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F过程用强脱氧剂生产低氧钢应采取哪些措施()。A、一直用最强的氩气搅拌B、使氧化物夹杂转变成易于上浮的小颗粒夹杂C、要有充分的夹杂上浮时间D、弱搅拌

题目

LF过程用强脱氧剂生产低氧钢应采取哪些措施()。

  • A、一直用最强的氩气搅拌
  • B、使氧化物夹杂转变成易于上浮的小颗粒夹杂
  • C、要有充分的夹杂上浮时间
  • D、弱搅拌

相似考题
更多“LF过程用强脱氧剂生产低氧钢应采取哪些措施()。”相关问题
  • 第1题:

    对脱氧剂的要求有()。

    • A、脱氧剂与氧的亲合力小于铁与氧的亲合力
    • B、脱氧剂的熔点应高于钢液温度
    • C、脱氧产物比重和熔点低于钢液
    • D、脱氧产物在钢液中溶解度要尽可能大

    正确答案:C

  • 第2题:

    LF精炼有哪些操作?如何保证钢液成分的精确控制?


    正确答案: 接通Ar气管吹氩和测温,钢包吊运至精炼钢包,LF精炼处理工位加渣料、合金料、喂丝,通电加热、测温取样,停止通电,提起电极。测温取样分析结果出来后,自动传送到主操作室及计算机系统内,LF的计算机系统根据化验分析值与钢种目标值之间的差距,通过计算机数字模型进行计算,计算出需要加入的合金料的种类和数量。

  • 第3题:

    镇静钢是脱氧()的钢,一般用铝作力终脱氧剂。


    正确答案:完全

  • 第4题:

    炼钢用脱氧剂有哪些要求?


    正确答案: 炼钢对脱氧剂的要求是:
    (1)脱氧元素与氧的亲和力必须比铁与氧、碳与氧的亲和力都大;
    (2)脱氧剂的熔点应低于钢水温度,以便能迅速熔化,并均匀分布于钢水之中,因此通常脱氧剂均以合金的形式使用;
    (3)脱氧剂应有足够的密度,以便能沉入钢水内部,提高脱氧效率;
    (4)为了加速脱氧产物的排除纯净钢水,脱氧产物的熔点要低、密度要小、在钢水中溶解度要低、与钢水的界面张力要大;
    (5)残留于钢中的脱氧元素,对钢的性能有益无害;
    (6)价格便宜。

  • 第5题:

    利用LF、VD可以生产IF钢。


    正确答案:错误

  • 第6题:

    在LF精炼过程中,脱氧钢液吸氮严重,因此,在精炼过程中要避免钢液裸露。


    正确答案:正确

  • 第7题:

    LF过程中用强脱氧剂生产低氧钢应采取什么措施?


    正确答案: 1保证钢中的残铝量;
    2要有充分的夹杂物上浮时间;
    3合理的搅拌功率;
    4易于吸收氧化物夹杂的炉渣成分;
    5使氧化物转变成易于上浮的大颗粒夹杂;
    6对夹杂物进行变性处理。

  • 第8题:

    钢液最终脱氧程度不同,只用弱脱氧剂脱氧,生产的钢为()。

    • A、沸腾钢
    • B、半镇静钢
    • C、镇静钢
    • D、转炉钢

    正确答案:A

  • 第9题:

    为预防冷裂纹,15CrMo珠光体耐热钢焊接时应采取哪些工艺措施?


    正确答案: 为预防15CrMo钢焊接时产生冷裂纹,需采取以下措施:
    (1)焊前对焊件预热至150-300℃进行焊接,但氩弧焊打底和CO2气体保护焊时,可以降低预热温度或不预热。
    (2)焊后应立即用石棉布覆盖焊缝及热影响区,使其缓慢冷却。
    (3)焊后应立即进行680-720℃的高温回火。

  • 第10题:

    核级不锈钢产品在制造过程中应采取有效防护措施与碳钢隔离。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1题:

    为减少钢件的淬火变形、防止开裂,从淬火方法上应采取哪些措施?


