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典型麻疹的临床表现分期。

题目

简述典型麻疹的临床表现分期。


相似考题
更多“简述典型麻疹的临床表现分期。”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肝性脑病临床表现分期及特点。


    正确答案: 临床分期:前驱期、昏迷前期、昏睡期和昏迷期。
    前驱期:出现轻度性格改变和行为失常,可有扑翼样震颤。
    昏迷前期:上述症状加重,出现意识错乱、睡眠障碍、行为失常,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锥体束征呈阳性,脑电图由特征性异常,可有不遂一运动及运动失调。
    昏睡期:进而昏睡和精神错乱,各种神经体征持续或加重。
    昏迷期:神志完全丧失,不能唤醒,深昏迷时各种反射小时,肌张力降低,脑电图明显异常。

  • 第2题:

    简述喉阻塞的典型临床表现。


    正确答案: 喉阻塞的典型临床表现包括①吸气性呼吸困难;②吸气性喉喘鸣;③吸气性软组织凹陷;④声嘶;⑤紫绀等缺氧表现。

  • 第3题:

    关于成人麻疹不正确的是()

    • A、临床表现时常不典型
    • B、全身中毒症状常较小儿为重
    • C、皮疹不典型
    • D、成人麻疹并发肾损害较普遍
    • E、孕妇患麻疹妊娠时间短者易致流产、死胎

    正确答案:D

  • 第4题:

    简述胆碱能性荨麻疹临床表现。


    正确答案:主要由于运动、受热、情绪紧张等等因素引起,表现为受刺激后数分钟出现直径1-3mm的圆形丘疹性风团,周围有程度不一的红晕,偶伴乙酰胆碱引起的全身症状。

  • 第5题:

    简述椎管内肿瘤临床表现分期。


    正确答案:刺激期、脊髓部分受压期、脊髓瘫痪期。

  • 第6题:

    简述气管异物的临床分期及各期的临床表现。


    正确答案: (1)异物进入期:异物经过声门进入气管、支气管时即引起剧烈咳嗽及憋气窒息、随异物深入症状可缓解。
    (2)安静期:异物停留在气管或支气管内,一段时间可无症状或仅有轻微咳嗽及喘鸣,特别是异物较小停留在小支气管内时,可无任何症状。
    (3)刺激与炎症期:异物刺激局部粘膜产生炎症反应并可合并细菌感染引起咳嗽、咳痰等症状。
    (4)并发症期:有支气管炎和肺炎、肺脓肿时,表现为发烧、咳嗽及咳脓痰、呼吸困难等。异物阻塞气道影响通气时,由于缺氧。使肺循环的阻力增加,心脏负担加重可并发心力衰竭,表现为呼吸困难加重,烦躁不安。而色苍白或紫绀,心率加快,肝增大等。此外,可引起肺不张,肺气肿等,阻塞性肺气肿明显或剧烈咳嗽时,可使细支气管近端或肺浅表组织破裂,发生气胸,纵隔气肿或皮下气肿。

  • 第7题:

    问答题
    麻疹有何典型临床表现?

    正确答案: (1)潜伏期:6~18天,低热及全身不适。
    (2)前驱期:3~4天,发热、上呼吸道炎、结膜炎、麻疹黏膜斑(有诊断价值)。常伴有精神萎靡、纳差、呕吐及腹泻。
    (3)出疹期:3~5天。①皮疹与体温关系,当呼吸道症状及体温达高峰时患儿开始出现皮疹。②出疹顺序,皮疹先出现于耳后、发际、前额,渐延及面、颈、躯干、四肢,以及手心、足底。③皮疹性质,为淡红色的斑丘疹,压之褪色。皮疹痒,疹间皮肤正常。④全身症状,全身中毒症状及咳嗽加剧,肺部可闻少量啰音。
    (4)恢复期:退疹顺序,糠麸样脱屑,棕色色素沉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荨麻疹临床分期表现。

    正确答案: (1)急性荨麻疹:起病常较急,皮肤突然发痒;大小不等、形态不一的鲜红色风团,可孤立分布或扩大融合成片,皮肤表面凹凸不平,呈橘皮样外观;数小时内水肿减轻,风团变为红斑而渐消失;新的风团陆续发生,此伏彼起;病情严重可伴高热、腹痛、呼吸困难、窒息、过敏性休克样症状。
    (2)慢性荨麻疹:皮损反复发作超过6周以上。全身症状一般较轻,风团时多时少,反复发生,常达数月或数年之久。
    (3)物理性荨麻疹Ⅳ。特殊类型荨麻疹。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足藓的临床分期和各期临床表现。

