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如何预防食物中毒的发生?”相关问题
  • 第1题:

    什么是细菌性食物中毒,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生的原因有哪些?如何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


    正确答案: 1)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指由于进食被细菌或其细菌毒素所污染的食品而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
    2)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生的原因有:
    ①致病菌污染食物;
    ②贮存方式不当,致病菌在食品中大量繁殖或产生毒素。
    ③食用前未加热或加热不彻底,未能杀灭致病菌或破坏毒素。
    3)细菌性食物中毒预防措施主要有三点:
    ①防止食物被细菌污染:生产、储存、运输、销售,食品行业从业人员的健康和卫生规范操作,生、熟食避免交叉污染;
    ②低温短时间储存,控制细菌繁殖;
    ③在食用前彻底加热以杀灭细菌。

  • 第2题:

    如果发生游客食物中毒事件,导游员该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如果发生游客食物中毒事件,导游员要立即采取措施,设法让中毒游客吐出食物,让其多喝干净的饮用水,以加速排泄,减少体内的毒性。同时要迅速将中毒者送往医院治疗,请医生开具诊断证明最后还要向旅行社汇报,并追查供餐单位的法律责任。

  • 第3题:

    河豚毒素有何特点?如何预防河豚毒素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正确答案: 一、河豚毒素的特点河豚中毒是世界上最严重的动物性食物中毒之一。河豚毒素是河豚鱼体内的毒素,剧毒:毒性比氰化钠高1000倍,因此食用后很容易引起中毒,甚至导致死亡。体内分布:较广,以内脏为主(肝、脾、胃、卵巢、卵子、肠),皮肤以及血液也含有毒素,含量以卵巢、肝脏和血液最丰富,毒性以卵和卵巢最大,肝脏次之。毒性大小随季节、品种及生长水域而不同。无色、无味、无臭的针状结晶。不溶于除酸性水或醇溶液以外的所有溶剂。弱酸中相对稳定,强酸中易分解,在碱性溶液中则全部被分解。对紫外线和阳光有强的抵抗能力。对热稳定、能耐高温:100℃温度下处理24h或于120℃下处理20-60min方可使毒素完全受到破坏。盐腌、低温冻结、消化酶作用均不被破坏。一般品种的河豚鱼肌肉的毒性较低,但双斑圆鲀、虫纹圆鲀、铅点圆鲀肌肉的毒性较强。强毒性神经毒素:对神经细胞膜的钠离子通道有专一性作用,能阻断神经冲动的传递,使神经末梢和中枢神经发生麻痹。
    二、预防与控制
    (1)大力开展宣传教育,加强监督管理。
    (2)新鲜河豚鱼必须统一收购,集中加工。
    (3)新鲜河豚去掉内脏、头和皮后,肌肉经反复冲洗,加入2%碳酸钠处理24h,然后用清水洗净,可使其毒性降至对人无害的程度。

  • 第4题:

    发生食物中毒时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要争分夺秒抢救病人,抢救越早效果越好。急救的原则是尽快清洗和排出同肠道内的有毒物质,防止毒物被吸收,并给予对症治疗。症状重的应住院治疗。
    (1)催吐:让病人呕吐是排出胃内有毒食物的最重要的方法,而且简单易行。一般在食后4至6小时内部应及时进行催吐,方法是:剌激咽部:利用手边方便的东西如筷子、压舌板、笔杆、鸡翎或或手指刺激咽后壁,使之引起呕吐反射。有时由于食物过稠,不易吐出和吐净,可让患者喝点温的清水,然后再催吐、反复进行,直到呕吐物中没有食物为止,或口服1:1000的高锰酸钾。高锰酸钾有刺激胃粘膜的作用,可引起呕吐。
    (2)一般毒物吸收后多由肝脏解毒或由肾脏随尿排出,能饮水的病人口服大量液体也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排毒方法。

  • 第5题:

    卫生技术的目的是改善劳动条件、()

    • A、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
    • B、预防职业病的发生
    • C、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 D、预防食物中毒

    正确答案:B

  • 第6题:

    如何预防MODS的发生?


