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4.5×10-5mol/L的稀硫酸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呈(),”相关问题
  • 第1题:

    向纯碱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呈粉红色,微热后,溶液的颜色()


    正确答案:加深

  • 第2题:

    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

    • A、稀硫酸
    • B、氧化钙
    • C、浓盐酸
    • D、二氧化碳

    正确答案:B

  • 第3题:

    如果向10mLCH2SO4=2mol/L的稀H2SO4里滴入30mLCNaOH=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所得的溶液对石蕊指示剂的反应是中性的,酸性的,还是碱性的?溶液呈什么色?


    正确答案: ∵2NaOH+H2SO4=2H2O+Na2SO4
    ∴n(NaOH)=C(NaOH)×V=1×0.03=0.03moL
    n(H2SO4)=C(H2SO4)×V=2×0.01=0.02moL
    从化学反应方程式可看出,恰好中和时NaOH和H2SO4物质的量之比为2:1,但从实际理论值计算中得知:NaOH和H2SO4物质的量之比为1.5:1,可见NaOH的量不足,溶液应呈酸性,这种溶液对石蕊指示剂的反应是酸性的,溶液呈红色。

  • 第4题:

    在苯酚溶液中滴入FeCl3振荡后溶液呈()。

    • A、紫色
    • B、粉红色
    • C、绿色
    • D、黄色

    正确答案:A

  • 第5题:

    向PH值等于11的溶液中滴入1~2滴酚酞试液后,溶液呈红色。


    正确答案:正确

  • 第6题:

    只用一种试剂一次就能鉴别氢氧化钠、氯化钠和稀硫酸三种溶液,可选用以下哪种物质()。

    • A、二氧化碳
    • B、紫色石蕊试液
    • C、无色酚酞试液
    • D、碳酸钠溶液

    正确答案:B

  • 第7题:

    如果某溶液的pH是6,分别滴入甲基橙、石蕊、酚酞溶液,该溶液各显示什么颜色?


    正确答案:pH是6的溶液是酸性溶液,对照常用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可知,它使甲基橙变橙色、酚酞无色、石蕊变紫色。

  • 第8题:

    取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加入石蕊试液进行试验,溶液呈红色的是()。

    • A、氯化物
    • B、稀硫酸
    • C、碳酸氢钠
    • D、硫酸铵

    正确答案:B

  • 第9题:

    问答题
    根据下面的教学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化学学习任务】认识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化学教学活动1】教师讲授,将二氧化碳通入盛有紫色石蕊溶液的试管中,溶液变红。 【化学教学活动2】教师演示,“向盛有紫色石蕊溶液的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的实验,引导学生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化学教学活动3】学生进行“向盛有紫色石蕊溶液的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的实验,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化学教学活动4】学生进行如下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1】取少量固体石蕊于试管中,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 【实验2】取少量固体石蕊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水,充分振荡,待溶解后,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 获得二氧化碳,有哪些可利用的途径(至少举出三种,类型尽可能不同)?

    正确答案: 石灰石和盐酸反应;煅烧石灰石;碳完全燃烧;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根据下面的教学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化学学习任务】认识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化学教学活动1】教师讲授,将二氧化碳通入盛有紫色石蕊溶液的试管中,溶液变红。 【化学教学活动2】教师演示,“向盛有紫色石蕊溶液的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的实验,引导学生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化学教学活动3】学生进行“向盛有紫色石蕊溶液的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的实验,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化学教学活动4】学生进行如下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1】取少量固体石蕊于试管中,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 【实验2】取少量固体石蕊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水,充分振荡,待溶解后,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 分析该教学片断中,教师采取的教学行为的异同。

    正确答案: 同样是完成“认识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的化学学习任务,四位老师所设计的化学教学活动和所采用的化学教学行为却不同。【化学教学活动1】是通过讲授实验的方式,【化学教学活动2,3,4】是通过做实验的方式。从学生对化学实验现象的感知、对化学实验过程和方法的体验来看,活动1与活动2、3、4相比,教学效果肯定大不一样的。活动2与活动3、4不同,前者是通过教师演示实验的形式,后者是通过学生亲自做实验的形式。从学生对化学实验操作技能的掌握,对实验过程和方法的体验来看,活动3、4比活动2好。活动3与活动4又不同,前者是照方抓药式地做,后者是探究式地做,因此后者对学生体验科学过程、掌握科学方法,形成“控制实验条件的意识”和“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具有更大的作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在苯酚溶液中滴入FeCl3振荡后溶液呈()。
    A

    紫色

    B

    粉红色

    C

    绿色

    D

    黄色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取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加入石蕊试液进行试验,溶液呈红色的是()。
    A

    氯化物

    B

    稀硫酸

    C

    碳酸氢钠

    D

    硫酸铵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烧碱的水溶液呈(),它能使紫色的石蕊变成(),使无色的酚酞变成()。


