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简述杉木造林。”相关问题
  • 第1题:

    杉木造林时要求苗木不反山是指( )。

    A.苗梢朝上坡

    B.苗梢朝下坡

    C.苗梢直立

    D.苗梢朝东


    正确答案:B

  • 第2题:

    简述杉木栽植技术要点?


    正确答案:造林主要有植苗造林、插条造林二种。实生苗造林一般采用穴植,要做到“穴大、根舒、深栽、压实、不反山”,即栽时要把苗扶正,根系要舒展,苗梢向下坡,栽植深度比原根际处深10~15cm,以抑制根颈萌蘖,提高抗旱能力。

  • 第3题:

    杉木是我国南方最主要的造林树种之一,是人工造林面积最大的树种,但目前许多地方二代更新营造杉木纯林,地力衰退比较严重,人工杉木林总体生产力水平不高,甚至出现较多低产林。对于杉木林地力衰退,看可以采取什么对策?


    正确答案: 对策:
    ①改善杉木栽培耕作制度。
    ②改杉木连栽为轮栽:如与马尾松、木荷、栲类、栎类等轮栽。
    ③营造混交林:特别是与阔叶树混交。
    ④调整林分结构:如保留林下灌木杂草、推行生态营林技术、改变单纯林、高密度、单层林冠等消耗地力的林分结构。
    ⑤保护现有阔叶林:阔叶林是恢复杉木地力、休养生息和轮栽缓冲的基地。
    ⑥适当控制杉木林的发展规模。

  • 第4题:

    目前杉木造林所用苗木主要通过播种育苗,造林苗木价格、生产成本低,但杉木种子园产量受到气候和大小年的影响,在大规模造林,特别是在优质壮苗生产上往往不能满足林业生产的需要。随着育苗技术的发展,现在有许多地方进行组织培养育苗,但育苗技术复杂,苗木价格较高。杉木组培苗有哪些好处,应用前景如何?


    正确答案: 杉木优良无性系组培苗不但具有遗传品质稳定、增产效益显著的优势,而且可以快速提高良种壮苗产量,加快杉木组织培养工厂化育苗进程,林木当年平均抽高达到1米以上,比一般苗木造林的林分高出40%以上,增产效益明显。实践证明,随着杉木组培育苗技术的完善和提高,必将促进杉木组培苗产业化快速发展,组培苗在造林绿化、杉木速生丰产林建设等方面应用前景将非常广泛。

  • 第5题:

    杉木生理性黄化病防治措施:按照杉木特性,选择适当的造林地。深挖大穴造林,防止水土流失。红壤地区,栽植穴内适量施加氮肥。


    正确答案:错误

  • 第6题:

    杉木是南方主要用材造林树种,但杉木对立地条件要求比较严格。长期以来,许多地方太多考虑经济目的,而忽视适地适树,不管造林地条件大面积营造杉木纯林,造成很多杉木林生产力低,存在相当面积的杉木低产低效林,究其主要原因是没有认真贯彻适地适树。请分析适地适树的含义是什么?


    正确答案: 使造林树种的特性(生态特性)和造林地的立地条件相适应,以充分发挥土地和树木的生产潜力,达到该立地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可能取得的高产水平。不单是这树种也包括适类型、种源、品种。遵循自然规律,是相对的,能动的;技术经济条件的影响,即人为措施是辅助的,有时也是必要的。

  • 第7题:

    下列可以采用插干造林的是()。

    • A、杉木
    • B、松树
    • C、柳树
    • D、刺槐

    正确答案:C

  • 第8题:

    问答题
    目前杉木造林所用苗木主要通过播种育苗,造林苗木价格、生产成本低,但杉木种子园产量受到气候和大小年的影响,在大规模造林,特别是在优质壮苗生产上往往不能满足林业生产的需要。随着育苗技术的发展,现在有许多地方进行组织培养育苗,但育苗技术复杂,苗木价格较高。简述杉木组培育苗的主要技术要点。

