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影响立窑煅烧温度的因素有哪些?”相关问题
  • 第1题:

    立窑煅烧应掌握哪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正确答案: 立窑煅烧应掌握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有:
    (1)台时产量、月产量。
    (2)熟料质量:f-cao、烧失量、强度等。
    (3)能源消耗:热耗(千焦/吨熟料)(kJ/kg),电耗(度/吨熟料)(kwh/t)。
    (4)设备完好率及设备运转率。
    (5)安全生产:杜绝重大人身事故和设备事故。
    (6)环保工作:岗位所属收尘设备,必须完好和正常运转,立窑排放浓度达到国家环保标准要求。

  • 第2题:

    机立窑煅烧操作时应怎样做好合理用风?


    正确答案: 机立窑在煅烧操作时必须做到合理用风。即在保证窑面稳定的前提下,尽量开大风,全风操作,提高全风率,当窑面边部或二肋区域龇火严重时,应减风,避免物料龇向中心。偏火严重时不能开全风,刚处理完炼边、结圈等不正常窑况时不能用全风。

  • 第3题:

    立窑煅烧过程稳定底火的“三平衡”指的是什么?


    正确答案: 立窑煅烧过程中的风、料、煤的合适比例,是立窑优质、节能、高产的基本保证。实现这个比例的具体表现就是:加料速度、卸料速度、上火速度的动态平衡。也称之为立窑稳定底火的“三平衡”。

  • 第4题:

    立窑煅烧熟料时对燃料有哪些基本要求?


    正确答案: 立窑的燃料一般是无烟煤、焦碳末、近年也有采用石油焦的,对燃料质量有以下要求:
    (1)挥发分要求低,一般在10%以下。因挥发分在200~600℃时,会分解随废气带走,在缺氧时也不能充分燃烧,造成煤耗过高。
    (2)发热量应在20930千焦/公斤煤(5000大卡/公斤煤)以上,灰分应<30%,对灰分含量高的煤质应采用全黑生料煅烧法,使煤灰均匀分布在生料中,以便提高煅烧质量。

  • 第5题:

    立窑煅烧不正常窑况有哪些?


    正确答案: 常见的不正常窑况主要有:呲火、偏火、中间火深、炼边、抽心、卡窑、窑喷(吹气)等。

  • 第6题:

    在立窑的煅烧带中,气体温度()正在燃烧着的燃料温度和物料块表面温度之间的平均值。

    • A、大于
    • B、等于
    • C、小于
    • D、与气体速度有关

    正确答案:B

  • 第7题:

    采用回转窑煅烧炭素材料时,负压的控制对煅烧温度控制有哪些影响?


    正确答案: 一般说来,无论是窑内的负压过大或过小,均对煅烧温度控制不利。在燃料及给量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负压过大,窑内抽力增加,粉料会被吸走而导致实收率的下降;再者,因负压过大,窑内火焰会被拉长,是煅烧带的传热强度消弱,从而导致煅烧温度降低;其三,负压过大,煅烧物料的挥发份未来的及完全燃烧,就被吸入沉灰室和烟道,并在烟道内燃烧。这样,不仅损失热量而且也容易烧坏沉灰室和排烟设备。但是负压过小也不行。首先,因为负压过小,会造成窑内窑外压差小,是窑头窑尾冒烟,从而污染环境。其次,负压过小,造成煅烧火焰不稳定,从而导致煅烧带变短,是煅烧的质量和产量下降;其三,由于负压过小,会使窑内烟气流动性变差,窑内混浊不清,难以观测煅烧温度。

  • 第8题:

    回转窑可分五个煅烧区间,立窑只能分三个煅烧区间。


    正确答案:错误

  • 第9题:

    窑外分解窑的煅烧特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 在悬浮预热器与回转窑之间增设一个分解炉,使燃料燃烧的放热过程与物料以悬浮或流化态下迅速地进行,使入窑生料的分解率大85—95%,当生料进入窑,只完成小部分的碳酸钙的分解,主要完成是固相反应,熟料烧结和冷却。这样缩短窑的长度,提高窑的产量,节约热耗,延长窑衬的寿命,有利于减少大气污染。

  • 第10题:

    立窑配煤的多少对立窑煅烧和熟料质量带来什么影响?


