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偏析概念,影响显微偏析的主要因素?”相关问题
  • 第1题:

    焊缝中的偏析现象有()三种。

    • A、显微偏析
    • B、宏观偏析
    • C、区域偏析
    • D、层状偏析

    正确答案:A,C,D

  • 第2题:

    影响显微偏析的因素是什么。


    正确答案: ①冷却速率(凝固时间):缩短凝固时间或加快冷却速率,不给溶质以足够的时间析出,树枝晶间距就会变小,这有利于减轻铸坯的树枝偏析;
    ②溶质元素的偏析倾向:一种元素的偏析倾向可用该元素在固相和液相中的浓度比值K来确定。K值越小,则先后结晶出的固相成分差别越大,偏析也就越大;
    ③溶质元素在固相中的扩散速率。

  • 第3题:

    凝固偏析分为显微和()。


    正确答案:宏观

  • 第4题:

    低碳钢由于结晶区间不大所以()不严重。

    • A、层状偏析
    • B、区域偏析
    • C、显微偏析
    • D、火口偏析

    正确答案:C

  • 第5题:

    焊缝中心的杂质往往比周围多,这种现象称为()

    • A、层状偏析
    • B、区域偏析
    • C、晶间偏析
    • D、显微偏析

    正确答案:B

  • 第6题:

    在一个晶粒内部和晶粒之间的化学成分是不均匀的,这种现象叫()。

    • A、显微偏析
    • B、区域偏析
    • C、层状偏析
    • D、夹杂

    正确答案:A

  • 第7题:

    偏析是如何形成的?影响偏析的因素有哪些?生产中如何防止偏析的形成?


    正确答案: 偏析主要是由于合金在凝固过程中扩散不充分、溶质再分配而引起的。 影响偏析的因素有:1)合金液、固相线间隔;2)偏析元素的扩散能力;3) 冷却条件。 针对不同种类的偏析可采取不同的防止方法,具体有: (1)生产中可通过扩散退火或均匀化退火来消除晶内偏析,即将合金加热 到低于固相线100~200℃的温度,进行长时间保温,使偏析元素进行充分扩散,以达到均匀化; (2)预防和消除晶界偏析的方法与晶内偏析所采用的措施相同,即细化晶 粒、均匀化退火。但对于氧化物和硫化物引起的晶界偏析,即使均匀化退火也无法消除,必须从减少合金中氧和硫的含量入手。 (3)向合金中添加细化晶粒的元素,减少合金的含气量,有助于减少或防 止逆偏析的形成。 (4)降低铸锭的冷却速度,枝晶粗大,液体沿枝晶间的流动阻力减小,促 进富集液的流动,均会增加形成V形和逆V形偏析的倾向。 (5)减少溶质的含量,采取孕育措施细化晶粒,加强固-液界面前的对流和搅拌,均有利于防止或减少带状偏析的形成。 (6)防止或减轻重力偏析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加快铸件的冷却速度, 缩短合金处于液相的时间,使初生相来不及上浮或下沉;2)加入能阻碍初晶沉浮的合金元素。例如,在Cu-Pb合金中加少量Ni,能使Cu固溶体枝晶首先在液体中形成枝晶骨架,从而阻止Pb下沉。再如向Pb-17%Sn合金中加入质量分数为1.5%的Cu,首先形成Cu-Pb骨架,也可以减轻或消除重力偏析;3)浇注前对液态合金充分搅拌,并尽量降低合金的浇注温度和浇注速度。

  • 第8题:

    常见的偏析主要有()

    • A、显微偏析
    • B、层状偏析
    • C、区域偏析
    • D、以上均是

    正确答案:A,B,C,D

  • 第9题:

    不属于常见的偏析的是()

    • A、显微偏析
    • B、层状偏析
    • C、区域偏析
    • D、相偏析

    正确答案:D

  • 第10题:

    多选题
    常见的偏析主要有()
    A

    显微偏析

    B

    层状偏析

    C

    区域偏析

    D

    以上均是


    正确答案: A,B,C,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填空题
    焊接中的偏析形式:显微偏析、()、()

    正确答案: 区域偏析,层状偏析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不属于常见的偏析的是()
    A

    显微偏析

    B

    层状偏析

    C

    区域偏析

    D

    相偏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影响焊缝显微偏析的主要因素是金属的化学成分。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4题:

    偏析可分为()

    • A、显微偏析
    • B、区域偏析
    • C、环状偏析
    • D、层状偏析

    正确答案:A,B,D

  • 第15题:

    焊缝中的偏析主要有显微偏析和()偏析两种。


    正确答案:区域

  • 第16题:

    焊缝中的偏析有显微偏析和区域偏析,两者都是在焊缝金属二次结晶时产生的。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7题:

    影响区域偏析的主要因素有焊接()、冷却()、焊缝断面()。


    正确答案:材料、速度、形状

  • 第18题:

    显微偏析


    正确答案:在一个晶粒内部和晶粒之间的化学成份分布不均的现象。

  • 第19题:

    何谓枝晶偏析、晶界偏析、正偏析、负偏析、正常偏析、逆偏析和重力偏析?


