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牵引列车的机车在出段前,电力机车必须符合技术要求正确的是()。”相关问题
  • 第1题:

    牵引列车的机车在出段前,下列()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都必须符合技术要求正确的是。

    • A、受电弓
    • B、蓄电池组
    • C、传动装置
    • D、高压电器

    正确答案:B

  • 第2题:

    牵引列车的机车在出段前,下列()主要部件和设备必须作用良好并符合要求。

    • A、机车的牵引、走行、制动系统
    • B、安全保护装置
    • C、照明和信号标志
    • D、行车安全设备

    正确答案:A,B,C,D

  • 第3题:

    牵引列车的机车在出段前,车轮踏面擦伤深度不超过()mm。


    正确答案:0.7

  • 第4题:

    牵引列车的内燃机车在出段前,哪些主要部件必须良好?


    正确答案: 内燃机车的柴油机及辅助装置、主发电机、牵引电机、传动装置、蓄电池组,与操纵机车有关的电器及电线路。

  • 第5题:

    牵引列车的机车在出段前,车轮踏面擦伤深度不超过()。


    正确答案:0.7 mm

  • 第6题:

    牵引列车的机车在出段前,必须达到()状态。

    • A、运用
    • B、运转
    • C、使用
    • D、良好

    正确答案:A

  • 第7题:

    技规规定电力机车在出机务段或折返段前,必须达到机车运用状态,哪些主要部件和设备必须作用良好并符合要求?


    正确答案: 牵引列车的机车在出机务段或折返段前,必须达到机车运用状态,下列主要部件和设备必须作用良好并符合要求。
    1)机械走行部、空气压缩机、制动(包括手制动机、储能制动器)、牵引、撒沙、给油装置,发电机、信号标志、汽笛或风笛、各种监督计量器具、列车无线调度电、机车信号、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或自动停车装置、客运机车轴温报警装置、列尾装置控制盒。
    2)机车制动缸活塞行程70—150mm,制动闸瓦与轮箍踏面的缓解间隙为4~8mm。
    3)车钩中心水平线距钢轨顶面高度为815~890mm。’
    4)轮对
    (1)两轮箍内侧距离为1353mm,容许差度不超过土3mm。
    (2)轮箍或轮毂不松弛。
    (3)轮箍、轮毂、辐板(辐条)、轮辋无裂纹。
    (4)轮缘的垂直磨耗高度不超过18mm,并无碾堆。
    (5)轮箍踏面擦伤深度不超过1mm,滚动轴承的轮箍踏面擦伤深度不超过0.7mm。
    (6)机车轮箍踏面上的缺陷或剥离长度不超过40mm,深度不超过1mm。
    (7)机车轮缘厚度在距踏面基线向上10mm处测量,应符合34mm~23mm。
    (8)轮箍踏面磨耗深度不超过7mm,采用轮缘高度为25mm的磨耗型踏面时,其磨
    耗深度不超过10mm。
    5)电力机车的受电弓、牵引电机、辅助机组、高压电器、与操纵有关的低压电器、蓄电池组和主、辅、控制电路及安全保护装置。

  • 第8题:

    问答题
    在用电力机车牵引列车出段前,哪些电器和电路必须达到运用状态?

    正确答案: 电力机车的受电弓、牵引电机、辅助机组、高压电器与操纵机车有关的低压电器、蓄电池组和主、辅控制电路。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填空题
    牵引列车的机车在出段前,车轮踏面擦伤深度不超过()mm。

    正确答案: 0.7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判断题
    牵引列车的机车在出段前,必须达到运用状态,主要部件和设备必须作用良好,符合铁路总公司有关机车运用、维修的规定。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填空题
    牵引列车的机车在出段前,车轮踏面擦伤深度不超过()。

    正确答案: 0.7 mm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判断题
    牵引列车的机车在出段前,必须达到运用状态,机车的牵引、走行、制动系统、安全保护装置、照明和信号标志、行车安全设备必须作用良好并符合要求。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牵引列车的机车在出段前,内燃机车必须符合技术要求正确的是()。

    • A、主发电机
    • B、牵引电机
    • C、受电弓
    • D、辅助机组

    正确答案:A,B

  • 第14题:

    牵引列车的机车在出段前,必须达到运用状态,主要部件和设备必须作用良好,符合铁路总公司有关机车运用、维修的规定。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5题:

    牵引列车的机车在出段前,必须达到运用状态,机车的牵引、走行、制动系统、安全保护装置、照明和信号标志、行车安全设备必须作用良好并符合要求。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6题:

    电力机车在出段前,必须达到运用状态,哪些部件和设备必须作用良好并符合要求?


