提出一次设备命名编号建议;
    (4)调控机构应在分布式电源启动并网前10个工作日确定调度名称,下达调度管辖范围和设备命名编号;
    (5)分布式电源项目关口电能计量装置安装、合同与协议签订后,调控机构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开展项目并网验收工作,出具并网验收意见。配合业主开展项目并网调试,双方确认项目满足要求后,项目转入并网发电运行。

  • 第3题:

    论述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对电源和机房有哪些要求?


    正确答案: 根据《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设计技术规程》要求,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对电源和机房有以下要求:
    (1)交流供电电源必须可靠。应有两路来自不同电源点的供电线路供电。电源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电压波动宜小于±10%。
    (2)保证供电的可靠和质量。计算机系统应采用不间断电源供电,交流电源失电后维持供电宜为1h。
    (3)应保持机房的温度、湿度。机房温房为15~28℃。温度变化率每小时不超过±5℃,湿度为40%~75%。
    (4)机房内应有新鲜空气补给设备和防噪声措施。
    (5)机房应防尘,应达到设备厂商规定的空气清洁度,对部分要求净化的设备应设置净化间。
    (6)计算机系统内应有良好的工作接地。如果同大楼合用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宜小于0.5Ω,接地引线应独立并同时与建筑物绝缘。
    (7)根据设备的要求应有防静电、防雷击和防过电压的措施。
    (8)机房内应有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防水、防火和灭火设施。
    (9)机房内照明应符合有关规定,并应具有事故照明设施。

  • 第4题:

    调度计划安全校核及风险防控有哪些要求?


    正确答案:调控机构应根据配电网调度计划,做好电网安全校核,完善电网安全控制措施和故障处置预案。对可能构成《国家电网公司安全事故调查规程》规定七级及以上电网事件的设备停电计划,应采取措施降低事故风险等级。

  • 第5题:

    分布式电源并网检测要求有哪些?


    正确答案: 分布式电源并网检测要求有:
    (1)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的检测点为电源并网点,必须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或部门进行检测,并在检测前将检测方案报所接入电网调控机构备案;
    (2)分布式电源应当在并网运行后6个月内向电网调控机构提供有资质单位出具的有关电源运行特性的检测报告,以表明该电源满足接入电网的相关规定;
    (3)当分布式电源更换主要设备时,需要重新提交检测报告。

  • 第6题:

    分布式电源并网检测内容有哪些?


    正确答案: 检测应按照国家或有关行业对分布式电源并网运行制定的相关标准或规定进行,必须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内容:
    (1)有功输出特性,有功和无功控制特性;
    (2)电能质量,包括谐波、电压偏差、电压不平衡度、电压波动和闪变、电磁兼容等;
    (3)电压电流与频率响应特性;
    (4)安全与保护功能;
    (5)电源启停对电网的影响;
    (6)调控机构要求的其他并网检测项目。

  • 第7题:

    分布式电源接入系统工程设计的无功配置应满足哪些要求?


    正确答案:分布式电源接入系统工程设计的无功配置应满足以下要求:
    分布式电源的无功功率和电压调节能力应满足Q/GDW212、GB/T29319的有关规定,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提出合理的无功补偿措施,包括无功补偿装置的容量、类型和安装位置;
    分布式电源系统无功补偿容量的计算应依据变流器功率因数、汇集线路、变压器和送出线路的无功损耗等因素;
    对于同步电机类型分布式发电系统,可省略无功计算。
    分布式发电系统配置的无功补偿装置类型、容量及安装位置应结合分布式发电系统实际接入情况确定,必要时安装动态无功补偿装置。

  • 第8题:

    对调度自动化系统的供电电源有哪些要求。


    正确答案: 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应采用专用的、冗余配置的不间断电源装置(UPS)供电,不应与信息系统、通信系统合用电源。交流供电电源应采用两路来自不同电源点供电。发电厂、变电站远动装置、计算机监控系统及其测控单元、变送器等自动化设备应采用冗余配置的不间断电源(UPS)或站内直流电源供电。具备双电源模块的装置或计算机,两个电源模块应由不同电源供电。相关设备应加装防雷(强)电击装置,相关机柜及柜间电缆屏蔽层应可靠接地。

  • 第9题:

    有分布式电源接入的电网管理单位应及时掌握分布式电源接入情况,并在系统()上标注完整。


    正确答案:接线图

  • 第10题:

    双电源用户,其电源管理有哪些要求?


    正确答案: 主要要求如下:
    (1)电源进线开关必须装设可靠的连锁装置,防止向电网反送电。
    (2)双电源的切换方式应满足客户的需求,如用自投,应取得供电企业同意。
    (3)双电源用户必须制订安全运行制度和操作程序,并有专人管理。
    (4)应与供电企业签订调度协议。
    (5)应明确主电源与备用电源,正常情况下应使用主电源。

  • 第11题:

    有分布式电源接入的电网管理单位应及时掌握分布式电源接入情况,并在()上标注完整。


    正确答案:系统接线图

  • 第12题:

    填空题
    有分布式电源接入的电网管理单位应及时掌握分布式电源接入情况,并在系统()上标注完整。

    正确答案: 接线图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分布式电源在电网事故或紧急情况下的运行管理有哪些要求?


