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什么是“自首”?”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列关于唐朝法律中的自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犯罪被揭发后或被官府查知逃亡后,再投案者,唐代称作自首B.唐律中.规定谋反等重罪或造成严重危害后果的犯罪并非都可自首C.自首者可以免罪,但赃物必须按法律规定如数偿还D.自首不彻底的叫“自首不实”,但犯罪情节交代不彻底的叫“自首不尽”


    正确答案:A

    唐代以犯罪未被举发而能到官府交代罪行的,称之为自首。但是犯罪被揭发或者被官府追查逃亡后再投案者,称之为自新。所以A选项说法错误,当选。BCD选项均正确,不选。

  • 第2题:

    唐律中规定了自首的原则,其中一条规定“遣人代首”是指、( )


    A.被遣送之人自首

    B.遣送官府自首

    C.派遣官府人员接受自首

    D.有容隐关系的亲属代为自首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唐代的立法。唐代以犯罪未被举发而能亲自到官府或父兄代为到官府交代罪行的,叫作自首或遣人代首。即“若於法得相容隐者为首及相告言者,各听如罪人身自首法”;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为D项。

  • 第3题:

    关于自首的量刑情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B.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予以免除处罚
    C.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D.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应当减轻处罚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核自首的量刑情节。根据《刑法》规定,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 第4题:

    什么是自首?什么是立功?对有自首、立功表现的,在量刑、处罚时有何规定?


    正确答案: 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犯罪分子有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 第5题:

    什么是自首?犯罪嫌疑人产生自首的心理原因是什么?


    正确答案:自首是指犯罪嫌疑人作案后,自己主动向公安、检察机关投案,交代自己的罪行,并检举揭发同伙或提供其他线索。
    犯罪嫌疑人产生自首的心理原因,
    一是主体犯罪心理结构没有定型,在犯罪行为实施后,其原有的道德观、法制观、羞耻感等在其个性心理结构中开始占上风,产生了悔罪感,并且确信坦白自首可以获得从宽处理。二是主体外存在着迫使其放弃对抗心理的因素。

  • 第6题:

    单位自首的认定不包含()。

    • A、由单位集体决定自首,能够反映单位意志
    • B、代表单位实施犯罪的直接主管人员自首
    • C、单位自首认定以后,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只要到案,如实供诉罪行,认定为自首
    • D、参与单位犯罪的任何人员自首,都可以认定为单位自首

    正确答案:D

  • 第7题:

    简述一般自首和特殊自首的区别。


    正确答案: (1)一般自首,是指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一般自首的成立条件如下:
    1)犯罪以后自动投案。
    2)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
    (2)特殊自首,是指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正正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行为。其成立条件如下:
    1)主体必须是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正在服刑的罪犯。
    2)必须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首先,行为人必须按照客观事实供述;其次,所供述的罪行必须尚未被司法机关掌握。
    (3)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自首的主体身份不同;归案方式不同;供述的犯罪内容不同。

  • 第8题:

    下列关于唐律自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犯罪被揭发或被官府查知逃亡后,再投案自首者,视为自首
    • B、自首不实,是对犯罪事实、情节交待不实
    • C、自首者可以免罪,但赃物必须按法律规定如数偿还
    • D、自首不尽,是交待赃物数量不尽

    正确答案:B,C,D

  • 第9题:

    问答题
    什么是自首?什么是立功?对有自首、立功表现的,在量刑、处罚时有何规定?

    正确答案: 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犯罪分子有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什么是“自首”?

    正确答案: 自首是指犯罪分子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行为。
    自首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①犯罪以后自动投案。
    ②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
    ③必须接受审查和追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下列关于唐律自首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犯罪被揭发或被官府查知逃亡后,再投案自首者,视为自首

    B

    自首不实,是对犯罪事实、情节交待不实

    C

    自首者可以免罪,但赃物必须按法律规定如数偿还

    D

    自首不尽,是交待赃物数量不尽


    正确答案: D,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什么是自首?犯罪嫌疑人产生自首的心理原因是什么?