    正确答案: 运用先进监测设备,监测病情变化;改善呼吸和循环功能,尽早纠正低血容量;预防感染;纠正体液失衡,加强营养支持;积极治疗最先出现的器官功能障碍。

  • 第7题:

    问答题
    发生食物中毒后如何紧急救治处理?

    正确答案: 对于食物中毒事件,应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取下列措施以及时抢救病人和有利于查明发病原因:
    (1)停止食用可疑中毒食品;
    (2)采集病人血液、尿液、吐泻物标本,以备送检;
    (3)迅速排毒处理,包括催吐、洗胃、导泻或灌肠;但病人已有强烈呕吐、腹泻或消化道有损伤(见到血性呕吐或排泄物)时,不宜再用上述方法;
    (4)对症治疗和特殊治疗,包括必要的抗生素治疗和补充体液等。例如:酸性食物用弱碱性药物中和;多种毒物可被氧化剂氧化解毒。此外,保温、保肝、护肾、抗感染等措施也很重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发生食物中毒时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要争分夺秒抢救病人,抢救越早效果越好。急救的原则是尽快清洗和排出同肠道内的有毒物质,防止毒物被吸收,并给予对症治疗。症状重的应住院治疗。
    (1)催吐:让病人呕吐是排出胃内有毒食物的最重要的方法,而且简单易行。一般在食后4至6小时内部应及时进行催吐,方法是:剌激咽部:利用手边方便的东西如筷子、压舌板、笔杆、鸡翎或或手指刺激咽后壁,使之引起呕吐反射。有时由于食物过稠,不易吐出和吐净,可让患者喝点温的清水,然后再催吐、反复进行,直到呕吐物中没有食物为止,或口服1:1000的高锰酸钾。高锰酸钾有刺激胃粘膜的作用,可引起呕吐。
    (2)一般毒物吸收后多由肝脏解毒或由肾脏随尿排出,能饮水的病人口服大量液体也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排毒方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防止食物中毒的重点是针对各种可能发生食物中海的环节,采取严格有效的措施,进行积极预防。禁止使用隐含有毒物质的加工器具、容器、包装材料,此措施为()。
    A

    化学性食物中毒的预防措施

    B

    食物中毒事件的处理措施

    C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预防措施

    D

    有毒食物中毒的预防措施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如何注意饮食卫生,预防食物中毒。

    正确答案: (1)饭前、便后要洗手。
    (2)到饭店就餐时要选择有《食品卫生许可证》的餐饮单位,不在无证排档就餐。
    (3)不吃违禁生食水产品。
    (4)不要到无证摊贩处买食品。不买无商标或无出厂日期、无生产单位、无保质期限等标签的罐头食品和其他包装食品。
    (5)瓜果、蔬菜生吃时要洗净、消毒。
    (6)不随意采捕食用不熟悉、不认识的动物、植物(野蘑菇、野果、野菜等)。
    (7)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在夏季应如何预防食物中毒?

    正确答案: 1)防止食品的污染:生熟食物一定要分开处理,不食用病死牲畜肉。
    2)高温杀菌:许多毒素多为蛋白类,高温处理后可以破坏之,且可杀灭细菌
    3)控制温度,低温冷藏  冷藏食品应控制在5℃以下,并做到避光、断氧。
    4)自制发酵酱类食物时,原料应清洁新鲜。不吃生酱或有生酱的食物。
    5)烹调或调制海产品生冷拼盘时可加适量食醋。
    6)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
    7)大力提倡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增强机体免疫力,以抵御细菌的侵袭。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肉毒杆菌等引起食物中毒的特点。如何预防?

    正确答案: 中毒特点:
    沙门氏菌中毒的症状主要由急性肠胃炎为主,主要症状有呕吐、腹泻、腹疼,粪便为水样便,有时带脓血和黏液,一般发热的温度在三十八摄氏度至四十摄氏度;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起病急,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呕吐为主;肉毒杆菌中毒的临床表现以运动神经麻痹的症状为主,特征为对称性脑神经受损的症状。
    预防要点:防止污染、控制繁殖、杀灭病原菌。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发生食物中毒后如何紧急救治处理?


