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专家讲森林覆盖率达到什么标准以上,并且分布均匀,就可以保证该地区气候风调雨顺,基本避免干旱和洪涝灾害?”相关问题
  • 第1题:

    ()是造成土地沙质荒漠化的重要因素之一。世界上绝大多数的沙漠和沙漠化土地都分布在降雨少、气候干燥曲干旱和半干旱地区。

    A、气候变化

    B、人类活动

    C、植被

    D、地下水


    参考答案:A

  • 第2题:

    简述森林覆盖率分布变化情况。


    参考答案:

    关中冲积平原及河流两侧(周代)——黄河中下游地区森林丰富、关中有竹分布(秦汉)——六盘山地区林木茂盛(东汉至南北朝)——关中地区没有森林,黄河中游森林较多(唐北宋)——华北平原森林严重破坏(唐宋时期)


  • 第3题:

    一个国家森林覆盖率达到()而且分布均衡,就能初步起到防御自然灾害、保证农业稳定发展的作用。

    • A、20%
    • B、25%
    • C、30%
    • D、40%

    正确答案:C

  • 第4题:

    寒带地区的两个主要气候类型的基本特点是什么?它们都分布在哪里?


    正确答案: (1)极地长寒气候(苔原所候)。分布在北美大陆和亚欧大陆的北部边缘(南以最热月10℃等温线与亚寒带大陆性气候相接)、格陵兰岛沿海的一部分及北冰洋中的若干岛屿;在南半球则分布在马尔维纳斯群岛、南设得兰群岛和南奥克尼群岛等地。其特征是:全年皆冬,一年中只有1~4个月月平均气温在0°~10℃之间,冬季酷寒而漫长;年降水量约200~300毫米,以雪为主;地面有永冻层,只有地衣、苔藓等低等植物。
    (2)极地冰原气候。分布在极地及其附近地区,包括格陵兰、北冰洋的若干岛屿和南极大陆的冰原高原。这里是冰洋气团和南极气团的发源地,整个冬季处于永夜状态,夏半年虽是永昼,但阳光斜射,所得热量微弱,因而气候全年严寒,各月温度都在0℃以下;南极大陆的年平均气温为-25℃,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大陆,1967年挪威人曾测得-94.5℃的绝对最低气温,可堪称为世界“寒极”。地面多被巨厚冰雪覆盖,又多凛冽风暴,植物难以生长。

  • 第5题:

    一个国家的森林覆盖率要达到()且分布较均衡才能保证农业稳定发展。

    • A、20%
    • B、25%
    • C、30%
    • D、40%

    正确答案:C

  • 第6题:

    《水土保持工程运行技术管理规程》中水土保持植物措施封禁治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 A、封山育林地:连续封禁3~5年以上。南方地区,植被覆盖度达到90%以上,形成乔、灌、草结合的良好植被结构;北方干旱地区植被覆盖率达到70%,初步形成草灌结合的植被结构。
    • B、封山育林地:连续封禁2~4年以上。南方地区,植被覆盖度达到95%以上,形成乔、灌、草结合的良好植被结构;北方干旱地区植被覆盖率达到80%,初步形成草灌结合的植被结构。
    • C、封坡育草地:南方地区,草地覆盖度达到95%以上;北方干旱地区,草地覆盖度达到80%以上。
    • D、封坡育草地:南方地区,草地覆盖度达到90%以上;北方干旱地区,草地覆盖度达到70%以上。

    正确答案:A,D

  • 第7题:

    贵州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6年,森林覆盖率达到()。

    • A、18.2%
    • B、28.8%
    • C、34.6
    • D、39.9%

    正确答案:D

  • 第8题:

    简述低纬度干旱气候与中纬度干旱气候的分布、成因及特点。


    正确答案: (1)低纬度干旱气候
    1.热带干旱气候
    ①分布:(南、北)回归线两侧
    ②成因:A终年受到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不易形成降雨)
    B处于信风的背风海岸
    ③特点:A降水少,变率大热带干旱气候区年水量<250mm,年降水变率在40%以上,降水性质多属爆发性的阵雨。
    B云量少,日照强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为生产服务,也是利用日光治疗疾病的好地方。
    C气温高,较差大由于云量少,日照强,地面又无植被,空气湿度小,因此气温上升极快,巨大的日较差是热带沙漠气候的重要特征之一。D蒸发强,湿度小
    2.热带西岸多雾干旱气候
    ①分布:热带大陆西岸有冷流经过的海滨地带
    ②成因:位于海洋副高的东部边缘,盛行下沉气流,加上冷洋流的影响,使空气下层温度降低,逆温现象严重,空气层结稳定,近地面的空气无法上升成云致雨,所以多雾而少雨
    ③特点:A降水少,只成雾,不成雨B多雾多低层云,日照不强C相对湿度大D气温较低,温差小
    (2)中纬度干旱气候
    ①分布:分布于北纬35°~50°的亚洲和北美大陆中心,主要分布于北半球。亚洲大陆面积辽阔,东西延伸范围广,在南半球只有巴塔哥尼亚干旱气候区。
    ②成因:A北半球中纬度气候区,因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很少受海洋气团影响,终年在大陆气团控制下,气候十分干燥。B在南半球只有一块阿根廷境内的巴塔哥尼亚干旱气候区,原因是它处于西风带的大陆东岸,是西风带的雨影区域。
    ③特点:A降水少,变率大,有少量冬雨年降水量<250mm,年降水变率一般>40%,降水常具有暴雨性质,这些特征与热带干旱气候相似,所不同的是中纬度干旱气候因冬季温度低有少量冬雪。
    B相对日照高中纬度干旱气候区虽然受不到阳光直射,但因云量少,空气干旱,与同纬度地区相比较,其相对日照百分率是最高的。
    C冬寒夏热,气温变化急剧,年较差大年较差大是中纬干旱气候与热带干旱气候的显著差异。
    D天气的非周期性变化显著寒潮、锋面、气旋和雷雨等剧烈的天气变化要比热带干旱气候区显著。

  • 第9题:

    只要能够达到100%的逻辑覆盖率,就可以保证程序的正确性。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0题: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态系统比较优越,农牧业生产比较稳定时,森林均匀分布的覆盖率是()

    • A、A10%
    • B、B12.5%
    • C、C20%
    • D、D30%以上

    正确答案:D

  • 第11题:

    问答题
    一个国家的森林覆盖率要达到多少且分布较均衡才能保证农业稳定发展?

    正确答案: 一个国家的森林覆盖率要达到30%且分布较均衡才能保证农业稳定发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一个国家的森林覆盖率要达到()且分布较均衡才能保证农业稳定发展。
    A

    20%

    B

    25%

    C

    30%

    D

    40%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设计一组测试用例,使该程序所有函数的语句覆盖率和分支覆盖率尽量达到最大。如果认为该程序的语句覆盖率或分支覆盖率无法达到100%,需说明为什么。


    正确答案:测试用例: ①输入:bookCount输出:合法! ②输入:puts输出:常、变量标识不能用C语言预定义函数名! ③输入:5student输出:首字符只能是字母或下划线! ④输入:stu+name输出:常、变量只能由字母、下划线和数字构成! ⑤输入:float输出:常、变量标识不能用C语言关键字! ⑥输入:putsfloatstudentsnamechinachineseenglishchinachinesechinachina输出:内存不够! ⑦输入:_StuId输出:合法! 该程序的语句覆盖率或分支覆盖率均无法达到100%因为该程序允许中间返回值。如果if条件中任意一个成立就立即返回那么剩下的语句就无法执行;即使所有的if条件均不成立。运行到最后那么if条件成立时的语句就无法执行其覆盖率始终无法达到100%。
    测试用例: ①输入:bookCount,输出:合法! ②输入:puts,输出:常、变量标识不能用C语言预定义函数名! ③输入:5student,输出:首字符只能是字母或下划线! ④输入:stu+name,输出:常、变量只能由字母、下划线和数字构成! ⑤输入:float,输出:常、变量标识不能用C语言关键字! ⑥输入:putsfloatstudentsnamechinachineseenglishchinachinesechinachina,输出:内存不够! ⑦输入:_StuId,输出:合法! 该程序的语句覆盖率或分支覆盖率均无法达到100%,因为该程序允许中间返回值。如果if条件中任意一个成立就立即返回,那么剩下的语句就无法执行;即使所有的if条件均不成立。运行到最后,那么if条件成立时的语句就无法执行,其覆盖率始终无法达到100%。

  • 第14题:

    我国盐渍化土壤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5题:

    衢州山地分布辽阔,森林覆盖率在()以上。

    • A、60.5%
    • B、61.3%
    • C、70%
    • D、88.42%

    正确答案:C

  • 第16题:

    一个国家的森林覆盖率要达到多少且分布较均衡才能保证农业稳定发展?


