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为了降低水锤压力和机组转速升高,可以通过改变导水叶关闭规律的方法”相关问题
  • 第1题:

    已知某水电站的设计导水叶关闭时间为5s,该电站的引水钢管长为56m,若水锤压力波的传播速度为1000m/s,试问在该导叶关闭时间下发生的是直接水锤还是间接水锤?


    正确答案:已知Ts=5s,c=1000m/s,L=56m2L/c=2×56/1000=0.112(s)因为0.112s<5s,所以发生的是间接水锤。在该导叶关闭时间下发生间接水锤。

  • 第2题:

    改变导叶关闭规律也可达到降低水锤压力和机组转速升高的目的。


    正确答案:正确

  • 第3题:

    低水头电站常采用导叶二段关闭规律是为了降低机组在甩负荷时的()。

    • A、最大转速上升;
    • B、最大水锤压力上升;
    • C、尾水管真空度;
    • D、高频振荡和振动。

    正确答案:D

  • 第4题:

    低水头电站常采用导叶二段关闭装置是为了降低机组在甩负荷时的()。

    • A、最大上升转速;
    • B、尾水管真空度;
    • C、最大水锤压力;
    • D、振动和摆度。

    正确答案:C

  • 第5题:

    导叶分段关闭可达到()的目的。

    • A、调节流量
    • B、调整出力
    • C、减少水力损失
    • D、降低水击压力值及转速升高值

    正确答案:D

  • 第6题:

    当电站丢弃负荷时,阀门(导叶)的关闭时间Ts愈长,水击压强愈小,机组转速变化愈大。


    正确答案:正确

  • 第7题:

    冲击式水轮机通过改变导叶开度a0来调节机组转速,而反击式水轮机通过改变喷嘴开度来调节机组转速。


    正确答案:错误

  • 第8题:

    水轮机引用流量在某种特殊情况下,发生突然改变,随着压力管道末端阀门或导水叶的突然关闭(或突然开启),伴随着压力管道内水流流速的突然改变而产生压强升高(或降低)的现象称为水锤现象。


    正确答案:正确

  • 第9题:

    问答题
    为什么采用改变导叶关闭规律,可达到降低水锤压力和机组转速升高的目的?

    正确答案: 根据低水头电站机组在导叶直线关闭情况下,最大压力升高值往往在后面出现,而高水头电站在导叶直线关闭情况下,最大压力上升值往往出现在前面,目前常采用导叶二段关闭规律,在甩负荷开始阶段导叶关闭速度快,这样做有利于使转速升高值降低,当压力上升值达到规定的数值时,就开始缓慢动作,使压面发生的压力上升不会比折点的压力上升高,所以甩负荷过程中最大压力升高值发生在折点处,故适当选择折点位臵及导叶第一、第二段的关闭速度,就可以达到降低压力升高和转速升高的目的,由于导叶关闭规律对最大水锤压力的数值有显著影响,所以低水头电站常采用此规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多选题
    导叶分段关闭有()等优点。
    A

    可降低水锤压力

    B

    减小机组飞轮力矩

    C

    防止抬机

    D

    快速停机


    正确答案: D,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低水头电站常采用导叶二段关闭装置是为了降低机组在甩负荷时的()。
    A

    最大上升转速;

    B

    尾水管真空度;

    C

    最大水锤压力;

    D

    振动和摆度。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已知某水电站的设计导水叶关闭时间为5s,该电站的引水钢管长为56m,若水锤压力波的传播速度为1000m/s,试问在该导叶关闭时间下发生的是直接水锤还是间接水锤?

    正确答案: 已知Ts=5s,c=1000m/s,L=56m2L/c=2×56/1000=0.112(s)因为0.112s<5s,所以发生的是间接水锤。在该导叶关闭时间下发生间接水锤。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改变导叶关闭规律可达到降低水锤压力。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4题:

    为什么采用改变导叶关闭规律可达到降低水锤压力和机组转速升高的目的?


    正确答案: 根据低水头电站机组在导叶直线关闭情况下,最大压力升高值往往在后面出现,而高水头电站在导叶直线关闭情况下,最大压力上升值往往出现在前面目前常采用导叶二段关闭规律,在甩负荷开始阶段导叶关闭速度快,这样做有利于使转速升高值降低,当压力上升值达到规定的数值时,就开始缓慢动作,使压面发生的压力上升不会比折点的压力上升高,所以甩负荷过程中最大压力升高值发生在折点处,故适当选择折点位置及导叶第一、第二段的关闭速度,就可以达到降低压力升高和转速升高的目的由于导叶关闭规律对最大水锤压力的数值有显著影响,所以低水头电站常采用此规律

  • 第15题:

    导水机构全关闭后机组长时间不能降低到允许对机组施加制动的转速是何原因?


    正确答案: 主要原因有:
    (1)导水机构导叶立面与端面密封严重损坏;
    (2)导水机构安全装置剪断销剪断,使导叶不能完全切断水流等。

  • 第16题:

    导叶分段关闭有()等优点。

    • A、可降低水锤压力
    • B、减小机组飞轮力矩
    • C、防止抬机
    • D、快速停机

    正确答案:A,B,C

  • 第17题:

    导叶关闭的时间Ts越大,水锤压力越大,机组转速上升率越小。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8题:

    阀门关闭规律对水锤有何影响?初始开度对水锤有何影响?水锤压力升高沿管线如何分布?


    正确答案: 水锤压强的上升速度随阀门的关闭速度的加快而加快,最大压强出现在关闭速度较快的那一时段末尾。
    当起始开度τ0>1/ρ时最大水锤压强发生在阀门关闭的终了,即极限水锤;当起始开度σ/ρ<τ0<1/ρ时,最大水锤压强发生在第一相末;当起始开度τ0<σ/ρ时,发生直接水锤,但非最大的水锤值;当起始开度为临界开度τ0=σ/ρ时,发生最大直接水锤。
    水锤压力升高沿管线分布:
    极限水锤无论是正负水锤,管道沿线的最大水锤压强均按直线规律分布;第一相水锤压力沿管线不依直线规律分布,正水锤压力分布曲线是向上凸的,负水锤压力分布曲线是向下凹的。

  • 第19题:

    当电站突然丢弃负荷时,导叶(阀门)关闭时间Ts愈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锤压强小,机组转速大
    • B、水锤压强大,机组转速小
    • C、水锤压强小,机组转速小
    • D、水锤压强大,机组转速大

    正确答案:A

  • 第20题:

    某机组引水压力钢管长度为4000米,水电站静水头为250米,水锤压力波传播速度为C=1000m/s,导水叶关闭前管中流速为5m/s,导水叶经6秒全关,计算导叶关闭后钢管末端相对水压上升值。


    正确答案: ZL/C=(2×4000)/1000=8s>Ts=6s所以发生直接水锤。
    ζ=—C(Vt-V0)/gH0=-(1000(0-5))/9.8×250=2.04

  • 第21题:

    单选题
    导叶分段关闭可达到()的目的。
    A

    调节流量;

    B

    调整出力;

    C

    减少水力损失;

    D

    降低水击压力值及转速升高值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判断题
    为了降低水锤压力和机组转速升高,可以通过改变导水叶关闭规律的方法来实现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低水头电站常采用导叶二段关闭规律是为了降低机组在甩负荷时的()。
    A

    最大转速上升;

    B

    最大水锤压力上升;

    C

    尾水管真空度;

    D

    高频振荡和振动。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