    正确答案: 自首是指犯罪嫌疑人作案后,自己主动向公安、检察机关投案,交代自己的罪行,并检举揭发同伙或提供其他线索。
    犯罪嫌疑人产生自首的心理原因,
    一是主体犯罪心理结构没有定型,在犯罪行为实施后,其原有的道德观、法制观、羞耻感等在其个性心理结构中开始占上风,产生了悔罪感,并且确信坦白自首可以获得从宽处理。二是主体外存在着迫使其放弃对抗心理的因素。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关于自首的量刑情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B、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予以免除处罚
    C、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D、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应当减轻处罚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核自首的量刑情节。根据《刑法》规定,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 第14题:

    下列对于自首和坦白的说法,正确的是:()

    A:自首要求犯罪人如实供述自己犯罪的全部事实细节,而坦白只要求供述主要的犯罪事实即可
    B:自首要求犯罪入主动投案,坦白的犯罪人则是被动归案
    C:自首是法定量刑情节,而坦白属于酌定量刑情节
    D:自首与坦白的犯罪人处罚上均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答案:B
    解析:
    【考点】自首和坦白。详解:自首与坦白均要求犯罪人如实供述主要的犯罪事实即可,并不要求如实供述自己犯罪的全部事实细节,因此A选项错误,不当选。根据《刑法》第67条第3款规定,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本条确定的就是坦白从宽的原则。由此可见,在被动归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成立坦白。而自首是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因此B选项正确,当选。酌定量刑情节是指刑法没有明文规定,根据立法精神从审判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反映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程度和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程度,在量刑时酌情适用的情节。自首与坦白均属于刑法总则中明文规定的量刑情节,因此属于法定量刑情节,C选项错误,不当选。根据《刑法》第67条规定,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对于坦白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因此D选项错误,不当选。

  • 第15题:

    关于唐朝刑事立法中自首减免刑罚的规定,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严格区分自首和自新的界限
    B.所有的犯罪都可以享受自首的待遇
    C.自首者虽然可以免罪,但“正赃犹征如法”,即赃物须按规定如数偿还,以防止自首者非法获财
    D.对自首不彻底行为作了严格规定,分为自首不实和自首不尽

    答案:B
    解析:
    在唐朝,不是所有的犯罪都可以享受自首的待遇:凡“于人损伤、于物不可备偿”“越渡关及奸,并私习天文者,并不在自首之列”。即对侵害人身、毁坏贵重物品,偷渡关卡、私习天文等犯罪,即便投案也不能按自首处理。因为这些犯罪的后果已经不能挽回。

  • 第16题:

    关于自首的法律后果说法错误的是()。

    • A、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 B、犯罪较轻的,应当免除处罚
    • C、二人以上共同犯罪时,自首的法律效果只适用于自首的共犯人
    • D、一人犯数罪时,犯罪人仅对其中部分犯罪自首的,自首的上述法律效果只适用于已自首的犯罪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并非他既自首又立功”这个负联言判断的等值判断是()。

    • A、他没有自首或者没有立功
    • B、他没有自首而且没有立功
    • C、他没有自首但是立功
    • D、他自首了但是没有立功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关于自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首只适用于未被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之前
    • B、自首分为普通自首和特别自首
    • C、某A前一天自动到公安机关自首并交代所有罪行,第二天失踪了,该A属于自首
    • D、以上说法只有一项是对的

    正确答案:B,D

  • 第19题:

    自首的概念和条件是什么?


    正确答案: 自首是指犯罪分子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其条件是: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

  • 第20题:

    唐律中规定了自首的原则,其中一条规定"遣人代首"是指:()

    • A、被遣送之人自首
    • B、遣送官府自首
    • C、派遣官府人员接受自首
    • D、有容隐关系的亲属代为自首

    正确答案:D

  • 第21题:

    单选题
    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

    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一般都不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B

    自首的犯罪分子若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C

    自首的犯罪分子若有立功表现,可以从减轻或者减轻处罚

    D

    自首犯罪分子若有重大立功表现,可以减轻或者减轻处罚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名词解释题
    特别自首(准自首或“以自首论”)

    正确答案: 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行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自首与坦白的关系是什么?

    正确答案: 所谓坦白,是指犯罪分子被动归案之后,自己如实交待所被指控的犯罪事实,并接受国家审查和裁判的行为。因此,自首和坦白均属于犯罪人犯罪后对自己所犯罪行的态度范畴。
    自首和坦白存在以下相同之处:均以行为人实施了犯罪行为为前提;在归案后犯罪人都能如实交待自己的犯罪事实;两者都要求犯罪人接受国家的审查和裁判;两者都是从宽处罚情节。
    自首与坦白存在着明显的区别:自首是犯罪人自动投案之后,主动如实供述自己犯罪事实的行为,这表明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相对较轻,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刑法将自首作为法定的从宽处罚情节;坦白则是犯罪人被动归案之后,如实交待自己所被指控的犯罪事实的行为,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与自首犯比相对较重,因此,坦白只是酌定从宽处罚情节。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