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如何划分隔油池的爆炸危险区域范围?”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列关于爆炸性气体环境危险区域划分以及爆炸性气体环境危险区域范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爆炸性气体危险区域划分为0区时其危险程度低于1区
    B.有效通风的可以使高一级的危险环境降为低一级的危险环境
    C.良好的通风标志是混合物中危险物质的浓度被稀释到爆炸下限30%以下
    D.利用堤或墙等障碍物,可限制比空气重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扩散,缩小爆炸危险范围
    E.当厂房内空间大释放源释放的易燃物质量少时可按厂房内部分空间划定爆炸危险的区域范围

    答案:B,D,E
    解析:
    本题目主要考查爆炸性气体场所危险区域的相关知识点。对于A选项,存在连续级释放源的区域可划为0区;存在第一级释放源区域,可划为1区;存在第二级释放源的区域,可划为2区。根据上述定义可知,0区最危险,2区最安全,所以A选项错误。对于选项C,良好的通风标志是混合物中危险物质的浓度被稀释到爆炸下限的25%以下,而非30%,所以C选项错误。其他三个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

  • 第2题:

    根据通风条件调整爆炸性气体环境的爆炸危险区域划分,说法正确的是()。

    A.当通风良好时,应提高爆炸危险区域等级
    B.可采用局部机械通风降低爆炸危险区域等级
    C.在障碍物、凹坑和死角处,应降低爆炸危险区域等级
    D.堤或墙等障碍物不能缩小爆炸危险区域的范围

    答案:B
    解析:
    教材P127
    根据通风条件调整爆炸危险区域划分,应遵循以下原则:①当通风良好时,应降低爆炸危险区域等级(爆炸危险区域内的通风,其空气流量能使易燃物质很快稀释到爆 炸下限值的25%以下时,可定为通风良好);当通风不良时应提高爆炸危险区域等级;②局部机械通风在降低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浓度方面比自然通风和一般机械通风更为有效时,可采用局部机械通风降低爆炸危险区域等级;③在障碍物、凹坑和死角处,应局部提高爆炸危险区域等级;④利用堤或墙等障碍物,限制比空气重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扩散,可缩小爆炸危险区域的范围。@##

  • 第3题:

    爆炸下限越低,爆炸危险区域的范围越小。

    A

    B



  • 第4题:

    仪表测量管道穿过不同等级的爆炸危险区域、火灾危险区域,以及有毒场所的分隔间壁时,保护套管或保护罩应()。

    • A、接地
    • B、接零
    • C、密封

    正确答案:C

  • 第5题:

    如何划分隔油池的爆炸危险区域范围?


    正确答案: (1)隔油池内液面以上空间划分为0区;
    (2)隔油池外壁1.5m、高1.5m范围内的空间及爆炸危险区域以下的坑、沟划分为1区;
    (3)隔油池外壁4.5m、高3m范围内空间划分为2区。

  • 第6题:

    在爆炸性气体环境中配电所布置在爆炸危险区域()

    • A、在爆炸性气体环境中配电所布置在爆炸危险区域
    • B、范围以内
    • C、同等区域
    • D、10米之外

    正确答案:D

  • 第7题:

    当电缆槽或电缆沟道通过不同等级的爆炸危险区域的分隔间壁时,在分隔间壁处必须做充填密封。


    正确答案:正确

  • 第8题:

    根据通风条件调整爆炸性气体环境的爆炸危险区域划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通风良好时,应提高爆炸危险区域等级
    • B、可采用局部机械通风降低爆炸危险区域等级
    • C、在障碍物、凹坑和死角处,应降低爆炸危险区域等级
    • D、堤或墙等障碍物不能缩小爆炸危险区域的范围

    正确答案:B

  • 第9题:

    根据《易燃易爆危险品火灾危险性分级及试验方法第1部分:火灾危险性分级》(GA/T536.1—2013),易燃气体分为两级。其中,I级是()。

    • A、爆炸下限<10%,或不论爆炸下限如何,爆炸极限范围≥12%
    • B、爆炸下限<13%,或不论爆炸下限如何,爆炸极限范围≥15%
    • C、10%≤爆炸下限<13%,且爆炸极限范围<12%
    • D、10%≤爆炸下限<15%,且爆炸极限范围<15%

