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金属屋面周边每隔()M采用引下线接地一次。A、6-8B、12-16C、18-24D、24-32

题目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金属屋面周边每隔()M采用引下线接地一次。

  • A、6-8
  • B、12-16
  • C、18-24
  • D、24-32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C
更多“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金属屋面周边每隔()M采用引下线接地一次。”相关问题
  • 第1题:

    架空金属管道,在进出建筑物处,应与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相连接。距离建筑物100m内的金属管道应每隔()m左右接地一次,其冲击接地电阻应不大于20Ω。埋地或地沟内的金属管道在进出建筑物处,亦应与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相连。


    正确答案:25

  • 第2题: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金属屋面周边可每隔()m采用引下线接地一次。

    • A、20
    • B、25
    • C、28
    • D、30

    正确答案:A

  • 第3题:

    在第一类防雷建筑物中,要求每一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

    • A、1Ω
    • B、5Ω
    • C、10Ω
    • D、30Ω

    正确答案:C

  • 第4题:

    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组成了()。

    • A、建筑物的固定防雷设施
    • B、建筑物内的防雷系统
    • C、引雷装置
    • D、接地装置

    正确答案:A

  • 第5题:

    第一类、第二类防雷建筑物防直击雷的独立避雷针、架空避雷线或架空避雷网应设立接地装置,每一引下线的()接地电阻不宜大于()Ω;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每根引下线的()接地电阻不宜大于()Ω。


    正确答案:冲击;10;冲击;30

  • 第6题:

    填空题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防雷电波侵入时,架空金属管道,在进出建筑物处,应与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相连。距离建筑物()米内的管道,应当每隔()米左右接地一次,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Ω。

    正确答案: 100,25,20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单选题
    与第一类防雷建筑物有关的架空金属管道,在100m内应每隔()m接地一次,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Ω。
    A

    25,30

    B

    25,10

    C

    40,20

    D

    40,10


    正确答案: D
    解析: 架空金属管道,在进出建筑物处,应与防闪电感应的接地装置相连。距离建筑物100m内的管道,宜每隔25m接地一次,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30Ω,并应利用金属支架或钢筋混凝土支架的焊接、绑扎钢筋网作为引下线,其钢筋混凝土基础宜作为接地装置。

  • 第8题:

    单选题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金属屋面周边每隔()应采用引下线接地一次。
    A

    18-24

    B

    15-24

    C

    15-20

    D

    10-15

    E

    13-21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引下线间距,在以下()种情况下,不应大于12m。
    A

    金属屋面周边每隔12m应采用引下线接地一次。

    B

    现场绕制的或由预制构件组成的钢筋混凝土屋面,其钢筋宜绑扎或焊接成闭合回路,并应每隔12m采用引下线接地一次。

    C

    建筑物难于装设独立避雷针(线、网)时,可将针或网或由其混合的接闪器直接装在建筑物上,其引下线间距不应大于12m。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金属屋面周边每隔()米应采用引下线接地一次。
    A

    10-12

    B

    16-20

    C

    18-24

    D

    24-30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与第一类防雷建筑物有关的架空金属管道,在距建筑物100m内应每隔()m接地一次。
    A

    20

    B

    25

    C

    30

    D

    40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下列防雷措施不正确的是()。
    A

    避雷网网格尺寸(6m×4m);

    B

    独立避雷针的接地装置与进出被保护建筑物的管道连接;

    C

    钢筋混凝土屋面内的钢筋�每隔20m用引下线接地一次;

    D

    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为5Ω。


    正确答案: D,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与第一类防雷建筑物有关的架空金属管道,在距建筑物100m内应每隔()m接地一次。

    • A、20
    • B、25
    • C、30
    • D、40

    正确答案:B

  • 第14题: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电感应措施应符合下列()要求。

    • A、金属屋面或钢筋混凝土屋面的钢筋网每隔不大于18m采用引下线接地一次。
    • B、平行敷设的管道、构架和电缆金属外皮等长属物,其净距小于100mm时采用金属线跨接,跨接总间距不应小于30mm。
    • C、当长金属物的弯头,阀门、法兰盘其连接处地过渡电阻大于0.03Ω时,连接处应用金属线跨接。
    • D、建筑物内的设备、管道、构架等所有金属构件均应接到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上。

    正确答案:B,C

  • 第15题: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下列防雷措施不正确的是()。

    • A、避雷网网格尺寸(6m×4m);
    • B、独立避雷针的接地装置与进出被保护建筑物的管道连接;
    • C、钢筋混凝土屋面内的钢筋�每隔20m用引下线接地一次;
    • D、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为5Ω。

    正确答案:B,D

  • 第16题: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有架空金属管道,在进出建筑物处,应与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相连。距建筑物100m以内的管道,应每隔多少米左右接地一次?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多少Ω?


    正确答案: 25,20

  • 第17题:

    多选题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电感应措施应符合下列()要求。
    A

    金属屋面或钢筋混凝土屋面的钢筋网每隔不大于18m采用引下线接地一次。

    B

    平行敷设的管道、构架和电缆金属外皮等长属物,其净距小于100mm时采用金属线跨接,跨接总间距不应小于30mm。

    C

    当长金属物的弯头,阀门、法兰盘其连接处地过渡电阻大于0.03Ω时,连接处应用金属线跨接。

    D

    建筑物内的设备、管道、构架等所有金属构件均应接到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上。


    正确答案: B,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判断题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防雷电感应的措施中,金属屋面周边每隔18米必须采用引下线接地一次。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单选题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金属屋面周边每隔()M采用引下线接地一次。
    A

    6-8

    B

    12-16

    C

    18-24

    D

    24-32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有架空金属管道,在进出建筑物处,应与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相连。距建筑物100m以内的管道,应每隔多少米左右接地一次?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多少Ω?

    正确答案: 25,20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填空题
    第一类、第二类防雷建筑物防直击雷的独立避雷针、架空避雷线或架空避雷网应设立接地装置,每一引下线的()接地电阻不宜大于()Ω;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每根引下线的()接地电阻不宜大于()Ω。

    正确答案: 冲击,10,冲击,30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金属屋面的建筑物,宜利用其屋面作为接闪器。
    A

    除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外

    B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

    C

    仅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D

    仅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金属屋面周边可每隔()m采用引下线接地一次。
    A

    20

    B

    25

    C

    28

    D

    30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防雷波侵人时,距建筑物100m内的管道,每隔25m接地一次的冲击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
    A

    5Ω;

    B

    15Ω;

    C

    10Ω;

    D

    20Ω。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