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如何预防手足口病?”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列对手足口病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 A、目前尚无疫苗可预防手足口病
    • B、治疗手足口病无特效药物
    • C、以支持疗法为主
    • D、主要是抗菌治疗

    正确答案:D

  • 第2题:

    如何做好校园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


    正确答案: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本病感染的关键。
    (1)个人预防措施
    A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B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C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D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被褥。
    E二公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异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2)托幼机构及小学等集体单位的预防控制措施
    A本病流行季节,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
    B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品、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C进行清扫或消毒工作(尤其清扫厕所)时,工作人员应戴手套,清洁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
    D每日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搽拭消毒;
    E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
    F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要对患儿采取及时送诊、居家休息的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
    G患儿增多时,要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根据疫情控制需要当地教育和卫生部门可决定采取托幼机构或小学放假措施。

  • 第3题:

    手足口病病人与正常人之间的传播是如何实现的?


    正确答案:手足口病病人与正常人之间的传染是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的鼻和咽分泌物或粪便传播实现,其中患者在发病的第一周传染性最强。

  • 第4题:

    预防手足口病的要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勤洗澡。
    2、喝开水,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剩饭剩菜要加热后再食用。
    3、家长要经常对孩子居住的房间进行通风换气。
    4、尽量少带孩子去拥挤的公共场所,特别是尽量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接触,减少被感染的机会。
    5、注意搞好孩子营养的合理搭配,还要让孩子休息好,适当晒晒太阳,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6、注意家庭室内外的清洁卫生,家庭成员的衣服、被褥要在阳光下曝晒。
    7、家禽、家畜要圈养,避免人、畜混住一处,尤其要减少儿童与家禽、家畜的直接接触。
    8、家长平时要多注意观察孩子身体状况的变化,一旦发现孩子有发热、出疹等表现,应尽早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9、托幼机构做好晨间体检,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隔离治疗。
    10、托幼机构应每日对玩具、用具等进行清洗消毒,减少间接接触传播。
    11、强化医院感染控制工作,避免院内交叉感染。
    12、加强食品与环境卫生工作,减少手足口病经食品及场所传播。

  • 第5题:

    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医疗机构应采取的预防控制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1)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卫生院、诊所要按照要求划出专门的区域或 房间用于手足口病患儿的诊断和治疗。
    (2)对治疗手足口病的区域或房间要增加消毒次数。
    (3)要加强通风,对通风不良的应使用排风扇。
    (4)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患儿后,应对手部进行消毒。
    (5)收治手足口病患儿的病房不能同时收治其他非手足口病的患儿。
    (6)患儿使用过的被褥等用品应用高于70℃的水进行洗涤消毒;桌椅等设 施和物品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待30分钟后使用。
    (7)在接触手足口病患儿污染物时应戴手套;接触被污染的物品或者脱手 套后要立即洗手。

  • 第6题:

    托幼机构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措施?


    正确答案: (1)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要采取立即送诊、居家观察等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
    (2)出现重症或死亡病例,或1周内同一班级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建议病例所在班级停课10天;1周内累计出现10例及以上或3个班级分别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时,经风险评估后,可建议托幼机构停课10天;
    (3)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等良好的卫生习惯;老师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状况;
    (4)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定期对玩具、儿童个人卫生用具(水杯、毛巾等)、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5)定期对活动室、寝室、教室、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
    (6)托幼机构应每日对厕所进行清扫、消毒,工作人员应戴手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
    (7)托幼机构应配合卫生部门采取手足口病防控措施。

  • 第7题:

    关于手足口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
    • B、手足口病是一种皮肤病
    • C、手足口病是一种传染病

    正确答案:A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手足口病的护理与预防。

    正确答案: 护理:患儿发热时应卧床休息,多饮水。保持口腔清洁,防止细菌感染。吃有营养、易消化的流质和半流质食物,每次饭后用温开水或淡水给患儿漱口。注意手、足病损处皮肤的清洁,不要用手乱抓。
    预防:食具、便具专人专用,严格消毒;教导儿童养成良好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外出后用肥皂洗手,不吃生水和生冷食物。避免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患病儿童;保证托幼机构和家庭环境卫生,注意通风、消毒和晨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试述托幼机构及小学等集体单位预防控制手足口病的措施。

    正确答案: 托幼机构及小学等集体单位的预防控制手足口病的措施如下:
    (1)本病流行季节,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
    (2)每天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3)进行清扫或消毒工作(尤其清扫厕所)时,工作人员应戴手套。清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
    (4)每天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用漂白粉等进行擦拭消毒。
    (5)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
    (6)每天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采取及时送诊、居家休息的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
    (7)患儿增多时,要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根据疫情控制需要教育和卫生部门可决定采取托幼机构或小学放假措施。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手足口病病人与正常人之间的传播是如何实现的?