    正确答案: 对于食物中毒事件,应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取下列措施以及时抢救病人和有利于查明发病原因:
    (1)停止食用可疑中毒食品;
    (2)采集病人血液、尿液、吐泻物标本,以备送检;
    (3)迅速排毒处理,包括催吐、洗胃、导泻或灌肠;但病人已有强烈呕吐、腹泻或消化道有损伤(见到血性呕吐或排泄物)时,不宜再用上述方法;
    (4)对症治疗和特殊治疗,包括必要的抗生素治疗和补充体液等。例如:酸性食物用弱碱性药物中和;多种毒物可被氧化剂氧化解毒。此外,保温、保肝、护肾、抗感染等措施也很重要。

  • 第14题:

    如何预防亚硝酸盐食物中毒?


    正确答案:加强亚硝酸盐管理,防止误食。蔬菜应注意保鲜,防止腐烂。胃肠功能不好时,不要在短期内食用大量蔬菜。不要用苦井水煮饭做菜。盐渍蔬菜时要选新鲜蔬菜,腌菜要腌透,至少腌20天以上再食用。但现腌的菜最好马上就食用,不能存放过久。

  • 第15题:

    如何注意饮食卫生,预防食物中毒。


    正确答案: (1)饭前、便后要洗手。
    (2)到饭店就餐时要选择有《食品卫生许可证》的餐饮单位,不在无证排档就餐。
    (3)不吃违禁生食水产品。
    (4)不要到无证摊贩处买食品。不买无商标或无出厂日期、无生产单位、无保质期限等标签的罐头食品和其他包装食品。
    (5)瓜果、蔬菜生吃时要洗净、消毒。
    (6)不随意采捕食用不熟悉、不认识的动物、植物(野蘑菇、野果、野菜等)。
    (7)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

  • 第16题:

    如何预防食物中毒的发生?


    正确答案: 一定要选择新鲜和安全的食品;彻底加热,煮熟煮透食物;剩饭剩菜一定要充分加热后再吃;做扁豆一定要煮熟焖透;不采集不食用野生蘑菇;切记生熟分开。

  • 第17题:

    各级应当加强预防中毒常识的宣传教育,防止发生()等各类中毒事故。

    • A、气体中毒索
    • B、食物中毒
    • C、生物中毒、食物中毒
    • D、生物中毒、食物中毒、气体中毒

    正确答案:D

  • 第18题:

    防止食物中毒的重点是针对各种可能发生食物中海的环节,采取严格有效的措施,进行积极预防。禁止使用隐含有毒物质的加工器具、容器、包装材料,此措施为()。

    • A、化学性食物中毒的预防措施
    • B、食物中毒事件的处理措施
    • C、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预防措施
    • D、有毒食物中毒的预防措施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问答题
    感染型食物中毒和毒素型食物中毒有何区别?如何加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中毒的预防?

    正确答案: 由细菌菌体引起的中毒称为感染型食物中毒;由细菌产生的毒素引起的中毒称为毒素型食物中毒。
    预防要点:防止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食品、防止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的生成、杀死金黄色葡萄球菌。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生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

