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A
更多“西周的亡国之君是()。”相关问题
  • 第1题:

    表达了“故国之思,亡国之恨”的是()。

    • A、《江城子》
    • B、《虞美人》
    • C、《八声甘州》
    • D、《声声慢》

    正确答案:B

  • 第2题:

    李煜后期的词多是反映亡国之痛,哀婉凄凉,意境深远


    正确答案:正确

  • 第3题:

    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也是亡国之君的是()皇帝。


    正确答案:崇祯

  • 第4题:

    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这段言论出自()

    • A、黄宗羲
    • B、顾炎武
    • C、王夫之
    • D、梁启超

    正确答案:B

  • 第5题:

    李煜《虞美人》词抒发的情感是()

    • A、亡国之痛
    • B、离家之苦
    • C、悼亡之思
    • D、亲友之念

    正确答案:A

  • 第6题:

    《王风•黍离》一诗的主旨是()

    • A、亡国之思
    • B、失意之悲
    • C、身世之慨
    • D、兴亡之感

    正确答案:A,B

  • 第7题: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有亡国,有亡天下……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亡国者,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必有责焉耳矣”。下列历史事件中符合“亡天下”含义的是()

    • A、1127年的靖康之耻
    • B、1644年的甲申之难
    • C、1856年的天京变乱
    • D、1935年的华北事变

    正确答案:D

  • 第8题:

    单选题
    表达了“故国之思,亡国之恨”的是()。
    A

    《江城子》

    B

    《虞美人》

    C

    《八声甘州》

    D

    《声声慢》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判断题
    根据史载,李自成并不认为崇祯帝是一个亡国之君。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墨子说:“入国而不存其士,则亡国矣。见贤而不急,则缓其君矣。”这句话如何理解?

    正确答案: 治理国家而不优待贤士,国家就会灭亡。见到贤士而不急迫及时的任用,他们就会怠慢君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西周的亡国之君是()。
    A

    B

    C

    周幽王

    D

    周厉王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填空题
    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也是亡国之君的是()皇帝。

    正确答案: 崇祯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表达的主题是()。

    • A、爱恋相思
    • B、亡国之痛
    • C、故国之思
    • D、生命悲歌

    正确答案:B,C

  • 第14题:

    历史上,下列哪位不是亡国之君?()

    • A、商纣王
    • B、周赧王
    • C、汉献帝
    • D、唐昭宗

    正确答案:D

  • 第15题:

    明朝的亡国之君明思宗朱由检的年号是什么?


    正确答案:崇祯

  • 第16题:

    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有亡国,有亡天下……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下列历史事件中符合“亡天下”含义的是()

    • A、1937年的七七事变
    • B、1912年的清朝建立
    • C、1927年,北洋军阀基本被消灭
    • D、1644年的明朝灭亡

    正确答案:A

  • 第17题:

    翻译: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讎。”


    正确答案: 孟子告诉齐宣王说:“君主把臣下当手足,臣下就会把君主当最亲近的人;君主把臣下当狗马,臣下就会把君主当一般不相干的人;君主把巨下当泥土草芥,臣下就会把君主当仇敌。”

  • 第18题:

    给下文加上标点: 平公射鴳不死使竖襄搏之失公怒拘将杀之叔向闻之夕君告之叔向曰君必杀之昔吾先君唐叔射兕于徒林殪以为大甲以封于晋今君嗣吾先君唐叔射鴳不死搏之不得是吾君之耻者也君必速杀之勿令远闻君忸怩乃趣赦之


    正确答案:平公射鴳,不死,使竖襄搏之,失,公怒,拘将杀之。叔向闻之,夕,君告之。叔向曰:“君必杀之。昔吾先君唐叔射兕于徒林,殪,以为大甲,以封于晋。今君嗣吾先君唐叔,射鴳不死,搏之不得,是扬吾君之耻者也。君其必速杀之,勿令远闻。”君忸怩,乃趣赦之。

  • 第19题:

    判断题
    隋炀帝容貌俊秀,天资聪颖,擅长为文,曾经编撰自己的诗集颁赐臣下,之所以沦为亡国之君,与其德行的缺乏不无缘故。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多选题
    《王风•黍离》一诗的主旨是()
    A

    亡国之思

    B

    失意之悲

    C

    身世之慨

    D

    兴亡之感


    正确答案: A,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李煜《虞美人》词抒发的情感是()
    A

    亡国之痛

    B

    离家之苦

    C

    悼亡之思

    D

    亲友之念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栾怀子(栾盈)之出,执政(范宣子)使栾子之臣勿从,从栾氏者为大戮施。栾氏之臣辛俞行,吏执之,献诸公(晋平公)。公曰:“国有大令,何故犯之?”对曰:“臣顺之也,岂敢犯之?执政曰‘无从栾氏而从君’,是明令必从君也。臣闻之曰:‘三世事家,君之;再世以下,主之。事君以死,事主以勤。’君之明令也,自臣之祖,以无大援于晋国,世隶于栾氏,于今三世矣,臣故不敢不君。今执政曰‘不从君者为大戮’,臣敢忘其死而叛其君,以烦司寇。” 对这段话分析错误的是:()
    A

    本段文字中,君有时指晋国国君,有时却指栾氏

    B

    这一事件反映了西周宗法体系和新兴的王法制度两种价值观的冲突

    C

    辛俞强调自己的行为正是遵从“君之明令”,表明他追随栾氏出行其实是不得已

    D

    在范宣子发布的政令中,其实是默认只有国君才可以称君的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历史上,下列哪位不是亡国之君?()
    A

    商纣王

    B

    周赧王

    C

    汉献帝

    D

    唐昭宗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