    正确答案: 杉木组织培养技术要点:大致可分为以下:
    ①外植体的选择、消毒与诱导;
    选优良单株的基部萌芽条的茎段或茎尖;
    先用75%酒精浸泡30秒,再放在0.1%升汞溶液中消毒10~15分钟,最后用大量的无菌水冲洗5~6次;
    切成0.5~1.0厘米后接种到诱导培养基上,1个月后即可分化出大量的芽苗。
    ②继代增殖培养:常用的增殖培养基为MS+6-BA1.0+NAA0.5,经一个周期培养后,平均每个芽平均分裂出3~4个小芽,如此重复,1年即可培育出大量的无菌芽。
    ③生根诱导培养:常用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0.2。将无菌芽丛单株切下,按植物的生理极性方向接种到生根诱导培养基中,经1个月的诱导培养后,每株芽苗可长出2~3条小根。
    ④驯化及移栽:在接近自然的环境中驯化10~15天,以增强苗木的木质化程度,提高移栽成活率。移栽用的基质为以黄心土为主,移栽前应洗净苗木基部的培养基。苗木移栽初期应控制好温度、湿度和光照,温度一般在25~28℃之间,湿度保持在85%以上,光照以低光照为好。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目前杉木造林所用苗木主要通过播种育苗,造林苗木价格、生产成本低,但杉木种子园产量受到气候和大小年的影响,在大规模造林,特别是在优质壮苗生产上往往不能满足林业生产的需要。随着育苗技术的发展,现在有许多地方进行组织培养育苗,但育苗技术复杂,苗木价格较高。杉木组培苗有哪些好处,应用前景如何?

    正确答案: 杉木优良无性系组培苗不但具有遗传品质稳定、增产效益显著的优势,而且可以快速提高良种壮苗产量,加快杉木组织培养工厂化育苗进程,林木当年平均抽高达到1米以上,比一般苗木造林的林分高出40%以上,增产效益明显。实践证明,随着杉木组培育苗技术的完善和提高,必将促进杉木组培苗产业化快速发展,组培苗在造林绿化、杉木速生丰产林建设等方面应用前景将非常广泛。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杉木造林时要求苗木不反山是指()。
    A

    苗梢朝上坡

    B

    苗梢朝下坡

    C

    苗梢直立

    D

    苗梢朝东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杉木生理性黄化病防治措施:按照杉木特性,选择适当的造林地。深挖大穴造林,防止水土流失。红壤地区,栽植穴内适量施加()。
    A

    氮肥

    B

    磷肥

    C

    钾肥

    D

    尿素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杉木是南方主要用材造林树种,但杉木对立地条件要求比较严格。长期以来,许多地方太多考虑经济目的,而忽视适地适树,不管造林地条件大面积营造杉木纯林,造成很多杉木林生产力低,存在相当面积的杉木低产低效林,究其主要原因是没有认真贯彻适地适树。请分析适地适树的含义是什么?

    正确答案: 使造林树种的特性(生态特性)和造林地的立地条件相适应,以充分发挥土地和树木的生产潜力,达到该立地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可能取得的高产水平。不单是这树种也包括适类型、种源、品种。遵循自然规律,是相对的,能动的;技术经济条件的影响,即人为措施是辅助的,有时也是必要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杉木植苗造林要求( )。

    A.穴大根舒

    B.深浅适度

    C.合理结构

    D.根土密接

    E.不反山


    正确答案:ABDE

  • 第14题:

    目前杉木造林所用苗木主要通过播种育苗,造林苗木价格、生产成本低,但杉木种子园产量受到气候和大小年的影响,在大规模造林,特别是在优质壮苗生产上往往不能满足林业生产的需要。随着育苗技术的发展,现在有许多地方进行组织培养育苗,但育苗技术复杂,苗木价格较高。简述杉木组培育苗的主要技术要点。


    正确答案: 杉木组织培养技术要点:大致可分为以下:
    ①外植体的选择、消毒与诱导;
    选优良单株的基部萌芽条的茎段或茎尖;
    先用75%酒精浸泡30秒,再放在0.1%升汞溶液中消毒10~15分钟,最后用大量的无菌水冲洗5~6次;
    切成0.5~1.0厘米后接种到诱导培养基上,1个月后即可分化出大量的芽苗。
    ②继代增殖培养:常用的增殖培养基为MS+6-BA1.0+NAA0.5,经一个周期培养后,平均每个芽平均分裂出3~4个小芽,如此重复,1年即可培育出大量的无菌芽。
    ③生根诱导培养:常用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0.2。将无菌芽丛单株切下,按植物的生理极性方向接种到生根诱导培养基中,经1个月的诱导培养后,每株芽苗可长出2~3条小根。
    ④驯化及移栽:在接近自然的环境中驯化10~15天,以增强苗木的木质化程度,提高移栽成活率。移栽用的基质为以黄心土为主,移栽前应洗净苗木基部的培养基。苗木移栽初期应控制好温度、湿度和光照,温度一般在25~28℃之间,湿度保持在85%以上,光照以低光照为好。

  • 第15题:

    简述杉木营造技术措施?


