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外耳道时操作有误的是()。
第1题:
取耳印时,下列哪些情况需要报告上级验配师进行处理()
第2题:
棉障的大小要根据()确定。
第3题:
下列关于耵聍腺的说法错误的是()。
第4题:
关于外耳道胆脂瘤的处理不当的是()
第5题:
患者,男,37岁,左耳慢性疼痛,伴听力下降耳镜检查可见外耳道内有棕黑色团块物堵塞,清除时发现内部为白色,鼓膜完整,CT示外耳道骨壁破坏和外耳道腔扩大。以下处理错误的是()
第6题:
外耳道骨部有耵聍腺;
耵聍腺分泌物能保护外耳道;
耵聍压迫鼓膜会引起眩晕和耳鸣;
耵聍压迫外耳道会引起反射性咳嗽;
取耳印模时,需先取出堵塞的耵聍。
第7题:
清除外耳道内的异物、血块,无菌生理盐水冲洗
应用抗生素滴耳剂
2周后如不能愈合行鼓膜修补术
保持外耳道清洁和干燥到穿孔愈合
听力下降者佩戴助听器
第8题:
发现外耳道红肿、渗出,应等病理变化消失后再取印模
发现外耳道有耵聍,应先清除,再注入印模材料
外耳道红肿、渗出时,制取耳印模可能会引起患者疼痛
鼓膜有穿孔或缺失,取印模时应特别小心
若外耳有红肿、渗出等情况,应由上一级助听器验配师来制取
第9题:
佩戴助听器后,外耳道近鼓膜处的声压级;
佩戴助听器后,助听器关闭时,外耳道近鼓膜处的声压级;
佩戴助听器后,外耳道近鼓膜处的声压级变化而获得的增益值;
耳道开放,外耳道近鼓膜处的声压级;
以上均不对。
第10题:
患者取坐位,保持安静;
用电耳镜或额镜检查外耳,注意有无皮肤红肿、赘生物、瘢痕、渗出、瘘口;
用电耳镜或额镜检查外耳道有无狭窄、耵聍、异物、残余术腔等;
如果外耳道内有残余术腔而未被发现,致使膏体被注入空腔中,材料变硬后,也易取出;
如果外耳道内有残余术腔而未被发现,致使膏体被注入空腔中,严重者需进行耳部手术。
第11题:
第12题:
按正常顺序制取;
等病理变化消失后再取;
请上一级助听器验配师制取;
耳道内在红肿的地方铺好棉花;
制取印模时不填棉障。
第13题:
如发现外耳道有耵聍,取印模时应()。
第14题:
发现外耳道有红肿、渗出,制取耳模时应()。
第15题:
患者,男,37岁,左耳慢性疼痛,伴听力下降耳镜检查可见外耳道内有棕黑色团块物堵塞,清除时发现内部为白色,鼓膜完整,CT示外耳道骨壁破坏和外耳道腔扩大。最可能的诊断是()
第16题:
外伤性鼓膜穿孔后正确的治疗方法是()。
第17题:
患者取坐位,保持安静;
若发现外耳道红肿,渗出,应先清除耵聍;
若发现外耳道不完整,应请上一级助听器验配师指导处理;
鼓膜穿孔或缺失并有手术后空腔,应请上一级助听器验配师指导处理;
若发现有耵聍,应先清除,避免影响耳印模的完整性。
第18题:
胆脂瘤术后患者
外耳道塌陷
鼓膜大穿孔
普通外耳道炎
外耳道疱疹
第19题:
按正常顺序制取;
填棉障时多填些;
请上一级助听器验配师制取;
先清除耵聍,再注入印模材料;
制取印模时不用填棉障。
第20题:
外耳道疖
外耳道胆脂瘤
耵聍栓塞
急性乳突炎
坏死性外耳道炎
第21题:
外耳道红肿;
外耳道渗出;
外耳道耵聍;
外耳道栓塞;
外耳道手术后空腔。
第22题:
外耳道有耵聍时,应先清除,再注入印模材料
外耳道有手术后空腔,应特别小心,请上一级助听器验配师指导处理
棉障大小要根据患者外耳道横截面积确定
棉障四周要能接触到外耳道周围的皮肤
无论什么客户,棉障越大越好
第23题:
佩戴的助听器类型;
患者;
验配师;
患者外耳道的横截面积;
患者外耳道的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