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钻孔应采取湿式作业或采取干式捕尘措施,不应打干钻。
(2)水泥储存、运送、混凝土拌和等作业应采取隔离、密封措施。
(3)密闭容器、构件及狭窄部位进行电焊作业时应加强通风,并佩戴防护电焊烟尘的防护用品。
(4)地下洞室施工应有强制通风设施,确保洞内粉尘、烟尘、废气及时排出。
(5)作业人员应配备防尘口罩等防护用品。
更多“产生粉尘危害的作业场所如何控制粉尘浓度?”相关问题
  • 第1题: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粉尘监测的项目就是()

    A.作业场所的粉尘浓度

    B.呼吸性粉尘浓度

    C.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

    D.粉尘分散度


    答案:ABCD

  • 第2题:

    防尘安全帽适用于在各种粉尘作业场所,特别是高浓度粉尘作业场所中使用。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 第3题:

    通风除尘系统可有效()

    A、降低作业场所粉尘浓度

    B、降低减少作业现场粉尘沉积

    C、降低作业场所灰尘浓度

    D、增加作业场所的粉尘沉积


    答案:AB

  • 第4题:

    常见产生粉尘危害的作业场所应采取以下哪些相应措施控制粉尘浓度:()。

    A、钻孔应采用湿式作业或采取干式捕尘措施,不应打干钻

    B、地下洞室施工应有强制通风设施,确保洞内粉尘、烟尘、废气及时排出 .

    C、密闭容器、构件及狭窄部位进行电焊作业时应加强通风,并佩戴防护电焊烟尘的防护用品

    D、水泥储存、运送、混凝土拌和等作业应采取隔离、密封措施


    参考答案:ABCD

  • 第5题:

    某采石场工地的作业场所中存在大量的白云石粉尘和大理石粉尘,为防止粉尘飞扬,降低作业场所粉尘浓度,有效防范职业危害,应采用的主要工程控制技术措施是( )。

    A.釆用湿式作业或密闭抽风除尘
    B.采用湿式作业或排风净化除尘
    C.采用局部送风和密闭抽风除尘
    D.采用局部送风或排风净化除尘

    答案:A
    解析:
    P160
    工程控制技术措施是指应用工程技术的措施和手段(例如密闭、通风、冷却、隔离等),控制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或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使作业环境中有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降至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容许的范围之内。例如,控制作业场所中存在的粉尘,常采用湿式作业或者密闭抽风除尘的工程技术措施,以防止粉尘飞扬,降低作业场所粉尘浓度;对于化学毒物的工程控制,则可以采取全面通风、局部送风和排出气体净化等措施;对于噪声危害,则可以采用隔离降噪、吸声等技术措施。

  • 第6题:

    某采石工地的作业场所中存在大量的白云石粉尘和大理石粉尘,为防止粉尘飞扬,降低作业场所粉尘浓度,有效防范职业危害,应采用的主要工程控制技术措施是()。

    A.采用湿式作业或密闭抽风除尘
    B.采用湿式作业或排风净化除尘
    C.采用局部送风和密闭抽风除尘
    D.采用局部送风或排风净化除尘

    答案:A
    解析:
    控制作业场所中存在的粉尘,常采用湿式作业或者密闭抽风除尘的工程技术措施,以防止粉尘飞扬,降低作业场所粉尘浓度。对于化学毒物的工程控制,则可以采取全面通风、局部送风和排出气体净化等措施。

  • 第7题:

    为预防粉尘的职业危害,地下矿山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的浓度不能超标。引起尘肺病的主要粉尘类型是()

    A:呼吸性粉尘
    B:混合性粉尘
    C:沉积性粉尘
    D:可溶性粉尘

    答案:A
    解析:
    呼吸性粉尘是指能被吸入人体肺部并滞留于肺泡区的浮游粉尘。空气动力直径小于7.07μm的极细微粉尘,是引起尘肺病的主要粉尘。

  • 第8题:

    《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GB5817-1986)规定了生产性粉尘按危害程度分级,分级指标包括_。

    A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

    B工人接尘时间肺总通气量

    C粉尘浓度超标倍数

    D作业场所中接尘人数


    A,B,C

  • 第9题:

    产生粉尘作业场所的醒目位置,应设置()安全标志牌。

    • A、注意防尘
    • B、必须戴防尘口罩
    • C、当心中毒
    • D、粉尘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牌

    正确答案:A,B,D

  • 第10题:

    生产作业场所空气中的粉尘直接决定其对人体危害性质和严重程度的重要因素是()。

    • A、粉尘的化学成分
    • B、粉尘浓度
    • C、工人对粉尘的易感性
    • D、工人接触粉尘的时间
    • E、工人的个体特征,性别与年龄

    正确答案:A,B,D

  • 第11题:

    问答题
    产生粉尘危害的作业场所如何控制粉尘浓度?