    正确答案: 手足口病病人与正常人之间的传染是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的鼻和咽分泌物或粪便传播实现,其中患者在发病的第一周传染性最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为预防手足口病应养成哪些个人卫生习惯?

    正确答案: 家长要教育孩子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勤洗澡,不吃生冷食物,剩饭剩菜要完全加热后再食用。注意清洁卫生,衣服、被褥要在阳光下暴晒。经常对孩子居住的房间通风换气,尽量少带孩子去拥挤的公共场所,尽量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接触。孩子一旦有发热、出疹等现象应及时就诊,孩子生病后在彻底治好前不要去幼儿园、学校上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下列对手足口病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目前尚无疫苗可预防手足口病
    B.治疗手足口病无特效药物
    C.以支持疗法为主
    D.主要是抗菌治疗

    答案:D

  • 第13题:

    手足口病病例的网络报告属于()

    • A、一级预防
    • B、二级预防
    • C、被动监测
    • D、主动监测

    正确答案:C

  • 第14题:

    托幼机构、中小学如何做好手足口病防制工作?


    正确答案: 托幼机构、中小学校日常要做好晨、午检工作,一旦发现疑似手足口病患儿,要及时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通知家长带孩子到医院就诊;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等良好的卫生习惯;幼儿园要定期对玩具、儿童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注意家庭及个人卫生,记住十五字诀: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
    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尽量不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避免交叉感染。

  • 第15题:

    预防手足口病的十五字方针是什么?手足口是什么病毒传染病?


    正确答案: (1)、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
    (2)、肠道病毒传染病

  • 第16题:

    怎样预防手足口病?


    正确答案: 一、要做好疫情报告,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疫点及时采取预防措施,防止疾病蔓延扩散。
    二、托幼等单位做好晨间体检,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隔离治疗。
    三、对被污染的日常用品、玩具、食具、桌椅等应消毒处理。患儿粪便及其它排泄物可用3%漂白粉浸泡消毒,衣物置阳光下暴晒,室内保持通风换气。
    四、要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机会。
    五、教育宝宝坚持饭前便后勤洗手,可有效预防病从口入。

  • 第17题:

    卫生部下发的《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9版)》,对托幼机构发生手足口病疫情停课建议是如何规定?


    正确答案: 出现重症或死亡病例,或1周内同一班级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建议病例所在班级停课10天;1周内累计出现10例及以上或3个班级分别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时,经风险评估后,可建议托幼机构停课10天。

  • 第18题:

    近期,有一种传染病—手足口病在我国的局部地区肆虐,它是由EV71病毒引起的一种肠道传染病。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本病传染的关键。手足口病的病原体是EV71病毒;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容易感染本病,因此婴幼儿和儿童是手足口病的易感人群;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手足口病传染的关键,从预防传染病流行的措施来看,本措施属于()。


    正确答案:切断传播途径

  • 第19题:

    问答题
    托幼机构、中小学如何做好手足口病防制工作?

    正确答案: 托幼机构、中小学校日常要做好晨、午检工作,一旦发现疑似手足口病患儿,要及时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通知家长带孩子到医院就诊;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等良好的卫生习惯;幼儿园要定期对玩具、儿童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注意家庭及个人卫生,记住十五字诀: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
    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尽量不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避免交叉感染。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卫生部下发的《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9版)》,对托幼机构发生手足口病疫情停课建议是如何规定?

    正确答案: 出现重症或死亡病例,或1周内同一班级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建议病例所在班级停课10天;1周内累计出现10例及以上或3个班级分别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时,经风险评估后,可建议托幼机构停课10天。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托幼机构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措施?

    正确答案: (1)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要采取立即送诊、居家观察等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
    (2)出现重症或死亡病例,或1周内同一班级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建议病例所在班级停课10天;1周内累计出现10例及以上或3个班级分别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时,经风险评估后,可建议托幼机构停课10天;
    (3)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等良好的卫生习惯;老师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状况;
    (4)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定期对玩具、儿童个人卫生用具(水杯、毛巾等)、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5)定期对活动室、寝室、教室、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
    (6)托幼机构应每日对厕所进行清扫、消毒,工作人员应戴手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
    (7)托幼机构应配合卫生部门采取手足口病防控措施。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预防手足口病的措施。

    正确答案: 饭前便后要洗手,预防病从口入;避免吃生冷以及不洁的食物;室内经常通风换气;尽量不带孩子到空气不流通或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去;注意婴幼儿的营养、休息,保护身体抵抗力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预防手足口病的十五字方针是什么?手足口是什么病毒传染病?

    正确答案: (1)、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
    (2)、肠道病毒传染病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