    正确答案: (1)水泡鳞屑期
    好发部位:趾间、足跖及足侧
    皮损初起为针尖大小的深在水疱,散在或群集,可融合成多房形大疱,撕去疱壁露出蜂窝状基底及鲜红糜烂面,疱液清,壁厚发亮,不易破溃,水疱经数日后干涸,呈领圈状脱屑。皮损可以不断向四周蔓延。病情稳定时以脱屑为主。瘙痒明显。
    (2)角化过度型
    好发部位:足跟
    皮损处多干燥,角质增厚,表面粗糙脱屑,纹理加深,易发生皲裂。皮损可向足背蔓延。一般无瘙痒,有皲裂时疼痛。
    (3)浸渍糜烂型(间擦型)
    好发部位:趾缝,以第3~4和4~5趾间多见
    皮肤浸渍发白,表面松软易剥脱,露出潮红糜烂面甚至裂隙。有不同程度瘙痒,继发细菌感染时有恶臭味。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典型失神与不典型失神的临床表现。

    正确答案: 典型失神发作于儿童期起病,预后较好,有明显的自愈倾向。表现为突然发生和突然终止的意识丧失,同时中断正在进行的活动。有时也可伴有自动症或轻微阵挛,一般只有几秒钟。发作后即刻清醒,继续此前的活动。每日可发作数次至数百次。脑电图在发作期和发作间期均可在正常的背景上出现双侧同步对称的3Hz棘慢复合波。非典型失神发作多见于有弥漫性脑损害的患儿,常合并智力减退,预后较差。发作和终止均较典型者缓慢,肌张力改变明显。发作期和发作间期脑电图表现为不规则、双侧不对称、不同步的棘慢复合波。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病理分期、临床表现特点。

    正确答案: 病理分期:充血水肿期、红色样变期、灰色样变期、溶解消散期
    临床表现:本病起病急骤,常有淋雨、受凉、劳累等诱因,约1/3患者有上呼吸道感染史。自然病程7~10天。
    1.寒战、高热
    2.咳嗽、咳痰
    3.胸痛
    4.呼吸困难
    5.其他症状:少数有恶心、呕吐、腹胀或腹泻等胃肠道症状,重症时可出现神志模糊、烦躁、嗜睡、昏迷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关于麻疹临床表现的类型,错误的是()
    A

    典型麻疹

    B

    重型麻疹

    C

    轻型麻疹

    D

    非典型麻疹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典型麻疹出疹期的临床表现。


    正确答案: 1、多发热后3-4天出现皮疹;
    2、皮疹始见于耳后,颈部,沿着发迹边缘,24小时内向下发展,遍及面部、躯干和四肢,最后达手掌足底,2-5日布满全身;
    3、皮疹初为淡红色充血性斑丘症,大小不等、充血皮肤压之退色,疹间皮肤正常,高峰时皮疹密集暗红色;
    4、皮疹达峰时全身中毒症状加重,发热可达40℃,咳嗽加重,伴精神萎靡、畏光、结膜红肿,面部水肿,可有谵妄、抽搐;
    5、全身浅表淋巴结及肝脾轻度肿大,肺部闻及湿落音,X线可减轻重不等的弥漫性肺部浸润或肺纹理增多。

  • 第14题:

    麻疹有何典型临床表现?


    正确答案: (1)潜伏期:6~18天,低热及全身不适。
    (2)前驱期:3~4天,发热、上呼吸道炎、结膜炎、麻疹黏膜斑(有诊断价值)。常伴有精神萎靡、纳差、呕吐及腹泻。
    (3)出疹期:3~5天。①皮疹与体温关系,当呼吸道症状及体温达高峰时患儿开始出现皮疹。②出疹顺序,皮疹先出现于耳后、发际、前额,渐延及面、颈、躯干、四肢,以及手心、足底。③皮疹性质,为淡红色的斑丘疹,压之褪色。皮疹痒,疹间皮肤正常。④全身症状,全身中毒症状及咳嗽加剧,肺部可闻少量啰音。
    (4)恢复期:退疹顺序,糠麸样脱屑,棕色色素沉着。

