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高压法合成氨工艺的缺点?”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老五甑法工艺的优缺点。


    正确答案: ①窖池体积小,容糟醅量不多,糟醅接触窖泥面积大,有利于培养糟醅,提高酒的质量。
    ②劳动生产率高。
    ③老五甑操作法,原料粉碎较粗,辅料糠壳用量小,按粮食比为12%--15%,比其他操作法的用量都少。
    ④此法操作上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即不打黄水坑,不滴窖。
    ⑤糟醅含水量大,拌和前糟醅(大楂、二楂)含水量一般在62%左右,加料拌和后,水分为53%左右,不利于己酸乙酯等醇溶性香味成分的提取,而乳酸乙酯等水溶性香味成分易于馏出,这对浓香型白酒质量有一定影响,应注意这个问题的解决。
    ⑥老五甑操作法是一天起蒸一个窖,一班人完成,有利于班组管理,如果生产上出现了差错也容易查找原因。

  • 第2题:

    烧碱法分解包头稀土精矿工艺优缺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 优点
    ⑴工艺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和控制。
    ⑵消耗原材料品种少,用量亦少。
    ⑶工艺废水较集中,易于处理和回收利用。
    ⑷无废气污染,废渣量较少,对环境污染较轻。
    ⑸产品质量稳定。
    缺点
    ⑴对稀土精矿品位适应范围小,要求稀土含量高,REO>55%。
    ⑵废液排放及处理量大。

  • 第3题:

    合成氨工艺参数的选择需要考虑的因素?


    正确答案:合成氨工艺参数的选择需要考虑平衡氨含量、反应速度、催化剂特性及系统的生产能力、原料和能量消耗等因素。

  • 第4题:

    工业上合成氨的生产,一般以压力的高低来分类,其中高压法合成氨的操作压力范围为()。

    • A、70~100MPa
    • B、l0MPa左右
    • C、20~60MPa
    • D、大于100MPa

    正确答案:A

  • 第5题:

    合成氨车间生产特点高温高压易燃易爆。


    正确答案:正确

  • 第6题:

    在合成氨的反应塔冷却工艺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间接冷却法可改变塔内反应物的组成
    • B、直接冷却法可提高合成氨的产量
    • C、直接冷却法可提高合成氨的产率
    • D、间接冷却法可提高合成氨的产率

    正确答案:B

  • 第7题:

    甲醇羰基合成醋酸有高压法与低压法之分,请说明低压法的优点与缺点。


    正确答案: 优点:1、原料路线多样化
    2、转化率和选择性高,过程能量效率高
    3、催化系统稳定,用量少,寿命长
    4、反应系统和精制系统合为一体,结构紧凑
    5、副产物很少,三废排放物也少,生产环境清洁,操作安全可靠。
    缺点:催化剂铑的资源有限,设备的耐腐蚀材料昂贵。

  • 第8题:

    合成氨的工艺条件如何确定?