    正确答案: 分布式电源在电网事故或紧急情况下的运行管理要求有:
    (1)分布式电源应配合电网调控机构保障电网安全,严格按照电网调控机构指令参与电力系统运行控制;
    (2)在电力系统事故或紧急情况下,为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电网调控机构有权限制分布式电源出力或暂时解列分布式电源。10(6)~35千伏接入的分布式电源应按地市供电公司调控机构指令控制其有功功率;220/380伏接入的分布式电源应具备自适应控制功能,当并网点电压、频率越限或发生孤岛运行时,应能自动脱离电网;
    (3)分布式电源因电网发生扰动脱网后,在电网电压和频率恢复到正常运行范围之前不允许重新并网。在电网电压和频率恢复正常后,通过10(6)~35千伏接入的分布式电源恢复并网应经过地市供电公司调控机构的允许;220/380伏接入的分布式电源需要经过一定延时时间后才能重新并网,延时值应大于20秒,并网延时时间由地市供电公司调控机构在接入系统审查时给定,避免同一区域分布式电源同时并网;
    (4)10(6)~35千伏接入的分布式电源因故退出运行,应立即向地市供电公司调控机构汇报,经调控机构同意后方可按调度指令并网。分布式电源应做好事故记录并及时上报调控机构。

  • 第14题:

    分布式电源接入10千伏配电网的运行维护规范要求调度运行管理按照()实行。

    • A、电源性质
    • B、电源用户
    • C、不停电作业方式
    • D、发电机类型

    正确答案:A

  • 第15题:

    分布式电源配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管理原则有哪些?


    正确答案: 分布式电源配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管理原则有:
    (1)10(6)~35kV接入的分布式电源,应能够实时采集并网运行信息,主要包括并网设备状态、并网点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发电量等,并上传至相关电网调度部门;其电能量计量、并网设备状态等信息应能够按要求采集、上传至相关营销部门,如并网设备状态信息不具备直传条件,可由调度部门转发。
    (2)380/220V接入的分布式电源,如纳入调度管辖范围,由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或电能量采集系统)实时采集并网运行信息,并能自动按规则汇集相关信息后接入调度自动化系统,主要包括每15分钟的电流、电压和发电量信息。条件具备时,分布式发电项目应预留上传及控制并网点开关状态能力。

  • 第16题:

    配电网调度计划编制有哪些要求?


    正确答案: 配电网调度计划编制具体要求主要有:
    (1)配电网年度计划是停电工作开展的基础,运检部门、营销部门应综合考虑全年新(改、扩)建工程、业扩报装工程编制年度检修计划,由调控机构进行综合平衡并于年底之前发布。
    (2)调控机构应每月组织召开调度计划平衡会,相关部门(单位)应按要求提前向调控机构报送配电网设备停电检修、启动送电计划。月度计划确定后以公文形式印发。
    (3)调控机构应依据月度停电计划开展日前停电计划管理工作,批复相关单位检修申请,并进行日前方式安排。
    (4)配电网调度计划应明确计划停送电时间、计划工作时间、停电范围、工作内容和检修方式安排等内容,并按照工作量严格核定工作时间。
    (5)应综合考虑客户用电需求和调度停电计划,做到客户检修计划与单位调度计划同步,减少重复停电。
    (6)配电网新(改、扩)建工程和业扩报装停送电方案必须经调控机构审查后,相关设备停电工作方可列入年(月)度停电计划。
    (7)上级输变电设备停电需配电网设备配合停电的,即使配电网设备确无相关工作,也应列入配电网调度计划。

  • 第17题:

    对接入分布式电源的10千伏配电网运行维护有哪些要求?


    正确答案: 10千伏配电网的分布式电源运行维护应按以下要求执行:
    调度运行管理按照电源性质实行;
    系统侧设备消缺、检修优先采用不停电作业方式;
    系统侧设备停电检修工作结束后,分布式电源用户应按次序逐一并网。

  • 第18题: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功率控制要求有哪些?


    正确答案: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功率控制要求主要有:
    当调度端对分布式电源有功率控制要求时,应明确参与控制的上下行信息及控制方案;
    分布式电源通信服务器应具备与控制系统的接口,接受调控机构的指令,具体调节方案由配电网调度部门根据运行方式确定;
    分布式电源有功功率控制系统应能够接收并自动执行调控机构发送的有功功率及有功功率变化的控制指令,确保分布式电源有功功率及有功功率变化按照配电网调度部门的要求运行;
    分布式电源无功电压控制系统应能根据调控机构指令,自动调节其发出(或吸收)的无功功率,控制并网点电压在正常运行范围内,其调节速度和控制精度应能满足电力系统电压调节的要求。

  • 第19题:

    分布式电源接入系统母线保护有哪些配置原则?


    正确答案: 分布式电源接入系统母线保护应满足以下配置原则:
    (一)分布式电源系统设有母线时,可不设专用母线保护,发生故障时可由母线有源连接元件的后备保护切除故障。如后备保护时限不能满足稳定要求,可相应配置保护装置,快速切除母线故障;
    (二)应对系统侧变电站或开关站侧的母线保护进行校验,若不能满足要求时,则变电站或开关站侧应配置保护装置,快速切除母线故障。

  • 第20题:

    《分布式电源项目并网服务管理规则》中对分布式电源发电量的使用及电量结算有何要求?


    正确答案:分布式电源发电量可以全部自用或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由用户自行选择,用户不足电量由电网提供;上、下网电量分开结算,各级供电公司均应按国家规定的电价标准全额保障性收购上网电量,为享受国家补贴的分布式电源提供补贴计量和结算服务。

  • 第21题:

    分布式电源的类型有哪些?


    正确答案: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微型燃气轮机;燃料电池。

  • 第22题:

    有分布式电源接入的电网管理单位应及时掌握分布式电源接入情况,并在系统接线图上()


    正确答案:标注完整

  • 第23题:

    问答题
    分布式电源的类型有哪些?

    正确答案: 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微型燃气轮机;燃料电池。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