    正确答案: (1)钻孔应采取湿式作业或采取干式捕尘措施,不应打干钻。
    (2)水泥储存、运送、混凝土拌和等作业应采取隔离、密封措施。
    (3)密闭容器、构件及狭窄部位进行电焊作业时应加强通风,并佩戴防护电焊烟尘的防护用品。
    (4)地下洞室施工应有强制通风设施,确保洞内粉尘、烟尘、废气及时排出。
    (5)作业人员应配备防尘口罩等防护用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为预防粉尘的职业危害,地下矿山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的浓度不能超标。引起尘肺病的主要粉尘类型是(     )。
    A

    呼吸性粉尘

    B

    混合性粉尘

    C

    沉积性粉尘

    D

    可溶性粉尘


    正确答案: A
    解析:

  • 第13题:

    下图是粉尘职业危害告知牌,关于该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存在粉尘的作业场所应佩戴防尘口罩

    B、在存在粉尘的作业场所应注意通风

    C、需要定期对粉尘作业场所中空气中的粉尘浓度进行监测

    D、长期吸入粉尘可引起呼吸道疾病


    答案:ABCD

  • 第14题:

    通风除尘系统可有效降低作业场所粉尘浓度、减少作业现场粉尘沉积。()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答案:对

  • 第15题:

    《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依据( )指标,将接触粉尘作业的危害程度分为五级。

    A.生产性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

    B.作业场所生产性粉尘浓度

    C.工人接尘时间肺总通气量

    D.工人实际接尘时间

    E.生产性粉尘浓度超标倍数


    正确答案:ACE
    《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是根据生产性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工人接尘时间肺总通气量以及生产性粉尘浓度超标倍数三项指标,将接触粉尘作业的危害程度分为五级:0级、I级危害、Ⅱ级危害、Ⅲ级危害、Ⅳ级危害。

  • 第16题:

    为预防粉尘的职业危害,地下矿山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的浓度不能超标。引起尘肺病的主要粉尘类型是( )。

    A.呼吸性粉尘
    B.混合性粉尘
    C.沉积性粉尘
    D.可溶性粉尘

    答案:A
    解析:
    呼吸性粉尘:对人体危害最大的粒径小于7.07μm的粉尘,是粉尘控制的主要对象。

  • 第17题:

    某采石场工地作业场所存在白云石粉尘和大理石粉尘。测得两种粉尘的总尘浓度分别是8mg/m3和10mg/m3,两种粉尘相应的容许浓度限值均是10mg/m3,则该作业场所( )。

    A.总粉尘未超过接触限值
    B.总粉尘超过接触限值
    C.满足Ⅱ级危害程度
    D.具有爆炸危险

    答案:B
    解析: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限值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反复接触,对绝大多数接触者的健康不引起有害作用的容许接触水平。该作业场所两种粉尘:8/10+10/10>1,故总粉尘超过接触限值。

  • 第18题:

    某采石场工作的作业场所中存在大量的白云石粉尘和大量的大理石粉尘,为防止粉尘飞扬,降低作业场所粉尘的浓度,有效防范职业危害,应采用主要的工程控制技术措施的是()。

    A.采用湿式作业或密闭抽风除尘
    B.采用湿式作业或排风净化除尘
    C.采用局部送风或密闭抽风除尘
    D.采用局部送风或排风净化除尘

    答案:A
    解析:
    工程技术措施是指应用工程技术的措施和手段(如密闭、通风、冷却、隔离等) ,控制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或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使作业环境中有害因素的液度或强度降至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容许的范围之内。例如,控制作业场所中存在的粉尘,常采用湿式作业或者密闭抽风除尘的工程技术措施,以防止粉尘飞扬,降低作业场所粉尘浓度。故选A。

  • 第19题:

    根据《粉尘作业场所危害程度分级》(GB/T5817-2009),作业场所粉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超过粉尘职业卫生标准3倍的,其危害程度应划分为()级。

    A:0
    B:Ⅰ
    C:Ⅱ
    D:Ⅲ

    答案:B
    解析:
    根据《粉尘作业场所危害程度分级》(GB/T5817-2009),超标倍数是作业场所粉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超过粉尘职业卫生标准的倍数。

  • 第20题:

    作业场所对粉尘浓度有何要求?
    所谓作业场所粉尘最高容许浓度即作业场所总粉尘浓度,按《冶金矿山安全规程》(1980)要求,入风井巷和采掘工作面的风源含尘量不得超过0.5mg/m3
    作业场所含有10%以上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含量不得超过2mg│m3

  • 第21题:

    根据《粉尘作业场所危害程度分级》(GB、/T5817一2009),作业场所粉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超过粉尘职业卫生标准3倍的,其危害程度应划为()级。

    • A、0
    • B、I
    • C、Ⅱ

    正确答案:C

  • 第22题:

    检测作业场所生产性粉尘浓度应同时检测()。

    • A、总粉尘浓度
    • B、平均浓度
    • C、最高浓度
    • D、可吸入尘浓度

    正确答案:A,D

  • 第23题:

    多选题
    生产作业场所空气中的粉尘直接决定其对人体危害性质和严重程度的重要因素是()。
    A

    粉尘的化学成分

    B

    粉尘浓度

    C

    工人对粉尘的易感性

    D

    工人接触粉尘的时间

    E

    工人的个体特征,性别与年龄


    正确答案: A,E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