    正确答案: (1)造林地选择:营造丰产林以Ⅰ地为主,条件较好的Ⅱ类亦可。一般林做到适地适树即可。
    (2)整地方式:坡度较小的造林地全垦加大穴,坡度较大的带状整地加大穴或块状整地,以不引起较大的水土流失为度。
    (3)造林季节和方法:杉木造林应提倡植苗造林,不提倡插条造林(尤其是丰产林)。植苗造林以1、2月为好。栽植要做到穴大、根舒、深栽、压实。栽植深度要达苗高的1/3―1/2。
    (4)造林密度:根据培养目标、立地条件和经济状况,一般Ⅰ类地2500-3600株/hm2,Ⅱ类地3000-4500株/hm2。
    (5)混交模式:适宜与杉木混交的树种有桤木、枫香、杨梅、红豆树、拟赤杨、光皮桦、栲、楠木、木荷、檫树、毛竹等。混交方式多采用星状混交、带状混交、行带混交或块状混交,混交比例以7∶3和8∶2为宜。
    (6)幼林抚育:松土除草1-2年每年2次,3-4年1-2次,松土深度10cm,如为块状整地的适当扩穴。有条件的地方应进行施肥。

  • 第16题:

    杉木造林时要求苗木不反山是指()。

    • A、苗梢朝上坡
    • B、苗梢朝下坡
    • C、苗梢直立
    • D、苗梢朝东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杉木是南方主要用材造林树种,但杉木对立地条件要求比较严格。长期以来,许多地方太多考虑经济目的,而忽视适地适树,不管造林地条件大面积营造杉木纯林,造成很多杉木林生产力低,存在相当面积的杉木低产低效林,究其主要原因是没有认真贯彻适地适树。请论述在一个经营单位如何通过调查、分析、对比的方法真正做到适地适树?


    正确答案: ①首先充分调查本经营单位各造林地特点及主要候选树种的特性。
    ②分析地树关系,确定适生树种:在深刻认识“树”和“地”特性的基础上,分析地与树之间的关系是否协调,即分析树种的生态特性与造林地的立地条件是否相一致。如:对比分析树种与小气候的关系,对比分析树种与土壤水分的关系,对比分析树种与养分的关系,对比分析树种与其他因子的关系,如土壤的酸碱度、盐渍化程度、紧实度等。
    ③确定适地适树方案:在一个经营单位内,同一种立地条件可能有几个适宜树种,同一个树种也可能适用于几种立地条件,不同树种的适应性大小和经济价值、生态价值也有较大差异,应将造林目的与适地适树的要求结合起来综合考虑,确定哪些是主要造林树种,哪些是次要造林树种,并确定发展的比例。
    ④确定树种选择的程序:立地条件较好的造林地优先留给经济价值较高、对立地条件要求严格的树种;立地条件比较差的造林地安排适应性较广的树种;适应性较广的树种仍不能种植的造林地安排能适应特殊立地条件的树种。
    ⑤最后确定造林树种一般应以乡土树种为主,适当考虑外来引进树种,速生与珍贵、针叶与阔叶、对立地要求苛刻与适应性强合理地搭配在一起,并确定一定的比例。

  • 第18题:

    杉木植苗造林要求()、()、()、()。


    正确答案: 穴大根舒、深浅适度、根土密接、不反山

  • 第19题:

    简述分殖造林的造林方法。


    正确答案: 分殖造林指利用树木的营养器官作为造林材料直接造林的方法。
    分为插条造林、分根造林、地下茎造林。
    插条造林:利用树木的一段枝条作为插穗,直接插于造林地上的造林方法。
    分根造林:将幼树树干或粗壮树枝作为造林材料直接插于造林的方法。
    地下茎造林:树木落叶至发芽前,刨去粗根截成插穗插植于造林地的方法。

  • 第20题:

    单选题
    下列可以采用插干造林的是()。
    A

    杉木

    B

    松树

    C

    柳树

    D

    刺槐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判断题
    杉木生理性黄化病防治措施:按照杉木特性,选择适当的造林地。深挖大穴造林,防止水土流失。红壤地区,栽植穴内适量施加氮肥。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杉木是我国南方最主要的造林树种之一,是人工造林面积最大的树种,但目前许多地方二代更新营造杉木纯林,地力衰退比较严重,人工杉木林总体生产力水平不高,甚至出现较多低产林。请从耕作和营林角度论述杉木林地力衰退原因。

    正确答案: 原因:杉木对立地要求高,消耗营养元素多。
    目前造成地力衰退的主要原因有:
    ①土壤的营养元素含量随栽杉次数增加而逐代下降。
    ②杉木人工林树种单一,针叶寿命较长,而且随枯枝一起脱落,分解较慢,因此林地凋落物数量、质量都远比阔叶林差。
    ③杉木栽培技术上全面炼山、全垦整地和群落结构单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填空题
    杉木植苗造林要求()、()、()、()。

    正确答案: 穴大根舒、深浅适度、根土密接、不反山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