    正确答案:一个国家的森林覆盖率要达到30%且分布较均衡才能保证农业稳定发展。

  • 第17题: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要求城市森林覆盖率达到多少为A类标准?


    正确答案: 要求城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5%。

  • 第18题:

    春季干旱频率较低,地区分布不均,夏季干旱频率分布比较均匀,冬季干旱发生频率较高。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9题:

    荒漠化评价,简单地讲就是对分布于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区的()进行类型的划分与程度的分等定级。


    正确答案:退化土地;

  • 第20题:

    据林学方面研究,一个地区的绿化()至少应达到30%以上,才能起到改良气候的作用。

    • A、覆盖率
    • B、成活率
    • C、出苗率
    • D、死亡率

    正确答案:C

  • 第21题:

    现代干旱气候大致分布在哪些地区?试分析他们的成因,为什么在地质时代干旱气候的分布与现代不同?试举我国实例加以说明。


    正确答案: 1、现代干旱气候大致分布在以下地区:
    (1)南北半球的副热带地区,诸如北非的撒哈拉沙漠、亚洲西南部的阿拉伯大沙漠、塔尔沙漠、墨西哥和美国西南部的沙漠带、西南非洲的卡拉哈利沙漠、澳大利亚西部和中部沙漠等;
    (2)纬度10°—30°附近的热带大陆西岸地带,如北美加利福尼亚沿岸、南美秘鲁沿岸、北非沿岸、南非沿岸地带;
    (3)地处内陆,如中亚、中国内蒙古、新疆、甘肃等地,美国内华达、犹他州和加利福尼亚州东南部等;
    2、干旱气候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持续宽广的下沉气流。在南北半球的副热带纬度上,终年受副热带高压下沉气流控制,又当信风带的背风海岸,是热带大陆气团的源地,离赤道低压槽和极锋都很远。最大下沉气流的平均纬度在南北半球的33度附近,降水量极少,像北非的阿斯旺经常是连续多年无雨,偶有降水多属爆发性阵雨。
    (2)缺乏气压扰动。气压的气旋性扰动,它具有产生降水的必要条件—湿空气的不断复合上升。著名的地中海气候夏季干旱主要就是由于缺乏这种气压扰动(降水系统)所造成的,尽管空气中的水分并不缺少。热带大陆西岸、冷洋流经过的海滨地带,位于副热带高压下沉气流区,又受冷洋流影响,空气层结稳定,多雾而少雨,多低层云,常出现逆温,少降水天气系统。但在厄尔尼诺现象出现年份,由于赤道暖水流来,空气层结不稳定,有上升气流因此多雨。例如南美秘鲁的卡亚俄常年降水量近30.5mm,但在厄尔尼诺现象中却出现大雨,造成洪涝灾害。
    (3)缺乏潮湿气流。空气潮湿不一定下雨,但反过来,如果没有潮湿空气,则一定不会下雨。由此可见,潮湿气流可以到达某地区虽不是该地区降水的充分条件,但却是必不可少的条件。有些内陆距离水的源地十分遥远、或包含水汽的气流长途跋涉、途径干旱地带,或潮湿气流被巨大的山脉所阻挡等等,均是干旱气候的直接原因。
    (4)局地下沉气流。这种局地下沉气流一般是由山脉或其它特殊地形所诱发的。通常叫做雨影沙漠的干燥气候带存在于山脉的背风侧,地球上的好几个主要沙漠属于这一类型。在南美洲的安第斯山以西、智利北部几乎总是存在着连续不断的下沉气流,它形成了著名的南美洲阿特卡马沙漠。
    中国是世界上主要干旱国家之一,干旱、半干旱面积占国土面积的二分之一,大部分集中在我国西北地区。不过,以上成因多数还难以解释中国温带干旱气候的形成问题,更不能解释干旱气候何以第四纪中期以来趋于强化。
    凡此,均说明了亚洲中部干早气候成因的独特性,即青藏高原的热力、动力作用对西北地区干旱气候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1)高原的屏障作用关,它直接阻挡了西南湿润季风气流的北进,切断了主要的水汽来源。平均而言,高原北侧的大气湿度不足南侧的1/3。
    (2)高原为强大的热源和有组织的上升运动区。在高原及邻近地区多年夏季平均的垂直运动场上,夏半年(4-9月)高原上盛行较强的上升运动,而绕高原西、北和东北侧分布着下沉运动带,三个下沉中心大体分别与中亚、西北和华北三片干早及半干早区对应。高原北侧和西侧这种长时间维持的深厚下沉运动,致使这些地方全年出现少云的干燥天气,形成高原外围少雨带。
    (3)强迫西风气流分支绕流,形成高原北侧全年盛行的高空脊和反气旋性辐散带。既进一步加强了高原北侧的下沉运动,也使气柱中本来就稀少的水汽易辐散掉,难在当地降雨。上述高原对西北干旱背景及年变化的影响,得到Brocoo1i等(1992)有无青藏高原地形的气候模拟试验结果的验证。还得到青藏高原隆升史上,至高原达3000-3500m临界高度(冰冻圈高度)后,亚洲气候环境才发生重大变化的古地质证据的支持。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低纬度干旱气候与中纬度干旱气候的分布、成因及特点。