    正确答案: 配煤时立窑煅烧和熟料质量的主要表现为生料的热含量和熟料的波动上,优质燃料的煤灰含量低和发热量高,所以它的配比误差主要影响生料的热含量,而劣质燃料误差不仅影响热含量,而且严重影响熟料成分的波动。
    配煤量连续频繁的波动导致立窑热工制度紊乱,入窑生料配煤不足,必然使煅烧温度降低。引起生烧、欠烧、出现大量黄球黄粉,使熟料的烧成率和质量降低。配煤连过大时,若窑内空气不好,会使窑处在还原气氛中操作。如窑内通风良好,空气充足,过多的煤又会使窑温过高而“烧流”,窑内出现结大块和炼边等现象。大块的出现有必然影响通风,这时过多的煤将因空气不足而产生燃烧。形成强烈的还原气氛。因此配煤过多不但浪费了煤,还因高价铁被还原为低价铁时分解出f-CaO而降低熟料质量。通常配煤量大的立窑不但热耗高,热损失大,而且产量低,熟料质量不理想。
    由于配煤不准,造成煤灰掺入量的波动给塑料质量带来严重影响。尤其在使用灰分较高的劣质燃料时,这时单位煤量的波动所引起的煤灰掺入量变化大,对熟料成分的影响更为显著。反之,熟料成分的较大波动也将明显地影响立窑的热恩工制度。如KH和n降低能使烧结温度降低,同样能引起结块、粘边、粉化、呲火等弊病。这些煅烧上的问题和熟料成分上的f=大幅度波动,都会使熟料的质量和产量受到影响。

  • 第11题:

    问答题
    什么是生料分散度?生料对物料在立窑煅烧中有什么影响?

    正确答案: 生料分散度,实际是生料的比表面积,它包括生料的平均细度和细度的均齐性,提高生料的分散度即是提高生料的比表面积。
    生料成分相同,不同的生料细度,对生料易烧性有着重要的影响。熟料的矿物性城市生料各氧化物以固相或固相与液相之间的形式进行反应的,因此生料颗粒结构大小,直接影响熟料形成过程中的化合反应。生料磨得越细,比表面积越大,各矿物的微粒接触越充分;同时,微粒表面的晶体缺陷也越多,其扩散能力越大。用较小的热能就可以使微粒表面活化,因而能加速固相反应,有利于熟料矿物的形成,C2S吸收f-CaO生成C3S的反应也能进行得较充分,从而降低熟料中f-CaO的含量,提高熟料质量。合理地控制生料细度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使生料细度的平均细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二是要尽可能避免粗颗粒,提高生料均齐程度,将颗粒控制在最低限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立窑煅烧工艺的测试与控制项目有哪些?

    正确答案: 在立窑煅烧过程中,因该进行测试和控制地主要项目有:
    1)、生料与燃料的流量、配比的测试和自动控制。
    2)、成球粒径机器配球的热稳定性和强度测定以及料球随风的自动控制。
    3)、入窑风量、风压的测定显示和记录以及风量的调节。
    4)、立窑煅烧温度的测定与分析显示和记录。
    5)、立窑废气温度的测定与分析。
    6)、立窑塑料纸量的生产控制和质量检验(包括化学分析、无力将殃及岩相分析)。
    7)、立窑卸料状况和熟料产量的测定和计量。
    上述项目的测定和控制,有利于随时掌握窑情,及时发现问题。以及采取措施,保证立窑稳定而正常的煅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机立窑正常煅烧时窑面状况应怎样的?


    正确答案: 机立窑正常煅烧状态下窑面应是浅锅底形,边部料面距窑口100~200毫米,底火上层的位置在扩大口的中部,湿料层厚度为100~400毫米;起火较快,烟气升腾有力;二肋起火均匀,不龇火;中部烟气上升较快。

  • 第14题:

    立窑煅烧对风量风压的要求?


    正确答案: 立窑煅烧由于风量的不足或入窑空气达不到所需压力,生料中煤燃烧所需空气量不足会影响到台时产量及熟料质量。鼓风量过大,会造成风机电耗增加,所以立窑煅烧要根据窑面煅烧情况能随时调整风量、风压的大小、以满足煅烧的需求。

  • 第15题:

    影响立窑产质量的因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 影响立窑产质量的因素主要有:
    (1)立窑的窑型及规格。
    (2)生料质量及成球质量。
    (3)燃料的质量。
    (4)风机的大小及通风状况。
    (5)生料的易烧性。
    (6)不同的煅烧操作方法。
    (7)操作者的技术水平和责任程度。

  • 第16题:

    试述立窑熟料的煅烧过程?


    正确答案: 入窑生料成球后,由布料机加入到窑内;料球首先在预烧带干燥预热,随窑下部的卸料过程逐步进入烧成带;空气通过球料之间的空隙流动与料球表面接触,使表面的煤首先燃烧,发出的热量使料球脱水和部分碳酸钙分解,同时也使料球内部产生孔隙,燃料在料球内部逐渐燃烧,产生较大的热量,使料球呈现部分熔融状态,并使生料中的各化学成分在高温下产生物理化学反应,从而形成以硅酸盐矿物为主要组分的水泥熟料;然后经过冷却带与入窑空气进行热交换,并从底部卸出。

  • 第17题:

    在我国最常用的石灰煅烧窑是立窑。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8题:

    煅烧带是窑内温度最高的一段,一般温度达1400-1500℃。煅烧带的长度受窑体长度及窑内负压的影响。在正常的情况下约占窑体长度的()。


    正确答案:三分之一

  • 第19题:

    立窑煅烧工艺的测试与控制项目有哪些?