    正确答案: (1)操作压力
     压力对氨合成反应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就现有的催化剂而言,反应温度不能太低.受平衡限制,氨的合成率不高。从热力学分析可知,提高压力对反应平衡及速率均有利,因此,在工业生产中,氨的合成必须在高压下进行,压力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平衡氨含量增加,反应器生产能力越高。压力高可使设备体积缩小,但压力过高,压缩总功反而增加,且对设备的材质、制造技术等要求更高。实际上氨合成的最佳压力由原料气的压缩功、循环压缩功、冷冻功来全衡决定,选择适当的高压可使总功降低。
    (2)操作温度  
    氨合成反应为一可逆放热反应因此存在最适宜反应温度Top。在反应初期(即反应器中催化剂床层入口处),由于反应物温度高,反应速率是很快的,而到反应末期(催化剂床层出口端),反应物温度降低而产物温度增高,致使反应速率较慢,对床层的每一区间来说,都存在一个最适宜温度,在此温度下的反应速率比其他温度下的速率快。所有最适宜温度点的连线称为最适宜温度曲线。根据最适宜温度曲线随原料转化率变化趋势来看,反应初期最适宜温度高,反应后期最适宜温度低。 
    (3)合成气体的初始组成 由
    热力学和动力学分析可知,其对氢氮比的要求是不一致的,就反应速率而言,不同氨含量下,有一个最大的瞬时速率,存在一个最佳的氢氮比。实验证明,循环气中的氢氮比为2.5:1时.可以获得最大的出口氨含量,即使在高压下,最佳氢氮比也明显地偏离化学计量值。实际上,从反应初期到快接近平衡,其氢氮比的最佳值都是在变化的,而在生产操作中不可能随时补充氢气。而采用化学计量值作为初始进料的氢氮比,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并不大,与最佳氢氮比时的反应速率相差不很大,又能满足快接近平衡对氢氮比的要求。故一般认为当压力在9MPa~98MPa下,最佳平衡氨含量时的氢氮比是3:1左右。  合成气体中惰性气体含量,较高时对平衡和反应速率都有不利影响,会降低氨的合成率。新鲜气中惰性气体含量仅0.5%~1%,但因为合成率只有百分之十几,未反应的氢氮气体要循环使用,因而循环气中会积累一定最的惰性气体,对中压合成系统,其含量应控制在16%~20%,低压合成系统控制在8%~15%。循环气中的氨含量,即合成塔进口氨含量,在一定的条件下,其值越高,氨净值越小,合成效率越低。循环气体中氨含量的高低,取决于分离系统的效率。在工业生产中用冷凝温度来控制循环气体中的氨含量,一般低压法为2%~3%,中压法为2.8%~3.8%。 
    (4)空间速度 
     空间速度直接影响氮合成系统的生产能力,空速太小,生产能力低,不能完成生产任务。空速过高,减少了气体在催化剂床层的停留时间,合成率降低,循环气量要增大,能耗增加,同时气体中氨含量下降,增加了分离产物的困难。过大的空速对催化剂床层稳定操作不利,导致温度下降,影响正常生产。故空速的选择~般根据合成压力、反应器的结构和动力价格综合考虑。低压法常取5000~10000h-1中压法取15000~30000h-1,而高压法可达60000h-1
    (5)催化剂颗粒度 
     在工业条件下,催化剂的内扩散对氨合成反应的影响十分显著。减少催化剂的粒径,可提高其内表面利用率,但床层阻力降增大,对于轴向流动的合成塔,由于床层高,阻力大,应采用较大的颗粒,而对径向流动的合成塔,气流阻力较小,可采用较小颗粒的催化剂,以提高其内表面利用率。当然采用球形催化剂最好,其效果会显著提高。

  • 第9题:

    阐述高压喷射注浆法的施工工艺。


    正确答案: 1)钻机就位
    2)钻孔
    3)插管
    4)喷射作业
    5)冲洗
    6)移动机具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串联法工艺特点,串联法的工艺缺点。

    正确答案: (1)矿石经过拜耳法与烧结法两次处理,Al2O3的总回收率高和碱耗降低。而矿石中大部分Al2O3是由加工费和投资都较低的拜耳法提取的,每吨产品的熟料量比单纯的烧结法大为减少,总成本降低。
    (2)对于拜耳法的溶出条件和要求也可以适当放宽,
    (3)产品质量高于烧结法。
    缺点:
    (1)拜耳法赤泥炉科的烷结往往困难
    (2)拜耳法和烧结法两个系统的平衡和整个生产的均衡稳定受两系统互相影响的程度比并联法大,给生产控制带来一定困难。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在合成氨的反应塔冷却工艺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间接冷却法可改变塔内反应物的组成

    B

    直接冷却法可提高合成氨的产量

    C

    直接冷却法可提高合成氨的产率

    D

    间接冷却法可提高合成氨的产率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合成氨指由氮和氢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存在下直接合成的氨,为一种基本无机化工流程。合成氨工艺的反应类型为( )。
    A

    吸热反应

    B

    放热反应

    C

    吸放热平衡反应

    D

    无法判断


    正确答案: D
    解析:

  • 第13题:

    简述“三代酸法”工艺存在的缺点?


    正确答案: 工艺存在废渣量大,且为难以处理的低放渣,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在焙烧过程中产生大量含SO4-2HF等有害元素的废气,处理过程复杂,且难以完全达到标准排放,由于采用硫酸体系萃取分离,料液处理量大,设备占用多,一次性投资大,产品质量相对较低等技术难题。

  • 第14题:

    合成氨工艺中,循环量的定义?