    正确答案: 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主要是根据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生的原因和条件,采取针对性措施。
    (1)防止食品被沙门氏菌污染
    ①加强对食品生产企业的卫生监督,特别是要加强肉联厂对畜、禽的宰前检疫和宰后的兽医卫生检验,并按有关规定处理。
    ②防止被沙门氏菌感染或污染的畜、禽肉进入市场,禁止食用病死的畜、禽肉类。
    ③加强肉类食品在储藏、运输、加工、烹调或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卫生管理。
    ④注意操作卫生,避免生、熟食品之间的交叉污染。
    ⑤食品从业人员应定期进行卫生知识培训和健康检查;
    (2)控制食品中沙门氏菌的生长繁殖:低温贮藏并尽可能的缩短存储时间;
    (3)食用前彻底灭菌:
    ①各种生食品食用前要蒸熟煮透。如彻底杀灭肉类中可能存在的沙门氏菌,应使肉块深部达80℃并持续12min以上或肉块重量1Ikg以下,持续煮沸2.5~3h,禽蛋类应煮沸8min以上。
    ②剩余饭菜和存放时间达4h以上的熟肉或肉制品,食用前必须回锅。
    ③生吃食品食用前要洗净、消毒。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河豚毒素有何特点?如何预防河豚毒素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正确答案: 一、河豚毒素的特点河豚中毒是世界上最严重的动物性食物中毒之一。河豚毒素是河豚鱼体内的毒素,剧毒:毒性比氰化钠高1000倍,因此食用后很容易引起中毒,甚至导致死亡。体内分布:较广,以内脏为主(肝、脾、胃、卵巢、卵子、肠),皮肤以及血液也含有毒素,含量以卵巢、肝脏和血液最丰富,毒性以卵和卵巢最大,肝脏次之。毒性大小随季节、品种及生长水域而不同。无色、无味、无臭的针状结晶。不溶于除酸性水或醇溶液以外的所有溶剂。弱酸中相对稳定,强酸中易分解,在碱性溶液中则全部被分解。对紫外线和阳光有强的抵抗能力。对热稳定、能耐高温:100℃温度下处理24h或于120℃下处理20-60min方可使毒素完全受到破坏。盐腌、低温冻结、消化酶作用均不被破坏。一般品种的河豚鱼肌肉的毒性较低,但双斑圆鲀、虫纹圆鲀、铅点圆鲀肌肉的毒性较强。强毒性神经毒素:对神经细胞膜的钠离子通道有专一性作用,能阻断神经冲动的传递,使神经末梢和中枢神经发生麻痹。
    二、预防与控制
    (1)大力开展宣传教育,加强监督管理。
    (2)新鲜河豚鱼必须统一收购,集中加工。
    (3)新鲜河豚去掉内脏、头和皮后,肌肉经反复冲洗,加入2%碳酸钠处理24h,然后用清水洗净,可使其毒性降至对人无害的程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如何预防食物中毒的发生?

    正确答案: 一定要选择新鲜和安全的食品;彻底加热,煮熟煮透食物;剩饭剩菜一定要充分加热后再吃;做扁豆一定要煮熟焖透;不采集不食用野生蘑菇;切记生熟分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生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

    正确答案: 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主要是根据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生的原因和条件,采取针对性措施。
    (1)防止食品被沙门氏菌污染:
    ①加强对食品生产企业的卫生监督,特别是要加强肉联厂对畜、禽的宰前检疫和宰后的兽医卫生检验,并按有关规定处理。
    ②防止被沙门氏菌感染或污染的畜、禽肉进入市场,禁止食用病死的畜、禽肉类。
    ③加强肉类食品在储藏、运输、加工、烹调或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卫生管理。
    ④注意操作卫生,避免生、熟食品之间的交叉污染。
    ⑤食品从业人员应定期进行卫生知识培训和健康检查。
    (2)控制食品中沙门氏菌的生长繁殖:低温贮藏并尽可能的缩短存储时间;
    (3)食用前彻底灭菌:
    ①各种生食品食用前要蒸熟煮透。如彻底杀灭肉类中可能存在的沙门氏菌,应使肉块深部达80℃并持续12min以上或肉块重量1Ikg以下,持续煮沸2.5~3h,禽蛋类应煮沸8min以上。
    ②剩余饭菜和存放时间达4h以上的熟肉或肉制品,食用前必须回锅。
    ③生吃食品食用前要洗净、消毒。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如何预防亚硝酸盐食物中毒?

    正确答案: 加强亚硝酸盐管理,防止误食。蔬菜应注意保鲜,防止腐烂。胃肠功能不好时,不要在短期内食用大量蔬菜。不要用苦井水煮饭做菜。盐渍蔬菜时要选新鲜蔬菜,腌菜要腌透,至少腌20天以上再食用。但现腌的菜最好马上就食用,不能存放过久。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