    正确答案: 在立窑煅烧过程中,因该进行测试和控制地主要项目有:
    (1)、生料与燃料的流量、配比的测试和自动控制。
    (2)、成球粒径机器配球的热稳定性和强度测定以及料球随风的自动控制。
    (3)、入窑风量、风压的测定显示和记录以及风量的调节。
    (4)、立窑煅烧温度的测定与分析显示和记录。
    (5)、立窑废气温度的测定与分析。
    (6)、立窑塑料纸量的生产控制和质量检验(包括化学分析、无力将殃及岩相分析)。
    (7)、立窑卸料状况和熟料产量的测定和计量。
    上述项目的测定和控制,有利于随时掌握窑情,及时发现问题。以及采取措施,保证立窑稳定而正常的煅烧。

  • 第20题:

    机立窑煅烧对生料质量有何要求?


    正确答案: (1)合理的选择生料率值,确定相应的生料化学成分,采用多元素分析仪实施率值配料在线控制,及时调节生料各化学成分控制在规定范围以内。
    (2)生料成分均匀。生料成分均匀是提高熟料质量的关键,生料成分均匀,窑的热工制度稳定,熟料易于煅烧,其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相对稳定。
    (3)生料细度应符合要求。熟料煅烧过程中,其化学反应是在物料颗粒之间进行,生料越细,化学反应越快。(4)塑性要好。生料塑性是成球质量的保证,太低不易成球,且料球易于破碎。
    (5)生料水分。生料水分应控制在1%以下,水分过大,容易粘附在仓壁上,使下料和计量困难。
    (6)含煤量应控制准确,减少波动。采用氧弹法热量测定仪,直接测定出配热值。

  • 第21题:

    确定立窑烟囱尺寸的因素有哪些?如何选择计算?


    正确答案: 立窑自然排风的烟囱尺寸包括直径和高度。
    烟囱直径决定于通过烟囱的废气量。以及烟囱内废气流速度,其直径算法是按下式算出截断面积:
    F=[V(273+t)]/(3600×W+273)
    式中:F-烟囱出口断面积(m2);V-排出废气量(标准米2/小时);t-出口废气平均温度(℃,一般按60~100℃考虑);W-废气流速(m/秒,可按3~4m/秒计)。
    根据烟囱地出口截面积,即可求出烟囱内径(口径)。
    D内=F/0.875(米)
    对自然排风烟囱,直径小于2m的立窑,通常采用单烟囱,直径2~2.5m的立窑,通常采用双烟囱,双烟囱的抽力要均匀些。烟囱的高度决定于烟囱底部(即窑罩)。要求抽力(n位)及烟囱外部冷空气的重度(r空)和烟囱内部烟气的平均重度(r烟)。
    烟囱高度(r囱)可按下式计算:
    r烟=n位/(r空–r烟)米
    一般窑罩内抽力(n位)要求2~3㎜水柱,而r空和r烟决定于空气和烟气的温度、压力及烟气成分。
    烟囱地高度也可按立窑的有效高度1~2倍计算,要求高出屋面3~5m。

  • 第22题:

    判断题
    回转窑可分五个煅烧区间,立窑只能分三个煅烧区间。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立窑配煤的多少对立窑煅烧和熟料质量带来什么影响?

    正确答案: 配煤时立窑煅烧和熟料质量的主要表现为生料的热含量和熟料的波动上,优质燃料的煤灰含量低和发热量高,所以它的配比误差主要影响生料的热含量,而劣质燃料误差不仅影响热含量,而且严重影响熟料成分的波动。
    配煤量连续频繁的波动导致立窑热工制度紊乱,入窑生料配煤不足,必然使煅烧温度降低。引起生烧、欠烧、出现大量黄球黄粉,使熟料的烧成率和质量降低。配煤连过大时,若窑内空气不好,会使窑处在还原气氛中操作。如窑内通风良好,空气充足,过多的煤又会使窑温过高而“烧流”,窑内出现结大块和炼边等现象。大块的出现有必然影响通风,这时过多的煤将因空气不足而产生燃烧。形成强烈的还原气氛。因此配煤过多不但浪费了煤,还因高价铁被还原为低价铁时分解出f-CaO而降低熟料质量。通常配煤量大的立窑不但热耗高,热损失大,而且产量低,熟料质量不理想。
    由于配煤不准,造成煤灰掺入量的波动给塑料质量带来严重影响。尤其在使用灰分较高的劣质燃料时,这时单位煤量的波动所引起的煤灰掺入量变化大,对熟料成分的影响更为显著。反之,熟料成分的较大波动也将明显地影响立窑的热恩工制度。如KH和n降低能使烧结温度降低,同样能引起结块、粘边、粉化、呲火等弊病。这些煅烧上的问题和熟料成分上的f=大幅度波动,都会使熟料的质量和产量受到影响。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