    正确答案: (1)低纬度干旱气候
    1.热带干旱气候
    ①分布:(南、北)回归线两侧
    ②成因:A终年受到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不易形成降雨)
    B处于信风的背风海岸
    ③特点:A降水少,变率大热带干旱气候区年水量<250mm,年降水变率在40%以上,降水性质多属爆发性的阵雨。
    B云量少,日照强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为生产服务,也是利用日光治疗疾病的好地方。
    C气温高,较差大由于云量少,日照强,地面又无植被,空气湿度小,因此气温上升极快,巨大的日较差是热带沙漠气候的重要特征之一。D蒸发强,湿度小
    2.热带西岸多雾干旱气候
    ①分布:热带大陆西岸有冷流经过的海滨地带
    ②成因:位于海洋副高的东部边缘,盛行下沉气流,加上冷洋流的影响,使空气下层温度降低,逆温现象严重,空气层结稳定,近地面的空气无法上升成云致雨,所以多雾而少雨
    ③特点:A降水少,只成雾,不成雨B多雾多低层云,日照不强C相对湿度大D气温较低,温差小
    (2)中纬度干旱气候
    ①分布:分布于北纬35°~50°的亚洲和北美大陆中心,主要分布于北半球。亚洲大陆面积辽阔,东西延伸范围广,在南半球只有巴塔哥尼亚干旱气候区。
    ②成因:A北半球中纬度气候区,因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很少受海洋气团影响,终年在大陆气团控制下,气候十分干燥。B在南半球只有一块阿根廷境内的巴塔哥尼亚干旱气候区,原因是它处于西风带的大陆东岸,是西风带的雨影区域。
    ③特点:A降水少,变率大,有少量冬雨年降水量<250mm,年降水变率一般>40%,降水常具有暴雨性质,这些特征与热带干旱气候相似,所不同的是中纬度干旱气候因冬季温度低有少量冬雪。
    B相对日照高中纬度干旱气候区虽然受不到阳光直射,但因云量少,空气干旱,与同纬度地区相比较,其相对日照百分率是最高的。
    C冬寒夏热,气温变化急剧,年较差大年较差大是中纬干旱气候与热带干旱气候的显著差异。
    D天气的非周期性变化显著寒潮、锋面、气旋和雷雨等剧烈的天气变化要比热带干旱气候区显著。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是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它使土地生物和经济生产潜力减少,甚至基本丧失。
    A

    荒漠化

    B

    干旱化

    C

    土地污染

    D

    土壤破坏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