    正确答案: 枝晶偏析,又称晶内偏析,是在一个晶粒内出现的成分不均匀现象,常产生于具有结晶温度范围、能够形成固溶体的合金中。对于溶质分配系数k0<1的固溶体合金,晶粒内先结晶部分含溶质较少,后结晶部分含溶质较多。这种成分不均匀性就是晶内偏析。固溶体合金按树枝晶方式生长时,先结晶的枝干与后结晶的分枝也存在着成分差异,因此又称为枝晶偏析。晶界偏析:在合金凝固过程中,溶质元素和非金属夹杂物常富集于晶界,使晶界与晶内的化学成分出现差异,这种成分不均匀现象称为晶界偏析。正偏析与负偏析:根据合金各部位的溶质浓度Cs与合金原始平均浓度C0的偏离情况分,凡Cs>C0者,称为正偏析;Cs<C0者,称为负偏析。正常偏析:当合金的溶质分配系数k0<1时,凝固界面的液相中将有一部分溶质被排出,随着温度的降低,溶质的浓度将逐渐增加,越是后来结晶的固相,溶质浓度越高。当k0>1时则与此相反,越是后来结晶的固相,溶质浓度越低。按照溶质再分配规律,这些都是正常现象,故称之为正常偏析。逆偏析:铸件凝固后常出现与正常偏析相反的情况,即k0<1时,铸件表面或底部含溶质元素较多,而中心部位或上部含溶质较少,这种现象称为逆偏析。重力偏析:重力偏析是由于重力作用而出现的化学不均匀现象,通常产生于金属凝固前和刚刚开始凝固之际。当共存的液体和固体或互不相溶的液相之间存在密度差时,将会产生重力偏析。

  • 第20题:

    下列偏析中不属于显微偏析的是()

    • A、枝晶偏析
    • B、重力偏析
    • C、胞状偏析
    • D、晶界偏析

    正确答案:B

  • 第21题:

    多选题
    偏析可分为()
    A

    显微偏析

    B

    区域偏析

    C

    环状偏析

    D

    层状偏析


    正确答案: A,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下列偏析中不属于显微偏析的是()
    A

    枝晶偏析

    B

    重力偏析

    C

    胞状偏析

    D

    晶界偏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偏析是如何形成的?影响偏析的因素有哪些?生产中如何防止偏析的形成?

    正确答案: 偏析主要是由于合金在凝固过程中扩散不充分、溶质再分配而引起的。 影响偏析的因素有:1)合金液、固相线间隔;2)偏析元素的扩散能力;3) 冷却条件。 针对不同种类的偏析可采取不同的防止方法,具体有: (1)生产中可通过扩散退火或均匀化退火来消除晶内偏析,即将合金加热 到低于固相线100~200℃的温度,进行长时间保温,使偏析元素进行充分扩散,以达到均匀化; (2)预防和消除晶界偏析的方法与晶内偏析所采用的措施相同,即细化晶 粒、均匀化退火。但对于氧化物和硫化物引起的晶界偏析,即使均匀化退火也无法消除,必须从减少合金中氧和硫的含量入手。 (3)向合金中添加细化晶粒的元素,减少合金的含气量,有助于减少或防 止逆偏析的形成。 (4)降低铸锭的冷却速度,枝晶粗大,液体沿枝晶间的流动阻力减小,促 进富集液的流动,均会增加形成V形和逆V形偏析的倾向。 (5)减少溶质的含量,采取孕育措施细化晶粒,加强固-液界面前的对流和搅拌,均有利于防止或减少带状偏析的形成。 (6)防止或减轻重力偏析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加快铸件的冷却速度, 缩短合金处于液相的时间,使初生相来不及上浮或下沉;2)加入能阻碍初晶沉浮的合金元素。例如,在Cu-Pb合金中加少量Ni,能使Cu固溶体枝晶首先在液体中形成枝晶骨架,从而阻止Pb下沉。再如向Pb-17%Sn合金中加入质量分数为1.5%的Cu,首先形成Cu-Pb骨架,也可以减轻或消除重力偏析;3)浇注前对液态合金充分搅拌,并尽量降低合金的浇注温度和浇注速度。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