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2006年,美国预防医学会对目前最常用的25种临床预防措施进行健康获益和经济效益的评估,结果表明,阿司匹林的健康获益评分和经济效益评分,与儿童免疫、戒烟并列第一,名列所有预防措施的首位。
更多“阿司匹林做一级预防效价如何?”相关问题
  • 第1题:

    做补体结合试验,下列哪一份血清效价可以诊断为立克次体感染

    A.单份血清效价≥1:2时为阳性
    B.单份血清效价≥1:4为阳性
    C.单份血清效价≥1:8为阳性
    D.单份血清效价≥1:16时为阳性
    E.以上都不是

    答案:C
    解析:
    补体结合试验是立克次体血清试验中最常用的方法,抗体滴度达1:8即为阳性,但对立克次体病现症的诊断,必须恢复期滴度高于急性期4倍以上才有价值

  • 第2题:

    国家卫生部对抗-A、抗-B血清定型试剂质量标准要求是

    A:抗-A效价≥256;抗-B效价≥256
    B:抗-A效价≥256;抗-B效价≥128
    C:抗-A效价≥128;抗-B效价≥128
    D:抗-A效价≥128;抗-B效价≥64
    E:抗-A效价≥64;抗-B效价≥

    答案:C
    解析:
    中央卫生部对抗-A、抗-B定型标准血清要求:抗-A、抗-B效价≥128,亲和力≤15s,凝集素效价<1:4,必须具有检出A2、A2B的能力。

  • 第3题:

    服用阿司匹林做一级预防时,最佳剂量是多少?


    正确答案:75—100毫克/天,长期服用。

  • 第4题:

    噬菌体效价?如何测定噬菌体的效价?


    正确答案: 噬菌体效价表示每毫升试样中所含有的具侵染性的噬菌体粒子数,又称噬菌斑形成单位(pfu)或感染中心。
    测定方法:双层平板法、电镜直接记数法。用双层平板法测出的效价比用电镜直接记数得到的效价低。前者是计有感染力的噬菌体粒子,后者是计噬菌体的总数。

  • 第5题:

    什么是噬菌体效价?常用的测定方法是什么?其优点如何?


    正确答案: 噬菌体效价——指每毫升试样中所含有的具侵染力的噬菌体粒子数。
    测定方法——双层平板法 优点——弥补了底面不平的缺陷;使噬菌斑处于同一平面;上层较稀的琼脂使噬菌斑较大,较易计数。

  • 第6题:

    问答题
    如何判断效价测定实验结果的成立?

    正确答案: 回归非常显著,偏离平行不显著,实验结果成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下列关于效能与效价强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A.效能也称为最大效应
    B.效能可以反映药物的内在活性
    C.效价强度指引起等效反应的相对剂量或浓度
    D.效价强度数值越小强度越大
    E.吗啡的效价强度比阿司匹林小,所以可以发挥强效镇痛作用

    答案:E
    解析:
    吗啡效能比阿司匹林大,所以可以用于强效镇痛。这个比较的是最大效应,因此是效能。

  • 第8题:

    肾功能不全患者使用阿司匹林进行一级预防的效果如何?


    正确答案:经阿司匹林及降压、调脂强化治疗,肾功能不全患者有明显的尿蛋白降低,强化治疗患者不仅减缓了蛋白尿的进展,而且降低视网膜病变、发生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的风险。

  • 第9题:

    如何判断效价测定实验结果的成立?


    正确答案:回归非常显著,偏离平行不显著,实验结果成立。

  • 第10题:

    做补体结合试验,下列哪一份血清效价可以诊断为立克次体感染()

    • A、单份血清效价≥1:2时为阳性
    • B、单份血清效价≥1:4为阳性
    • C、单份血清效价≥1:8为阳性
    • D、单份血清效价≥1:16时为阳性
    • E、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C

  • 第11题:

    单选题
    做间接免疫荧光试验,下列哪一份血清效价可以诊断为立克次体感染()
    A

    单份血清效价≥1:4

    B

    单份血清效价≥1:8

    C

    单份血清效价≥1:16

    D

    单份血清效价≥1:32

    E

    单份血清效价≥1:64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噬菌体效价?如何测定噬菌体的效价?

    正确答案: 噬菌体效价表示每毫升试样中所含有的具侵染性的噬菌体粒子数,又称噬菌斑形成单位(pfu)或感染中心。
    测定方法:双层平板法、电镜直接记数法。用双层平板法测出的效价比用电镜直接记数得到的效价低。前者是计有感染力的噬菌体粒子,后者是计噬菌体的总数。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