    正确答案:A

  • 第10题:

    应根据()调整区域划分爆炸危险区域。

    • A、当通风良好时,应降低爆炸危险区域等级;当通风不良时应提高爆炸危险区域等级
    • B、局部机械通风在降低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浓度方面比自然通风和一般机械通风更为有效时,可采用局部机械通风降低爆炸危险区域等级
    • C、在障碍物、凹坑和死角处,应局部提高爆炸危险区域等级
    • D、利用堤或墙等障碍物,限制比空气重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扩散,可缩小爆炸危险区域的范围

    正确答案:A,B,C,D

  • 第11题:

    问答题
    爆炸危险区域是如何划分的?

    正确答案: 爆炸危险区域可划分为:
    (1)爆炸性气体环境按出现的频繁程度和持续时间分为:
    ①0级区域(0区):在正常运行情况下,爆炸性气体混合物连续出现或长期出现的场所。
    ②1级区域(1区):在正常运行时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场所。
    ③2级区域(2区):不可能出现(或即使出现也仅是短时存在)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场所。
    (2)爆炸性粉尘环境按出现的频繁程度和持续时间分为:
    ①10区:连续出现或长期出现爆炸性粉尘混合物的场所。
    ②11区:有时会将积留下的粉尘扬起而偶然出现爆炸性粉尘混合物的场所。
    (3)可燃性粉尘环境按出现频繁程度、持续时间和粉尘层厚度分为:20区、21区、22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下列关于爆炸性气体环境危险区域划分以及爆炸性气体环境危险区域范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爆炸性气体危险区域划分为0区时,其危险程度低于1区

    B

    有效通风的可以使高一级的危险环境降为低一级的危险环境

    C

    粉尘、纤维爆炸危险区域的级别和大小受粉尘量、粉尘爆炸极限和通风条件等因素影响。

    D

    利用堤或墙等障碍物,可限制比空气重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扩散,缩小爆炸危险范围

    E

    在障碍物、凹坑和死角处,应局部提高爆炸危险区域等级


    正确答案: A,D
    解析:

  • 第13题:

    关于爆炸性气体环境危险区域划分以及爆炸性气体环境危险区域范围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爆炸性气体危险区域划分为0区时,其危险程度低于1区
    B.有效通风的可以使高一级的危险环境降为低一级的危险环境
    C.良好的通风标志是混合物中危险物质的浓度被稀释到爆炸下限40%以下
    D.利用堤或墙等障碍物,可限制比空气重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扩散,缩小爆炸危险范围
    E.当厂房内空间大,释放源释放的易燃物质量少时,可按厂房内部分空间划定爆炸危险的区域范围

    答案:B,D,E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电气防火防爆技术。0区最危险,2区最安全。良好的通风标志是混合物中危险物质的浓度被稀释到爆炸下限的1/4以下。

  • 第14题:

    下列关于爆炸性气体环境中变、配电所的设计原则中,哪一项不符合规范的要求? ()
    (A)变、配电所应布置在爆炸危险区域1区范围以外
    (B)变、配电所可布置在爆炸危险区域2区范围以内
    (C)当变、配电所为正压室时,可布置在爆炸危险区域1区范围以内
    (D)当变、配电所为正压室时,可布置在爆炸危险区域2区范围以内


    答案:A
    解析:
    依据:《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1992)第2.5.7条。

  • 第15题:

    爆炸下限越低,爆炸危险区域的范围越小。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6题:

    如何划分加油机的爆炸危险区域范围?


    正确答案: (1)加油机壳体内部空间及爆炸危险区域内地坪以下的坑、沟划分为1区;
    (2)以加油机中线为中心,上面半径为3m、下面半径为4.5m,高度为从地坪向上至加油机顶上0.15m的圆锥形空间,划为2区。

  • 第17题:

    如何划分爆炸性危险区域的等级?


