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在组塔过程中,主抱杆应呈正直状态,如为了平衡需要,顶部偏移也不宜大于200mm。
(2)单片吊装时:待吊侧悬臂提升铁塔吊件、其他三侧呈水平状态,并把它们的提升滑车的吊钩通过钢丝绳锚固在塔脚上,以起平衡和稳定作用;随着起吊侧悬臂受力逐渐加大,须同步调整平衡臂的平衡力;当起吊臂逐渐上仰时,要同步调小平衡力,以保持抱杆正直,当上仰角度大时,为防止抱杆向平衡侧倾斜,可使主抱杆稍向起吊侧倾斜。
(3)双片吊时:两片质量应相等,提升速度应相同,两臂上仰角度和速度以及就位情况均应尽量一致,以保证主抱杆正直。
(4)采用落地抱杆时,应随着铁塔的加高,用倒装提升法,从下端加高。这种抱杆由于细长比大,应沿着其轴每隔一段距离设一个腰环,当作抱杆的中间支撑,提高它的稳定性。
(5)采用悬浮抱杆时,应视具体情况对下拉线的固定处予以补强,防止因下拉线指向抱杆的水平力过大,引起铁塔变形。
(6)悬臂的抗扭性较弱,待吊塔片应尽量放在悬臂中心线上。塔片就位时,应尽量用提升滑车和摇臂滑车调整吊件位置,少用或慎用大绳,以防主抱杆承受过大扭矩。
(7)牵引机具,控制地锚应距中心1.2倍塔高以上。
更多“悬臂抱杆分解组塔的技术原则是什么?”相关问题
  • 第1题:

    内悬浮内(外)拉线抱杆分解组塔,提升抱杆宜设置两道腰环,且间距不得小于5m,以保持抱杆的()状态。


    正确答案:竖直

  • 第2题:

    附着式外拉线抱杆分解组塔,抱杆到达预定位置后,应将抱杆根部与塔身主材绑扎牢固。抱杆倾斜角不宜超过()

    • A、10°
    • B、15°
    • C、20°
    • D、30°

    正确答案:B

  • 第3题:

    内悬浮内(外)拉线抱杆分解组塔,抱杆承托绳绑扎点设置有哪些主要规定?


    正确答案:(1)承托绳的悬挂点应设置在有大水平材的塔架断面处,若无大水平材时应验算塔架强度,必要时应采取补强措施。
    (2)承托绳应绑扎在主材节点的上方。
    (3)承托绳与主材连接处宜设置专门夹具,夹具的握着力应满足承托绳的承载能力。
    (4)承托绳与抱杆轴线间夹角不应大于45°。

  • 第4题:

    内悬浮内(外)拉线抱杆分解组塔,承托绳绑扎有何要求?


    正确答案: 1.承托绳应绑扎在主材节点的上方。
    2.承托绳与主材连接处宜设置专门夹具,夹具的握着力应满足承托绳的承载能力。
    3.承托绳与抱杆轴线间夹角不应大于45°。

  • 第5题:

    座地式内摇臂抱杆分解组塔的方法和特点、程序分别是什么?


    正确答案: 方法:抱杆座落在铁塔中心地面底座上,抱杆上端设置左右摇臂(或四摇臂)伸出铁塔塔腿外,摇臂端部挂(或固定)滑车,起重钢丝绳穿过滑车,一端与被起吊塔片固定连接,一端与牵引设备相连,塔片在地面组装,启动牵引设备收紧钢丝绳,塔片上升至已立铁塔上部,抱杆顶端设置钢丝绳牵引系统可实现摇臂向上旋转,使被起吊塔片向内移动与已立铁塔上部对接,完成上一段铁塔的安装,利用已组立完成的铁塔提升抱杆上升,并在抱杆下部接入一段新的抱杆后固定抱杆,抱杆中上部设置若干腰环以保持抱杆稳定,继续下一段铁塔段的起吊组立直至全部铁塔组装完成,利用已组立完成的铁塔悬吊抱杆,在下方分段撤除抱杆直至全部撤除
    特点:座地式内摇臂抱杆其底端连接为铰链,不仅可以减少抱杆受扭,而且能增加抱杆调整的灵活性。
    程序:座地式内摇臂抱杆竖立→吊装作业中抱杆的稳定→塔身吊装准备及施工→抱杆提升。

  • 第6题:

    附着式外拉线抱杆分解组塔,吊件的控制绳如何设置和操作?