    正确答案: 循环量是指每小时进入合成塔的总气量。

  • 第15题:

    低压法合成氨工艺的优点?


    正确答案:低压法合成氨工艺的优点:由于操作压力和温度都比较低,故对设备要求低,容易管理。

  • 第16题:

    低压法合成氨工艺的缺点?


    正确答案:所用催化剂对毒物很敏感、易中毒,使用寿命短,对原料气的精制要求很高。又因操作压力低,氨的反应速率慢、合成率低,反应后气体中氨的分离较困难,流程复杂。

  • 第17题:

    合成氨工艺流程分类原则是什么?


    正确答案: ⑴当以气态烃或轻质烃为原料时,采用蒸汽转化法;
    ⑵以重质烃为原料时采取部分氧化法工艺,而以煤为原料时采用加压煤气化法。

  • 第18题:

    大型合成氨工艺中采用了那些气相分离手段?


    正确答案: ①用铁锰氧化锌催化剂脱硫中,氧化锌固体吸收硫化氢,分离出其他气体;
    ②用液体溶剂吸收二氧化碳,如热钾碱溶液吸收;
    ③氢气膜分离;
    ④氨气通过冰机冷凝制液氨。

  • 第19题:

    合成氨工艺中采用了哪些气相分离手段?


    正确答案:吸收、吸附、膜分离、冷冻。

  • 第20题:

    合成氨工艺过程包括哪些主要工序?并指出各工序的作用(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合成氨流程为例,试分析该工艺过程所需要的主要过程及相关单元操作的基本特点)。


    正确答案:脱硫:脱除硫化物,防止催化剂中毒;蒸气转化:将天然气与水蒸气反应生成原料气,同时燃烧空气中的氧气;一氧化碳转换:将一氧化碳反应为等量的氢气,可以继续制氢气,又能将一氧化碳消除变成二氧化碳;脱碳:将上一步工序中得到的氢气中的二氧化碳除去,并回收作为工业原料加以利用;甲烷化:将变换脱碳中未除尽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进一步脱除,以保护氨气合成过程催化剂不中毒。

  • 第21题:

    下列与合成氨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合成氨在高压下进行时的反应规律为0.5N2+1.5H2=NH3
    • B、合成氨的原料气主要是氢气和氮气
    • C、合成氨反应是气-气催化反应
    • D、合成氨的催化剂为碳

    正确答案:B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并联法工艺特点,并联法的缺点。

    正确答案: 特点可以在处理优质铝土矿的同时处理一些高硅铝矿,充分利用当地矿石资源。
    (1)拜耳法析出的一水碳酸钠直接送往烧结法系统配料,从而取消了一水碳酸钠的苛化及蒸发过程。
    (2)生产过程中的碱损失可用比苛性钠便宜的碳酸钠补充。
    (3)烧结法溶液分子比低,汇入拜耳法溶液后有利于制取砂状氯化铝。
    缺点:工艺流程比较复杂;用铝酸钠溶液代替苛性碱补偿碱损失,拜耳法系统的循环碱量增加。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合成氨的工艺条件如何确定?

    正确答案: (1)温度:反应初期,T升高,有利,随着反应进行,X升高,T升高,有利因素降低,反应中后期,温度接近最佳温度,采取冷却措施,因为温度过高会导致催化剂失活,设置进口温度>催化剂起始温度20以上。
    (2)压力:压力提高,氨的平衡温度提高,反应速率增大,且高压下,设备体积减小,占地面积减小,使生产流程紧凑;但是压力锅高,设备制作费高,催化剂寿命下降,综合考虑,中小型厂20-32MPa,大型厂14MPa。
    (3)空间速度:空速增大,放应速率增大,生产能力增大,但是空速越大,放映时间越短,转化率越小,出口氨含量降低,同时系统阻力增大,能耗增大,综合考虑:30MPa,S=20000~30000/h,15MPa,S=10000/h。
    (4)合成塔进口其他组成:①氨氮比:3:1,保持生产稳定,②惰性气体含量:以增产为目标,10%~14%,③进口氨含量:30MPa,3.2%~3.8%;15MPa,2.8%~3.0%。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