    正确答案: 根据GB50058—92爆炸性危险场所根据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出现的频繁程度,持续时间和危险程度分为三个区域:
    (1)0区:连续出现或长期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区域。
    (2)1区:在正常运行时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区域。
    (3)2区:在正常运行时不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即使出现也是短时存在的区域。“正常运行”是指正常的开车、运转、停车、易燃物质的装卸、密闭容器盖的开闭、安全阀、排放阀以及所有设备都在其设计参数范围内工作的状态。一般在2区以外,没有易燃物质释放源,并不可能有易燃物质侵入的区域和易燃物质可能出现的最高浓度不超过爆炸下限值10%的区域,以及在生产装置区外露天或开敞设置的输送易燃物质的架空管道地带(阀门处除外),都可划为非爆炸性危险区域。

  • 第18题:

    火灾爆炸危险区域范围如何确定?


    正确答案:根据爆炸性混合物持续存在的时间和出现的频繁程度,危险物品的种类、数量、物化性质,通风条件,生产条件,以及由于通风而形成的聚积和扩散,危险气体或蒸气的密度、数量、产生的速度和放出的方向、压力等因素来确定。

  • 第19题:

    在爆炸性气体和蒸气危险区域范围划分过程中,如果环境通风力度减小,则危险区域的范围也可缩小。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0题:

    爆炸危险区域是如何划分的?


    正确答案: 爆炸危险区域可划分为:
    (1)爆炸性气体环境按出现的频繁程度和持续时间分为:
    ①0级区域(0区):在正常运行情况下,爆炸性气体混合物连续出现或长期出现的场所。
    ②1级区域(1区):在正常运行时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场所。
    ③2级区域(2区):不可能出现(或即使出现也仅是短时存在)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场所。
    (2)爆炸性粉尘环境按出现的频繁程度和持续时间分为:
    ①10区:连续出现或长期出现爆炸性粉尘混合物的场所。
    ②11区:有时会将积留下的粉尘扬起而偶然出现爆炸性粉尘混合物的场所。
    (3)可燃性粉尘环境按出现频繁程度、持续时间和粉尘层厚度分为:20区、21区、22区。

  • 第21题:

    当电缆导管穿过不同等级爆炸危险区域的分隔间壁时,分界处电缆导管和电缆之间、电缆导管和分隔间壁之间不应做充填密封。()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2题:

    单选题
    根据《易燃易爆危险品火灾危险性分级及试验方法第1部分:火灾危险性分级》(GA/T536.1—2013),易燃气体分为两级。其中,I级是()。
    A

    爆炸下限<10%,或不论爆炸下限如何,爆炸极限范围≥12%

    B

    爆炸下限<13%,或不论爆炸下限如何,爆炸极限范围≥15%

    C

    10%≤爆炸下限<13%,且爆炸极限范围<12%

    D

    10%≤爆炸下限<15%,且爆炸极限范围<15%


    正确答案: A
    解析: Ⅰ级:爆炸下限<10%;或不论爆炸下限如何,爆炸极限范围≥12 个百分点。

  • 第23题:

    判断题
    爆炸下限越低,爆炸危险区域的范围越小。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如何划分爆炸性危险区域的等级?

    正确答案: 根据GB50058—92爆炸性危险场所根据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出现的频繁程度,持续时间和危险程度分为三个区域:
    (1)0区:连续出现或长期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区域。
    (2)1区:在正常运行时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区域。
    (3)2区:在正常运行时不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即使出现也是短时存在的区域。“正常运行”是指正常的开车、运转、停车、易燃物质的装卸、密闭容器盖的开闭、安全阀、排放阀以及所有设备都在其设计参数范围内工作的状态。一般在2区以外,没有易燃物质释放源,并不可能有易燃物质侵入的区域和易燃物质可能出现的最高浓度不超过爆炸下限值10%的区域,以及在生产装置区外露天或开敞设置的输送易燃物质的架空管道地带(阀门处除外),都可划为非爆炸性危险区域。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