    正确答案:起吊构件前,吊件外侧应设置控制绳。吊装构件过程中,吊件控制绳应随吊件的提升均匀松出。

  • 第7题:

    附着式外拉线抱杆分解组塔,抱杆到达预定位置后,应将抱杆根部与()绑扎牢固。


    正确答案:塔身主材

  • 第8题:

    附着式外拉线抱杆分解组塔时,构件起吊和就位过程中,不得调整()。

    • A、攀根绳
    • B、抱杆拉线
    • C、抱杆倾角
    • D、临时拉线

    正确答案:B

  • 第9题:

    在倒落式人字抱杆整体立塔施工中对抱杆的技术要求是什么?


    正确答案: 对抱杆及其技术要求介绍如下。
    (1)抱杆结构形式及截面:倒落式人字抱杆采用钢结构,一般选用正方形截面,中间大两端小,呈对称布置的四棱锥形角钢格构式。为便于搬运,抱杆采用分段形式,各段之间用螺丝或内
    法兰连接。每段重量不宜超过200kg,长度以4~5m为度,为便于组合,也可设少量的2m或1.5m段。抱杆截面尺寸不宜超过600mm2,一般选用400mm2或500mm2为宜。
    (2)抱杆高度:抱杆有效高度增大,起吊设备受力减小。但抱杆及钢丝绳变得笨重;抱杆有效高度减小,设备受力增大而需要加大规格。鉴于这些情况,抱杆的组合高度宜控制为铁塔重心高度的0.8~1.1倍范围内。
    (3)抱杆根开:抱杆根开大小要合适。过大,则增大轴向压力,且降低了抱杆有效高度,要增加抱杆有效高度又得增加抱杆重量;过小,则整体稳定性差,不利于施工安全。一般选择抱杆根开,以控制两根抱杆夹角在25°~30°为宜。
    (4)抱杆座落位置:抱杆座落位置应考虑施工方便及安全。对于塔身根开较大的刚性塔,抱杆不宜骑跨在塔身上,否则在抱杆脱落前容易被塔身卡住,影响安全;所以一般来说,抱杆宜座落在中心桩与塔脚板之间离开塔脚板内边缘2~3m的位置。对于拉V塔、拉猫塔及内拉线门型塔,抱杆宜座落在塔脚板与制动地锚之间离开塔脚板0.2~0.3倍抱杆高度的地面处,拉V塔及拉猫塔抱杆跨在塔身上,内拉线门型塔抱杆放在两立柱之间。
    (5)抱杆的初始倾角:抱杆的初始倾角增大,抱杆及牵引钢丝绳受力减少,而起吊钢丝绳受力增加;反之,起吊钢丝绳受力虽减少,但抱杆及牵引钢丝绳受力增大。另外,抱杆的初始倾角太大则抱杆脱落过早,太小脱落过迟,均对起吊工作不利。抱杆的初始倾角一般以60°~70°为宜。

  • 第10题:

    内悬浮外拉线抱杆分解组塔,承托绳与抱杆轴线间夹角不应大于()。

    • A、45°
    • B、50°
    • C、55°
    • D、60°

    正确答案:A

  • 第11题:

    座地摇(平)臂抱杆分解组塔,停工或过夜时,吊钩如何处置?


    正确答案:1.座地摇(平)臂抱杆分解组塔,停工或过夜时,应将起吊滑车组收紧在地面固定。
    2.禁止悬吊构件在空中停留过夜。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内拉线抱杆分解组塔的优缺点。

    正确答案: 优点:施工现场紧凑,不受地形、地物限制。简化组塔工具,提高施工效率。抱杆提升安全可靠,起吊构件平稳方便。不会出现受力不均使局部塔材变形,避免了基础的不均匀沉降。
    缺点:不适合吊装酒杯型、猫头型等曲臂长、横担长、侧面尺寸小、稳定性差的铁塔头部,高处作业较多,安全性能稍差。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内悬浮内拉线抱杆分解组塔,提升抱杆宜设置()腰环,且间距不得小于5m,以保持抱杆的竖直状态。


    正确答案:两道

  • 第14题:

    座地摇(平)臂抱杆抱杆分解组塔,吊装构件前,抱杆顶部应向受力反侧适度预倾斜。构件吊装过程中,应对抱杆的垂直度进行监视,抱杆向吊件侧倾斜不宜超过()。


    正确答案:100mm

  • 第15题:

    座地摇(平)臂抱杆分解组塔时,抱杆就位后,()侧拉线应收紧并固定,组塔过程中应有专人值守。

    • A、一
    • B、二
    • C、三
    • D、四

    正确答案:D

  • 第16题:

    简述内拉线抱杆分解组塔的优缺点。


    正确答案: 优点:施工现场紧凑,不受地形、地物限制。简化组塔工具,提高施工效率。抱杆提升安全可靠,起吊构件平稳方便。不会出现受力不均使局部塔材变形,避免了基础的不均匀沉降。
    缺点:不适合吊装酒杯型、猫头型等曲臂长、横担长、侧面尺寸小、稳定性差的铁塔头部,高处作业较多,安全性能稍差。

  • 第17题:

    内悬浮内拉线抱杆分解组塔,提升抱杆宜设置两道(),且间距不得小于5m,以保持抱杆的竖直状态。


    正确答案:腰环

  • 第18题:

    内悬浮内拉线抱杆分解组塔,提升抱杆宜设置两道腰环,且间距不得小于5m,以保持抱杆的()状态。


    正确答案:竖直

  • 第19题:

    内摇臂抱杆分解组塔不受地形和地质条件限制。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0题:

    悬臂抱杆分解组塔的技术原则是什么?


    正确答案: 其技术原则如下。
    (1)在组塔过程中:主抱杆应是正直状态,如为平衡需要顶部偏移也不宜大于200mm。
    (2)单片吊装时:待吊侧悬臂,提升铁塔吊件,其它三侧呈水平状,并把它们的提升滑车的吊钩通过钢丝绳锚固在塔脚上,以起平衡稳定的作用;随着起吊侧悬臂受力逐渐加大,须同步调整平衡臂的平衡力;当起吊臂逐渐上仰时,要同步调小平衡力,以保持抱杆正直;当上仰角度大,为防止抱杆向平衡侧倾斜,可使主抱杆稍向起吊侧倾斜。
    (3)双片吊装时:两片重量相等,提升速度应相同,两臂上仰角度和速度以及就位情况均应尽量一致,以保主抱杆正直。
    (4)采用落地抱杆时:应随着铁塔的加高,用倒装提升法,从下端加高。这种抱杆由于细长比大,应沿轴每隔一定距离设一个腰环,当作抱杆的中间支承,提高它的稳定性。
    (5)采用悬浮抱杆时:应视具体情况,对下拉线的固定处予以补强。防止因下拉线指向抱杆的水平力过大,引起铁塔变形。
    (6)悬臂的抗扭性较弱,待吊塔片应尽量放在悬臂中心线上。塔片就位时,应尽量用提升滑车和摇臂滑车调整吊件位置,少用或慎用大绳,以防主抱杆承受过大扭矩。
    (7)牵引机的控制地锚应距中心1.2倍塔高以上。

  • 第21题:

    附着式外拉线抱杆分解组塔,抱杆到达预定位置后,正确的是()。

    • A、抱杆中部与塔身主材绑扎牢固
    • B、抱杆倾斜角不宜超过25°
    • C、抱杆根部与塔身主材绑扎牢固
    • D、抱杆倾斜角不宜超过15°

    正确答案:C,D

  • 第22题:

    内悬浮内(外)拉线抱杆分解组塔,承托绳与抱杆轴线间夹角不应大于()。

    • A、60°
    • B、30°
    • C、15°
    • D、45°

    正确答案:D

  • 第23题:

    座地摇臂抱杆分解组塔,吊装构件前,抱杆顶部应向()适度预倾斜。

    • A、受力侧
    • B、受力反侧
    • C、吊件侧
    • D、拉线侧

    正确答案:B

  • 第24题:

    问答题
    座地式内摇臂抱杆分解组塔的方法和特点、程序分别是什么?

    正确答案: 方法:抱杆座落在铁塔中心地面底座上,抱杆上端设置左右摇臂(或四摇臂)伸出铁塔塔腿外,摇臂端部挂(或固定)滑车,起重钢丝绳穿过滑车,一端与被起吊塔片固定连接,一端与牵引设备相连,塔片在地面组装,启动牵引设备收紧钢丝绳,塔片上升至已立铁塔上部,抱杆顶端设置钢丝绳牵引系统可实现摇臂向上旋转,使被起吊塔片向内移动与已立铁塔上部对接,完成上一段铁塔的安装,利用已组立完成的铁塔提升抱杆上升,并在抱杆下部接入一段新的抱杆后固定抱杆,抱杆中上部设置若干腰环以保持抱杆稳定,继续下一段铁塔段的起吊组立直至全部铁塔组装完成,利用已组立完成的铁塔悬吊抱杆,在下方分段撤除抱杆直至全部撤除
    特点:座地式内摇臂抱杆其底端连接为铰链,不仅可以减少抱杆受扭,而且能增加抱杆调整的灵活性。
    程序:座地式内摇臂抱杆竖立→吊装作业中抱杆的稳定→塔身吊装准备及施工→抱杆提升。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