  • 第15题:

    简述足藓的临床分期和各期临床表现。


    正确答案: (1)水泡鳞屑期
    好发部位:趾间、足跖及足侧
    皮损初起为针尖大小的深在水疱,散在或群集,可融合成多房形大疱,撕去疱壁露出蜂窝状基底及鲜红糜烂面,疱液清,壁厚发亮,不易破溃,水疱经数日后干涸,呈领圈状脱屑。皮损可以不断向四周蔓延。病情稳定时以脱屑为主。瘙痒明显。
    (2)角化过度型
    好发部位:足跟
    皮损处多干燥,角质增厚,表面粗糙脱屑,纹理加深,易发生皲裂。皮损可向足背蔓延。一般无瘙痒,有皲裂时疼痛。
    (3)浸渍糜烂型(间擦型)
    好发部位:趾缝,以第3~4和4~5趾间多见
    皮肤浸渍发白,表面松软易剥脱,露出潮红糜烂面甚至裂隙。有不同程度瘙痒,继发细菌感染时有恶臭味。

  • 第16题:

    简述荨麻疹临床分期表现。


    正确答案: (1)急性荨麻疹:起病常较急,皮肤突然发痒;大小不等、形态不一的鲜红色风团,可孤立分布或扩大融合成片,皮肤表面凹凸不平,呈橘皮样外观;数小时内水肿减轻,风团变为红斑而渐消失;新的风团陆续发生,此伏彼起;病情严重可伴高热、腹痛、呼吸困难、窒息、过敏性休克样症状。
    (2)慢性荨麻疹:皮损反复发作超过6周以上。全身症状一般较轻,风团时多时少,反复发生,常达数月或数年之久。
    (3)物理性荨麻疹Ⅳ。特殊类型荨麻疹。

  • 第17题:

    简述典型失神与不典型失神的临床表现。


    正确答案:典型失神发作于儿童期起病,预后较好,有明显的自愈倾向。表现为突然发生和突然终止的意识丧失,同时中断正在进行的活动。有时也可伴有自动症或轻微阵挛,一般只有几秒钟。发作后即刻清醒,继续此前的活动。每日可发作数次至数百次。脑电图在发作期和发作间期均可在正常的背景上出现双侧同步对称的3Hz棘慢复合波。非典型失神发作多见于有弥漫性脑损害的患儿,常合并智力减退,预后较差。发作和终止均较典型者缓慢,肌张力改变明显。发作期和发作间期脑电图表现为不规则、双侧不对称、不同步的棘慢复合波。

  • 第18题:

    简述休克分期及各期的临床表现。


    正确答案: 休克分为三期:
    休克代偿期:相当于微循环收缩期,或称早期休克,病人表现烦躁不安,口渴、面色稍苍白,心率80~120次/分呼吸增快,收缩压9.33~12kpa(070~90mmHg),舒张压可升高,脉压2.6~4.0kpa(20~30mmHg),尿量正常或减少(<25ml/h),比重增高,中心静脉压(CVP)0.5~1.0kpa(5~10cmH2O)此期如果处理及时,休克可较快好转。
    休克失代偿期:相当于微循环扩张期,中度休克时,病人烦躁不安,湎渴或表情淡漠,面色苍黄,肢体发凉潮湿,心率100~140次/分,呼吸>25次/分,收缩压6.67~9.33kpa(50~70mmHg)、脉压缩小,尿量15~25ml/h,CVP<0.49kpa即5cmHO.重度休克时,病人意识模糊或昏迷,皮肤和沾膜紫绀,脉搏细速(>140次/分)或摸不清;呼吸窘迫,不规则,收缩压0~6.67kpa(0~50mmHg);尿量0~15ml/h,CVP<0.49kpa即5cmH2O或>1.96kpa即20cmH2O.
    休克晚期:相当于微循环衰竭期,脉搏和血压无法测知,心音弱,无尿,体温低于正常,皮肤可出现此斑,呼吸微弱或不规则,终至呼吸心跳停止。

  • 第19题:

    问答题
    简述典型麻疹各期临床特点。

    正确答案: 典型麻疹各期临床特点如下。①潜伏期:约10天,曾接受主动或被动免疫者延至3~4周。②前驱期:从发热到出疹3~4天。主要症状有发热以及上呼吸道炎,眼结膜炎,科普利克斑为本病早期特征。③出疹期:于发热的3~4天开始出现皮疹,全身症状以及上呼吸道症状加剧,体温可高达40℃。首先于耳后、发际出现皮疹,迅速发展到面颈部,后蔓延到胸、背、腹及四肢,2~3天内遍及手心、足底。皮疹初呈淡红色、散在,后渐密集呈暗红色、疹间皮肤正常。出疹时全身淋巴结、肝、脾可轻度肿大,肺部可闻湿啰音。④恢复期:出疹3~5天后发热减退。皮疹出齐后按出疹顺序隐退,留有棕色色素斑,伴糠麸样脱屑,存在1~2周。无并发症者病程为10~14天。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麻疹的临床表现

    正确答案: (1)典型麻疹①潜伏期:一般为6~18天,可有低热及全身不适。②前驱期:一般持续3~4天,主要有发热、咳嗽、流涕、流泪、眼结膜充血、畏光及咽痛和周身乏力。病后的第2~3天,于第二磨牙相对应的颊黏膜处,可见麻疹黏膜斑(Koplik斑),为麻疹前驱期的特异性体征,有诊断价值。③出疹期:多于发热后的3~4天出疹,此时发热、呼吸道症状达高峰。皮疹先出现于耳后、发际,渐及前额、面、颈,自上而下至胸、腹、背及四肢,最后达手掌和足底,2~3天波及全身。皮疹初为淡红色斑丘疹,压之褪色,疹间皮肤正常,继之转为暗红色,可融合成片,部分病例可出现出血性皮疹。④恢复期:出疹3-4天后,按出诊先后顺序依次消退。此期体温下降,全身症状明显减轻。疹退后,皮肤有糠麸状脱屑及浅褐色色素沉着,7~10天痊愈。
    (2)非典型麻疹①轻型麻疹。②重型麻疹。③异型麻疹。④无皮疹型麻疹。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休克分期及各期的临床表现。

    正确答案: 休克分为三期:
    休克代偿期:相当于微循环收缩期,或称早期休克,病人表现烦躁不安,口渴、面色稍苍白,心率80~120次/分呼吸增快,收缩压9.33~12kpa(070~90mmHg),舒张压可升高,脉压2.6~4.0kpa(20~30mmHg),尿量正常或减少(<25ml/h),比重增高,中心静脉压(CVP)0.5~1.0kpa(5~10cmH2O)此期如果处理及时,休克可较快好转。
    休克失代偿期:相当于微循环扩张期,中度休克时,病人烦躁不安,湎渴或表情淡漠,面色苍黄,肢体发凉潮湿,心率100~140次/分,呼吸>25次/分,收缩压6.67~9.33kpa(50~70mmHg)、脉压缩小,尿量15~25ml/h,CVP<0.49kpa即5cmHO.重度休克时,病人意识模糊或昏迷,皮肤和沾膜紫绀,脉搏细速(>140次/分)或摸不清;呼吸窘迫,不规则,收缩压0~6.67kpa(0~50mmHg);尿量0~15ml/h,CVP<0.49kpa即5cmH2O或>1.96kpa即20cmH2O.
    休克晚期:相当于微循环衰竭期,脉搏和血压无法测知,心音弱,无尿,体温低于正常,皮肤可出现此斑,呼吸微弱或不规则,终至呼吸心跳停止。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典型麻疹的临床表现分期。

    正确答案: (1)潜伏期;
    (2)前驱期;
    (3)出疹期;
    (4)恢复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典型麻疹出疹期的临床表现。

    正确答案: 1、多发热后3-4天出现皮疹;
    2、皮疹始见于耳后,颈部,沿着发迹边缘,24小时内向下发展,遍及面部、躯干和四肢,最后达手掌足底,2-5日布满全身;
    3、皮疹初为淡红色充血性斑丘症,大小不等、充血皮肤压之退色,疹间皮肤正常,高峰时皮疹密集暗红色;
    4、皮疹达峰时全身中毒症状加重,发热可达40℃,咳嗽加重,伴精神萎靡、畏光、结膜红肿,面部水肿,可有谵妄、抽搐;
    5、全身浅表淋巴结及肝脾轻度肿大,肺部闻及湿落音,X线可减轻重不等的弥漫性肺部浸润或肺纹理增多。
    解析: 暂无解析