    正确答案:碱性;蓝色;红色

  • 第14题:

    能使酚酞溶液变成红色的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

    • A、红色
    • B、蓝色
    • C、无色
    • D、不变色

    正确答案:B

  • 第15题:

    烧杯中盛有含石蕊的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烧杯中溶液颜色变化的顺序是()。

    • A、紫色—红色—蓝色
    • B、蓝色—紫色—红色
    • C、蓝色—红色—紫色
    • D、紫色—蓝色—红色

    正确答案:B

  • 第16题:

    以HIn表示石蕊的分子式,当溶液中的[HIn][In-]时,石蕊溶液呈紫色,当[HIn]/[In-]10时,溶液呈()色.表明其中[H+]()[OH-].(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正确答案:红;大于

  • 第17题:

    下列溶液一定是碱性的是()。

    • A、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大于氢离子浓度
    • B、滴入甲基橙后溶液呈红色
    • C、溶液中还有氢氧根离子
    • D、滴入甲基橙后溶液呈黄色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4.5×10-5mol/L的稀硫酸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呈(),滴入紫色石蕊溶液呈(),滴入甲基橙溶液呈()。


    正确答案:无色;红色;红色

  • 第19题:

    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加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紫色的是()。

    • A、氯化钠
    • B、碳酸钠
    • C、硫酸铵
    • D、碳酸氢钠

    正确答案:A

  • 第20题:

    向Na2CO3溶液中滴入两滴酚酞溶液,溶液呈粉红色,微热后,溶液的颜色()

    • A、加深
    • B、不变
    • C、变浅
    • D、消失

    正确答案:A

  • 第21题:

    问答题
    根据下面的教学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化学学习任务】认识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化学教学活动1】教师讲授,将二氧化碳通入盛有紫色石蕊溶液的试管中,溶液变红。 【化学教学活动2】教师演示,“向盛有紫色石蕊溶液的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的实验,引导学生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化学教学活动3】学生进行“向盛有紫色石蕊溶液的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的实验,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化学教学活动4】学生进行如下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1】取少量固体石蕊于试管中,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 【实验2】取少量固体石蕊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水,充分振荡,待溶解后,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 结合案例,谈谈为什么说“在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方面,它学的优势是一个整体的优势”。

    正确答案: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引导学生完成同一化学学习任务,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化学教学活动来实施,从促进学生科学素养主动全面发展这一化学教学的目标出发,这四种化学教学活动的教学效果有着较大的不同。科学素养作为人的整体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主要由科学兴趣、科学知识、科学能力、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五大要素构成。现代教育认为,化学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概念、定律、定理的内容及应用,还要掌握概念、定律、定理的建立过程及研究方法,做到既重知识传授,又重过程方法指导和能力的培养,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达到自主学习状态,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1、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是科技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又是形成较高科学素养的前提,它是科技素质结构中的动力系统。充分激发起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是达到化学教学各项目标的前提。对于化学这门学科,化学的现象和规律源于生活,应从生活实际出发。这就要求创设有丰富资源的学习环境,包含许多不同情境的应用实例和有关的信息资料,以便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主动发现、主动探索。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注意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引用生活中的实例,制造学生在认知上的冲突以引起他们的反省及思考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真实情境,如果再与仿真技术相结合,则能产生身临其境的逼真效果。
    2、重视自主协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科学能力。从社会的生存和进步来看,科学能力的重要性远远超过对具体科学概念的掌握。科学能力应是获取科学知识和探索科学新知识的能力,如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
    3、运用探究教学模式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科学方法是学生科学素养的核心要素。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是学习者主动地根据先前的认知结构注意和有选择性地直觉外在信息,建构当前事物的意义。
    4、发挥化学实验的功能树立学生良好的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人类科学文化的灵魂,它不仅可以激励人们学习、掌握和应用科学,鼓舞人们不断在科学的道路上登攀前进,而且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科学的工作方式和方法,做好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领导工作和管理工作,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科学精神的涵义应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理论联系实际。二是科学的社会观。认识到知识就是力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发展离不开科技。三是科学的价值观。正确认识科学价值的双重性,积极参与有关科技与社会问题的讨论和决策。树立“热爱科学、相信科学、尊重科学和依靠科学”的思想,参与同反科学、伪科学作斗争。四是科学道德观。包括良好的科学品质、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培养“怀疑、求实、进取、创新、严谨、合作、奉献”的精神。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如果某溶液的pH是6,分别滴入甲基橙、石蕊、酚酞溶液,该溶液各显示什么颜色?

    正确答案: pH是6的溶液是酸性溶液,对照常用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可知,它使甲基橙变橙色、酚酞无色、石蕊变紫色。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加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紫色的是()。
    A

    氯化钠

    B

    碳酸钠

    C

    硫酸铵

    D

    碳酸氢钠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