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①确认准备工作完成后,打开1#吸收塔循环泵的进口碟阀和出口排气阀,排出泵内的空气。然后关闭排气阀。紧接着启动1#吸收塔循环泵,慢慢打开泵出口的碟阀,调节泵出口的回流阀,调整泵出口的压力至正常范围0.15Mpa~0.20Mpa。
②打开1#尾气塔循环泵的进口碟阀和出口排气阀,排出泵内的空气,然后关闭排气阀。紧接着启动1#吸收塔循环泵,慢慢打开泵出口的碟阀,调节泵出口的回流阀,调整泵出口的压力至正常范围0.15Mpa~0.20Mpa。
③检查碱液循环系统的各温度、压力是否在控制的范围内;泵运行是否正常。
④观察塔底部回流管的视镜碱液的流动情况,并适当调整碱液的循环量。
⑤碱液循环系统运行正常30min后,方可启动风机抽空系统。
更多“简述废氯吸收装置碱液循环系统的开车步骤。”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碱液的收配操作方法(步骤)。


    正确答案: ⑴穿戴好劳保用品;
    ⑵准备好对讲机、F扳手等工具、用具;
    ⑶检查碱罐及相关管线;
    ⑷打开碱罐进口阀;
    ⑸联系送碱单位送碱;
    ⑹检尺;
    ⑺按需要收一定量的碱;
    ⑻加水并开搅拌风;
    ⑼测量碱液浓度;
    ⑽浓度在要求范围内。

  • 第2题:

    在重碱过滤工序中,滤过尾气净氨塔出液含氯的原因有()。

    • A、气液分离器出气带走一部分母液
    • B、母液管线漏进空气
    • C、废淡液含氯高
    • D、煅烧回来净氨液含氯高
    • E、转化率高
    • F、温度低

    正确答案:A,B,C

  • 第3题:

    事故氯处理装置中,应控制吸收塔内的碱液温度在40℃以下。


    正确答案:错误

  • 第4题:

    关于事故氯装置次氯塔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吸收包装过程中产生的废氯气
    • B、制作合格的次氯酸钠
    • C、吸收液化过程中产生的尾氯气
    • D、事故状态下,吸收系统事故氯气

    正确答案:C

  • 第5题:

    在硫磺制酸装置开车前,吸收塔内纤维除雾器承液筒不预先灌满酸的危害是()。

    • A、开车初期吸收塔出气带酸
    • B、开车较长时间内吸收效率不达标
    • C、纤维除雾器工作不稳定
    • D、影响吸收循环酸量

    正确答案:A,B

  • 第6题:

    简述造粒机的开车步骤。


    正确答案: ⑴先开7℃水泵,伴热阀门
    ⑵启动钢带
    ⑶启动造粒头
    ⑷打开进料阀门,出料。

  • 第7题:

    废氯吸收装置的开车准备工作有哪些?


    正确答案: ①碱液循环系统开车之前,必须全系统设备、管道清洗合格并经过试压试漏。
    ②检查碱液循环系统的管路、接点、设备、阀门完好无泄漏。
    ③检查碱液循环系统的电器、仪表均处于可控制状态。
    ④配碱循环槽按1:1的比例加入30%碱液和工业清洁水,控制稀碱液浓度约为15~16%和循环槽的液位为2/3位置,如为新开车液面要求略高于正常工作液面。
    ⑤检查吸收塔板式冷却器和尾气塔板式冷却器碱液出口阀门是否开启,关闭旁路阀。
    ⑥检查吸收塔板式冷却器和尾气塔板式冷却器循环冷却水进出口阀门是否开启、并调节好水量。
    ⑦检查2#配碱循环槽出口阀是否开启,关闭备用的3#配碱循环槽的碱回流阀。
    ⑧检查1#、2#碱液循环槽出口阀是否开启,关闭备用的3#配碱循环槽的碱出口阀。
    ⑨查各台碱液循环泵的机封冷却水是否开启,调节冷却水的压力小于0.1Mpa。
    ⑩检查各台碱液循环泵的进出口阀是否关闭。

  • 第8题:

    装置开车时直接向吸收塔进液,需要开()

    • A、半贫液泵
    • B、溶液补给泵
    • C、吸收塔放空阀
    • D、贫液泵

    正确答案:D

  • 第9题:

    简述精馏塔的开车步骤。


    正确答案: ①精馏塔进行N2封,系统气密试验完成后,方可进料;
    ②塔底建立一定液位后,启动塔底泵,建立冷循环;
    ③启动塔顶冷凝器后,方可点燃加热炉升温;
    ④注意塔的温度变化,至塔顶受液槽建立液位后,启动塔顶回流泵;
    ⑤进行精馏塔的全回流运转,调整加热量和回流量,直到塔顶和塔底组分合格,稳定运转。

  • 第10题:

    气分装置环保"三废"是()。

    • A、含油污水、废碱液、硫化氢
    • B、氮气、碱渣、冷凝水
    • C、低压瓦斯、高压瓦斯、硫化铁

    正确答案:A

  • 第11题:

    简述六个步骤的研究循环系统。


    正确答案: 六个步骤的循环系统是:确定研究课题、研究理论和模式。形成假设、提出可供选择的研究方案和研究方法、实地观察和实验、说明研究结果,然后再开始确定研究课题。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碱液的收配操作方法(步骤)。

    正确答案: ⑴穿戴好劳保用品;
    ⑵准备好对讲机、F扳手等工具、用具;
    ⑶检查碱罐及相关管线;
    ⑷打开碱罐进口阀;
    ⑸联系送碱单位送碱;
    ⑹检尺;
    ⑺按需要收一定量的碱;
    ⑻加水并开搅拌风;
    ⑼测量碱液浓度;
    ⑽浓度在要求范围内。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泵房管理着()、()、()、()、()、浓气AII泵及淡液泵、废淡液泵和软水加压泵、碱液泵、AⅡ泥浆泵、MI沉淀泵、MI吸收泵等。


    正确答案:AII泵;MI泵;软水泵;淡氨水泵;AII清洗泵

  • 第14题:

    废氯吸收装置碱液循环系统的正常停车操作有哪些?


    正确答案: ①接到停车指令后,关闭吸收塔循环泵的出口碟阀,然后停下泵、关闭泵入口的碟阀。
    ②关闭尾气塔循环泵的出口碟阀,然后停下泵、关闭泵入口的碟阀。
    ③关闭泵机封冷却水,排净泵内残余碱液。

  • 第15题:

    事故氯处理装置中,碱液浓度越高,处理氯气时间越长。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6题:

    分析液氯采样筒内液氯的水分()

    • A、宜使碱瓶吸收筒内液相部分的氯气
    • B、宜吸收气相部分氯气
    • C、应使吸收瓶增重40g以上

    正确答案:A

  • 第17题:

    空气中氯超标,可采用碱液吸收法,进行处理。对污染的地面可撒生石灰处理。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8题:

    试述制氢碱液循环系统?


    正确答案:系统采用碱液循环泵进行强制循环
    碱液循环泵出口、流量开关、电解槽、氢和氧分离器、管道过滤器、碱液循环泵入口

  • 第19题:

    简述氨压机开车步骤。


    正确答案: 1、确认主电机已送电;
    2、PL3上联锁投用、启机条件逻辑关系,满足启机条件;
    3、缓慢开机组入口阀直至全开,机体内充压至系统压力(充压速率0.5MPa/分钟);
    4、缓慢开机组出口阀直至全开;
    5、按现场操作柱“启动”按钮,启动主电机,启动后电机电流在额定电流值内;
    6、检查机组各参数指示正常。

  • 第20题:

    简述烟道风机的开车步骤?


    正确答案: ①关闭风机出口挡板至死点,
    ②检查风机的润滑、冷却系统,
    ③检查各部螺丝是否紧固,
    ④按旋转方向盘车3~5圈,
    ⑤按启动电钮启动风机,
    ⑥电流稳定后,慢慢打开出口挡板进行风量调节.

  • 第21题:

    简述启动热油循环系统的步骤?


    正确答案: 1.将计量间去码头的两个循环油阀打开。
    2.将TV0201.TV0201B打自动开。
    3.确认码头根部的V19、V21阀是关闭,V22阀是否打开。
    4.将所需循环罐的出口打开。

  • 第22题:

    废碱处理系统设有废碱脱气罐,其作用是()。

    • A、维持一定压力
    • B、脱除未反应的酸性气体
    • C、脱除废碱液中夹带的烃
    • D、脱除废碱液中夹带的水分

    正确答案:C

  • 第23题:

    简述电解装置的开车步骤。


    正确答案: (1)接通控制柜总电源及盘上各仪表电源。
    (2)接通控制柜及框架上气源。
    (3)开8A、1A、4E、6E,启动循环泵,慢慢开1E,将配制好的30%KOH电解液,打入制氢机至分离器液位最低位,关8A、1A、开2E,停泵。
    (4)将液位调节系统切至“手动”加水位置,差压记录调节仪、压力记录调节仪及温度记录调节仪的开关切换在“自动”位置上,调好给定值。
    (5)打开冷却水阀门。
    (6)缓开1E,启动循环泵使循环量在600l/h左右,开7B、2B、11B、3B、9B、4A,在开车状态,并检查其他阀门是否处于关闭状态。
    (7)整流柜操作程序按照整流柜使用说明书。
    (8)随着槽温上升,将温度调节仪给定值调至900C。
    (9)当槽温升至500C后,将压力给定值调至3.2MPa,待槽压升到额定值后,液位调切换至“自动”补水位置。
    (10)开车后一小时可进行氢气、氧气纯度分析,如气体纯度合格,可开5B同时关11B向氢气纯化装置供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