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C
更多“某井深2500m,通井后提油管1000m,如果油管每米体积为1.1L此时应向井内灌压井液最少是()L。A、800B、1000C、1100D、1500”相关问题
  • 第1题:

    已知某井井深1800m,井内液体密度为1.02g/cm3,发生溢流关井后油压为2MPa,求地层压力和压井液密度。


    答案:静液压力Ph=ρgH=1800×1.02×0.0098=17.99MPa地层压Pp=Ph+Pg=17.99+2=19.99MPa压井液密度ρe=Pp/(gH×10-3)=19.99/(9.8×1800×10-3)=1.13g/cm3

  • 第2题:

    由于环形空间内受气侵的压井液密度低于管柱内压井液密度,通常关井套压()油管压力。

    • A、大于
    • B、小于
    • C、等于
    • D、平衡

    正确答案:A

  • 第3题:

    某井需要全压井,已知:套管外径139.7mm,壁厚6mm,压井深度950m,试计算压井液用量(不考虑油管因素)?π取3.14,附加量为0.3。(取小数点后1位)


    正确答案: V=Πr2h(1+K)
    =3.14X{(0.1397-0.012)/2}2X950X1.3
    =15.8m3

  • 第4题:

    已知某井套管外径为139.7mm,壁厚7.20mm,井内使用油管外径为89mm,壁厚6.5mm,泵挂深度1000m,人工井底深度1200m,如采用循环法半压井,则压井液量应为多少?如需替喷,则替喷液量应为多少?(保留小数点后2位,附加量K=0.3,Π=3.14)


    正确答案: 压井液应为油管内容积,即:
    V=Πr2h(1+K)
    =3.14*0.038*0.038*1000*1.3
    =5.89m3
    则压井液至少应准备5.89m3
    替喷液应为套管环空的容积,即:
    V=2πr2h
    =2*3.14*[(0.1397-0.0072-0.0072)/2]2*1200
    =29.58m3
    则顶替液至少应准备29.58m3

  • 第5题:

    泄油阀是检泵作业()流体的排放口,以减轻修井机负荷和防止井液污染环境。

    • A、上提管柱时油管内
    • B、上提管柱时油管外
    • C、下放管柱时油管内
    • D、下放管柱时油管外

    正确答案:A

  • 第6题:

    起管柱过程中,根据设计要求向井内补灌压井液,有压井要求的井,应每起()油管灌液一次,保持液柱压力。

    • A、3~5根
    • B、5~10根
    • C、10~15根
    • D、15~20根

    正确答案:C

  • 第7题:

    某井垂直井深3500m,井内使用1.1g/cm3压井液,计算后静液压力为()MPa。

    • A、35.22
    • B、37.76
    • C、39.45
    • D、40.12

    正确答案:B

  • 第8题:

    某井井深3000m,油管内充满1.1g/cm3的盐水,环空内充满1.2g/cm3的盐水,关井套压为0,此时的关井油压为()MPa。

    • A、0
    • B、2.9
    • C、3.5

    正确答案:B

  • 第9题:

    司钻法压井第一循环后油管压力=套管压力=0,说明()。

    • A、圈闭压力未放掉
    • B、压井液密度不足
    • C、节流阀控制不好,新溢流
    • D、压井结束

    正确答案:D

  • 第10题:

    当()时,井涌往往是由于抽汲作用或由于气体扩散进入井底压井液中。

    • A、关井套管压力不为零
    • B、关井油管压力不为零
    • C、关井油管压力为零
    • D、关井油管压力、套管压力都为零

    正确答案:C

  • 第11题:

    起管柱时每提()油管向井内灌注压井液一次。


    正确答案:20根

  • 第12题:

    正循环压井中,当压井液到达压井管柱底部时,停稳泵关井,此时关井油管压力大于零,说明了()。

    • A、压井排量偏低
    • B、压井泵压偏低
    • C、压井液粘度偏低
    • D、压井液密度偏低

    正确答案:A

  • 第13题:

    计算题:已知某井井深1800m,井内液体密度为1.02g/cm3,发生溢流关井后油压为2MPa,求地层压力和压井液密度。


    正确答案: 静液压力Ph=ρgH=1800×1.02×0.0098=17.99MPa
    地层压力Pp=Ph+Pg=17.99+2=19.99MPa
    压井液密度ρe=Pp/(gH×10-3)=19.99/(9.8×1800×10-3)=1.13g/cm3

  • 第14题:

    施工现场压井时应备足满足设计要求的()。

    • A、工具
    • B、油管
    • C、人员
    • D、压井液

    正确答案:D

  • 第15题:

    新井通井时,可在井口附近挖一小坑,从井内出来的压井液流入坑内,用坑内压井液进行循环压井。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6题:

    高凝油常规自喷井若关井测压力恢复曲线时间过长,油管上部被高凝油堵死,使测试仪器无法提到井口时,可(),利用油流温度解堵。

    • A、向井内灌汽油
    • B、向井内灌煤油
    • C、开井生产
    • D、向井内注蒸汽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反循环压井结束后,如果油管压力=套管压力>0,说明()。

    • A、压井成功
    • B、圈闭压力或压井液密度不足
    • C、节流阀控制不好出现新溢流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在压井过程中,当重压井液到达管鞋时,关井油管压力为()。

    • A、初始油管压力
    • B、关井套管压力
    • C、零
    • D、最大值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带压作业的作业流程是:()

    • A、第一次封堵→拆卸采油树→安装带压作业装置→安装液压控制系统→带压作业装置试压→防顶测试→试提原井管柱→通油管→第二次封堵→起油管悬挂器→起油管→下油管→坐油管悬挂器→拆除带压作业装置→安装采油树→解除管柱密封→完井
    • B、拆卸采油树→第一次封堵→安装带压作业装置→安装液压控制系统→带压作业装置试压→防顶测试→试提原井管柱→通油管→第二次封堵→起油管悬挂器→起油管→下油管→坐油管悬挂器→拆除带压作业装置→安装采油树→解除管柱密封→完井
    • C、第一次封堵→拆卸采油树→安装带压作业装置→安装液压控制系统→防顶测试→试提原井管柱→通油管→第二次封堵→起油管悬挂器→起油管→下油管→坐油管悬挂器→拆除带压作业装置→安装采油树→解除管柱密封→完井
    • D、第一次封堵→拆卸采油树→安装带压作业装置→安装液压控制系统→带压作业装置试压→防顶测试→试提原井管柱→通油管→第二次封堵→起油管悬挂器→起油管→下油管→坐油管悬挂器→拆除带压作业装置→安装采油树→完井

    正确答案:A

  • 第20题:

    当()时,表明压井液液柱所产生的压力不足以防止地层流体进入井筒。

    • A、关井套管压力不为零
    • B、关井油管压力不为零
    • C、关井油管压力为零
    • D、关井油管压力、套管压力都为零

    正确答案:B

  • 第21题:

    某施工井油层套管为Φ139.7mm,壁厚9.17mm,该井为直井,垂直井深为3200m,井内为1.55g/cm3修井液,该井使用Φ73mm外加厚油管,因井内油管发生堵塞无法施工而起管柱进行更换管柱,当起上20根油管(约192m)时井底压力降低()MPa。

    • A、1.05
    • B、2.05
    • C、3.05
    • D、4.05

    正确答案:A

  • 第22题:

    某井施工时用清水压井,压井后有轻微漏失,起管柱时必须做到边起边灌同性能压井液至井口。()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3题:

    已知某井套管外径为139.7mm,壁厚7.72mm,井内使用油管外径为73mm,壁厚5.5mm,泵挂深度1000m,如采用循环法半压井,则压井液至少应准备多少方?顶替液至少应准备多少方?


    正确答案: 压井液应为油管内容积,即:
    V内=H*πD内2/4
    =1000*3.14*0.062*0.062/4
    =3.02m3
    则压井液至少应准备3.02m3
    顶替液应为油套环空的容积,即:
    V环=H*π(D套2-D外2)/4
    =1000*3.14*{(0.1397-0.00772*2)2-0.0732}/4
    =3140*(0.0154-0.0053)/4
    =7.93m3
    则顶替液至少应准备7.93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