    正确答案: 电力机车的受电弓、牵引电机、辅助机组、高压电器、与操纵机车有关的低压电器、蓄电池组和主、辅控制电路。

  • 第17题:

    牵引列车的机车在出段前,对轮对踏面及轮缘的垂直磨耗有何要求?


    正确答案: (1)轮缘的垂直磨耗高度不超过18mm,并无碾堆;
    (2)车轮踏面擦伤深度不超过0.7mm;
    (3)车轮踏面上的缺陷或剥离长度不超过40mm,深度不超过1mm;
    (4)车轮踏面磨耗深度不超过7mm,采用轮缘高度为25mm的磨耗型踏面时,其磨耗深度不超过10mm。

  • 第18题:

    在用电力机车牵引列车出段前,哪些电器和电路必须达到运用状态?


    正确答案: 电力机车的受电弓、牵引电机、辅助机组、高压电器与操纵机车有关的低压电器、蓄电池组和主、辅控制电路。

  • 第19题:

    问答题
    电力机车在出段前,必须达到运用状态,哪些部件和设备必须作用良好并符合要求?

    正确答案: 电力机车的受电弓、牵引电机、辅助机组、高压电器、与操纵机车有关的低压电器、蓄电池组和主、辅控制电路。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牵引列车的内燃机车在出段前,哪些主要部件必须良好?

    正确答案: 内燃机车的柴油机及辅助装置、主发电机、牵引电机、传动装置、蓄电池组,与操纵机车有关的电器及电线路。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牵引列车的机车在出段前,必须达到()状态。
    A

    运用

    B

    运转

    C

    使用

    D

    良好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牵引列车的机车在出段前,对轮对踏面及轮缘的垂直磨耗有何要求?

    正确答案: (1)轮缘的垂直磨耗高度不超过18mm,并无碾堆;
    (2)车轮踏面擦伤深度不超过0.7mm;
    (3)车轮踏面上的缺陷或剥离长度不超过40mm,深度不超过1mm;
    (4)车轮踏面磨耗深度不超过7mm,采用轮缘高度为25mm的磨耗型踏面时,其磨耗深度不超过10mm。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技规规定电力机车在出机务段或折返段前,必须达到机车运用状态,哪些主要部件和设备必须作用良好并符合要求?

    正确答案: 牵引列车的机车在出机务段或折返段前,必须达到机车运用状态,下列主要部件和设备必须作用良好并符合要求。
    1)机械走行部、空气压缩机、制动(包括手制动机、储能制动器)、牵引、撒沙、给油装置,发电机、信号标志、汽笛或风笛、各种监督计量器具、列车无线调度电、机车信号、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或自动停车装置、客运机车轴温报警装置、列尾装置控制盒。
    2)机车制动缸活塞行程70—150mm,制动闸瓦与轮箍踏面的缓解间隙为4~8mm。
    3)车钩中心水平线距钢轨顶面高度为815~890mm。’
    4)轮对
    (1)两轮箍内侧距离为1353mm,容许差度不超过土3mm。
    (2)轮箍或轮毂不松弛。
    (3)轮箍、轮毂、辐板(辐条)、轮辋无裂纹。
    (4)轮缘的垂直磨耗高度不超过18mm,并无碾堆。
    (5)轮箍踏面擦伤深度不超过1mm,滚动轴承的轮箍踏面擦伤深度不超过0.7mm。
    (6)机车轮箍踏面上的缺陷或剥离长度不超过40mm,深度不超过1mm。
    (7)机车轮缘厚度在距踏面基线向上10mm处测量,应符合34mm~23mm。
    (8)轮箍踏面磨耗深度不超过7mm,采用轮缘高度为25mm的磨耗型踏面时,其磨
    耗深度不超过10mm。
    5)电力机车的受电弓、牵引电机、辅助机组、高压电器、与操纵有关的低压电器、蓄电池组和主、辅、控制电路及安全保护装置。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