    正确答案: 选择合适的淬火方法可以在获得所要求的淬火组织和性能条件下,尽量减小淬火应力,从而减小工件变形和开裂的倾向
    措施:单液淬火法,双液淬火法,分级淬火法,等温淬火法,局部淬火法,冷处理

  • 第12题:

    判断题
    沸腾钢是用强脱氧剂,脱氧充分液面沸腾,故质量好。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脱氧剂的()应低于钢液温度。


    正确答案:熔点

  • 第14题:

    精炼处理时,合金钢应比碳素钢用更多的脱氧剂。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5题:

    为改善钢的质量,减少钢中的夹杂物,应采取()脱氧剂。


    正确答案:复合

  • 第16题:

    影响LF精炼炉脱氧剂消耗的因素有()。

    • A、转炉终点钢中氧含量
    • B、转炉出钢过程是否下渣
    • C、出钢后钢液面是否裸露
    • D、LF炉强搅拌时间长短
    • E、LF炉成分控制是否合适

    正确答案:A,B,C,D,E

  • 第17题:

    在冶炼中、高碳钢时应注意的问题有()。

    • A、注意终点保碳
    • B、处理好终点
    • C、注意出钢过程回磷问题
    • D、脱氧剂尽量不用或少用含铝材料
    • E、脱氧剂早加

    正确答案:A,B,C,D

  • 第18题:

    LF精炼过程中用强脱氧剂生产低氧钢应采取的措施有()。

    • A、保证钢中的残铝量
    • B、要有充足的夹杂上浮时间
    • C、合理的搅拌功率
    • D、易于吸收氧化物夹杂的炉渣成分
    • E、对夹杂物进行变形处理

    正确答案:A,B,C,D,E

  • 第19题:

    LF过程用强脱氧剂生产低氧钢应采取哪些措施


    正确答案: 用强脱氧剂铝终脱氧,酸溶铝达0.03%~0.05%时,钢液中氧几乎都转变成Al2O3,因此钢液脱氧的实质是钢中氧化物夹杂去除问题。为保证氧化物夹杂的去除,必须:
    (1)保证钢中的残铝量;
    (2)要有充足的夹杂上浮时间;
    (3)合理的搅拌功率;
    (4)易于吸收氧化物夹杂的炉渣成分;
    (5)使氧化物夹杂转变成易于上浮的大颗粒夹杂;
    (6)对夹杂物进行变性处理。

  • 第20题:

    切分轧制中切分盒粘钢是如何产生的,应采取哪些措施避免?


    正确答案: 切分轧制中,由于切分毛刺的存在,轧件芯部高温区外露,与轧件接触或较近的部分温升较快,相当容易满足粘钢的条件,在有轧件接触时,特别容易形成粘钢。避免措施是首先应增加出钢刀的冷却;其次是要求轧机调整工要经常检查,勤收集轧辊辊缝和切分轮辊缝值,以减少切分带毛刺盒轧件高温区的外露。

  • 第21题:

    焊奥氏体不锈钢应采取哪些工艺措施来防止晶间腐蚀?


    正确答案: 主要应采取的工艺措施有:
    1.控制含碳量:选含碳量小于0.03%的焊条;
    2.添加稳定剂:如加入钛、铌等元素;
    3.进行固溶处理:焊后加热到1050--1100℃,然后速冷;
    4.采用双向组织:加入5--10%的合金元素(如铬、硅、铝)等;
    5.减少焊接线能量:可采用小电流快速、短弧多道焊等。

  • 第22题:

    沸腾钢是用强脱氧剂,脱氧充分、液面沸腾,故质量好。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3题:

    问答题
    何谓钢的本质晶粒度?钢加热时为获得细小奥氏体晶粒应采取哪些措施?

    正确答案: 本质晶粒度是指按标准试验方法在930左右保温足够时间(3-8h后)测定的晶粒大小。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